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参加游泳要注意什么
冬季参加游泳要注意什么
装备齐全
除泳衣、泳镜、泳帽等装备外,在冬天游泳一定要带拖鞋,以免脚底着凉;带浴巾或毛巾衣,以便在中间休息或沐浴后保暖。另外,游泳馆内室温高、湿度大,建议身着相对简单、易穿脱且保暖性好的衣服,以便更衣。
准备活动充足
与夏季相比,做好游泳前的准备活动是关键。冬天由于气温低,关节相对脆弱,下水前,一定要把各个关节活动开。建议多做向上纵跳、拉肩、振臂等伸展运动,重点热身腿、臂、腰,以防游泳过程中发生抽筋。一般来说,准备活动时间大约在5—10分钟,以感到身体微微发红、发热为好。
休息、起水、淋浴后要注意保暖
很多游泳者在中间休息或上卫生间期间不注意保暖,造成体温快速下降,导致受凉感冒。人的头部最易散热,如果起水、淋浴后头发湿漉漉,很容易造成热量迅速散失。因此,在中间休息、起水后要披上浴巾,沐浴后应及时擦干头发,穿好衣服,有条件的最好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中午冬泳最好
选择冬泳的时间,根据个人的生活和锻炼习惯、工作条件因人而异。由于冬天天寒,以中午游泳最为合适。此时日光充足,气温相对偏高,对于在职的爱好者来说,利用午休时间进行冬泳比较方便。应注意饭后冬泳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影响消化。
早晨冬泳的优点是空气新鲜,水净浪缓,河岸和海滨负氧离子含量较高,但缺点是气温较冷、日光不充足,水温也是一天中最低的。夜间冬泳光照不足,易发生事故,应特别小心。
特别注意头部保暖
冬泳时在水中游进尽量使身体保持水平状态,泳姿以平稳游进的蛙泳为最好。当水温很低时,采取抬头蛙泳的姿势,以免头部受到冷水刺激,对体弱和老年人更为重要。
冬泳游多长时间 冬泳宜循序渐进
刚开始参加冬泳锻炼的人每周可进行2-3次游泳锻炼,不宜过多。等身体适应后可以再逐步增加。游泳最好从夏秋季开始,使身体对温度逐步适应,直到对低温已具备适应能力再进行冬泳。
如何防止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
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
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老年人如何安排自己运动时间
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喜爱、锻炼基础、运动条件、身体状况和体力情况来安排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掌握即可增强体质,又可以保障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原则。
从生理机能来说,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在下降,血管弹性变差,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等,因此不宜选择强度大、对抗性强、速度快及需要憋气的项目,以免引起心肌缺血、心脑血管意外、骨折或其他伤害事故。
老年人可根据实际,选择部分项目的体育活动内容,安排在不同时间坚持锻炼。既有长年坚持的项目,又有根据条件分季节、时辰安排的活动内容。例如,有些老年人只喜欢慢跑或太极拳一个项目的内容,就可以长年坚持活动;有的老年人可以早起爬山,上午打门球,晚上睡觉前做保健按摩;有的老年人可以夏季参加游泳,冬季坚持冷水水浴,春秋两季去垂钓。总之,以选择身体能够耐受(不致过分疲劳)而锻炼效果又较好的活动项目为宜。
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力,选择有医疗作用的内容(如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慢跑)或根据医生开的运动处方,参加体育锻炼。
适当运动抗衰老
适当运动:
1、散步:可根据自身及环境的条件,选择空气新鲜、行走安全的地点、适当的时间,以每分钟80~90步,每日步行30~60分钟。步行过程中,应注意使自己脉搏保持在110~120次/分为宜。
2、游泳:游泳的姿势不限,但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而言,以每日1次或每周3~4次、每次游程不超过500m为宜。参加游泳锻炼时应注意:游泳前做好准备活动。水温不宜过低。游泳过程中,若感到不适,如头晕、恶心等,应暂停游泳。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及传染病的老年人不宜参加游泳锻炼。
3、跳舞:应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选择适当节奏的舞曲。
夏天哪些人不能游泳
1、耳聋者不宜参加游泳。耳聋的人也不适合去游泳的,因耳聋者中耳内调节平衡的器官也会受到损伤,从而削弱了身体平衡能力,常因失去平衡而发生溺水事故。
2、来月经的女性一定要避免此刻下水游泳,因为来月经期间,病菌容易通过水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
3、患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红眼病、性病、体癣等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不可参加游泳。
4、患有肺结核、肺气肿、肾炎、沙眼、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高度近视、急性鼻窦炎的人不宜游泳。
5、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和精神失常的人。
6、患有癫痫病的易抽搐的人不宜游泳。
7、孕妇怀孕前后是不能参加游泳健身的。
8、患有眼部疾病和肺部疾病的人也不要参加游泳健身了,游泳健身要求人的眼睛和肺都不能有疾病,游泳经常会使眼睛浸水,如果眼睛有疾病,容易感染,肺也是如果有疾病也会让你游泳处于危险的境况。
9、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以及下水容易突然晕倒或失去知觉。
提高老人身心健康最佳运动
测试心率变化的方法 当连续游泳结束时,或每游一定距离结束时,立刻测试脉搏的跳动次数,即可反映出心率的变化。 控制运动强度 中老年人在游泳时,除保持一定的距离外,还必须注意适当的负荷强度,方能奏效。如何控制运动强度? 最简便的方法是测试自己的心率反应,因为机体活动时,对运动负荷强度变化最敏感的莫过于心率,而且一般人都可以对其进行自测。 通过心率控制强度 游泳时的运动强度,应该将心率次数限制在:35岁应为150次/分钟、45岁应为140次/分钟、55岁应为130次/分钟、65岁应为120次/分钟、75岁应为110次/分钟。
中老年人在游泳时,可自行测试和随时了解自己游泳的强度,是否超过这一范围,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游泳时最适宜的强度应是心率控制在90~100次/分,即保持在中等强度的负荷最好。 身体健康无病症的中老年人,强度可稍高于最适宜的强度(90~100次/分)的心率反应。身体虚弱者最好不要超过最适宜强度,更不应超过极限强度的范围。患有慢性疾病或用游泳来作医疗手段的中老年人,则应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活动。
中老年妇女也要考虑到妇女特点,适当控制,尽量低于上述要求为宜。 注意事项 要做好准备活动下水时不要一下子跳入水中,可先用水拍打胸前背后,再缓慢入水。入水后不要马上剧烈游泳,应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以适应水中环境。有条件者下水前要淋浴,一方面可以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更重要的是使身体方面有所准备。身上有汗,不要立即下水,应擦干后再下水游泳。 要进行严格体检游泳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老年人在参加游泳时,必须经过医生检查身体,并征求医生的意见,制定运动处方。对于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等疾病的老年人,都不宜参加游泳,以免加重病情和发生意外。
夏天有哪些人决不能游泳
夏天哪些人不能游泳?
