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出现腹泻后要做哪些诊断检查

儿童出现腹泻后要做哪些诊断检查

一、常规化验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新鲜粪便检查是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瘤、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鉴别分泌性腹泻和高渗性腹泻有时需要检查粪电解质和渗透性。

二、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脂测定粪脂量超过正常时反应脂肪吸收不良,可因小肠粘膜病变、肠内细菌过长或胰外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2、D-木糖吸收试验:阳性者反映空肠疾病或小肠细菌过长引起的吸收不良。在仅有胰腺外分泌不足或仅累及回肠的疾病,木糖试验正常。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以及恶性贫血时,维生素B12尿排泄量低于正常。

4、胰功能试验:功能异常时表明小肠吸收不良是由胰腺病引起的。

5、呼气试验:①14C-甘氨酸呼气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时,肺呼出的14CO2和粪排出的14CO2明显增多。②氢呼气试验:在诊断乳糖或其他双糖吸收不良,小肠内细菌过长,或小肠传递过速有价值。

腹泻影像诊断

一、X线检查

X线钡餐、钡灌肠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运动功能状态、胆石、胰腺钙化或淋巴结钙化。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尤有价值。

二、内镜检查

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的操作简便,对相应肠段的癌肿有早期诊断价值。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可观察并诊断全结肠和末端回肠的病变。小肠镜的操作不易,可观察十二指肠和空肠近段病变并作活检。怀疑胆道和胰腺病变时,ERCP有重要价值。

三、B型超声扫描

为无创性和无放射性检查方法,应优先采用。

小孩肚子有蛔虫常见的征象和应做的检查

小孩肚子有蛔虫病常见的征象:1.儿童大便不正常,时有腹泻。2.有不明原因的经常性脐周围疼痛。3.多食易饥,喜吃零食,患儿常发育不良。4.时有不明原因的气喘、发热及皮肤上起“风疙瘩”。5.夜间睡眠易惊醒,常有磨牙、流口水现象。应做的检查:1.病原学检查粪便涂片法或盐水浮聚法可较容易查到虫卵。近年来常用改良加藤法。该法虫卵检出率较高。B超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助于异味蛔虫症的诊断。2.血常规幼虫移行时引起的异味蛔虫症及并发感染时血液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出现乏力。咳嗽或哮喘样发作。肺部炎症进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厌食。腹痛。体重下降等。应注意患蛔虫病的可能性。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胃肠钡餐透视发现蛔虫阴影。或有粪便排出或吐出蛔虫史者。均可明确蛔虫病的诊断。在出现绞痛。胆管炎。胰腺炎时应豪华蛔虫异位症的可能性。并通过B超。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断。蛔虫性肠梗阻以儿童为多见。腹部的条索状肿块。结合放射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由于蛔虫产卵量大。采用直接涂片法。查一张涂片的检出率为80%左右。查3张涂片可达95%。对直接涂片阴性者。也可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效果更好。

儿童出现腹痛应该做哪些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时需检测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2.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胸膜及心脏病变。腹部透视和摄片检查,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肠内有梯形液体平面,肠腔内充气较多,提示肠梗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疑及肠套叠可作空气灌肠以协助诊断和复位治疗,但疑有内脏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变可摄腹部平片或作静脉肾盂造影。3.B型超声疑有胆石症、肝脓肿、膈下脓肿时作腹部B型超声检查。

小儿腹泻具体要做的检查诊断

(一)小儿腹泻的实验室检查

1.常规化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新鲜粪便检查是诊断急慢性拉稀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瘤、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鉴别分泌性拉稀和高渗性拉稀,有时需要检查粪电解质和渗透性。

2.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脂测定:粪涂片用苏丹Ⅲ染色在镜下观察脂肪滴是最简单的定性检查方法。粪脂含量在15%以上者多为阳性,脂肪平衡试验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每日粪脂含量,结果最准确。131碘-甘油三酯和131碘-油酸吸收试验较简,便但准确性不及平衡试验。

