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前注意事项是什么 献血前不宜大量饮水
献血前注意事项是什么 献血前不宜大量饮水
献血前不宜大量饮水,因为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降低血液质量,影响病人治疗。
献血最多一次可献多少毫升
献血最多一次可献多少毫升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一次采血不能超过600毫升。在我国,规定每次献血200、300、400毫升,不得超过400毫升
按照《献血法》,“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市民可以在200~400毫升的献血量中自由选择,《鲜血法》还规定,(1)公民既可以献全血,也可到血站献成分血; (2)我国公民献成分血主要是献血小板;(3)公民一次献全血最多为400毫升。 如果是捐献全血,每次可捐献200毫升-400毫升,最多400毫升;如果是捐献成分血,每次可捐献一至两个治疗量,最多两个治疗量。
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
献血晕倒怎么办
献血后晕厥是献血后贫血造成的,献血后需要注意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鱼、大豆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多吃含叶酸、维生素的绿叶疏菜、水果以及动物的内脏;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枣、紫菜等。此外,应注意的是:不要在献血后的几天中暴饮暴食,尤其是吃蛋白含量高和太油腻的食物。
献血前可以吃早餐吗 献血注意事项
1、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2、献血前不宜大量饮水。因为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降低血液质量。
3、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应该暂缓献血。
4、女性应避免在月经期间以及前后三天献血。
献血的介绍
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临床输血之用。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血液的新陈代谢活动非常旺盛。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1] ,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到全身总血量的5%,献血后身体会自动调节,使血流量很快恢复正常,同时还会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无偿献血证 其余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献血后体内储存的血液会立即进入体内循环,不会减少体内循环血容量。献血后流失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内也会恢复正常水平;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则需要相应的周期恢复,血小板一般是7-9天,红细胞需要120天。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献血后,由于刺激造血功能,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在法定的采供血机构,按照国家相关的法规来进行献血,对身体不会有明显影响。
为了保证献血质量和对献血事业的管理,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自1998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鼓励健康的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健康人献出的血液可以帮助失血者补充需要的血液及相应成分。无偿献血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无偿献血就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的适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索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红新月会、国际输血协会推崇的献血形式,无偿献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和关心无偿献血。
日本1985年评出的最佳献血口号是"献血是爱,是勇气,是关怀"。这是一位家庭主妇提
献血现场 出的,如今,已被全世界各国血站所采用。日本每年1月15日为成人节,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在举行成年仪式之后,纷纷来到献血车前参加无偿献血,这已成为日本推动献血的一个传统形式,日本政府规定,各级行政人员,适龄者每年必须献血一次。
在美国,一个很流行的献血口号是"给您一个礼物,生命",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献血是崇高的行动,是给同胞一个新的生命,是其它任何礼物都无法比拟的。
约旦政府明文禁止血液买卖。1975年首都安曼建立了一座中央血库。任何人只要急需血液,都可以从这里得到,但在身体康复后,必须来献血,或由亲属来代之献血。这座血库被人们称为"生命血库"这座血库建成后,第一个来参加献血的是约旦国王侯赛因。
献血时需要注意什么
献血虽然是件有爱心的事情但是献血之前有很多注意事项是你一定要注意的。不然会引起很多疾病和身体不适。
献血可能被感染
调查显示,人们不愿献血的首要原因是担心感染。事实上,只要是正规机构、通过正规途径,其所用的血袋等都是经严格灭菌的,不会感染疾病。
献血可能伤元气
所谓献血后的气虚、血虚等,多数是一种心理感受。献血后,机体会立即对身体进行补充,如果不出现晕血等不适,稍事休息后,当天仍可从事非强体力性日常工作。
献血太多会贫血
按照规定,18~55周岁的成人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
献血能减肥,是吗?
