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正常也要经常自测
血压正常也要经常自测
临床中常规采用的测量血压的方法仍然是传统的听诊法,即在诊室中用水银血压计测得血压值。它只能提供有限的血压读数,不能准确反映病人的真实血压水平,只能作为真实血压的替代评估,而且诊所血压(CBPM)还有白大衣效应(即患者由于见到医生而产生的心理、精神反应,致血压测量数值升高)。
在家自测血压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还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的控制。血压是波动性和变异性较大的生命指标,需要多次反复检测才能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准确、可靠的评估。根据准确测量的血压水平,调整治疗药物的用量,才有可能把血压管理到最佳水平,既控制血压,又避免过量使用药物,避免因血压过低带来的不良反应和严重后果。在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进行家庭自测血压,还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以及疾病管理的依从性。
对于家庭自测血压的安全性问题,电子血压计不仅操作简便、读数明了,而且更环保。由于汞污染的原因,水银血压计早已在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完全禁止使用,我国部分医院也已经开始在临床工作中推广经过独立验证和定期校正的电子血压计。
女性血压正常范围
正常情况下,正常的男性和女性血压是有差别的,在年龄,种族之间也有区别。
女性血压:高压:90-140,低压:60-90为正常。一般正常水平是120/75。
一般说来,正常的血压男性和女性是有差别的,年龄的大小也有差异,甚至种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女性血压:高压:90-140,低压:60-90为正常。一般正常水平是120/75。低血压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血压正常范围
正常血压:收缩压应<130mmHg,舒张压<85mmHg。
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60mmHg(18.6~21.3kPa),舒张压在90~95mmHg(12.0~12.6kPa)。
血压正常范围
孕妇正常血压范围为:不超过(130/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不超过(30/15mmHg)。
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以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
如何看血压数值呢?举个例子说120/70 mmHg,前面的数字120是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向我们的身体供血时,血液对大血管产生的压力。后面的数字70是舒张压,是指心脏收缩停止时,血管内的压力。
单位说明:血压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1毫米汞柱等于133.3224帕(Pa)。
家庭自测血压7大好处
有助于早期诊断高血压
目前,日本约有3 500万高血压患者,约有3 500万台电子血压计分布在各个家庭中。许多病人是通过自测血压发现血压偏高进而去医院确诊的。因此,日本高血压的知晓率达60%以上。但中国仅30.2% ,即在中国有2/3的病人自己并不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不少病人发生中风、肾衰或心脏病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因此,大力提倡35岁以上的人每年测一次血压,尤其有高血压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者,以早期发现高血压。
帮助发现“被掩盖的高血压”
实际上,有不少的高血压病人被漏诊。由于早期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一般波动很大,医院测压时只是测量某一次血压,往往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若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自己多次测量血压,可以发现其他许多时间点血压均明显升高,这被称为“被掩盖的高血压”,不及早发现、及早降压,对靶器官损伤会很大。
可检出“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在确诊的高血压人群中占10%以上,尤其在早期新诊断的高血压病人中更多见。在诊所测压值明显高于自测血压值(一般≥20/10毫米汞柱)。研究发现,诊所测压和“金标准”24小时动态血压测得的数值不相关,而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得的结果却是相关的。可见,自测血压比诊所测压能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患有无须治疗的白大衣高血压。
提高高血压病人治疗的顺应性
一项研究把250例新诊断或血压未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提供电子血压计家庭自测血压干预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无自测血压。随访6个月后,发现在家自测血压组病人总的顺应性、按时服药率及血压下降水平均明显优于无自测血压组。说明病人掌握自己血压变化,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配合医生做自己的“最好的医生”。
帮助发现所谓“控制良好”的高血压病人
平时高血压病人常一月一次地来医院就诊、测压、开药,如每次清晨服药后,上午来就诊测得血压“正常”,岂不知,下午、晚间血压可能会升高。自测血压可以多次测压,帮助发现诊所未发现的异常高血压,有助于医生更合理地用药。
有利于发现和控制“清晨高血压”
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心梗、猝死和中风等好发于清晨醒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清晨血压较夜间最低的收缩压差值≥50毫米汞柱或清晨平均收缩压≥170毫米汞柱、平均血压≥150/90毫米汞柱,称为血压的“晨峰”,即清晨高血压。佛明翰研究发现,清晨猝死的危险度较其他时间至少高70%。提倡清晨及时自测血压,以发现血压升高,及早自我调整用药的时间及服法。当然,少数人不存在“晨峰”现象而是“晚峰”,即每天清晨血压不高,但下午到晚间血压很快上升。这种状况常常是由病人自测血压发现而告知医生的。
帮助了解“长效降压药物”是否长效
