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的不良反应
唑来膦酸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本品的不良反应与其它双磷酸盐报告的不良反应相似,约在1/3患者中出现。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流感样症状(约9%),包括骨痛(9.1%)、发热(7.2%)、疲乏(4.1%)、寒战(2.8%)以及关节痛和肌痛(约3%)。目前尚没有这些不良反应可逆性的信息。
肾钙分泌减少常伴有不需要治疗的无症状的血浆磷酸盐水平降低(约20%的患者)。约3%的患者会出现无症状的低钙血症。
在临床研究中出现了下列不良反应,主要是在长期给予唑来膦酸后发生的。根据发生频率列出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在先,采用下列发生率评估 :很常见 : 10%,常见 : 1%- 0.1%- 0.01%-
【血液和淋巴系统】常见贫血,少见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症,罕见全血细胞减少。
【神经系统】常见头痛,少见头晕、感觉错乱、味觉障碍、感觉迟钝、感觉过敏和震颤。
【精神障碍】少见焦虑、睡眠失调,罕见精神混乱。
【眼 部】常见结膜炎,少见视觉模糊,罕见葡萄膜炎,巩膜外层炎。
【胃肠道】常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少见腹泻、便秘、腹痛、消化不良、胃炎、口干。
【呼吸道】少见呼吸困难、咳嗽。
【皮肤和皮下组织】少见瘙痒症、皮疹(包括红斑状和斑点皮疹)、出汗增加。
骨骼 肌、结缔组织和骨 :常见骨痛、肌痛、关节痛,肌肉痉挛。
【心血管系统】罕见心动过缓。
【肾和泌尿系统 】常见肾功能损害,少见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蛋白尿。
【免疫系统】少见过敏反应,罕见血管神经性水肿。
【全身和给药部位】常见发烧、流感样症状(包括疲劳、寒战、不适感和面部潮红),少见衰弱、外周水肿、注射部位反应(包括疼痛、刺激、红肿、硬化),胸痛、体重增加。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适应症有
(1)有症状的骨转移灶,用于缓解疼痛及恢复功能。
(2)选择性用于负重部位骨转移的预防性放疗,如脊柱或股骨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放疗缓解骨痛的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在放射治疗明显显效前的病人以及放射治疗不能完全控制疼痛的病人,仍然需要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使用止痛药以及必要的双膦酸盐治疗,可以使用负荷剂量。
(3)骨转移外科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技术的进步能够使癌症骨转移患者最大限度地解决对神经的压迫、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包括骨损伤固定术、置换术和神经松解术。
(4)骨转移的止痛药物治疗。止痛药是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主要方法。
骨转移疼痛的止痛药治疗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即首选口服及无创给药途径,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及注意细节。
(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治疗。双膦酸盐可治疗高钙血症及骨痛,亦可治疗和预防骨相关事件。
骨相关事件包括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第一代氯屈膦酸盐、第二代帕米膦酸盐和第三代唑来膦酸和伊班膦酸盐都具有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
注射用唑来膦酸属于化疗药物么
唑来膦酸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用药,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药物的最新代表,有助于完全实现减轻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目标。
本药主要是针对恶性肿瘤转移的。
适应症 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成人每次4mg,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哪些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效果比较好
1、促进骨形成药物治疗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激素(PTH),治疗骨质疏松时间不宜超过2年。一般剂量是20μg/d,肌肉注射,用药期间要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2、抗骨吸收药物治疗骨质疏松
(1)双膦酸盐类:可选择的药物有阿仑膦酸盐(Alendronate)、唑来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
(2)降钙素类: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宜长期使用。鲑鱼降钙素50IU/次,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据病情每周2~5次;鲑鱼降钙素鼻喷剂200IU/日;鳗鱼降钙素20U/周,肌肉注射。
(3)雌激素类:只能用于女性患者。适应于有绝经期症状(潮热、出汗等)及/或骨质疏松症及/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妇女,尤其提倡绝经早期开始用,收益更大风险更小。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为绝对禁忌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乳腺癌家族史、胆囊疾病和垂体泌乳素瘤者慎用。
(4)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用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不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雷诺昔芬(Raloxifene),每日60mg,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期间禁用。
