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的中药配方
美白的中药配方
工具/原料
一、白芷
二、白附子
三、白茯苓
四、绿豆
方法/步骤
一、白芷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效:具有祛风止痒、润泽美白肌肤、通窍止痛的功效。白芷中含有白芷素,具有显著的扩张动脉的作用。内服可治疗各种头痛、皮肤瘙痒等,外用可美白肌肤,治疗面部黑斑。
美容应用:生药磨成粉,加水或鲜乳调成糊状,敷脸,可美白淡斑嫩肤。白芷粉(中药)一般中药店都有售。
注意:白芷有一股特殊香味,很容易长虫,所以不易保存。
中药美白配方 七白膏
配方:白芷、白蔹、白术各30克,去皮白茯苓9克,白芨15克,白附子9克,细辛9克。
做法:将所有的材料研成细末,用鸡子白调,制成弹子大小的药丸,阴干后,每天晚上清洁面部后用温水加入药丸磨成汁涂抹在脸上即可。
功效:不仅能够起到保湿作用,还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皮肤色素的分解,有效美白肌肤,延缓衰老。
出自:《御药院方》
肛门痒中药配方
肛门瘙痒会由各种因素引发,像肛门皮肤病、肛肠疾病、寄生虫等,肛门瘙痒又不算是太严重的疾病,但是不治疗的话,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都会受到大的影响。那肛门瘙痒怎么治疗?
1、苯海拉明20毫克加入1%普鲁卡因8毫升,在瘙痒部位作皮下注射,隔日1次;或强的松龙混悬剂或确炎松A任选一种加适量2%普鲁卡因作瘙痒部位浸润注射,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或2%普鲁卡因4毫升加苯海拉明20毫克,作长强、会阴、曲骨等穴位注射,每周2次,4次为1个疗程。
2、可用中药苦参、黄柏以及苍术、百部、川谏子、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再配上水煎熬,等到熬了之后,就可坐浴,每日1剂,每日坐2-3次。
3、还可以用药物甲氰咪胍400毫克,每天用3次;再就是用扑尔敏,每天也是使用3次,都要连用7天,治疗肛门瘙痒效果不错。
吃什么中药可以美白 中药美白外用配方
出处:〈圣济总录〉。
材料:杏花、桃花各500g。
制作方法:用水(矿泉水更好)将杏花、桃花浸7日,洗面“三七遍"极妙。方中的“三七遍"即三个七遍,每天用此水洗1次脸,共洗21天。
功效:桃花含有多种营养。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桃花含有山柰、香豆精、三叶豆苷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能扩张末梢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延缓袞老,使面容细膩娇艳。另外,其中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防止黑色素在皮肤内慢性沉积,可有效消除黄褐斑、雀斑、黑斑。
出处:民间验方。
材料:白芷、芦荟、优质米醋各10g,白凡士林100g。
制作方法:先将白芷水煎2次,浓缩取10mL,再将芦荟研成细末,上述2味药再加米醋、白凡士林搅拌均匀即可。先用温水洗净面部有斑处,涂药,一般1~2周为1个疗程。
功效:白芷具有杀菌、消炎、镇痛等作用,能够祛风润肤、美白驻颜。
出处:〈圣济总录〉。
材料:栝楼瓤90g,杏仁30g,猪肚1具。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研磨如膏状,每天晚上用于涂面。
功效:栝楼瓤甘甜质润,可滋润肌肤,去污除垢,消肿散结,对于颜面的粉刺、赤肿有治疗作用,为方中主药。杏仁温润,富含油脂,有滋养之功,长于治“面上疮w(摘自《本草纲目》),是古代美容方中常用的护肤佳品。猪肚为血肉有情之品,善补虚润燥,涂于颜面使皮肤细腻、白嫩,富于弹性。三药共用则可收“面黑令白,令人光润,冬月不皴”的美容效果。
功效美白VS中药美白配方
美白方法有很多,那种才真正有效却是因人而异的。了解一些美白成分,探讨美白功效,这是西医的一贯做法。而采用中药美白,追寻中国上古的美白妙方,这也不失为一种妙招。究竟哪种美白方法更加有效,还需要聪明的你来试试哦!
