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喉癌的发展过程及分期有哪些

喉癌的发展过程及分期有哪些

喉癌是癌症的并发症状之一,由于喉癌病发部位的因素,一般不容易区分,也不容易鉴别,所以在观察治疗时应该特别注意,认真观察细节不但可以为患者减轻悲痛,同时也是作为医生或者病人对自己负责的一种体现,喉癌也可以引发人体多种疾病的产生,一旦患上则后果严重,将时刻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观注喉癌,关注生命!

喉癌的分期:

字母T代表肿瘤的大小及原发肿瘤的侵犯的范围,T1:肿瘤局限于喉的一侧;T2肿瘤位于喉的两侧;T3肿瘤已经引起一侧声带运动的障碍;T4肿瘤已经侵犯到喉外。

N表示是否有淋巴结受侵犯,分为4级,分别是 N0, N1, N2 和 N3。NO:没有证据表明有淋巴结移;N1:有一个可疑淋巴结,直径小于3cm的转移;N2:在颈部的两侧都发现淋巴结或者在一侧有两个以上淋巴结,或者在一侧直径大于3cm,小于6cm;N3:一个淋巴结直径在6cm以上。

字母M表示有无远处的转移,M0:表示无转移;M1:表示有转移;

T N M 分期结合起来即为喉癌的分期:

I期: T1, N0 和 M0;

II期: T2, N0 和 M0;

III期: T3, N0 和 M0; T1, T2, 或者T3,和 N1, M0;

IV期:T4, N0 或者N1, M0;任何T加上N2或者N3和M0, 或者M1加上任何T或者N ;

肿瘤非常小的时候为T1,当出现远处转移或者侵犯邻近的结构(但不包括淋巴结)为T4,已经侵犯到淋巴结的喉癌达到N2或者N3也是T4。

综上所述,喉癌是一种难治的病症,喉癌也是疾病中的一种类型,是机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一定部位的结构形态,不仅破坏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且偏离了人体正常状态。

喉咽癌早期仅有轻微咽喉部不适及咽部异物感,轻微咽痛、声音嘶哑、痰中带血等等症状,因为喉咽部位深又隐蔽,大家又对它不是很在十一,所以喉癌不易在早期发现,以致于后期病情加重,再到医院就诊时已经为晚期。而一旦患上喉癌,及其难治。

B超的发展过程

A超

最早把声波转为线性图像的一种方法,用来测量距离,比如眼轴及颅内肿瘤大小的方法。

B超

超声界的一大突破,将声波转换为图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超。通过超声探头得到形态大小的二维图像。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进步,图像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之后的一些改革都是在B超的基础上进行的。

彩色B超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彩超的诞生在B超的基础上可以观测到的图像以红蓝两色为主,面向探头的呈现红色,反之为蓝色,这种技术能够观测到器官内部血液流动情况。并不是大众认为的B超就是黑白的,彩超就是彩色电视机一样。

三维B超

普通B超和彩色B超都是二维平面图像,三维B超可以通过特殊的探头把多个二维图形后期重建为一个立体图像,一般对二维感兴趣的地方进行三维重建。

四维B超

四维超声技术就是采用3维超声图像加上时间维度参数。说白了就是动态的3D技术,该技术能够实时获取三维图像,超越了传统超声的限制。

总结

无论如何变换,超声检查依然是在B超的基础上进行,之后对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部位进行CDFI、3D、4D的重建。

早期喉癌有什么症状 如何预防喉癌

不想得喉癌,就要从病因开始预防。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喉癌呢?造成喉癌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烟、酒。吸烟是喉癌的一个主要诱因,其次是酗酒。饮酒如果跟吸烟同时进行会发生重叠作用导致喉癌。喉癌发病还与癌前病变有关,癌前病变包括喉的乳头状瘤、喉角化症、喉白斑等喉癌的前期病变,如果不进行干预处理的话,有些病人会进一步发展为喉癌。还有人认为,喉癌发病跟性激素水平有关,尤其是男性的雄性激素跟喉癌有一定的关系。

