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保健的总的原则
喝水保健的总的原则
喝水保健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保健措施,但是在喝水保健的时候也是比较难以做到。这里就说一下它的总的原则,希望你能注意到,在生活当中尽量的做好这点。
喝水保健的总的原则,人一天的需水量应不低于2000毫升。补水的来源可以喝水,也可以从饮食中取得。人体补水太多会给身体带来麻烦,容易使体内电解质失去平衡(钠、钾离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维生素更容易流失。科学研究发现,一般而言,人体每天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毫升。一个人每天排尿要排掉1000—1500毫升水分,排便要排掉100—200毫升水分,出汗要排掉600—700毫升水分,肺呼吸要排掉300毫升水分,就是说至少要排掉2000毫升水分。因此,一个人一天至少要补充2000毫升水分。正确的保健方法,补充水分要估算喝水量,同时也估算其他食物的水分。
喝水保健的总的原则,大部分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粗略估计,我们吃一餐饭,至少可以不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300-400毫升的水。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毫升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毫升开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也就足够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水的需求量必须视每个人所处环境(温度、湿度)、运动量、身体健康情况及食物摄取量等而定,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值。专家认为,喝水的总原则是:一天不可以少于500毫升,但也不要超过3000毫升。像疼风、肾结石病人等需要多补充水分的人,应遵照医师的建议来进行。
喝水保健的总的原则?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很多的问题你都要能注意到,不仅仅是在喝水的时候,你要注意的到。在饮食补水的时候,你也要注意。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保健措施,才能让你的身体更加的健康。
女性私处保健原则
1、外阴部和腋下一样,都是容易流汗的部位。最好每天洗澡,尤其运动出汗后更要立刻冲洗;选择吸汗的棉质内裤,避免闷热不透气的衣物,如牛仔裤。保持阴部的干爽最重要。
2、时下很流行的丁字裤虽然性感,但不易吸汗,而且还容易造成磨擦而损坏皮肤,从而使细菌有更多入侵的机会,因此,女性朋友最好少穿丁字裤。
3、如果不是真的需要,应尽量避免使用卫生护垫。如果确实分泌物较多而使裤底湿湿的不舒服,建议你不妨经常更换内裤,以保持阴部干爽清洁。
练武术好处多健身又防身
武术与养生:养生是中国传统的保健身心的一门学问,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摄养身心,以期延年益寿。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它以哲学的“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等为指导,以精气神论、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并融导引、气功、武术 等各种身心炼养术为一体,构成的传统养生体系。中国古代人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也是生命的本原。天地元气是人寿夭强弱之本,“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夭之命,以立长短之形”(《论衡》)。气是生命的本质基础,也是健康的本质和基础。阴阳二气在人体内外不停地流动运行,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也是健康长寿和古代养生的基本要求。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阴阳平衡、中和是历代医家、养生家推崇的养生保健总原则。“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内经》把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看作是健康的基础,一旦平衡被打破,健康也就被破坏了。《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平衡即“和”,“和”是指在动态中把握平衡,进而实现中和的健康状态。
古代养生学主张通过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炼养结合、形神结合的各种方法,实现阴阳元气和体内精气神的平衡充盈。因而其手段方法也就不是那种激烈的运动和比赛,而是重视精气神形的炼养。在具体炼养方法上,则遵循经络原理。养生就是通过导引、气功、武术等各种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功效。
夏季养生保健原则
一、夏季养生之饮食防火
高温的天气,会导致人们烦躁上火,失眠等一系列的症状,夏季的暑热又容易给身体产生内热,“防火”成为了夏季养生首要原则。
盛夏,可以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在中医上,能清暑热降火的药材有:薄荷、荷叶、金银花、菊花、连翘等。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以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这药粥具有健胃和消暑的作用。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这可提供维生素的补充。最好多吃一些瓜类食品,包括西瓜、香瓜、西兰瓜、黄瓜、冬瓜等。
二、 夏季养生之起居静养
夏季养阳贵在养心,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中医也认为“夏气和心气是相通”,所以养生要“静养”,比如:早睡早起,避免大汗淋漓。汗液流多了,易伤阳。
天气转热后,容易出现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睡眠不好等,人的心神也很容易受到影响,那么要如何避免出现心神不宁呢?首先,要重视精神的调养,保持愉快的情绪;其次,切忌暴喜伤心,要保持神清气和的状态。
中医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所以夏季起居养生方面要保持身心愉悦、心情畅达,防止心火过旺而引起疾病。
三、夏季养生之运动忌立即吃冷饮
夏季稍微一运动就大汗淋漓了,很多人喜欢在运动后立即吃冷饮及冰饮料之类的,觉得这样很“爽”,很解渴。其实这样对身体的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运动过后如果立即吃冷饮之类的话,对身体的肝脏及肺部的危害较大。气血沸腾,肺、肝脏等功能处于活跃状态,而马上受凉之后,也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健康喝水把握四大原则