经典超人气润唇膏 ·吃辣不长痘全靠这七招 ·6平价眼霜 告别鱼尾纹 ·全球最畅销护肤品 ·09年度化妆品盘点 ·冬天额头狂长痘咋办?
美白成分之维生素摄
维生素对肌肤很重要,尤其是维生素A、C、E等,不仅能调节人体机能和提高免疫力,还能改善皮肤组织,抑制色素沉着,因此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及蔬菜,如番茄、山楂、橘子、卷心菜等,能为肌肤及时补充活力。
不要摄取含有人工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健康人的内脏会维持代谢正常,让黑色素顺利排出。而食物中过多的人工添加剂会造成内脏的负担,造成黑色素沉淀,形成黑斑、雀斑等。
需要注意早晚的美白成分
在众多美白成分里,只有果酸、A酸不建议白天使用。维生素C衍生物不具有光敏性,同时由于具有抗氧化功效,可以增加肌肤的抗紫外线效果,所以更适合白天使用。脸色发黄可能是因为维生素C衍生物使用过多,造成肌肤无法吸收,而使得表面未吸收的活性成分氧化发黄,造成肌肤感觉变黑,特别是在角质粗厚的部位,如手指、膝盖等处。
美白成分避免日晒伤害
一些用于淡化色素和色斑的配方,现在的确被加入了美白的底妆产品,协助一些经常化妆的女士们解决色素沉着的肌肤问题。某些底妆产品具有独特的质地,能够令肌肤清凉舒适。并能够有效遮盖色斑瑕疵,保护肌肤免受日晒伤害,提供UVA和UVB防护来预防色斑。
中药美白之白果仁,让肌肤更娇美
白果仁性味甘、苦、涩、干,白果酸在体外可抑制一些皮肤真菌,故外用可治头面手足多种碍容性皮肤病,并可延缓皮肤衰老,防止皮肤粗糙。
美容功效:滋润肌肤,令肌肤光滑如玉。
美容:将白果仁捣成液浆涂于脸上,可令肌肤柔嫩光滑,白皙娇美。
中药美白之白苏美容,不一样的感觉
白苏美容在爱美人士中引起的反响,足以表明白苏的魅力所在。将鲜白苏叶擦于腋下可去肿瘤,更奇妙的是:它能将令人尴尬的狐臭一扫而空。
美容功效:干燥、起皱、灰黄的皮肤尤其适合用白苏美容,富有弹性而洁白的肌肤是白苏给渴望美白的人士带来的福音。
中药美白之白芷,给肌肤水一样滋润
白芷味香色白,为古老的美容中药之一,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品层出不穷,而“原滋原味”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为显著:白芷水煎剂对体外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
美容功效:柔嫩的肌肤润泽光滑,滋润的容颜呈现出水一样的灵气。
中药美白之白蒺藜,给你婴儿般肌肤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其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分解酶,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美容功效:久服可祛脸上瘢痕,并让肌肤柔嫩润滑。
中药美白之白芨,让肌肤更光滑
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般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无痕。
自制中药美白面膜方法
一、淡斑滋养面膜——增白淡斑、滋润皮肤
中药配方:当归、桃仁、川芎、白芷、白附子、白及粉各等量。鲜乳、蜂蜜各适量。
自制方法:将以上6种中药粉各50克,混合后装瓶备用。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加鲜乳适量调成糊状。再加蜂蜜1ml混匀。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匀的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每周2~3次。
适用人群:这组配方有活血淡斑,增白滋养的功效,适用于黑斑粗糙、萎黄暗沉的皮肤。
二、玫瑰淡斑面膜——活血淡斑、美白活肤
中药配方:当归、桃仁、白芷、绿豆、白茯苓、白及各等量,玫瑰精油3滴,玫瑰花水适量。
自制方法:将以上6种中药粉各50克,混合后装瓶备用。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加玫瑰花水适量调匀,最后再加玫瑰精油3滴混匀即可将面膜均匀的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
适用人群:这组配方有活血淡斑,美白滋养的功效,适用于各种肤质的活肤美白护肤保养,。尤其适合于暗沉、黑斑、萎黄的肤质。但需要注意的是,100﹪纯玫瑰精油价格昂贵,5ml的零售价大约10000元左右。用植物油稀释过的玫瑰精油,价格就相对便宜很多,在此也可以用稀释过的玫瑰精油。但MM们在购买时一定要问清楚稀释的比例,因比例不同,使用时的剂量与效果也不同。
三、淡斑除皱面膜——除皱淡斑,活血紧肤
中药配方:当归、桃仁、丹参、白芷、白附子、白及各等量,玫瑰、乳香精油各2滴,蛋清半个。
自制方法:将以上6种中药粉各50克,混合后装瓶备用。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加入蛋清适量调成糊状。再加玫瑰和檀香精油各2滴混匀。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匀的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每周2~3次。