外科的发展过程

外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外科和所有的临床医学一样,需要了解疾病的定义、病因、表现、诊断、分期、治疗、预后,而且外科更重视开刀的适应症、术前的评估与照顾、手术的技巧与方法、术后的照顾、手术的并发症与预后等与外科手术相关的问题。

早在古埃及出土的木乃伊,就可以发现头颅的手术痕迹。而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也就已经从战争、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外科的实践经验。现代外科学开创于19世纪末,起先经常由受过培训的理发师代理执行手术——即所谓的“医疗理发师”(barbersurgeon),因此在今天的许多英联邦国家外科医师被称呼为“先生”(Mister)而不是“医生”(Doctor)。在20世纪初,随着消毒、麻醉、止血、输血等技术的产生和进步,现代外科学得以逐渐深化及完善。现代外科奠基于是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问题。

手术疼痛曾是妨碍外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846年美国Morton首先采用了乙醚作为全身麻醉剂,并协助Warren用乙醚麻醉施行了很多大手术。自此,乙醚麻醉就被普遍地应用于外科。1892年德国Schleich首先倡用可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但由于其毒性高,不久即由普鲁卡因所代替,至今普鲁卡因仍为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药。

伤口“化脓”是100余年前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最大困难问题之一,其时,截肢后的死亡率竟高达40%~50%。1846年匈牙利Semmelweis首先提出在检查产妇前用漂白粉水将手洗净,遂使他所治疗的产妇死亡率自10%降至1%,这是抗菌技术的开端。1867年英国Lister采用石炭酸溶液冲洗手术器械,并用石炭酸溶液浸湿的纱布覆盖伤口,使他所施行的消毒止血肢手术的死亡率自40%降至15%,从而奠定了抗菌术的基本原则。1877年德国Bergmann对15例膝关节穿透性损伤伤员,仅进行伤口周围的清洁和消毒后即加以包扎,有12例痊愈并保全了下肢,他认为,不能将所有的伤口都视为感染的,而不让伤口再被沾污更为重要。在这个基础上他采用了蒸气灭菌,并研究了布单、敷料、手术器械等的灭菌措施,在现代外科学中建立了无菌术。1889年德国Furbringer提出了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国Halsted倡议戴橡皮手套,这样就使无菌术臻于完善。手术出血也曾是妨碍外科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1872年英国Wells介绍止血钳,1873年德国Esmarch在截肢时倡用止血带,他们是解决手术出血的创始者。1901年美国Landsteiner发现血型,从此可用输血来补偿手术时的失血。初期采用直接输血法,但操作复杂,输血量不易控制;1915年德国Lewisohn提出了混加枸橼酸钠溶液,使血不凝固的间接输血法,以后又有血库的建立,才使输血简便易行。

1929年英国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1935年德国Domagk倡用百浪多息(磺胺类药),此后各国研制出一系列抗菌药物,为外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外科手术用的止血钳的不断改进,输血和补液的日益受到重视,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外科手术的范围,并增加了手术的的安全性。50年代初期,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研究成功,为心脏直视手术开辟了发展道路。60年代开始,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推动了创伤、整形和移植外科的前进。70年代以来,各种纤维光束内窥镜的出现,加之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从B型超声、CT、MRI、DSA到SPECT、PET)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特别是介入放射学的开展,应用显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血管插管,不但将诊断,同时也将治疗深入到病变的内部结构。此外,生物工程技术对医学正在起着更新的影响,而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特别对癌基因的研究,已深入到外科领域中。毫无疑问,外科学终将出现多方面的巨大变化。

