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八个穴位治痛经

按摩八个穴位治痛经

1.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

2.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3.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4.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5.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6.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7.按揉足叁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8.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注意经期卫生,忌房事、坐浴、游泳等。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保持精神愉快。

有月经不调的女性可以按上述按摩方法试试看,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步骤/方法1.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

2.团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

3.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

4.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5.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

6.揉按肾俞穴,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7.按揉足叁里,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8.掌揉血海穴,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步骤/方法1.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2.团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3.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4.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5.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6.揉按肾俞穴,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7.按揉足叁里,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8.掌揉血海穴,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按摩八个穴位按出健康胸部

如果是找对了穴位,循著穴点按压下去,局部会有麻或酸、胀等感觉。运用自已的手指宽度不当作测量穴点的依据,就马上找到正确的穴位。

1、大拇指之宽度为2厘米左右。

2、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宽度为5厘米左右。

3、食指到小指,四指宽度为7厘米左右。

穴位按摩

1、中府穴、中脘穴、灵台穴

想消除胸背脂肪,主要可按压3个穴位:中府穴,中脘穴及灵台穴。每次按压15分钟, 1天按摩多次,以有效消除上半身肥胖。

中府穴:上方锁骨下,靠上臂形成三夹角的凹窝。

中脘穴:在肚脐上约10厘米。

灵台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状突起处的凹窝。

2、膻中

穴位:胸骨正中线上,与第4、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两乳头正中间。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胸闷胸郁、宽胸利膈、支气管性哮喘。

丰胸原理:丰胸、通畅乳腺。

3、乳根

穴位:下缘,胸部两侧,第五与第六肋骨之间左右距胸中行(即乳中穴下)各10厘米(两倍于3指宽度)外侧处。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乳汁分泌不足、腹胀胸痛、咳嗽气喘。

丰胸原理:健胸、通畅乳腺。

4、大包

穴位:腑窝下,距腑下约14厘米处(两倍于四指宽度)。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治疗乳痛、肋间神经痛、肝炎。

丰胸原理:化淤解郁、通乳。

5、期门

穴位:左右乳头正下方第六肋间内端处。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治疗乳痛、肋间神经痛、肝炎。

丰胸原理:化淤解郁、通乳。

6、乳中

空位:身体平躺,位于乳头的中央。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性冷感,月经调理。

丰胸原理:丰胸、使坚挺。

7、神封

穴位:胸口两侧,介于胸口正中与乳头之间,距胸中行各5厘米处(约3指宽度)。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母乳分泌不足、心脏病、胸闷咳嗽。

8、少泽

穴位:小指指甲根部外侧的地方。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面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产后乳汁过少、乳腺炎、中风昏迷。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四个有效治疗痛经的穴位 常按摩能缓解不适

痛经是我们每个女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些人选择药物来缓解痛苦,可是止痛药吃多了就会产生依赖性,所以我们应该选择物理方法更加健康。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穴位是可以治疗痛经的呢,经常按摩的话对我们的子宫也是很有好处的哦!

接下来分享四个能治疗痛经的穴位,常按摩对子宫也有好处哦。自我按摩缓解痛经法,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太冲穴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痛经按摩什么穴位止疼

1、按摩子宫穴

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经期前后按摩均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2、按摩八髎穴

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3、按摩太冲穴

大冲为肝经的穴位,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效果,按揉有助于减缓痛经。

4、按压合谷穴

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血脂高按摩什么穴位

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人增多,要如何预防?中医教大家一种按摩穴位降血脂的方法,每天只需坚持20分钟按摩八个穴位,即可有效预防高血脂的发生,还能起到降血脂的功效。

按摩的穴位包括:章门穴、滑肉门穴、大横穴、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穴、公孙穴、太冲穴。按摩的时候,每个穴位按摩81下,使用的力度以穴位感觉到酸麻为度,每天按摩两次,每次大约花费10多分钟。

另外,在按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力度,分别使用拇指、食指指端或者第一指关节来按摩,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拳头顶端进行按摩。现在很多高血脂的患者,多是由于饮食不节制,而且又长期坐办公室,缺少运动,活动太少造成,因而如果能每天抽出两个10分钟进行穴位按摩,一般在按摩一个月后,血脂会明显降低,坚持三个月后,血脂基本能够达到正常水平。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引起痛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精神因素、身体病变以及寒冷的刺激都会造成痛经的发生,我们在调理的时候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因,针对性的做调理,按摩穴位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可以来尝试一下。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步骤/方法1.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2.团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3.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4.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5.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6.揉按肾俞穴,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7.按揉足叁里,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8.掌揉血海穴,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于痛经按摩哪个穴位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做按摩一般是在月经来临之前一周进行,当月经来潮之后需要停止,以免对月经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月经来潮的时候女性要注意保暖,忌房事,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

