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患儿也不能清楚地提供病史。其临床特点:
①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
②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不典型,但有局部压痛和肌紧张,是小儿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③穿孔率较高,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
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须仔细耐心,取得患儿的信赖和配合,再经轻柔的检查,左、右下腹对比检查,仔细观察病儿对检查的反应,作出判断。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并配合输液、纠正脱水,应用广谱抗生素等。 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引导宝宝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活动不要让宝宝饭后马上进行蹦跳、奔跑等剧烈运动;驱虫,如宝宝有肠道寄生虫,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驱虫治疗;锻炼增强宝宝的体质,加强锻炼,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阑尾炎如何预防阑尾炎穿孔呢
老年阑尾炎勿漏诊 老年急性阑尾炎有所增加,已由占阑尾炎总数的1%,上升到4%。但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外表症状尚很轻微,实际病理变化已很严重,所以极易漏诊而造成穿孔。在一组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报道中,穿孔占31%,发病拖至48小时以上的,穿孔达34%。这就要求老年人及其家属,对于轻微的腹痛及其他症状,都要有高度警惕性,最好的办法是及早就医争取做进一步检查,早确诊。
妊娠阑尾炎莫迟疑 妊娠并发阑尾炎亦易误诊,因为阑尾位置被推移,阑尾升高且靠后腹膜,可能以腰痛为主,压痛点高,不明显,腹肌紧张和反跳痛都较轻,常难确诊;即使确诊了的病人和家属多拒绝手术,就在这迟疑之中,常致阑尾穿孔。妊娠合并阑尾炎,适宜手术治疗。妊娠早期(1-3个月)阑尾切除术对子宫干扰不大;中期(4-7个月)胚胎在子宫内已固定,不易流产,是手术切除阑尾的最好时机;晚期(8-9个月)即使手术造成早产,婴儿大多数能存活。可以说,妊娠并发阑尾炎对胎儿存活的危险不是手术造成的,而是延误诊断或拖延手术引起的,特别是一旦阑尾穿孔,后果不堪设想。避免的方法是早诊断、早手术,切莫迟疑。
小儿阑尾炎手术更须急 6-10岁小儿为阑尾炎发病的高峰年龄,儿童病例约占人群发病的10%,且因小儿盲肠相对游离,阑尾壁薄,回盲部淋巴组织丰富,大网膜发育不良,腹膜腔表面积相对较大,因而阑尾容易穿孔,一旦穿孔腹腔炎症不易控制和局限,中毒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明显高于成年人。据一组3500例小儿阑尾炎的病理检查证实,单纯性阑尾炎占30.7%,化脓性占50.9%,坏疽穿孔占12.8%,腹膜炎发病率为43.5%。所以,一旦确诊阑尾炎应及早手术切除。如一时不能确诊可住院严密观察6小时,仍不能排除阑尾炎时,也应考虑手术,以避免坏疽穿孔,造成严重后果。
小儿阑尾炎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很多年轻父母对此缺乏了解,造成了很多小儿阑尾炎被误诊,等来医院诊治时很多都变成阑尾周围脓肿,或者阑尾穿孔,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
小儿阑尾炎的一些临床表现,家长应该了解。1.多以发热或者腹痛开始,有时会有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如咳嗽、流涕,很多家长或医生都以为是呼吸道感染、胃肠炎。2.腹痛早期会有呕吐,之后呕吐会缓解或消失,但腹痛及发热会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加重。3.腹痛部位早期不固定,多以脐周为主,后期转移至右下腹或者下腹部。4.查血常规,白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单纯的呼吸道感染、胃肠炎不应有这么高的血象。
小儿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因为早期手术并发症非常少,身体恢复快。现在该手术多为腹腔镜微创手术,但需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如果阑尾炎诊断太晚形成脓肿,多无法进行腹腔镜手术。所以家长需了解小儿阑尾炎的特点,早诊断、早治疗、早恢复。一旦阑尾炎穿孔或者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感染重,甚至有感染性休克的情况,治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不仅疗程长(至少两周),花费高,而且容易有远期并发症,如伤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等。
小孩右下腹痛是怎么回事
6-10岁为小儿阑尾炎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儿童病例约占人群发病的10%。目前为止,医学领域还并不清楚阑尾炎具体由什么原因引起,因此预防比较困难。家长在照顾孩子时要注意饮食,尽量少让孩子吃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别让孩子的腹部受凉。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阵发性哭闹,即孩子每隔20分钟就会哭闹1-2分钟,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孩子出现阵发性哭闹,有可能是因为患了急性阑尾炎。”陈小平介绍,孩子大网膜发育还不完全,阑尾发生炎症时,大网膜不能向炎症区域移行,从而失去保护作用。因此,小儿阑尾炎病情发展快且比较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
腹痛是阑尾炎的主要症状。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还可能自己说出疼痛的位置,而婴幼儿只知道肚子痛而哭闹,因此可以根据小儿哭闹及腹痛时所采取的体位来估计他的疼痛位置。如果孩子因为腹痛出现哭闹时,家长可以按一下孩子肚脐右侧偏下位置,如果孩子哭闹更厉害,就可能是患上阑尾炎,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阑尾呈漏斗状,不易发生由淋巴滤泡增生或者肠石所致阑尾管腔阻塞。因此,新生儿急性阑尾炎很少见。又由于新生儿不能提供病史,其早期临床表现又无特殊性,仅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脱水等,发热和白细胞升高均不明显,因此术前难十早期确诊,穿孔率可高达80%,死亡率也很高。诊断时应仔细检查右下腹部压痛和腹胀等体征,并应早期手术治疗。
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患儿也不能清楚地提供病史。其临床特点:
①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
