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的原因 感染原因
新生儿脐的原因 感染原因
导致新生儿脐带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出生后结扎脐带时污染或在脐带脱落前后敷料被粪、尿污染;羊膜早破,出生前脐带被污染;分娩过程中脐带被产道内细菌污染;被脐尿管瘘或卵黄管瘘流出物污染;继发于脐茸或脐窦的感染。
急性脐炎未治愈,迁延为慢性脐炎与脐肉芽肿;脐带过早脱落留下未愈合的创面;脐窝内有异物(如爽身粉)长期慢性刺激可引起脐炎迁延不愈,并形成脐肉芽肿。
新生儿细菌感染原因
新生儿最易感:无母体保护,免疫力未形成
原来,新生儿脱离母体后,从清洁的内环境来到复杂的外环境,失去了母体的保护。
正在经历呼吸、循环、消化、代谢、免疫等功能的变化,自身免疫力尚未形成。在这个时期,新生儿对感染性疾病具有易感性,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所以,一般医院会专门设立新生儿病室,保护新生儿处于一个严格控菌的环境中。新生儿室内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清洁整齐。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室必须戴口罩、帽子,护理或检查病儿也要求穿隔离衣、洗手等。如果这些环节处理不当,一旦受病菌感染就会导致严重医疗事故。
新生儿感染主因:医院消毒不严
新生儿的细菌感染与医务人员、医院环境、医院器械消毒等关系巨大。婴儿可能通过医师的手、接触的医疗器械等传染。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接触病原携带者,如果操作前后如不认真洗手,极易把病原菌从一个新生儿传播给另一个新生儿。
另外,新生儿科常用的磅秤、听诊器、保温箱内的贮水槽、雾化器、导管等,容易被革兰氏阴性杆菌污染,成为致病菌的环境“贮源”,如果医院不严格管理,严格消毒,病菌就会通过器械,传播给接触它们的新生儿。
空气传播也是途径之一,带菌者咳嗽、谈话或打喷嚏,也会致使有传染性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新生儿。
在对新生儿细菌感染原因认识后,新生儿有这样问题的时候,都是需要及时的治疗,而且缓解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时候,家长要全程陪护,同时对新生儿护理上,也是要全面进行,避免新生儿细菌感染变得更加严重。
宝宝出生7天肚脐出血怎么回事 新生宝宝脐带护理的注意事项
在给新生儿脐带的护理过程中,爸妈要特别注意防水,保持脐部干燥,不要被尿布或者其他物品弄湿。如果发现新生儿脐带布湿了,应该立即更换,不要用脏手、脏布去摸、擦肚脐。
在给新生儿做脐带护理的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是否存在感染、发炎的迹象,例如:有没有红肿或化脓、有没有出血、有没有液体从新生儿的脐窝中流出来,如果发现这些异常情况,建议带新生儿及时就医诊治。
(1)新生儿脐带在未脱落前,家长们在给新生儿每天洗澡后都要用碘酒、酒精消毒一次,不要涂抹龙胆紫。
(2)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在根部会有一层痂,痂脱落后,局部会有潮湿或者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时候爸妈需要用消毒棉花棒蘸75%酒精擦净处理。
一般新生儿的脐带从剪断到根部脱落需要一周左右时间,如果新生儿脐带没有在1周之内脱落,家长也不要惊慌,不要强行去剥落宝宝的脐带,如果发现新生儿脐带已经超过4周还没脱落,可能是新生儿的脐带受到病菌感染了,家长最好及时带新生儿就医诊治。
如何预防和护理新生儿脐带炎
预防新生儿脐带炎
1、准妈妈在产前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2、在分娩过程中,要注意产妇卫生,执行无菌操作。
3、剪断脐带后一周内,要保持脐部的干燥和卫生,避免脐带伤口处感染。
护理新生儿脐带炎
1、脐带卫生:保持脐部的干燥卫生,经常更换尿布,避免尿液感染。
2、换药:先用3%的双氧水清洗脐部2-3次,然后用碘酒进行消毒,再用酒精兑碘,还可以每日涂2-3次龙胆紫。
3、使用抗生素:通常新生儿可以选用青霉素,其中加氨苄青霉素效果会更好。如果新生儿脐部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脓肿,进行引流,然后换药。如果新生儿脐带处已形成慢性肉芽肿,需要用10%硝酸银或硝酸银棒烧灼肉芽处,如果肉芽偏大,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
操作需注意
1、家有新生儿,需要格外注意卫生,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首先要给新生儿勤换尿布,以免尿液感染脐部。每次给新生儿沐浴后,需要用无菌棉签将脐凹处的水分吸干。如果发现新生儿脐部有污染,应及时清洗消毒,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一旦发现新生儿脐部出现流脓流血的现象,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诊治,切不能疏忽大意,延误病情。
2、在护理期间,要注意新生儿保暖,使室温处于23-24℃,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29-31℃的辐射床上操作。操作前要洗手,保持手的卫生,也避免手温度过低刺激新生儿皮肤,通常进行5-10分钟即可,避免新生儿脐部长时间暴露。
新生儿腹泻的原因 感染所致
如果饮食不注意卫生,所吃食物或使用餐具被细菌、病毒污染,引起肠道外感染,会引起腹泻。再者,如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败血症、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都会导致腹泻。
新生儿感冒的原因 其他原因
白天和夜间温差相对较大、或当气温过低时,倘若儿童的衣服穿得过少,加之缺乏户外锻炼,孩子的机体防御能力就会减弱,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容易患上感冒。另外,孩子的头、足部受凉也是导致感冒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感染
以化脓性脑膜炎最多见,大多为生后感染,发病在生后1周以后。胎儿宫内感染风疹、弓形体和巨细胞病毒,可引起胎儿脑炎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生后即可出现惊厥。
破伤风外毒素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强直性惊厥发作,多于生后4~10 d发生。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可以洗澡吗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洗澡需注意
新生儿脐带还未脱落前,家长们最好是采取擦浴的方式,避免新生儿脐带接触到水引起感染。脐注意不能让新生儿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每次给新生儿洗完澡,家长们要注意观察新生儿脐带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水或特殊气味,如有异常要及时去医院就医诊治。
无论用哪种方式给新生儿清洁身体,都一定要注意,在新生儿六周前最好只用清水洗澡,不要使用婴儿皂或浴液。
新生儿脐带在未脱落前,家长们在给宝宝每天洗澡后都要用碘酒、酒精消毒一次,不要涂抹龙胆紫。
新生儿发烧的原因 新生儿感染引起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但是要注意,不是新生儿感染都会有发热,有些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并不表现发热而是低体温。
做好脐带护理防止新生儿脐炎
脐带是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供养线,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结扎,使新生儿腹腔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道被堵塞,所剩下的1厘米左右脐带残端,在正常情况下于生后 3-7天脱落,脱落的时间早晚因不同的结扎方法稍有差别。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而发生新生儿脐炎,进而细菌可侵入腹壁、进入血液,成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新生儿脐炎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出生时断脐消毒不严而感染,更常见的是由于脐带残端被污染而发生感染。可以说父母对宝宝的脐带是十分重视的,一是担心感染,二是担心经此处容易着凉。因此,脐部除医生给予包裹的纱布外,上面还垫上一层厚布,将所兜的尿布再盖在上面,内内外外好几层。当尿布被尿湿后,尿液将纱布和垫的厚布浸湿,而换尿布时,尿布内面的纱布和垫布又不会换,使脐带浸在潮湿的环境下,各种病原菌在脐带这适宜的环境下繁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