如今,有些爱美人士通过空腹献血、频繁献血等方式来减肥,这是不对的。空腹献血可能引起突然晕厥等,对健康影响很大。
献血会引起低血压
正常人献血是不会影响血压的,部分人在献血后暂时出现血压偏高或偏低现象,往往是由于精神紧张、兴奋所致,注意休息,很快就会恢复。
献血会丢失很多营养
对健康人来说,献血后没有必要刻意多吃,或进补各类营养品,献血当天多喝点白开水或淡盐水,适当补充鸡蛋、瘦肉、蔬菜、牛奶和水果等即可。
献血的好处和坏处
首先献血的好处我认为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好处献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是现在认为的一点,不会对身体有利,也是存在的一点;还有就是献血的血液只要是安全的肯定能救人,我认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这个是是一个好处吧坏处呢,所以说,看你怎么理解;补充1的话呢这个是一个 存在的事实,这个和制度,还有现在中国的发展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关系补充2,你说的可能只是你朋友而已,我看到很多血站的员工基本能献血的全部献过,像深圳血液中心的李医生,确实可以说是深圳献血第一人还有上海的台湾的领导人马英九献血178次。。。等等很多所以问题看你怎么看,如果你认为你朋友没献血是正常的话,我觉得没什么说的;这个只能代表你朋友不能代表医生那一类人
献血后吃什么好
献血,指的是献血者自愿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分,而不收取任何报酬。这些血液通常存储在血库中,由医疗单位、血站或红十字会保管,以备需要者输血时使用。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uFF0C且献血在另一方面来说,对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助己助人,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反而对献血者有一定的好处,健康的成年人都应该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正常人在献血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气虚、血虚的症状。但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的药膳,对于促进血液的再生还是大有裨益的。这样就衍生了一个问题,成年人在献血之后,应该吃些什么比较好呢?下面,请各位慢慢听我道来。
无偿献血小常识
1、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百分之八。体重五十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
2、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血浆组成。其中有形成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经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
4、到1995年,全世界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世界卫生组织1921年把ABO血型系统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B、AB、O四种血型
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开始实施时间是1998年10月1日。
6、《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7、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
8、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
9、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打开了安全之门,使全世界上亿人的生命获得了新生。“世界献血者日”就是用他的生日6月14日来确定的。
10、“世界献血者日”是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确定的。
11、血液对人体具有四大功能:
(1)运输功能,把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
(2)保持身体酸碱度相对恒定;
(3)调节体温;
(4)抵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袭。
12、血浆约占全血的55%。血浆中的大部分是水,占90%多,其余的是各种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13、人体制造血液需要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物质,蛋白质是制造血液的主要原料,而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叶酸、维生素B12可以促使血细胞发育成熟。这些原料,在正常人体中并不缺乏,只要正常饮食,都可以保障正常供给。
14、在母亲妊娠期里的胎儿也是有血型的。
15、很多人认为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如A型血的人性情理智,B型血的人乐观热情,O型血的人则比较自信、坚定等等。其实血型的差别只是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某种多糖物质。实验表明,只要采用几种特殊的酶,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B型血变成A型血,所以说血型与性格有关没有科学根据。
16、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
17、正常人的血液是可以再生的。所以有人说献血以后,身体的血液就永远减少了,也就伤了“元气”这是不正确的。
18、健康人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不需要推迟献血;但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19、接受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20、月经期前后三天的妇女暂不能献血。
21、患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后满一个月,患肺炎病愈后满三个月才能献血。
22、阑尾炎手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后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满半年可以献血。
23、5年内因病输过全血或成分血的人,不可以献血。
24、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方面是要保证病人能得到健康安全的血液,另一方面是要严格地规范采供血单位的行为,保障献血者的健康。
25、血站的有关设备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有与血液接触的用具都是一次性的,用后集中销毁。所以说无偿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