八风的准确位置图片 八风的按摩手法

按摩这个穴位的手法就是用自己的大拇指的指尖来按摩八风穴的每个穴位五十次,长期的按摩这个穴位是可以很好的疗一些疾病,而且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错,如果是想要达到治疗的效果的话,就是一定要长期的按摩。

降血脂坚持20分钟按摩八个穴位

按摩穴位降血脂 每天坚持20分钟

按摩的穴位包括:章门穴、滑肉门穴、大横穴、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穴、公孙穴、太冲穴。

按摩的时候,每个穴位按摩81下,使用的力度以穴位感觉到酸麻为度,每天按摩两次,每次大约花费10多分钟。

另外,在按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力度,分别使用拇指、食指指端或者第一指关节来按摩,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拳头顶端进行按摩。

现在很多高血脂的患者,多是由于饮食不节制,而且又长期坐办公室,缺少运动,活动太少造成,因而如果能每天抽出两个10分钟进行穴位按摩,一般在按摩一个月后,血脂会明显降低,坚持三个月后,血脂基本能够达到正常水平。

以上按摩穴位降血脂方法简单易学,主要是贵在坚持。如果能够坚持穴位按摩,不仅可以帮助您降血脂,还能防止出现中风等危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按摩八个穴位丰胸效果好

1、中府穴、中脘穴、灵台穴

MM们如果想要消除胸背部位的脂肪的话,可以选择主要按压中脘穴,中府穴以及灵台 穴这三个穴位。每次按压15分钟,1天按摩多次,以有效消除上半身肥胖。

中府穴:上方锁骨下,靠上臂形成三夹角的凹窝。

中脘穴:在肚脐上约10厘米。

灵台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状突起处的凹窝。

2、膻中

穴位:胸骨正中线上,与第4、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两乳头正中间。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胸闷胸郁、宽胸利膈、支气管性哮喘。

丰胸原理:丰胸、通畅乳腺。

3、乳根

穴位:下缘,胸部两侧,第五与第六肋骨之间左右距胸中行(即乳中穴下)各10厘米(两 倍于3指宽度)外侧处。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乳汁分泌不足、腹胀胸痛、咳嗽气喘。

丰胸原理:健胸、通畅乳腺。

4、大包

穴位:大包这个穴位是靠近腑窝部位的下面,在距离腑下部位约至14厘米的地方,距 离差不多是8根手指的宽度。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治疗乳痛、肋间神经痛、肝炎。

丰胸原理:化淤解郁、通乳。

5、期门

穴位:左右乳头正下方第六肋间内端处。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治疗乳痛、肋间神经痛、肝炎。

丰胸原理:化淤解郁、通乳。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佳。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太冲穴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缓解通经的穴位有哪些

1、按摩八髎穴: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2、按压合谷穴: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3、按摩太冲穴:大冲为肝经的穴位,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效果,按揉有助于减缓痛经。

4、按摩三阴交:三阴交是肝、脾、肾相交的穴位,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痛经按摩哪些穴位可以缓解

按摩子宫穴

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经期前后按摩均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按摩八髎穴

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按摩太冲穴

大冲为肝经的穴位,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效果,按揉有助于减缓痛经。

按压合谷穴

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以上就是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的4个穴位了,如果你是个会痛经的人,那么在经期前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暖,尽量少吃凉的冷的食物,保护好腹部,这样可以减轻来“大姨妈”的难受。

经常按摩八个穴位轻松抗衰老

一、搓足

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脏”,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激化和增强内分泌系统机能,加强人体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并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二、搓手

双手先对搓手背50下,然后再对搓手掌50下。经常搓手可以促进大脑和全身的兴奋枢纽,增加双手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抗寒性,还可以延缓双手的衰老。

三、搓额

左右轮流上下搓额头50下,经常搓额可以清醒大脑,还可以延缓皱纹的产生。

四、搓鼻

用双手食指搓鼻梁的两侧。经常搓鼻可以使鼻腔畅通,并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

五、搓耳

用手掌来回搓耳朵50下,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促进全身的健康,并可以增强听力。

六、搓腹

先左手后右手,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地轮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进消化,防止积食和便秘。

七、搓腰

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

八、搓胸

先左手后右手在两肋中间“胸腺”穴位轮流各搓50下,经常搓胸能起到安抚心脏的作用。

女性常搓这八部位可有效抗衰老,不过要注意的是,搓手、额和耳时的手法不需要太重,而在搓鼻、肋、腹、腰和足时,手法可适当重些。

相关推荐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按压地机穴

小腿部的地机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最快方法,它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 位置:地机穴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阴陵泉向下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注意要用拇指尖沿骨头向内抠才有明显效果。 方法:用单手的拇指尖慢慢用力按压,由轻到重,以可以耐受的重压进行操作,每次按压3〜5秒。重复5次。 功效:地机穴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等症。

