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是急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但输血也可引起不良反应,有时甚至非常严重,带来了一定危险性。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和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
一、过敏性反应和荨麻疹
输血后可发生轻重不一的过敏反应,轻者只出现单纯的荨麻疹;中型为过敏性反应;重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和死亡。这些反应属于血浆蛋白免疫性反应,即抗原抗体反应。
1、原因:
(1)IgA抗体:有些受血者缺乏IgA,当输血或其他刺激后产生抗IgA抗体(可不一定有输血或妊娠史),当输入相应IgA时便发生IgA的抗原抗体反应。
(2)过敏体质:对普通变应原(如花粉、尘埃等)敏感的人,易发生中度至严重荨麻疹,这可能由于IgE抗特应性变应原所致。
(3)被动获得性抗体:献血者的抗体(如青霉素)通过输血传给受血者,当受血者接触相应抗原时可发生过敏反应。
(4)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此种患者当注射免疫球蛋白时易发生过敏反应。
2、症状和体征
(1)轻度:痛痒、局部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关节痛。血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
(2)重度:支气管痉挛,发绀、呼吸困难、肺部有喘鸣、脉快、低血压、胸骨下痛、胸部压迫感、休克、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有的患者易伴有发热、寒战、咳嗽、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二、发热反应
在输血期间或输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摄氏度以上并有发热症状者。
1、原因
(1)热原:热原是由细菌和不洁物产生的,如蛋白质、死细菌及细菌产物。
(2)免疫反应:多次输血或妊娠后受血者产生白细胞抗体(也可以是血小板或血浆蛋白抗体),当再次输入血细胞(也可是全血)时可产生抗原一抗体反应,激活补体,进一步引起白细胞溶解,而释放热原。
2、症状和体征
常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可达38-41摄氏度。反应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一般在输血开始后15-120分钟内发生,当患者白细胞凝集素效价高时,可在开始输血5分钟就出现面潮红、热感,输血后1小时出现高热。某些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心动过速和头痛,反应持续30分钟至数小时后完全消退。
三、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后红细胞受到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有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之分。
1、原因
(1)免疫性溶血反应:一、ABO血型不合:抗体为IgM抗体,为天然完全抗体,主要是血管内溶血。二、Rh血型不合:抗体为IgG抗体,为免疫性不完全抗体,主要是血管外溶血。三、其他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如MNSs、Lewis、Kell、Di等等,发生的溶血有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四、献血者间血型不合:见于大量输血或短期内输入多个献血员的血。
(2)非免疫性溶血反应:此类反应较少见,包括低渗液体输注;冰冻、过热或机械操作作破坏红细胞;某些药物的混入;献血或受血者红细胞有缺损(如某些红细胞缺陷性疾病)
维c的不良反应
1、长期服用每日2~3g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
2.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3.大量应用(每日用量1g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mg以上时)、恶心呕吐、胃痉挛。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大量服用将影响以下诊断性试验的结果:
⑴大便隐血可致假阳性。
⑵能干扰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清转氨酶浓度的自动分析结果。
⑶尿糖(硫酸铜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均可致假阳性。
⑷尿中草酸盐、尿酸盐和半胱氨酸等浓度增高。
⑸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
⑹尿pH下降。
2.下列情况应慎用:
⑴半胱氨酸尿症。
⑵痛风。
⑶高草酸盐尿症。
⑷草酸盐沉积症。
⑸尿酸盐性肾结石。
⑹糖尿病(因维生素C可能干扰血糖定量)。
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⑻血色病。
⑼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可致铁吸收增加)。
⑽镰形红细胞贫血(可致溶血危象)。
3.该品大量长期服用后,宜逐渐减量停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该品可通过胎盘,可分泌入乳汁。妊娠妇女每日大量摄入该品可能对胎儿有害,但未经动物实验证实。
输血后的不良反应都有什么
(1)发热反应:发生率为2.9%,占输血总反应率的52.1%。
(2)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占输血总反应率的42.6%。
(3)溶血反应:发生率我国未见完整报告。1984年欧美溶血反应发生率为1/1400~l/1600,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73%。
(4)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5)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发病率约为002%,男女相等,与年龄无关,也与原发病无关。
(6)输血后紫瘢。
(7)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约50%。
(8)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9)循环负荷过重。
(10)枸橼酸盐蓄积中毒:发生率很低。
(11)肺微血管栓塞。
hib疫苗不良反应
正赏常反应这种反应是由制品本身特性性所引起的,其性质和强度随制品的不同而不同,如接种活疫(菌)苗,实际上是一次轻的人工感染。有些死疫(菌)苗还保留着某种程度的毒性。以伤寒、副伤寒菌苗为例,在制造时不可避免地含有热原(即“O”抗原,或称内毒素脂多醣),以致按种后有相当部分接种者可发生局部红肿和全身发热反应。正常反应可分为局部和全身反应两种;局部反应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热、痛现象,如局部红肿硬块直径超过5厘米者称强反应,强反应可同时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痛,大都持续多3~5天;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6℃以上为强反应。除体温上升外,有时、还有头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约持续1-3天。正常反应可不作任何处理,经适当休息第二天就可恢复正常。对少数较重者,局部可作热敷,但卡介苗接种后局部严禁热敷。全身症状可对症治疗,高热、头痛应休息并给予复方阿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等。