随着现代外科学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外科医生已不可能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为了继续提高水平,就必须有所分工。因此,外科要进一步分为若干专科;有的按人体的部位,如腹部外科、胸心外科;有的按人体的系统,如骨科、泌尿外科、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有的是按病人年龄的特点,如小儿科、老年外科,有的是按手术的方式,如整复外科、显微外科、移植外科;还有的是按疾病的性质,如肿瘤外科、急症外科等。特别是由于手术范围的日益发展,对麻醉的要求不断提高,就需要有麻 醉专业;建立监护病房,也是为了达到同一目的。临床外科学根据治疗目标的不同有着明确的分工,可分为普通外科(现专指各种腹腔、乳房、甲状腺及简单的皮肤外科)、心脏外科、胸腔外科(两者可合称心胸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有时简称脑外科)、头颈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矫形外科(即骨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等。广义的外科学则尚可包含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牙科(口腔面颌外科)等。

外科经常处理的问题包含了创伤、各种胸腹部急症、先天/后天性畸形、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在临床应用上和麻醉学、特级护理学、病理学、放射学、肿瘤学等其它医学专科工作关系极其密切。随着药物、早期诊断技术与其他医疗科技(比如介入放射学)的发达,许多疾病的治疗都转变为非外科治疗为主,然而外科手术仍然是这些治疗无效或产生并发症不可或缺的后线支持,而外科微创手术(内窥镜手术)的领域也在蓬勃发展。

运动神经元病发展过程

运动神经元病发展过程

1. 症状开始期:罹病初期可能出现手突然无法握筷,或走路偶尔会无缘无故跌倒,无任何明显症状。

2. 工作困难期:此其已明显手脚无力,甚至萎缩,生活虽尚能自理,但在工作职场上已发生障碍,此时需多加休息,以免病情加重。

3. 日常生活困难期:病程进入中期,手或脚、或手脚同时已有严重障碍,生活已无法自理,如无法自行走路、穿衣、拿碗筷,且言语已稍有表达不清楚情形。

4. 吞咽困难期:病程已进入中末期,说话已严重不清楚,四肢几乎完全无力,于进食时连流质食物均容易呛到,若不插鼻胃管灌食,常导致吸入性肺炎。

5. 呼吸困难期:若患者于呼吸困难时,选择气管切开术,则需住进地区性呼吸治疗中心或接受居家照护,若拒绝使用呼吸器时,则需安宁疗护团队之协助,以安然面对死亡。

酒精性肝病如何分级

酒精性肝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疾病,由于酒精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各类病变多有不同程度的联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掌握标准不同,诊断难于统一、且在病理诊断之后,时常需要加以文字等描述。为了使病理分类指标更加标准化,更能全面反映病变特点与程度,使病理分类更加明确、客观,根据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特点,制定了酒精性肝病的分级分期标准,然后根据分级分期进行分类。

在制定分级分期标准中,参考了对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通过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的验证,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它明确地划分了病变程度、指标标准化,既有利于病理医师掌握,也有利于临床与病理医师的沟通,更有利于动态观察病情,监测疗效,知道临床。

在病理与临床医师达到共识后,分级、分期有利说明诊断分类。建议采用五型分类,分类与分级、分期并用。五型分类为轻症酒精性肝病(aml)、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f)和酒精性肝硬化(ac),合并病毒性肝炎者,在以上五型基础上附以病毒性肝炎类型(如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五型分类诊断之后附以分级分期,这样可以更全面反映出酒精性肝病三种主病演变的程度。

新生宝宝视力发展过程

宝宝视力发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宝宝出生后1个月左右,听觉就基本完全发育成熟了,但视觉却需要较长时间来慢慢发展,宝宝出生后6~8个月左右,才能基本上和大人看得一样清楚。

虽然婴儿出生时眼睛已经能够看见东西了,但他的大脑还不能处理这些视觉信息,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宝宝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他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清楚,这样他就拥有了理解和掌握周围世界的工具。虽然宝宝刚出生时,只能看到抱着他的人的脸,但随着宝宝一个月一个月地长大,他能看清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的。

0-6岁宝宝视力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 8 至 15 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在宝宝头部上方的位置出示一个环,作垂直方向的移动,观察宝宝能否立即用眼睛追随红环。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两只眼睛运动还不够协调。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例如,婴儿睡在小床上,母亲从身边走过时,他的眼睛可以跟着母亲的身体转动,喜欢看自己的手。对颜色很敏感,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仰卧时,两眼会跟踪走动的人。经常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走动,吸引宝宝的关注,观察宝宝眼睛是否会追随。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当孩子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控制下摆弄物体,会盯住他拿到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在宝宝眼前出示玩具,并上下左右缓慢移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意识地主动追随。6个多月时,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辩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