一般用24小时动态血压谷/峰(T/P)比值≥50%来衡量一种降压药物是否能持续作用24小时。有些降压药是公认的长效药,但由于存在个体药物代谢的差异,少部分人服用后,不能维持24小时,如清晨服一次氨氯地平(络活喜)、氯沙坦(科素亚)等,到下午血压就回升。这时必须改为一天2次服药或选用其他中效药物来降压。遇到这种现象无须多次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只需病人多次测压就可以掌握。病人只需每天清晨测压,反映了服长效降压药24小时后的血压(谷值),服药3~8小时多次测压有助于了解是否有效及降压幅度(峰值),下午4~8点测压了解清晨服药后10~14小时血压控制程度。
血压正常范围
1、血压会随着情绪、环境和膳食进行波动。
紧张或运动时,血压应该调高,以利于打斗或逃生。而一般人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40--90mmHg ,舒张压90--60mmHg 。
2、明白影响血压的因素,我们作一个比喻,心脏和动脉就如同水龙头和胶喉,当扭细水龙头时,水压就会减低,水只会从胶喉滴出来。
当扭大水龙头时,水压就会加大,将胶喉的开口按下,减低它的直径,水柱就会射得更远。
女性血压正常值
KPa:千帕,通常用于表示血压数值。
mmHg:毫米汞柱,用水银血压计来测量血压时用水银柱的高度“毫米汞柱”来表示血压的水平。
1mmHg(毫米汞柱)=0.133kPa(千帕斯卡)
7.5mmHg(毫米汞柱)=1kPa(千帕斯卡)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
高血压: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升高。
收缩压≥140mmHg 或 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动脉血压低于正常值的异常降低。
收缩压≤90mmHg 或 舒张压≤60mmHg。
临界高血压(临床观测经验):收缩压在140~160mmHg(18.6~21.3kPa),舒张压在90~95mmHg(12.0~12.6kPa)。
儿童血压正常值
儿童期因血管细小,声音消失时所对应的血压值为0的情况较多。因此,儿童测量血压时,应记下收缩压、舒张压变音点和舒张压消音点三个值,记录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变音点/舒张压消音点。
正常收缩血压=年龄×2+80,舒张压相当于收缩压的2/3~3/5。
老人血压正常范围
人的血液到达身体的部位需要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是血压。血管中的血管面积在该地区的壁面压力,即压力。血管,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有一个血压,毛细管压力和静脉血压。一般称为动脉压。
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blood pressure,BP)。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较近,常与朋友咨询,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小编特意安排的正常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血压: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
专家表示,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和一般成年人的标准是一样的,只要收缩压≤140mmHg(18.64Kpa),舒张压≤90mmHg(12.1Kpa)就是正常的。
由于现在高血压疾病正威胁着各个人群的身体健康,关注高血压的人也非常的多。
自测血压测的意义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有以下6大意义。
1.区别持续性和“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
2.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3.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4.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5.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例如,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6.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半自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3次读 数的平均值记 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目前尚无统一的自测血压正常值,推荐135/85mmHg为正常上限参考值。
血压测量方法
1、自我测量血压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有以下6大意义。
1.区别持续性和“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
2.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3.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4.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5.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例如,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6.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半自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3次读 数的平均值记 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目前尚无统一的自测血压正常值,推荐135/85mmHg为正常上限参考值。
2、诊所偶测血压
诊所偶测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具体的要求如下。
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被测者一般采取坐位,测右上臂,全身肌肉 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 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里 ),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