适用人群:此组配方有美白淡斑、紧实除绉的作用。适用于暗沉、黑斑、细纹、松驰、衰老的肌肤。另外此款面膜还有去黑头的功效,但是对于敏感肌肤的人要慎用,在使用前最好先做一个皮肤过敏测试。
四、白芷淡斑面膜——活血祛斑,美白护肤
中药配方:白芷12克,菊花粉6克,食盐2克,白醋6毫克
自制方法:去中药店买白芷、菊花、研成细粉末。在食盐白芷和菊花粉中家白醋(食用醋)和清水,调成糊状即成。 晚上敷在脸部,30分钟后洗干净。
适用人群:本配方有祛面部各种色素的功效。适用于暗沉、黑斑的皮肤,配方中食盐解毒清洁皮肤,白芷活血去斑,菊花抗菌美容护肤,白醋化斑白肤。药食相配,可以起祛面部色素斑的作用。
五、珍珠祛斑面膜——美白淡斑、抗皱
中药配方:当归、白芷、白茯苓、白及、杏仁粉各等量,珍珠粉适量,水适量,蜂蜜少许。
自制方法:将当归、白芷、白茯苓、白及、杏仁粉各50克、珍珠粉或胎盘粉25克,混合后装瓶备用。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
小匙,放入碗中,加水适量调成糊状。再加入少许蜂蜜混匀。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匀的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每周2~3次适用人群:此组配方有活血亮肤、美白防绉的功效,适用于中老年,衰老松驰、绉纹密布的皮肤。需要注意的是珍珠粉的质量有真有假,只有使用真正的优质珍珠粉才能将面膜的功效发挥出来。因此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从质地。手感、气味上去辨别真假。
以上几种的自制中药美白祛斑面膜,对于祛斑都有很好的功效,因此由此需要的朋友可以在家自制,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是药三分毒,一定要问清楚专业的中医专家。
催奶中药配方
1、丝瓜衣、通草各3克煎水喝,或加猪蹄煮汤。若效果不大,可用北芪6克,当归9克,白芷3克,穿山甲6克与丝瓜子3克炖猪蹄,饮汤吃肉,效果极明显。
2、党参、黄芪30g,当归、路路通各18g,柴胡、青皮、陈皮、穿山甲、王不留各12g,香附15g,通草、漏芦各10g,主治产后缺乳〔催奶〕乳汁缺少。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一般服药2-3剂,效佳。
3、猪蹄2只, 炒川芎、当归、木通、王不留行 各9克。将猪蹄洗净,加水煮烂捞出,再在汤中加入上述药物,煎好去渣服用。
补肾中药配方
补肾中药配方有:
①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②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③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④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⑤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用药物壮阳,可以选购一些性味温和的强精补肾中药,如锁阳、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仙茅、刺五加、仙灵脾、鹿茸、海狗肾等,研末冲服或是浸酒服。服用壮阳中药时,要限时限量,不能长期及过量服用。患有内脏重大疾病的人,更要慎之又慎。对确有性功能障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开方,制成药膏或是丸药服,切勿贪图方便,随意购买壮阳药服用。
中医推荐几个补肾壮阳民间偏方
1.当归、白芍、柴胡、香附、女贞子、枸杞子、党参、茯苓、甘草各 适量。水煎服,日1剂。本方养血柔肝,疏肝理气,适用于性欲低下。
2.韭菜子、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淫 羊藿、蛇床子、鹿角霜各适量。水煎服,日1剂。本方温肾壮阳,适用于性欲低下,厌倦房事。
3.红参30克,海马15克,鹿茸9克,海沟肾(炙)1对,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各30克,韭菜子60克,白酒1000毫升。将前8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天晚临卧前服30毫升。主治: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精神倦怠等症。补肾壮阳。
4.长相思:淀粉、蛇床子、川椒(去目)、狗骨(烧灰)各均和。 碾为细末,津调涂于玉茎上。 功用: 初交一次,令女刻骨铭心。
5.惹意牵裙散:牡丹花、天仙子、天茄花各均和。 制法、用法: 上为末,放在茶酒内与妇人食之。如增产交合后果,蛇床子加倍;增产坚度,远志加倍;若欲长大,鹿茸加倍;增产射精量,钟乳加倍。
最后在附上补肾壮阳药酒配方
①鹿茸山药酒
配方:鹿茸15克山药60克白酒1000克。
②人参枸杞酒
配方:人参200克、枸杞子3500克、熟地1000克、冰糖4000克,泡白酒适量。推荐阅读:男人吃什么补肾壮阳?补肾壮阳的食疗方有哪些?