(2)D-木糖吸收试验:阳性者反映空肠疾病或小肠细菌过长引起的吸收不良在仅有胰腺外分泌不足或仅累及回肠的疾病木糖试验正常。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以及恶性贫血时,维生素B12尿排泄量低于正常。

(4)胰功能试验:功能异常时表明小肠吸收不良,是由胰腺病引起的。

(二)小儿腹泻的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X线钡餐钡灌肠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运动功能状态胆石胰腺或淋巴结钙化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尤有价值。

2.内镜检查: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的操作简便对相应肠段的癌肿有早期诊断价值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可观察并诊断全结肠和末端回肠的病变小肠镜的操作不易可观察十二指肠和空肠近段病变并作活检怀疑胆道和胰腺病变时ERCP有重要价值。

3.B型超声扫描为无创性和无放射性检查方法应优先采用。

4.小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对弥漫性小肠粘膜病变如热带性口炎性拉稀乳糜泻Whipple病弥漫性小肠淋巴瘤(α重链病)等可经口手入小肠活检管吸取小肠粘膜作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

婴幼儿腹泻的检查诊断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儿童偏食检查诊断

偏食是喜爱的食物吃得多,不喜爱的食物吃得少,甚至不吃。日久可导致某些营养成分缺乏,引起一些症状或疾病。如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小儿容易便秘,患口角炎。爱吃甜食的小儿容易患腹泻,食欲不好。喜吃水泡米饭、汤泡馍馍的小儿,因食物咀嚼得不充分,较多的水汤稀释胃液,影响食物中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造成小儿营养不足,消瘦,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儿童面瘫检查诊断

1、静止检查

茎乳突:检查茎乳突是否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额部: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眼: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

耳: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面颊:检查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或萎缩。

口:检查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人中是否偏斜。

舌:检查味觉是否受累。

2、运动检查

抬眉运动:检查额枕肌额腹的运动功能。重度患者额部平坦,皱纹一般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垂。

皱眉:检查皱眉肌是否能运动,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

闭眼:闭眼时应注意患侧的口角有无提口角运动,患侧能否闭严,及闭合的程度。

耸鼻:观察压鼻肌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示齿: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

努嘴:注意观察口角两侧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状是否对称。

鼓腮:主要检查口轮匝肌的运动功能。

阑尾炎与其他疾病的区分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在鉴别诊断中,要特别注意与急性胃肠炎、肠蛔虫症、肠套叠、痢疾、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发性腹膜炎和美克耳憩室炎等相鉴别。

还应与其他急腹症鉴别:(急性胃肠炎 多因不洁饮食引起,开始有发热、痉挛性腹痛和多次腹泻,腹痛多无固定部位,有时在脐部周围,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升高,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肠蛔虫症 多见于较大儿童,可有阵发性腹痛、呕吐,在腹部可触及蛔虫团,颇似腊肠样肿块,多有排蛔虫或不当驱虫史。 肠套叠多发于1岁以下小儿,有阵发性剧烈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和右腹可及腊肠包块,目前B超可明确诊断。 痢疾 亦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有阵发性腹痛、血便等。排便次数多,含有大量粘液和脓血便,有里急后重,可发热,腹痛不剧烈。粪便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与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存在,炎症累及回盲部的淋巴结时能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本病可有体温升高,胃肠道症状不明显,右下腹虽有轻微压痛,但腹肌紧张不存在且右下腹压痛不固定。)

与化脓坏疽及晚期阑尾炎相混淆的疾病

1、卵巢囊肿扭转

学龄期女童出现剧烈下腹痛伴呕吐应首要考虑排除此病。此病患儿多表现体温正常,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肛查可触及患侧肿物伴触痛,B超检查科明确诊断。

2、梅克尔憩室炎

常见小儿消化道畸形,常无症状,当出现炎症、坏死穿孔、肠梗阻和出血等并发症时,引起外科急腹症才来就诊。憩室炎并穿孔症状与阑尾炎相似,不易鉴别。出血时表现无痛性血便,主因憩室内壁可及异位胃粘膜。术前与急性阑尾炎不易区别,有经验的B超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但常在术中探查时,行常规检查距回盲瓣100cm以内的回肠末端,以明确有无梅克尔憩室炎存在。