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
洗涤红细胞经过生理盐水反复洗涤浓缩红细胞,除去了绝大部分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及代谢产物,可避免因血浆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引起的输血反应,适用于自免贫患者。但仍有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后导致溶血反应,说明洗涤红细胞在个别自免贫患者体内可以被自身抗体或(和)补体所致敏,产生溶血反应。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非必须不要给予输血治疗;输血前给予地塞米松,以改变体内自身抗体对红细胞膜抗原的亲和力,抑制巨噬细胞受体与致敏红细胞相结合。同时,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要密切注意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输血后的不良反应都有什么呢
输血后的不良反应:
(1)发热反应:发生率为2.9%,占输血总反应率的52.1%。
(2)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占输血总反应率的42.6%。
(3)溶血反应:发生率我国未见完整报告。1984年欧美溶血反应发生率为1/1400~l/1600,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73%。
(4)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5)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发病率约为002%,男女相等,与年龄无关,也与原发病无关。
(6)输血后紫瘢。
(7)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约50%。
(8)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9)循环负荷过重。
(10)枸橼酸盐蓄积中毒:发生率很低。
(11)肺微血管栓塞。
为什么尽量不输新鲜血?
众多学者认为,输新鲜血(4天内)因其含有大量存活淋巴细胞,增加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危险。Takahashi等总结了51例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发现在46例输注96小时的血液,其中38例输注的血液又24小时。日本31例中29例(94)使用了新鲜血,惯用新鲜血,可能是日本高发病率的促发因素之一。
而输3天以内的血,还有传染梅毒的可能,因为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可生存48~72小时。目前,对新鲜全血缺乏公认的标准,主要根据输血的目的不同,新鲜全血的含义也不同。如果输血的目的是纠正血液运氧能力不足和补充血容量,可用保存期内任何一天的红细胞及血容量扩充剂就能满足;如果输血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血小板和粒细胞,则8~12小时之内的离体血才算新鲜,但所含血小板和粒细胞不纯不浓,达不到治疗作用。
在对输血后的不良反应认识后,进行输血后的时候,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需要及时的缓解,但是要注意的是,输血后问题严重后,要及时的选择适当治疗方法,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对自身健康影响很大的。
儿童白血病术后护理
护理措施
1、休息 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2、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 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任何穿刺前,严格洗手、严格消毒,各种管道或伤口敷料应定时更换,以免细菌生长。
4、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 ①掌握化疗方案、给药途径、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②熟练穿刺技术,化疗药物多为静脉途径给药,且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渗漏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及组织坏死。注射时需确认静脉通畅后方能注入,为避免刺激和损伤血管可置入picc导管。
5、输血的护理 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输血进行支持治疗。输血时应严格遵守输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观察15 min,若无不良反应,再按患儿年龄、心肺功能、急慢性贫血程度调整滴速(儿童为20一40滴/min),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6、增加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食品食具应消毒.水果应洗净、去皮。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一、生活和饮食护理:
白血病患者由于自身代谢率高,经过化疗会引起病人抵抗力低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要积极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室内每日用紫外线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口腔感染:白血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宜卧床休息,饮食上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食品食具应消毒,水果应洗净、去皮。多饮水,以预防尿酸性肾病的发生。
二、心理护理:
由于白血病病情重,发展快,加上化疗常可引起脱发、麻木、乏力、发热等并发症。病人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的情绪,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应向病人讲清可能引起的反应,并说明这些反应多是暂时性的,待停止用药后多可恢复正常,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度过危险期。定期召开联欢会,互相交流体会。让初治者看到已治愈者的健康状况、从而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治愈的目的。
三、应用化疗药物的观察护理:
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
(1)掌握化疗方案、给药途径、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时,药物浓度不宜过大,药液量不宜过多,应缓慢推入,术后需平卧4~6小时以减少不良反应。
(2)熟练穿刺技术。化疗药物多为静脉途径给药。且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渗漏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及组织坏死。注射时需确认静脉通畅后方能注入。光照可因起某些药物分解。如甲氨蝶呤静脉滴注时需用黑纸包裹避光,以免药物分解。操作时最好戴一次性手套保护,以免药液污染操作者。