1、耳聋者不宜参加游泳。耳聋的人也不适合去游泳的,因耳聋者中耳内调节平衡的器官也会受到损伤,从而削弱了身体平衡能力,常因失去平衡而发生溺水事故。
2、来月经的女性一定要避免此刻下水游泳,因为来月经期间,病菌容易通过水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
3、患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红眼病、性病、体癣等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不可参加游泳。
4、患有肺结核、肺气肿、肾炎、沙眼、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高度近视、急性鼻窦炎的人不宜游泳。
5、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和精神失常的人。
6、患有癫痫病的易抽搐的人不宜游泳。
7、孕妇怀孕前后是不能参加游泳健身的。
8、患有眼部疾病和肺部疾病的人也不要参加游泳健身了,游泳健身要求人的眼睛和肺都不能有疾病,游泳经常会使眼睛浸水,如果眼睛有疾病,容易感染,肺也是如果有疾病也会让你游泳处于危险的境况。
9、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以及下水容易突然晕倒或失去知觉。
夏天游泳要注意什么?
1、不要私自到江河里游泳或玩耍,到正规游泳场等有救护装备及救护人员的地方游泳。
2、在下去游泳之前,可以用手泼水将前胸与后背拍湿,让身体有一个适应水温的过程,然后再慢慢下水。
3、要时刻准备消炎药和防晒霜。
4、在游泳之前必须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将四肢关节与肌肉运动起来,好应付水中高强度的运动量。
5、游泳之前不要吃得过饱或者过饿,尽量在吃饭1小时后下水,避免在游泳期间发生抽筋。
6、如果出现溺水情况,就应先稳定情绪,放松身体,四肢自然放松下垂,让头部和后颈部露出水面,直到可以呼吸为止。
游泳对顺产的影响
如何才能顺利分娩是很多准妈妈都想了解的,而实践证明游泳对顺产有很大帮助。
目前日本孕妇参加游泳训练班的人数越来越多。因为专家们认为游泳可以提高孕妇的顺产率。
实践证明,游泳对母体的心脏血管有良好作用,也加强了对胎儿的血气供给,有利于优生。在水中持续进行盘腿潜水禅坐,能明显增加肺活量,分娩时产妇能长时间憋气用力,缩短产程。
研究发现,孕期坚持合理的运动对母婴健康非常有益、散步不失为一项很好的体育活动,而游泳则是孕期最佳的体育运动,可以得到地面运动所无法达到的健身效果。游泳时池水的浮力可减轻子宫对腹壁的压力,消除盆腔淤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浮肿、静脉曲张;同时水波的轻柔“按摩”以及游泳时体位的变化,有助于纠正不良的胎位,此外游泳还可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为以后的分娩做好准备。凡在妊娠期间经常参加游泳的孕妇,不仅其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而且其产程也较一般产妇短。鉴于以上这些原因。在国外,参加游泳训练的孕妇越来越多,连不会游泳的孕妇也常常在游泳池的浅水区中漫步,做孕妇操。
有专家发现,在日本海滨居住的孕妇,由于长期下海采贝类,其自然分娩率达到95%以上;热带区,由于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孕妇常下海游泳,分娩时顺产者居多;一些职业游泳女教练,怀孕后仍坚持游泳,这些人的分娩也多为顺产。
当然孕期游泳虽好,也并非适宜每一位孕妇。凡有流产史、早产史、有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癫痫,或妊娠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等)的孕妇不宜参加游泳。游泳宜在比较稳定的孕中期进行,孕早期及末期的3个月均不宜游泳。同时,游泳时动作应稳健、和缓,切不可纵身跳入池水。游泳速度和参加游泳的时间应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来决定,量力而行,不可盲从,避免过度劳累。池水温度也不可太低,以接近人体的温度为宜。另外,游泳时最好有经验丰富的陪伴陪同,能帮助孕妇处理游泳中的一些不适症状,如小腿抽筋、呛水等,以防意外。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游泳场所一定要谨慎,注意清洁卫生,防止染上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