11-12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1岁时视力可达0.2。

1-2岁: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到1.5岁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这阶段的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

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时,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快接近成人视力,但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 四五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6岁: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口水强迫症的发展过程

第一种:

触发的同时伴想象唾液吞咽的过程,或是对唾液是否能吞完产生质疑,于是开始认识到唾液集中在口腔会促使唾液大量分泌,随后开始想象如果意识不能离开口腔后会发生什么事,对主观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产生恐惧,由此进入思维和行为的矛盾并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患者的解决办法最初一般都是采取“吐”的方式,但吐多以后就会引起人注意,并认为这是一种不卫生的行为,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的“秘密”于是开始尝试 “吞”,由于过多地吞咽唾液患者一般会出现肠胃不好,食欲不振,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咽喉疼痛,于是开始产生对疾病的恐惧并加重了对吞咽唾液的排斥,由此进入循环。

第二种:

触发的同时伴随着对唾液吞咽过程的各种想象,并有可能被别人听到了吞咽唾液的声音,主观上认为在别人面前吞咽唾液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非常害怕因此而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开始想象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可能出现的局面,在重要场合或者重要人物面前紧张,害怕自己会不停地吞咽唾液而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意识被动地集中在口腔并促使唾液大量分泌,主观上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于是开始刻意地逃避某些场合和某些人,害怕影响到自己的社交和发展前途,于是加重病情的发生,由此进入循环。

酒糟鼻发展过程

重度的患者{人}可出现红色小丘疹、脓疱,严重者鼻端肥大、毛囊哆开而形成鼻赘。毛囊虫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酒糟鼻的治疗应当选用纯中药制剂的满速清。同时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排毒。必要时可口服复合维生素B。

酒糟鼻的病理期划分酒糟鼻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病情较重,皮损好发于面部中央,对称分布。常见于鼻部,两颊,眉间,颏部。按其发展过程分为三期:

红斑期

初起为暂时性红斑,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或情绪激动时红斑更为明显,日久红斑持续不退,毛血管呈树枝状扩张。一般红斑期的治疗只需要用一些纯中药满速清来治疗就可以。

丘疹期

在红斑基础上,可出现丘疹或脓疱,皮损与毛囊不一致。对于丘疹期的治疗就需要用纯中药满速清来治疗,在加一些内服药来治疗就可以如甲硝唑和维生素之类的。

鼻赘期

病期欠者,鼻部可出现多个结节,互相融合,表面凹凸不平,鼻部肥大,毛孔明显扩大,毛细血管显著扩张,纵横交错,形成鼻赘,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治疗好,只能采取激光手术了。

怎样诊断便血

大便出血的诊断要弄清便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分清便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注意便血伴发症状。

1、弄清便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结)直肠恶变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

2.分清便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

如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暗红色或有血块

3.注意便血伴发症状

如直肠炎、直肠恶变等便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肉便血伴无有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慢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等。

沙琪玛的发展过程

萨其马以其松软香甜、入口即化的优点,赢得人们的喜爱。但它所含热量较高(脂肪含量约54%或一件约200卡路里)。纵然萨其马味美可口,但仍应为健康着想而尽量少吃。

据考证山东沂水县当地人自雍正年间开始就有人制作这类丰糕,主要样式与沙琪玛无异,但多了砂糖和青红丝,吃的时候仍然是切块式样,当地人将这种食物与月饼一起作为中秋节的祭祀食品。

在香港,人们惯称萨其马为“马仔”。由于赛马赌博俗称“赌马仔”,因而有港人迷信指吃了萨其马后,便可在赛马赌博中获胜。

名称来源

在清代《五体清文鉴》(卷二十七·食物部·饽饽类)、《三合切音清文鉴》、《御制增订清文鉴》(卷二十七·食物部·饽饽类)中单词(saqima)对应语均为“糖缠”[1-3] 。