②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不典型,但有局部压痛和肌紧张,是小儿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③穿孔率较高,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
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须仔细耐心,取得患儿的信赖和配合,再经轻柔的检查,左、右下腹对比检查,仔细观察病儿对检查的反应,作出判断。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并配合输液、纠正脱水,应用广谱抗生素等。 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引导宝宝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活动不要让宝宝饭后马上进行蹦跳、奔跑等剧烈运动;驱虫,如宝宝有肠道寄生虫,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驱虫治疗;锻炼增强宝宝的体质,加强锻炼,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儿童阑尾炎的症状 全身症状
小儿阑尾炎病情发展迅速,一般发热等全身症出现较早,体温多在37.5~38.5℃,可高达39~40℃。由于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及炎症反应剧烈,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惊厥、抽搐等全身症状。
小儿阑尾炎的病因都有哪些
阑尾炎俗称“盲肠炎”。阑尾是靠近盲肠头部突出的蚯蚓般的盲管,位于右下腹部,阑尾炎也就是阑尾由于种种原因引发了炎症,进而发生腹痛、发烧等症状。小儿阑尾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二者之间又有一定联系。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年龄以6~12岁最为常见,占90%,3岁以下少见,新生儿罕见。婴幼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虽低,但其诊断困难,穿孔率高,术后并发症多,因而更应该早诊断早治疗。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致病原因
引起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仍不明确,是多方面的,主要为阑尾腔梗阻、细菌感染、血流障碍及神经反射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具体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小儿受凉、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肠道内细菌侵入阑尾,引起阑尾发炎;
2、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使阑尾壁反应性肥厚,血流受阻,也会成为阑尾炎的诱因;
3、阑尾腔被粪石、异物或寄生虫堵塞,阑尾腔内容物引流不畅,细菌繁殖,这也是引发急性阑尾炎的较常见原因;阑尾腔如长时间被阻塞就会引起阑尾本身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从而引发阑尾坏死穿孔。
小儿阑尾炎术后易出现四大并发症
小儿阑尾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该疾病发病急骤,体温可很快升高至38℃~39℃,还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侵害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该疾病的症状时,还需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手术治疗。此外,小儿阑尾炎术后易出现四大并发症,家长需引起重视,如术后感染、术后出血、术后肠瘘和窦道、其他等,以下是相关内容介绍。
1、术后感染:小儿阑尾炎术后切口和腹腔感染是阑尾手术后发生较多的并发症。由于切除阑尾本身属有菌手术,再加上小儿阑尾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或坏死、穿孔、腹膜炎等改变,对腹腔、切口造成污染,术后可发生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甚至膈下感染及门静脉炎、肝脓肿等。
2、术后出血:小儿阑尾炎术后发生严重出血有肠腔内出血和腹腔内出血。前者主要表现为便血,量大者可有血凝快。多发生在阑尾残端系膜处理不完善、荷包缝合不全单纯埋入者,阑尾残端仍有血液渗出,一般量不大应用止血药物多可自愈,出血严重者应再次手术止血。
3、术后肠瘘和窦道:小儿阑尾炎术后肠瘘可因手术时操作不慎或麻醉不全造成肠管损伤而朱被发现;或由于阑尾根部或盲肠严重水肿、坏死,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愈合不良。小儿阑尾炎术后首先出现局限性腹膜炎、发热,继而出现右下腹脓肿的体征,3-5d后有的由切口穿破,流出脓液及粪便。此时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扩大切口使引流通畅。由于多数为间接管状瘘引流通畅后多可自愈。若久治不愈应行瘘切除肠瘘修补术。
4、其他:阑尾切除术作为一种手术,除可以发生与手术直接有关的并发症以外,由于麻醉、手术的刺激,和小儿阑尾炎手术后的反应等也可以发生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等。
以上就是关于“警惕 小儿阑尾炎术后易出现四大并发症”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 小儿阑尾炎的术后并发症有很多,家长在术后一定要多加关注患儿的身体状况,在出现异常时,还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免造成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
【诊断检查】
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须仔细耐心,取得患儿的信赖和配合,再经轻柔的检查,左、右下腹对比检查,仔细观察病儿对检查的反应,作出判断。婴幼儿阑尾炎就诊时常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穿刺检查对确定诊断帮助很大。
1.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正常阑尾长5~7cm,直径4~7mm,腔很细,通常情况下普通超声不能显示,炎症时,阑尾肿胀、增粗,直径>6mm,壁增厚≥2mm,浆膜层毛糙、回声增强,粘膜毛糙、回声中断或阑尾腔内积液、积脓或粪石。
2.血液生化:白细胞增高,一般在15000左右,中性核增多。
3.肛门指诊:可发现直肠右壁敏感,如阑尾穿孔盆腔积脓时,小儿急性阑尾炎指诊可感到直肠周围组织水肿肥厚,压痛明显。在鉴别诊断中,要特别注意与急性胃肠炎、肠蛔虫症、肠套叠、痢疾、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发性腹膜炎和美克耳憩室炎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