26、《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不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待遇的直系亲属,因病需要用血时,可以享受全部或部分免费用血。
27、人类掌握输血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健康人定期献血有益健康,可以增强身体的造血机能,还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几率。
28、不是所有患过肝炎的人都不能献血,如果明确患过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是不能献血的。但患过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检验正常是可以献血的。
29、输成分血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还可以减少病人的输血反应。
30、凡无偿献血者有受表彰和奖励的权利,但不应该刻意要求获得物质回报。
31、我国献血要登记真实身份,献血者不得冒名顶替他人献血。
32、稀有血型的人数量稀少,所以稀有血型患者一旦需要输血,很容易因为适合供血的人员不足,而无法及时得到足够的血液。各地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大都采取的方式是建立稀有血型志愿献血者队伍。
33、《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就是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人积极参加献血。
34、《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也就意味着公民献血是无偿的,公民临床用血时需要支付血液采集、检验、储存等费用。
35、转氨酶是检测肝脏是否受到损害的一项重要指标。献血时发现转氨酶偏高时,不一定患有肝炎。、
36、《献血法》提倡有些人要做无偿献血的表率,他们是-------在校大学生、公务员、军人。
37、做过胃、肾、脾、肺等器官切除手术已经痊愈的人不可以献血。
38、现在很多人都有近视眼,献血对眼科疾病患者也有要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的患者是不可以献血的,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也是不可以献血的。
39、国家对献血中用于采集血液的有关材料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接触人体或血液的针头、血袋等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只能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
40、献血健康检查时有少数人血液检验不合格,而到医院检查,发现检验是正常的。正确的解释是为了血液安全,血站与医院的检测标准不一致,出现不合格,不一定就是身体有病。
41、“世界献血者日”的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表达对所有献血者的感谢,感谢他们对生命的无私赠与。
42、《献血法》规定,各级红十字会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职责是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43、定期献血,有可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44、服用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时暂不能献血;
45、关于爱喝酒的人献血,只要在献血前一两天不喝,并经健康检查合格,是可以献血的。
46、献血对体重不会有什么影响,献血后喝一杯水,失去的那点血容量很快就补充回来了。
47、献过机采(单采)血小板的公民,献机采血小板后满四个星期,就可以献全血。
48、献血后一般几个小时人的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
49、献全血与献成分血的区别是献成分血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
50、正常人身体每时每刻都会有部分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会有相应的血细胞新生,所以人的血液总量总是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51、患有下列疾病者不可以献血:
(1)贫血;
(2)白血病;
(3)血吸虫病
(4)结核病
(5)艾滋病。
52、公民献血前在填写“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时,应如实填写所有征询内容,包括下列生活习惯:
(1)是否吸过毒;
(2)是否有同性恋的历史;
(3)是否有多个性伴侣;
53、有下列情况的公民属于暂时不能献血:
(1)半个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
(2)感冒、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个星期;
(3)妇女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54、公民献血前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血液的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列问题:
(1)献血前一天应该食用低脂肪的食物;
(2)不要饮酒,尤其是烈性酒;
(3)充足睡眠,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
55、献血后很多人担心会损伤身体,所以选择的正确方式是:
(1)正常工作,注意休息;
(2)保持正常饮食。
56、献血者下列权利应该受到保护:
(1)无偿献血者有受到表彰和奖励的权利;
(2)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
(3)献血时享受免费体检、化验的待遇;
57、少数健康人献血时也会有献血反应,主要是献血时发生头晕、心慌、出汗等现象,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是:
(1)由于精神紧张;
(2)献血前睡眠不足,或过于疲劳;
(3)未进早餐;
58、“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写入了《献血法》,关于这一条正确的理解是:
(1)公民必须达到18周岁才能参加献血;
(2)55周岁以上也可以献血,但必须符合献血的健康条件。
59、关于献血与贫血的正确说法是:
(1)献血只是献出了人体血液的一小部分,献血后人体就会制造足够的新生血液,不会产生贫血;
(2)有人不愿意献血,是担心自己贫血。实际上贫血患者在献血前很快就能检查出来,如果检查出贫血,血站是不允许献血的。
60、关于公民献血正确说法是:
(1)公民既可以献全血,也可到血站献成分血;
(2)我国公民献成分血主要是献血小板;
(3)公民一次献全血最多为400毫升;
61、关于保证血液安全的正确说法是:
(1)因为无偿献血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为了报酬,所以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血液的安全;
(2)自愿无偿献血不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