《御制增订清文鉴》(卷二十七·食物部一·饽饽类第三)中(saqima)的解释译意即:白面用芝麻油炸后,拌上糖稀,放洗过的芝麻制成。

至于“狗奶子糖蘸”的说法,《五体清文鉴·补编·饽饽类》、《御制增订清文鉴补编卷三·饽饽类》中有词条“枸奶子糖缠”[4] [5] ,直译即“枸奶子、面粉的糖缠”,《御制增订清文鉴补编》中释义为“枸奶子、面粉在芝麻油里炸过后,拌上糖稀,然后放洗过的芝麻制成”。《五体清文鉴补编》、《御制增订清文鉴补编》中该词条后还有词条“葡萄糖缠”、“ 白糖缠”[4] [5] ,故枸奶子糖缠应为糖缠的一种。

胚胎移植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第一例胚胎移植是由英国人W·希普于1890年完成的,胚胎移植技术由此创始。但当时纯属生物科学实验性质。希普在剑桥大学将纯种安哥拉兔的两具胚胎移植到一只已和同种交配、毛色特征完全不同的比利时兔的输卵管内。结果生出4只比利时仔兔和2只由胚胎发育而成的安哥拉仔兔。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兔、小白鼠和大白鼠等为对象的胚胎移植试验持续不断,但家畜方面的应用研究开展较晚。牛和猪的胚胎移植迟至1951年才分别由美国和苏联报道成功。但限于技术水平,当时的采卵和移植都用外科手术完成,60年代后,胎的收集、培养、冷冻长期保存以及显微外科操作和移植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使用激素人工诱导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用非手术采卵和移植的技术也获得成功,提高了回收率和着床率,这使胚胎移植技术进入了实用阶段,开始用于家畜育种及奶牛生产。70年代后,许多西方国家在奶牛业中发展从事胚胎移植的商业企业

1981年,德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将授精后第8天的两个初期发育的占胚胎通过显微手术对称地分割为两对(即4个)胚胎,然后将其移植到两头受体母牛的子宫里。1981年12月8日,两种双胞胎,4头小牛犊落地出生,世界上第一次胚胎分割移植试验获得完全成功。此后,一分为三、一分为四的胚胎分割移植也相继在多个国家获得成功。这一技术可进一步开发良种母畜的繁殖能力。

到1985年,美国和加拿大利用胚胎移植繁育的良种奶牛已达10万头左右。

(图)(在显微镜下将一枚受精卵分别割为二,这可成倍地提高受精卵的使用效率)

胚胎移植的新应用

日前,重庆市妇产科医院生殖与遗传研究所为一位遗传性疾病患者,成功地进行了被称作第三代“试管婴儿“的胚胎移植 ,在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和胚胎移植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对遗传病的传统治疗,常用的都是通过绒毛或羊水对胚胎或胚胎儿进行诊断,之后对异常胚胎或胎儿进行选择性流产。这种方法既落后又对孕妇造成痛苦。重庆市妇产科医院生殖与遗传研究所针对这一现状,成立了以所长黄国宁、副所长叶虹等组成的“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小组进行专门研究。日前,一位来自北京的29岁妇女,因患有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疾病,前来求医。该所采用PGD诊断技术,将其8个体外受精细胞期胚胎筛选后获得的3个细胞,运用聚合酶联反应的方法进行分析、检测,并成功地植入该患者体内。

这一选择基因或染色体的胚胎移植术,能有效地杜绝畸形缺陷儿的降生,使携带遗传疾病基因的患者生出健康婴儿。

沙琪玛的发展过程

萨其马以其松软香甜、入口即化的优点,赢得人们的喜爱。但它所含热量较高(脂肪含量约54%或一件约200卡路里)。纵然萨其马味美可口,但仍应为健康着想而尽量少吃。

据考证山东沂水县当地人自雍正年间开始就有人制作这类丰糕,主要样式与沙琪玛无异,但多了砂糖和青红丝,吃的时候仍然是切块式样,当地人将这种食物与月饼一起作为中秋节的祭祀食品。