胃癌骨转移如何治疗
1、核素治疗
胃癌骨转移怎么办?放射性核素治疗癌症骨转移的一种方式,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放射性药物),通过代谢或其他途径引入体内,选择性地聚集在病变部位,利用其发射出的射程很短的β粒子或α粒子,对病变进行集中照射。 但采用该方法进行胃癌骨转移治疗时候应首先考虑胃癌患者的体质,对于放射导致的副作用应有足够的耐受能力才可顺利的进行治疗。
2、双磷酸盐类治疗
如何治疗骨转移?双膦酸盐是治疗骨转移最常见的药物,唑来膦酸作为第三代含氮二磷酸盐类药物,是抗骨吸收能力最强的药物。恶性肿瘤一旦发生骨转移很容易诱发骨转移事件如: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症和高钙血症。很多的肿瘤患者疾病的恶化、死亡是因为骨转移相关事件的发生,这也是双磷酸盐治疗胃癌骨转移的优势所在。第三代双磷酸盐以唑来膦酸为代表克服了一、二代双膦酸盐的不足,疗效和安全性更优。
氟康唑的不良反应
1.常见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2.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偶可发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常伴随肝功能损害)、渗出性多形红斑。
3.肝毒性: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偶可出现肝毒性症状,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患者。
4.可见头痛、头昏。
5.某些患者,尤其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
6.偶可发生周围血象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检查指标改变,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患者。
得了骨质疏松怎么办
(1)激素代替疗法 激素代替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激素代替疗法可能带来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激素代替疗法避免用于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
(2)二磷酸盐类 二磷酸盐类是骨骼中与羟基磷灰石相结合的焦磷酸盐的人工合成类似物,能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并增加骨密度,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考虑与调节破骨细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关。禁用于孕妇以及计划怀孕的妇女。第一代命名为羟乙基膦酸钠称依替膦酸钠,治疗剂量有抑制骨矿化的不良反应,因此主张间歇性、周期性给药,每周期开始时连续服用羟乙基膦酸钠2周,停用10周,每12周为一个周期。服用羟乙基膦酸钠需同时服用钙剂。
注射用唑来膦酸 怎么使用
注射用唑来膦酸的使用方法:是静脉滴注。震达(注射用唑来膦酸)用量为:成人每次4mg(1支),用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每3~4周给药一次或遵医嘱。
首次使用注射用唑来膦酸时应密切监测血清中钙、磷、镁以及血清肌酸酐的水平,如出现血清中钙、磷和镁的含量过低,应给予必要的补充治疗;伴有恶性高钙血症患者给予注射用唑来膦酸前应充分补水,利尿剂与注射用唑来膦酸合用时只能在充分补水后使用。
注射用唑来膦酸与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时应慎重;接受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时,如出现肾功能恶化,应停药至肾功能恢复至基线水平;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应慎用注射用唑来膦酸。
注射用唑来膦酸有什么不良反应
对于注射用唑来膦酸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上的症状:
①全身反应:乏力、胸痛、腿浮肿、结膜炎;
②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痛、吞咽困难、厌食;
③心脑血管系统:低血压;血液和淋巴系统:贫血,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磷血症,低钙血症,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
④肌肉与骨骼:骨痛,骨关节,肌肉痛;肾脏:血清中肌酸酐值升高(与给药的时间有关);⑤神经系统:失眠,焦虑,兴奋,头痛,嗜眠;
⑥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咳嗽,胸腔积液。
伊班膦酸 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哪个好?有什么区别?
帕米膦酸二钠上市较早,临床应用已经有20多年了,有大量的临床病例,临床医生也发表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文献,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帕米膦酸二钠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安全性上,在双膦酸盐类药物里几乎是最好的一个。
唑来膦酸是新一代的双膦酸盐类药物,作用较大,是目前双膦酸盐类药物里作用最强的一个。但最大的缺点是副反应的后果很严重,会发生颌骨坏死,而且200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导76例病人应用唑来膦酸平均56天后发生肾衰竭;25%患者仅应用一次唑来膦酸,平均11天后发生肾衰竭; 其中6例患者无双膦酸盐应用史,平均20天后发生肾衰竭。
唑来膦酸注射液价格是多少
规格为4mg/盒唑来膦酸其市场价一般在800元左右,不同的生产厂家以及规格,其价格也是不同的。唑来膦酸注射液是一种特异性地作用于骨的二磷酸化合物,能抑制因破骨活性增加而导致的骨吸收,可减少和延迟骨并发症的发生。本品适用于引起骨转移的常见肿瘤有乳腺癌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甲状腺癌骨转移、膀胱癌骨转移、肺癌骨转移、肾癌骨转移和恶性黑色素瘤骨转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