适量饮水。成人每天需要摄入1500到2500毫升的水分,出汗量大、活动量多和体重较重的人需要的饮水量也大,所以,每天最好按照身体的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满足新陈代谢的要求。
健身前后要补水。健身前30分钟可以喝100到150毫升的水,如果健身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中间需要补充100到120毫升。另外,运动后要按照在运动前后体重差的150%来补充丢失的水分。
饮水温度要适宜。喝水不能贪凉,10℃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有好处。
尽量做到餐前喝水。有的研究认为一边吃饭一边喝水会影响消化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如果需要减肥的人不妨在吃饭前20到30分钟喝100到150毫升的水,这样既不会太伤胃,又达到了让胃部有一定饱胀感的作用。
秋季家庭养生
秋季是从立秋至立冬三个月,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主要。
秋季三个月的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
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即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巩固摄人体内的正气。
由于天气干燥、凉爽变化不同,饮食原则可依据节气的变化相应调节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饮食 更年期综合征的饮食原则
饮食调理的总原则是按时定量用餐,不可暴饮暴食,做到粗细有别、干稀搭配、荤素适宜、色香味兼备、花色品种交替,做到既保证营养所需又能增进食欲,从而有益于健康。
雀斑的保健原则
1. 忌食高脂类食物。如猪脑、猪肝、猪肾、猪油、奶油、肥肉、鸡蛋等。
2. 忌高糖食物。人体在食用高糖食品以后,就会使机体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加,从而使痘痘连续不断地出现。
3. 忌食辛辣食物。这类食品性热,食后容易升火。
4. 忌食腥发之物。腥发之物常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扩大而难以祛除。特别是海鲜类,其次是肉类中的羊肉、狗肉等性热之品。
5. 雀斑患者要注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刺激性的食物容易使皮肤老化。尤其咖啡、可乐、浓茶、香烟、酒等,这些不仅仅对皮肤不好,对于雀斑患者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荔枝、西瓜、核桃、蜂蜜、打造、大枣、菠菜、西红柿、柿子、香蕉、芹菜、黄瓜等。同时还要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卷心菜、胡萝卜、鸡肝、茄子、菜籽油等,因为维生素E具有氧化还原的作用。
荨麻疹的保健原则
荨麻疹难以彻底治愈,病情总是反反复复,让患者烦不胜烦。通过日常保健来防止荨麻疹反复发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专家为大家总结了四条保健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防止荨麻疹复发。
荨麻疹的保健一:切忌抓挠。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导致病情加重。
荨麻疹的保健二:不要热敷。热敷可以使局部的痒觉暂时消失,但热刺激会使血管扩张,释出更多的过敏原,很有可能诱发荨麻疹反复。
荨麻疹的保健三:饮食调理。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
荨麻疹的保健四: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勿疲累,适度运动。
以上就是专家专门为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患者总结的四条日常保健原则,希望大家能遵守这四条原则,防止病情出现反复。一旦荨麻疹复发,大家一定要立刻就医,及早治疗,争取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幼儿期保健原则
婴儿期保健原则
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这个时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因此需要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特别高,如不能满足,易引起营养缺乏。
此时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够完善,与其高需求产生矛盾,易发生消化与营养紊乱。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
婴儿期抗病能力较弱,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并应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注意消毒隔离。
幼儿期保健原则
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尤其在体格发育方面。
活动范围渐广,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尚不足,故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饮食已从乳汁转换为饭菜,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故需注意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此时接触外界较广,而自身免疫力仍低,传染病发病率较高,防病仍为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原则
3周岁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体格发育速度又减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作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道养成良好的德品质、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小学作好准备。
学龄前期小儿防病能力有所增强,但因接触面广,仍可发生传染病,易患急性、病等;因喜模仿而又无经验,故意外事故较多。应依据这些特点,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老年保健7大原则
老年人健康饮食做到7点
许多中老年人经常胃口不好,食欲不振,身体的各项器官都开始退化!这是人体的正常衰老,也是因为人体的衰老导致的,有时候药物和疾病也会影响中老年人的食欲!那么你们知道怎样才能改善老年人的胃口呢,哪些食物是会增加中老年人食欲的呢?