在香港,人们惯称萨其马为“马仔”。由于赛马赌博俗称“赌马仔”,因而有港人迷信指吃了萨其马后,便可在赛马赌博中获胜。

酒精性肝病的分级以及分期

由于酒精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各类病变多有不同程度的联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掌握标准不同,诊断难于统一、且在病理诊断之后,时常需要加以文字等描述。为了使病理分类指标更加标准化,更能全面反映病变特点与程度,使病理分类更加明确、客观,中日友好医院根据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特点,制定了酒精性肝病的分级分期标准,然后根据分级分期进行分类。

在制定分级分期标准中,中日友好医院参考了对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中日友好医院通过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的验证,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它明确地划分了病变程度、指标标准化,既有利于病理医师掌握,也有利于临床与病理医师的沟通,更有利于动态观察病情,监测疗效,知道临床。在病理与临床医师达到共识后,分级、分期有利说明诊断分类。中日友好医院建议采用五型分类,分类与分级、分期并用。

五型分类为轻症酒精性肝病(AML)、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F)和酒精性肝硬化(AC),合并病毒性肝炎者,在以上五型基础上附以病毒性肝炎类型(如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五型分类诊断之后附以分级分期,这样可以更全面反映出酒精性肝病三种主病演变的程度。

相关推荐

临产和产程分期

临产是分娩过程的起始点,通常也是产妇需要住院的重要标志之一。 临产的标志主要包括规律宫缩,同时伴子宫颈管展平、子宫颈口扩张及胎儿先露下降。 与分娩先兆期的假宫缩不同,临产宫缩的特点为子宫收缩逐渐增强。 孕妇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越来越强,疼痛的间歇越来越短,如每4~5分钟疼痛一次,疼痛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每次下腹部疼痛持续30秒以上。 此时做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可发现子宫颈管展平及子宫颈口扩张。 为了更好地观察分娩过程,医学上将整个分娩经过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产程),即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 第一产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展过程

病理过程 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经历了糜烂、急性溃疡、慢性溃疡的发展过程。 (1)糜烂: 糜烂是黏膜层的浅凹陷,其深度未穿过黏膜肌层。肉眼呈红色点状浅凹陷,直径一般小于0.5cm。糜烂可发生于十二指肠各部,可分为急性糜烂和慢性糜烂,合并出血则为出血性糜烂。镜下观察,糜烂深浅不同,浅者仅及腺颈部,深者达黏膜肌层,但未穿过该层。糜烂底部少量坏死组织,糜烂底部和边缘多数中性粒细胞浸润。一般糜烂愈合后不留瘢痕。 (2)急性溃疡: 急性溃疡是指穿过黏膜肌层,深至黏膜下层的溃疡。可由糜烂发展而来,直径一般小于1cm,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宫颈癌的始发部位多在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和宫颈管柱状上皮的交界处。在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宫颈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增生活跃、分化不良,逐渐形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从不典型增生可逐渐发展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不典型增生为癌前期病变,可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平均约4年),既可以恢复正常,也可以发展为原位癌。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病变皆限于宫颈上皮之内,常称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区别于浸润癌。从不典型增生发展到浸润癌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通常需8~10年,一旦形成浸润癌则生长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于2~5年内死

酒糟鼻为什么发红

酒糟鼻为什么发红其实原因很简单,此病症的临床表现就是鼻子潮红,表面油腻发亮,持续存在伴瘙痒,灼热和疼痛感,早期鼻部出现红色的小丘疹、丘疱疹和脓疱,鼻部毛细血管充血严重,肉眼可见明显树枝状的毛细血管分支,最终鼻子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凹凸不平的增生,鼻子肥大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 酒糟鼻的分期:按其发展过程分为三期: 1.红斑期:初起为暂时性红斑,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或情绪激动时红斑更为明显,日久红斑持续不退,毛细血管呈树枝状扩张。 2.丘疹脓疱期:在红斑基础上,可出现丘疹或脓疱,皮损与毛囊不一致。