3、回盲部结核

约占肠结核的80-90%,全是血行播散性结合的一部分,多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病多较缓慢。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和便秘相交替、脓血便等。重症可见营养不良,局部查体可及压痛和轻反跳痛,慢性增殖型病例可及回盲部包块。行PPD皮试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同时消化道造影及纤维镜检可明确诊断。

4、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起病急骤,高热、腹痛、呕吐及有中毒症状,伴有腹痛和血便。腹部检查可发现全腹胀,压痛不固定,无肌紧张。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5、原发性腹膜炎

此病多见于5-10岁女童,感染途径多为血行,也可通过淋巴系统、肠壁的细菌移位和女性生殖器上行进入腹腔而感染,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继而出现频繁呕吐,并中毒症状严重,体温高热达39-40℃,面色苍白,神志模糊甚至出现谵妄。查体出现全腹压痛和肌紧张,腹水并肠鸣音消失。保守治疗多可治愈,保守治疗无效时可手术引流冲洗等。

肝母细胞瘤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有食欲不振、厌食、体重减轻或不增加、上腹胀痛伴呕吐和/或腹泻,黄疸很少见。腹部膨隆是肝母细胞瘤患儿的常见症状,患儿的父母常会注意到或通过体检发现上腹包块,绝大多数病儿因腹部肿大而就诊。

二、体征:

1.体征主要有面色苍白、腹部膨隆、肝脏肿大,查体在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大者可达盆腔,可触及瘤结节并伴有触痛。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其他症状包括发育不良、易激惹等。

2.部分肝母细胞瘤男性患儿以性早熟为始发症状,发生率为2.3%,表现为生殖器增大,声调低沉及阴毛生长等,原因是肿瘤细胞可合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三、诊断:

1.根据患者年龄小,为少年儿童,有些在出生后不久即可有腹部膨隆、厌食、腹胀、体重减轻、腹部肿块,或伴性早熟,AFP升高,影像学证实肝内占位性肿块,结合辅助检查多可做出诊断,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宝宝腹泻的检查手段

1、大便化验

大便的检查对于腹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它的检查不能够完全代替。

细菌培养:有的孩子腹泻时间比较长,或者反复腹泻,或者反复大便带血,经过治疗后没有好转,需要做大便的细菌培养,了解有无特殊细菌的感染。

2、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

1)用于患儿大便检查正常,但是伴有发热的表现,此时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的情况是升高还是降低,或查一些黏性指标,给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2)有些患儿可能要抽血化验,查血钾、钠、氯离子,以反映体内水分丢失的情况和丢失的程度,根据这些情况来进行补液。

3)还有患儿可能抽血检查心脏、肝脏、肾脏酶的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有没有其它器官的损害。越早期发现,对于孩子的恢复越好。

3、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EI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则具有诊断意义。

4、其他检查

1)有一些腹泻严重或者腹泻时间长,治疗效果不好的患儿,或者出现便血,或者合并了营养不良,则需要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如遗传代谢病筛查、B超或内镜检查(如肠镜)等。

2)合并有抽搐的患儿还需要做一些神经系统的检查,判断是否有颅内问题。或者需要做头部CT,判断颅内有没有出血(有些颅内出血或颅内肿瘤的婴幼儿可能表现为腹泻)。合并抽搐或者精神状况特别不好的时候,还要做腰椎穿刺,判断是不是神经系统感染。

肝母细胞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有食欲不振、厌食、体重减轻或不增加、上腹胀痛伴呕吐和/或腹泻,黄疸很少见。腹部膨隆是肝母细胞瘤患儿的常见症状,患儿的父母常会注意到或通过体检发现上腹包块,绝大多数病儿因腹部肿大而就诊。

二、体征:

1.体征主要有面色苍白、腹部膨隆、肝脏肿大,查体在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大者可达盆腔,可触及瘤结节并伴有触痛。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其他症状包括发育不良、易激惹等。

