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有什么功效 抗氧化
白头翁有什么功效 抗氧化
白头翁含有一种特有的植物激素类物质——白头翁素,其成分复杂,含有十多种三萜皂苷类物质,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肝脏过氧化物的释放和增强Mn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的使用注意事项
宜:适合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等患者使用。
忌:虚寒泻痢患者忌服。白头翁属于寒性的药材,寒性体质患者使用容易加重症状。
孕:孕妇不能食用白头翁。白头翁的茎叶有一定的毒性,孕期的饮食需要注意不能摄入毒性物质,以免毒素通过胎盘毒害胎儿;另外,毒素也会损伤孕妇的肝脏,降低其抵抗能力。外用无影响。
婴:婴幼儿不能使用白头翁。白头翁属于小毒性的中药材,含有一定量的毒素,而婴幼儿的脏器发育不是很完善,解毒和排毒功能较低,使用白头翁容易造成肝肾损伤。
生:白头翁+黄连、黄柏:治热毒血痢。
克:白头翁+寒性药材:脾胃虚寒。
白头翁的营养价值 白头翁的营养成分
白头翁主要含有白头翁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三种有效物质,对这三种物质进行分解和鉴定,其主要成分是十几种三萜皂苷类物质、羽扇豆烷以及齐墩果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等作用。
白头翁有什么功效 白头翁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白头翁主要含有白头翁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三种有效物质,对这三种物质进行分解和鉴定,其主要成分是十几种三萜皂苷类物质、羽扇豆烷以及齐墩果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等作用。
白头翁素:白头翁素含有十多种三萜皂苷类物质,能抑制肝脏过氧化物的释放和增强Mn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白头翁汤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白头翁汤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组成,其中白头翁性寒、味苦,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黄连也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而黄柏则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综合使用清热解毒效果更佳。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抗病毒
白头翁含有白头翁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等物质,都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有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对乙肝病毒有针对性的抑制,可使其失活,失去感染能量,常用于肝病治疗。
西梅有什么功效 抗氧化
西梅的抗氧化作用很强,比葡萄、香蕉、苹果等强出太多,尤其是西梅皮上含有的花青素更是抗氧化性最强的维生素,另外西梅中维生素C和A的含量也很好,这三种成分都具有强效的抗氧作用,食用可有效预防衰老,较少色斑、皱纹的形成。
白头翁汤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凉血止痢
白头翁汤主要是治疗由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的腹痛腹泻,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因而化为脓血,因此腹泻多为下痢脓血,红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不通则痛,故见腹痛,里急后重(很想解大便,但是解不出),用苦寒药材组成的白头翁汤能起到不错的凉血止痢功效。
白头翁有什么功效 白头翁的食用方法
1.治疗原虫性痢疾
成人每日用白头翁根茎15-30克,水煎分3次服,7天为一疗程。
2.治疗细菌性痢疾
白头翁6钱,黄柏3-6钱,秦皮2-3钱,木香、陈皮、甘草各1钱,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为一剂,日服1剂,上,下午分服,连服5-10天或7-15天为一疗程。
3.治疗瘰疬
取白头翁5两,洗净剪成寸段,用白酒2斤浸泡,装坛内密封,隔水煎煮数沸,取出后放地上阴凉处2-3天,然后开坛,捞出白头翁,将酒装瓶密封备用。早晚食后1小时各服1次,每次饮1-2盅。一般1-2个月为一疗程。
4.治疗疖痈
白头翁2两,水煎服,连服数天。
5.治热痢下重
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
两面针有什么功效 抗氧化
两面针的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以及乙醇甲酸提取物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清除活性氧有关。
白头翁的营养价值 抗氧化
白头翁素含有十多种三萜皂苷类物质,能抑制肝脏过氧化物的释放和增强Mn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
白头翁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内服和外用都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
坚果的功效 抗氧化
很多坚果中还含有足量的维生素,一般多见的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E,维生素B能有效调节人体内油脂的转化与分泌,改善皮肤油腻,头屑多的现象,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性,能够使细胞长时间维持健康和活力,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椰子油的功效 抗氧化
椰子油这种饱和脂肪酸能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保护骨骼不受自由基损伤。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大全 蒲公英白头翁粥
材料:蒲公英30克,白头翁15克,粳米60克。
制法:将蒲公英、白头翁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早晚分食。
功效:该方中的蒲公英为具有清热化湿解毒功效的药食两用佳品,与粳米煮粥,经常食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粘液便、脓血便有效,本方主治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