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常按4养胃穴位 按赢春季“保胃战” 中医认为,防止胃痛的发生,应从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饮食、控制情绪等等。养生穴位按摩,可有效防胃痛。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是疗胃痛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下面教你中医按摩养胃法,快去学学!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经络所过,主所在引起的,饮食不节、劳累、受风寒、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发生,重在日常保健,应该从病因入手,如不让身体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

缓解肩周炎的穴位有哪些

第一个穴位是条口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第三十八个穴位,它不在肩上,而是在肩膀对侧的腿上,也就是说当你右肩疼的时候你要在左腿上找,左肩疼的时候要在右腿上找。这个穴位的位置很好取,就是从膝眼到踝骨拉一条直线,中点的位置就是。有肩周炎的人,一般在这个部位会有僵硬或者有硬结,经常艾灸或者针刺这个穴位,就能缓解对侧肩周的疼痛。另外,此穴对颈椎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第二个穴位是鱼肩穴,这个穴位在肺经上,在手掌大拇指的指根处,对于因肺经经脉和经筋不通而引起的肩部疼痛的肩周炎患者非常有效。使用这个穴位疗肩周炎的方法很简单,只

按什么穴位能缓解姨妈痛

1、按摩子宫穴缓解痛经 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经期前后按摩均有疗及预防作用。 2、按摩地机穴 穴位在小腿的内侧,胫骨内侧髁下凹陷处4横指的位置。地机穴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中医学认为,脾有生血和统血的作用,脾所生、所统的血,直接为子宫的行经提供物质基础。郄穴为气血深藏聚积之处,能疏调脾经经气,通调任脉气机,因此可以达到调经止痛的功效。 有痛经毛病的女性,在每个月月经前几天和月经期间,可以自己用力点按地机穴,并且维持一段时间,直到疼痛缓解。 3、按摩八髎穴缓解痛经 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

腰痛怎么办

告别腰痛常按摩8个穴位。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对长期在办公室久坐而缺少运动的人,或是因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或姿势太久,就容易造成腰痛、背痛。中医认为,常进行穴位按摩,可缓解腰痛。 缓解腰痛的八大穴位,就是八髎,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平时若能经常摩擦按揉这些穴位有防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等病症的功效。

中医养肝暖身的秘诀

1.太冲穴 太冲穴在我站的多篇文章都有提及,其位于脚背,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其属于循肝经商的中封穴,经常按摩能够燥湿生风,同时能梳理肝气,缓解发怒现象。 按摩这个穴位一般采取大拇指或食指关节揉按即可,也可在泡脚时按摩,起到疗感冒的作用。 2.曲泉穴 曲泉穴属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中医常常通过刺激这个穴位疗月经不调、痛经、肾虚等。同时,在中医里肝主筋,膝为筋之府,曲泉穴正是位于膝盖的关节部位,所以可以调理肝气。 曲泉穴的位置寻找也非常简单,一般采取站姿,弯曲腿部,在膝盖内侧的横纹上面的一个凹陷

女人常刮这里子宫不再寒冷

1.八髎穴 八髎穴既是八个穴位,也是一个身体区域。八髎穴在身体的腰骶部位,在尾椎骨上方,呈对称分布。 因为八髎穴这个区域临近胞宫(子宫),故而可以同调理妇科和下肢疾病,中医常常通过按摩、艾灸、刮痧八髎穴来调理腰痛、月经不调、盆腔炎、小腹痛等。 2.命门穴 人体与肚脐相对的后背学处穴位便是命门穴,因为命门穴在腰部,而腰为肾之府,女性宫寒多因肾阳不足引起。刮痧命门穴这一区域可以改善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痛经、畏寒等情况。 3.肾俞穴 肾俞穴与命门穴处于同一水平,命门穴向两侧1.5寸便是肾俞穴。在中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

痛经按摩哪个穴位 关元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下腹部,腹部的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3寸。 功效:该穴具有培肾固本、防寒、调节回阳、导赤通淋等功效,主冷气入腹、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小便赤涩、夜梦遗精等症,适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各种虚寒之证,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男性阳痿早泄等都可以通过此穴位来缓解疗。 做法:搓热掌心后按揉该穴位,在皮肤表面做旋转形动作,而不使用向下的力,按揉到有发热的感觉,孕妇不宜按揉该穴位

膀胱经的作用

膀胱经的疗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因为它属于膀胱及其与其他脏腑有联系,还因为它位于人体后背的两条平行循行路线——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2横指处。这条线上分布着十二背俞穴,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穴位,这些穴和脏腑本身的分布位置相反,是脏腑器官的反应点,背俞穴除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 背俞穴局部出现的各种异常反映,如敏感、压痛、结节、凹陷、出血点、丘疹及温度、电阻变化等,常被用来诊察相应的脏腑疾病。如痔疮患者大肠俞穴部位常出现出血点或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