2.部分肝母细胞瘤男性患儿以性早熟为始发症状,发生率为2.3%,表现为生殖器增大,声调低沉及阴毛生长等,原因是肿瘤细胞可合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三、诊断:

根据患者年龄小,为少年儿童,有些在出生后不久即可有腹部膨隆、厌食、腹胀、体重减轻、腹部肿块,或伴性早熟,AFP升高,影像学证实肝内占位性肿块,结合辅助检查多可做出诊断,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阑尾炎与其他疾病的区分

1、卵巢囊肿扭转

学龄期女童出现剧烈下腹痛伴呕吐应首要考虑排除此病。此病患儿多表现体温正常,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肛查可触及患侧肿物伴触痛,B超检查科明确诊断。

2、梅克尔憩室炎

常见小儿消化道畸形,常无症状,当出现炎症、坏死穿孔、肠梗阻和出血等并发症时,引起外科急腹症才来就诊。憩室炎并穿孔症状与阑尾炎相似,不易鉴别。出血时表现无痛性血便,主因憩室内壁可及异位胃粘膜。术前与急性阑尾炎不易区别,有经验的B超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但常在术中探查时,行常规检查距回盲瓣100cm以内的回肠末端,以明确有无梅克尔憩室炎存在。

3、回盲部结核

约占肠结核的80-90%,全是血行播散性结合的一部分,多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病多较缓慢。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和便秘相交替、脓血便等。重症可见营养不良,局部查体可及压痛和轻反跳痛,慢性增殖型病例可及回盲部包块。行PPD皮试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同时消化道造影及纤维镜检可明确诊断。

4、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起病急骤,高热、腹痛、呕吐及有中毒症状,伴有腹痛和血便。腹部检查可发现全腹胀,压痛不固定,无肌紧张。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5、原发性腹膜炎

此病多见于5-10岁女童,感染途径多为血行,也可通过淋巴系统、肠壁的细菌移位和女性生殖器上行进入腹腔而感染,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继而出现频繁呕吐,并中毒症状严重,体温高热达39-40℃,面色苍白,神志模糊甚至出现谵妄。查体出现全腹压痛和肌紧张,腹水并肠鸣音消失。保守治疗多可治愈,保守治疗无效时可手术引流冲洗等。

相关推荐

新生儿心肌炎有哪些症状

心肌炎的表现轻重悬殊很大,轻者没有任何不适,家长也很难察觉,甚至医生在检查时也很难查出。由于小儿诉说不清且不能准确表达,年龄幼小的孩子根本不能说出自己的感觉和痛苦,这样就需家长和医生对孩子的细心观察才能及时查出病情作出诊断,达到正确治疗的目的。 宫内感染者于出生3天内发病;产时感染多由于吸入阴道内含病毒的分泌物,于出生1周内发病;生后感染出现症状较晚,多由于新生儿接触母亲、婴儿室工作人员、探视人员及已患病新生儿等途径感染。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变化多端。一般表现症状无特异性,如发热、咳嗽、进

胃镜检查会不会影响儿童健康

慢性腹痛或经常性呕吐,是儿科门诊中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腹痛频繁发作或经常性呕吐,会影响儿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与儿童反复腹痛、呕吐相关的疾病,主有慢性胃窦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慢性胃病是指各种原因持续作用于胃黏膜所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病变。儿童慢性胃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反复腹痛,并伴有呕吐、消化不良。 过去大家一直认为,慢性胃病是成人疾病,与儿童无关,但近年来在儿科门诊中发现,慢性胃病的患儿并不少。随着检测手段的现代化、微型化,尤其是无痛性胃镜检查儿童中的开

儿童胃不好可以胃镜吗

儿童反复腹痛、呕吐相关的疾病,主有慢性胃窦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慢性胃病是指各种原因持续作用于胃黏膜所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病变。儿童慢性胃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反复腹痛,并伴有呕吐、消化不良。过去大家一直认为,慢性胃病是成人疾病,与儿童无关,但近年来在儿科门诊中发现,慢性胃病的患儿并不少。随着检测手段的现代化、微型化,尤其是无痛性胃镜检查儿童中的开展,腹痛患儿中慢性胃病的检出率明显增高。 慢性胃病往往没有特殊表现,单凭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通过胃镜检查,能直接用眼睛发现病灶,