四、输血的护理:
骨髓暂时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疗的必然结果。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输血液成分或输血进行支持治疗。输注时应严格输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观察15分钟,若无不良反应,再按患儿年龄、心肺功能、急慢性贫血及贫血程度调整滴速。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药品的不良反应
1、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如阿托品被用于解除胃肠痉挛而引起口干等。
2、毒性反应。如引起失眠、耳鸣、贫血、肝功能损害等。
3、过敏反应。
4、三致作用。致畸形、致突变、致癌等。
5、后遗效应。
6、继发性反应。
上环后不良反应
避孕环是一种异物,放入子宫后,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大多数选用宫内节育器避孕者无不良反应,少数人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如果上环后出现腰骶部酸痛、下腹坠胀、血性白带、点滴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等,症状轻者一般无须治疗,待身体适应后,症状会逐渐减轻或自行消失。症状严重者可去医院对症处理,经治疗无效时应将节育器取出,改用其它方法避孕
子宫为排除这“异物”产生收缩,引起宫缩痛,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和腰痛。上述症状常发生在上环初期,可以对症处理,用些止痛药,一般几个月后就能适应。
还有就是会伴有少量阴道流液,一般量不多,如果疼痛较严重,流液较多或为血性请及时就医,有些女性对环的反应很大,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出现贫血如何护理
(1)病情观察:详细询问患者贫血症状、持续时间,观察口唇、甲床苍白程度、心率,了解有关检查结果,如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数。
(2)评估患者目前的活动耐力。
(3)制定活动计划:与患者一起制定活动计划,依据贫血程度及目前活动耐力,决定患者活动量。一般重度以上贫血(血红蛋白<60g/L)要以卧床休息为主;中轻度贫血应休息与活动交替进行,招动中如出现心慌、气短应立刻停止活动。
(4)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丙酸睾酮,向患者说明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消除患者顾虑,坚持用药。不良反应及护理:①该药为油剂,需深层注射;由于吸收慢,注射部位易发生肿块,要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要及时理疗;②男性化:如毛须增多、声音变粗、痤疮、女性闭经等,上述不良反应于停药后短期内会全部消失;③肝功能受损: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5)输血:慢性严重贫血可输注红细胞悬液。输血操作应严格按程序进行并观察输血反应。
治疗白血病需要注意什么
1、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 ①掌握化疗方案、给药途径、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②熟练穿刺技术,化疗药物多为静脉途径给药,且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渗漏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及组织坏死。注射时需确认静脉通畅后方能注入,为避免刺激和损伤血管可置入picc导管。
2、输血的护理: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输血进行支持治疗。输血时应严格遵守输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观察5 min,若无不良反应,再按患儿年龄、心肺功能、急慢性贫血程度调整滴速(儿童为20一40滴/min),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3、增加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食品食具应消毒.水果应洗净、去皮。
4、休息: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5、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
睾酮的不良反应
男性可能出现性欲亢进、皮疹、痤疮、白细胞减少、水钠潴留、恶心、呕吐、厌食、腹泻、高血钙伴肾结石(特别是不活动的病人)及黄疸。
青春期以后的男性如果长期使用可出现睾丸肿大、精流量减少、精子缺乏、阳痿、附睾炎和阴茎异常勃起。
女性可出现排卵、泌乳或月经受抑,也可发生男性化(声音低而嘶哑),多毛、阴蒂增大、乳腺退化及男性样秃发。
使用口腔及舌下片可引起炎症或溃疡。
使用透皮制剂可能引起局部刺激、红斑、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时出现烧灼样皮损;如果使用含有渗透增强剂的硬膏,皮肤反应将更为常见
贫血的人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要高营养、易消化,不可过于油腻、过于辛辣。主食要粗细合理搭配,“死面”主食要少吃。
感染发热患者,要少吃发性菜肴,如羊肉、猪肉、鸡肉,要少油腻多清淡。尽量不用安乃近、布洛芬、扑热息痛、炎痛喜康或含有这些成分的药物,可使用纯中药制剂,如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也可加用抗病毒西药(病毒唑等);如果发热38℃以上,要找医生应用抗生素治疗。
心慌、头晕、头昏时要少活动,及时输血,不可硬撑,间断输血的病人,要注意自己的输血间隔,不要随意延长。出血不止、皮肤淤斑增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日常起居要有规律,适当活动勿劳累。公共场合、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少去。
要保持乐观情绪,遇事不急、不恼。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常通风换气。
烟酒均有抑制造血的作用,贫血病人更不要吸烟饮酒。另外贫血病人不要喝浓茶、咖啡。
服用中西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如厌食、恶心、腹泻、皮疹等),要及时向主管医生、护士反映。
服用药物遵从医嘱,不要随意服用偏方,以防用药偏差,加重病情。更不能搞一些封建迷信活动,要在正规医院诊治,严防上当受骗。
炎琥宁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后多见皮肤过敏反应和小儿泄泻,偶见过敏性休克及肝功能损害等报道。炎琥宁注射剂的严 重不良反应以全身性损害为主。主要症状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其中,53%的患者为14岁以下儿童,38%的死亡患者因为药品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对于炎琥宁的不合理使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三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指出,主要是超剂量用药、超适应症用药和过敏体质用药三方面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