③首乌煮酒
配方:何首乌120克,胡麻仁、当归各60克,生地80克,白酒2.5公斤。
④五子酒
配方:覆盆子、菟丝子、楮实子、金樱子、枸杞子、桑螵蛸各60克,白酒2.5公斤。
⑤壮阳补肾药酒
配方:仙茅20g,仙灵脾20g,蜂房20g,肉苁蓉20g,杜仲30g,牛膝20g,续断30g,锁阳20g,阳起石20g,枸杞子30g,黄狗肾1具,蜈蚣4条,黄精20g,山萸肉20g,白芍60g,甘草20g。
制法:以上药用滚开水浸透,冷却后,置容器中,加白酒4-5斤泡,两周后即可服用,每日总量50mL。此发可壮阳补肾强身。
美容养颜中药配方大全 美白中药内服方推荐
1.白瓜子3份,桃花4份,橘皮3份,将三味药物捣碎,食后酒服1g。可以祛瘀活血,美白皮肤。
2.白芷,升麻,防风各9g,芍药,苍术各1g,黄芪,人参各3g,葛根12g,甘草1.5g。将上药加水500毫升煎煮,煎时加生姜3g,大枣3g,浓缩至300g,每天服用两次。可补中升阳,祛风燥湿,白面驻颜。
中药美白祛斑配方
1.普济方
用栗子上薄皮,捣为末,蜜和涂面。有活血、润肤、展皱之功。本方是专治面上皱纹的经验方。《医部全录》称其可"令皮肉急皱可展,又治老人面皱。"
方中栗子薄皮既栗子内果皮,又叫栗,能活血、行血、荣润皮肤;又具收敛作用。可绷紧皮肤,和以润肤的白蜜使皮肤细腻,则皱纹舒展。
2.三花除皱液(《百病丹方大全》)
春取桃花,夏取荷花,秋取芙蓉花,至冬取雪水(或用冰水)煎三花为汤,频洗面部。此方活血、润肤、去皱。方中三花均能活血散瘀,使经脉通畅,血荣肌肤而除皱。
荜拨的中药配方
1、治伤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疞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拨四斤,高良姜、干姜(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巳寒丸)
2、治飧泄气痢,腹胀满,不下食:荜拨半两,肉豆蔻(去壳,半生半煨)一两,
干姜(炮)半两,诃黎勒(半生半炮,去核)一两,白术三分,甘草(半生半炙,锉)半两,木香(半生半炒)一两。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荜拨散)
3、治气痢:牛乳半斤,荜拨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独异志》)
4、治脾虚呕逆,心腹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疼:荜拨、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脐)、胡椒、桂(去粗皮)、干姜(炮)、诃黎勒皮(焙)各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饮下十五丸,日三。(《圣济总录》荜拨丸)
5、治虚劳脾胃宿冷,不思饮食,四肢怠惰,心下胀满,脐下结痛,及痃癖气块等病:荜拨(炒)、诃子(煨,去子核)、干姜(炮裂)、人参各一两,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荜拨丸)
6、治痰饮恶心: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半钱。(《圣惠方》)
7、治妇人血气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荜茇(盐炒)、蒲黄(炒)。上等分,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吞下;如不能饮,米汤下。(《普济方》二神丸,一名荜拨丸)
8、治瘴气成块,在腹不散:荜茇一两,大黄一两。并生为末,入麝香少许,炼蜜丸梧子大。每冷酒服三十丸。(《永类钤方》)
9、治牙齿疼痛:荜拨、胡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末,化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内蛀孔中。(《圣济总录》荜拨丸)
10治偏头痛:荜拨为末,令患者口中含温水,左边疼令左鼻吸一字,右边疼令右鼻吸一字。(《经验后方》)
11、治鼻塞脑流清涕:荜拨、香附、大蒜。杵作饼,纱衬炙热贴囟门上,用熨斗火熨透,其涕自止。(《医学入门》荜拨饼)。
化学成份