儿童股骨头坏死怎么诊断

儿童股骨头坏死怎么诊断 临床上不难发现其实什么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股骨头坏死,且不分性别,现如今儿童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且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局限性也比较大,这样就加大了儿童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难度。所以说,早期确诊儿童股骨头坏死就显得尤为重,针对儿童股骨头坏死可以怎样准确诊断出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详细来分析一下。 1很多人认为儿童股骨头坏死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其实有一定道理,一些先天性的疾病确实可以引起儿童股骨头坏死,如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所以,在诊断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时候,首先

儿童肾炎的症状

一般儿童肾病起病缓慢,患儿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偏小,多在2~7岁,肾炎性肾病发病年龄偏大,多在7岁以上。性别分布男多于女,为4:1。 因浮肿怀疑肾病需检查项目:应血常规、尿常规、双肾B超、肾功能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即可初步诊断。 浮肿是儿童肾病最明显症状:水肿常最早出现,始于颜面眼睑,渐及全身、单纯性肾病多高度浮肿,指压皮肤呈凹陷性,重者累及浆膜腔,出现胸水、腹水、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可导致呼吸困难、腹泻或呕吐。 浮肿反复发生,偶可自行消退。肾炎性肾病水肿不如单纯性肾病显著

胃出血的情况适合胃镜吗

很多人认为,消化道出血需完全止血后才能进行內镜检查。其实,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消化道出血最好在48小时至72小时之內进行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来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高达8%至13.76%;二来在48小时內进行内镜诊断,准确率可高达80%到96%,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段,有些疾病会被掩盖,患者反而需更多的检查以明确诊断。不仅如此,在急性出血后立即内镜检查,如果发现出血病灶,医生还可以及时进行内镜下的止血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腹胀、嗳气或腹部的轻度不适往往为人所忽视,往往到疼痛难忍时才去就诊。 需

诺如病毒是什么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具有发病急、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感染对象主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份。诺如病毒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物品等传播,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社区等人群集中的场所引起聚集性发病。 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突然发病,主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普遍症状主变现为呕吐,成人患者腹泻居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

儿童羊角风最方便检查方法

1、脑电图: 诊断儿童羊角风除了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外,脑电图检查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重检查方法,常能帮助定位、定性。 2、血液化学检查诊断儿童羊角风如血糖、血钙、血镁、物成分等。血糖、血钙及血镁浓度的高低是引起发作的重条件。一方面这些因素的异常可能是引起癫痫发作的重因素,另一方面可以对一些伴有癫痫发作的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癫痫、糖尿病癫痫等。而物成分测定的主目的在于指导临床用,包括选择作用好的物、确定准确的剂量。 3、影像学检查诊断儿童羊角风除了已查明的原发性癫痫和癫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了解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首先我们了解下儿童高血压的症状。儿童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自觉症状,当血压上升显著时,孩子会出现头痛恶心、头晕眼花甚至呕吐的症状。婴幼儿不会说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尖声哭叫等。儿童血压过高会影响发育,严重者出现偏瘫、视力受损、心脑肾受损,甚至出现心衰、尿毒症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标准,但一定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确诊:1、确诊高血压数值;2、确定高血压的病因;3、明确靶器官损害程度。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具体数值方面,通常认为高于该年龄组血压百分位

反复咳嗽也是艾滋病早期症状

儿童艾滋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特点的认识,是避免临床误诊与漏诊的关键。 1999年1月-2001年7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并诊断了3例4至6岁的艾滋病患儿,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这3例患儿均以长期反复咳嗽为主诉,病史长达3个月至2年,全身临床表现有长期间断发热(3例)、明显消瘦(3例)、慢性腹泻(2 例)等。在身体各器官中,以肺、脑、肾的表现较为突出:肺部以反复急、慢性感染为主表现,X线及CT表现各异;2例患儿有脑萎缩,其中1例程度较重,临床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