1、勾芡淋汁好味道
众所周知,老年人的饮食应该低脂、低盐、低糖。做菜时,用葱、姜、蒜炝锅后,不单独使用调味品,而是选择将调味品融入汤汁或淀粉溶液中,然后再通过淋汁或勾芡的方法调味。这样调味品只浅浅铺在食物表面,不但可以满足舌头的欲望,也不必担心摄取过量的盐和糖。
2、代糖、代盐保健康
代糖、代盐,顾名思义就是在味觉上可以代替糖、盐,产生甜味和咸味,但同时不会提供大量糖分和钠离子的物质。代糖可以用木糖醇或甜菊糖等,代盐往往用低钠盐比较多。这样既可满足食欲,又不会威胁身体健康,尤其适用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老年人。
3、趁热食用味正香
食物香味的控制也很重要,因为香味有刺激食欲的作用,能加速身体消化液的分泌。控制食物的温度是锁住香味的重要步骤,所以食物最好趁热吃。大家都知道餐馆里的食物往往都特别注重菜品的温度,就连盘子在盛菜前都要经过加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当然,趁热吃不是鼓励趁烫吃,经常吃太烫的食物损伤食道,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因此总的原则是不要太烫,但也不要放凉。
另一种做法是在食物中加入一些天然的调香食物。如葱、姜、蒜、花椒、大料、茴香、香菜等,既天然健康,又能调动食欲。
4、良好环境助食欲
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加强食物的整体色调提高食欲。色泽诱人的食物,或者特别花心思布置的餐桌、桌布等都可以刺激人脑,引发进食欲望。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学者Wansink,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人们进食的很多因素,她发现黯淡或者柔和的灯光将影响人们消费食物,这主要是因为柔和的灯光让人们增加舒适感,从而减少对进餐的控制、约束心理,从而延长用餐时间,增加进食量。这或许就是很多饭店喜欢把灯光设计得比较柔和的原因。
同时,轻音乐一般可以增加食欲、延长用餐时间,从而增大食物和饮料的消费量。尤其人们欣赏到自己喜爱的音乐时,往往会感到舒适,因此而陶醉。
5、食物新鲜又卫生
老年人的味觉、嗅觉不灵敏,对已腐败的食物,或不当化学物质的辩识能力都减退。如果误食了这样的食物,会出现腹泻、腹胀、甚至严重的食物中毒症状,一方面危害老人健康,另一方面让老人更加厌恶这类食物。所以准备食物时,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安全与卫生。
6、软硬适中才顺口
很多老人牙齿出了问题,即便是装了假牙,咀嚼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食物的口感应软硬适中,可以在食物中掺入剁碎的熟蔬菜,把水果捣成泥,这样老人更容易进食。
7、多人共餐更好吃
亲情这种情感是支撑老人健康快乐生活的精神支柱,这种需求胜过对任何物质的需求。由于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少,老年人逐渐产生孤独感、沮丧感和厌世感,最好能创造条件多人一起用餐,子女要尽可能多回家和老人吃饭,也可以和邻近的老人一起用餐。热闹的用餐气氛,会改变老年人的心情,进而增加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