荜茇果实含胡椒碱(piperine),棕榈酸(palmitic acid),四氢胡椒酸(teTC MLIBahydropiperic acid),十一碳-1-烯-3,4-甲撑二氧苯(l-undecylenyl-3,4-methylene-dioxybenzene),哌啶(piperine),挥发油,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N-isobutyldeca-TCMLIBans-2-TCMLIBans-4-dienamide),芝麻素(sesamin),荜茇壬二烯哌啶(pipernonaline),荜茇十一碳三烯哌啶(piperun-decalidine),荜茇明宁碱(piperlonguminine),二氢荜茇明宁碱(di-hydropiperlonguminine),胡椒酰胺(pipercide),几内亚胡椒酰胺(guineensine),N-异丁基十八碳-2,4-二烯酰胺(N-isobutyloc-tadeca-2(E),4(E)-dienamide〕,N-异丁基二十碳-2,4-二烯酰胺[N-isobutyleicosa-2(E),4(E)-dienamide],N-异丁基二十碳-2,4,8-三烯酰胺[N-isobutyleicosa-2(E),4(E),8(Z)-TCMLIBienamide],荜茇壬三烯哌啶(dehydropipernonaline)。茎含荜茇明碱(piplar-tine,piperlongumine)。种子中含长柄胡椒碱(sylvatine),双异桉脂素(diaeudesmin]。
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有哪些
外用熏洗药颈椎病中药配方:防风、艾叶、透骨草、独活、秦艽、刘寄奴、灵仙、乌梅、苏木、赤芍、红花、甲珠、木瓜,各9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颈椎病中药配方:独活15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5克,细辛3克,川芎15克,地黄15克,牛膝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此方滋补肝肾,益气活血。
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颈椎病中药配方:羌活10克,蒿本10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荆子10克。水煎服。此方祛风除湿,温经活络。
外伤型颈椎病中药配方:姜黄10克,甘草10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此方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
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颈椎病中药配方:陈皮10克,茯苓12克,姜半夏6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此方理气化痰,通经活络。如肢体麻重,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等。
由此可见,颈椎病根据不同病因、征象及脉象,分为不同类型的颈椎病,进而选用的中药配方有所不同。因此,颈椎病患者在治疗疾病时,一定要辨证施治。
治疗牛皮癣中药
中药治疗牛皮癣方法介绍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配方一:血热型配方。
血热型牛皮癣患者多见于进行期,发病急,有点滴状红斑丘疹,新疹不断出现,旧疹不断扩大,炎症侵润明显,肤屑由少到多,痒,抓破后有皮损。
中药配方药:浦公英、紫英、丹皮、赤芍、麦冬、黄连、土茯苓、生地等。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配方二:脓疱型配方。
脓包型牛皮癣患者常发于进行期,有湿毒内蕴而郁结于血分。病程稍长,皮疹鲜红,皮损处有密布的针头或粟米大的脓包,有鳞屑、脓包1-2周后干燥结痂。
中药配方药:黄连、黄柏、浦公英、地丁、虎杖、银花、连翘、土茯苓、野菊花等。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配方三:血瘀型配方
血瘀型牛皮癣患者多见于静止期,病程较长。皮疹为斑块状、色暗红、鳞屑较厚,成银白色,多发于女性及关节部,很少有新疹发生,但顽固难治,部分患者瘙痒明显。
中药配方药:桃仁、丹参、红花、生地、丹皮、薏米、土茯苓、川牛膝、黄柏、虎杖。
治疗牛皮癣的中药配方四:血燥型配方。
血燥型牛皮癣患者多见于消退期,病程较久的患者,红斑块呈弥漫扩散、上有多量的糖砒样或大片鳞屑不断脱落、甚痒。
中药配方药:当归、生地、白芍、麦冬、芦根、首乌、白癣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