我国发现诊断前列腺癌的新指标

一项关于前列腺癌的研究,结果表明,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可作为临床医生判定前列腺癌发生和进展程度价值的指标,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意义的帮助。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临床上对前列腺癌的诊治也日渐受到重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36例前列腺癌组织Rb和PCNA进行检测,并对两者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进行了对比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6例前列腺癌组织中Rb表达阳性17例,阳性率47.2%

酒糟鼻要注意什么

酒糟鼻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病情较重,皮损好发于面部中央,对称分布。常见于鼻部,两颊,眉间,颏部。按其发展过程分为三期: 1.红斑期:初起为暂时性红斑,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或情绪激动时红斑更为明显,日久红斑持续不退,毛细血管呈树枝状扩张。 2.丘疹期:在红斑基础上,可出现丘疹或脓疱,皮损与毛囊不一致。 3.鼻赘期:病期欠者,鼻部可出现多个结节,互相融合,表面凹凸不平,鼻部肥大,毛孔明显扩大,毛细血管显著扩张,纵横交错,形成鼻赘。 建议尽早到正规的医疗机构采取效的治疗。

闭角型青光眼的危害哪些

闭角型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是由于眼球前房角关闭,眼内的房水排出受阻所致。闭角型青光眼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没其他眼病存在,单由患者房角结构先天拥挤,导致前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受阻、眼压升高的一种情况;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由于眼部其他疾病导致房角发生关闭,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的情况。 闭角型青光眼根据其临床过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亚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表现为慢性发展过程,仅约30%的患者表现为急性发展过程;而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则多表现为急性发展过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情发

宝宝记忆力发展过程大揭秘

0-7个月 短暂记忆周边事物。婴儿从一出生就具了形成记忆的能力,并通过各种感官对自己周边常见的事物产生记忆,例如,通过气味记住妈妈,通过手感记住自己的小玩具,通过声音记住哗哗作响的玩具等。 7-9个月 能想起不在眼前的事物。长到7个月以后,婴儿能想起不在眼前的人或物。妈妈、爸爸以及其他许许多多事物都已经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无需任何具体的提示就能想起他们。 9-12个月 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模仿。9个月以后,婴儿的活动记忆能力开始发育,他的大脑已经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发生在他面前的事情。 1-3岁 了长久记忆

褥疮病分为哪几个时期

按成过程分为三期 其形成过程分为红斑期、水泡期和溃疡期三期。褥疮的预防极为重要,主要以精心护理为基础。不同分期的症状说明: 褥疮i度(红斑期):全身的受压部位表现为局部瘀血,皮肤呈现红斑。若在此期除去压力此改变在48小时内消失。 褥疮ii度(水疱期):受压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皮肤发红充血,用手指压时不消退。 褥疮iii度(浅溃疡):溃疡不超过皮肤全层,因溃疡基底部缺乏血液供应,呈苍白色,肉芽水肿,流水不止。 褥疮iv度(深溃疡):涉及了深筋膜和肌肉,受累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呈黑色,因细胞的感染,病变常侵犯

酒糟鼻应该怎么科学的治疗

酒糟鼻又称酒渣鼻,赤鼻和玫瑰痤疮,酒糟鼻是发于鼻部的一种慢性炎症皮肤病,大多发生在中年人。酒糟鼻通常表现为外鼻皮肤发红,鼻尖最为显著。这是由于血管明显扩张的结果,时透过皮肤可看到扩张的小血管呈树枝状。由于局部皮脂腺分泌旺盛,鼻子显得又红又亮,病情进一步发展,皮肤会增厚,甚至长出小脓疮或皮疹,外观粗糙不平,类似酒糟样,故名酒糟鼻。酒糟鼻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病情较重。按其发展过程分为三期:红斑期、丘疹期、鼻赘期。 酒糟鼻按其发展过程分为三期: 红斑期: 初起为暂时性红斑,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