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东西不适合与粽子一起吃

什么东西不适合与粽子一起吃

吃凉粽子损健康哪些食物与粽子同吃不利消化

端午节到了,市场上各种粽子一拥而上,热闹非凡。然后就有很多时令问题出现,什么人适合吃粽子啊,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啊,早晚什么时候吃好啊,吃粽子要不要配菜啊,等等。

粽子当年的来历,国人都知道,无需赘言。有个被大家忽略的细节倒是值得一提,那就是粽子并非自古以来就是用精白糯米做的。以前的粽子,往往是用粘大黄米(黍)来做的。老北京说,即便到解放的时候,郊区的农民还是常用粘大黄米来做粽子,城里的富裕人家才吃纯白糯米做的粽子。

这大黄米和糯米有什么共同点呢?首先,它们都很粘。粘大黄米做的食品在冷的时候较硬,加热之后就变得非常柔软,粘性很强。这种粘性来自于其中占绝对优势的支链淀粉。凡是“粘”“糯”品种的粮食,都有这种特点,而非糯性品种里面都有一部分直链淀粉,就不那么粘了。另一个共同点,就是按传统说法,糯米和粘大黄米都性质温热,有补虚的作用。也就是说,适合身体虚弱怕冷的人吃。其中大黄米性质更温暖一些,是冬季传统推荐的暖身补养食品。

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季到来之时吃这种温热的糯米或大黄米呢?为什么不是吃小米或玉米呢?古人肯定有道理在其中。夏天天气炎热,皮肤表面出汗多,血液在体表的分布较多,在消化系统的分布相对减少,消化液分泌也相对减少一些。这时候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出现消化功能低下的问题。吃糯米和粘大黄米做的食品,对温暖肠胃、促进消化吸收有一定作用。天天吃生黄瓜生番茄喝绿豆汤,并不是人人都适宜哦。古代生活条件差,烹调条件也差,相比而言消化不好的人比例可能更多一些。

有人看到这里就马上会跳起来问:谁说的?不是说糯米食品性粘滞,难以消化吸收吗?怎么会像你说的这样,虚弱的人还更容易消化吸收!

都说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信就可以试试啦。

首先,国内外的血糖研究都证明,热的糯米食品餐后血糖反应非常高,也就是说,它的消化吸收是非常之快啊。体外模拟小肠消化的研究也证明,糯米饭与大米饭相比,消化速度明显地快。而且,我们实验室的测定发现,糯性食品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冷了再热透之后吃,消化速度一样快甚至更快!一般的米饭面食之类,冷后再热了吃,消化速度都要比刚煮出来的时候慢一些。粽子一般都是煮出来再卖的,回家还要加热一次,趁热吃照样容易消化。

其次呢,自己也可以试试,刚蒸出来的热粽子(注意,是没有加油加肉那种粽子,加枣或豆沙的那种传统产品)一点都不会给胃肠带来负担。按一碗米饭的量,换成粽子,吃起来很快,胃里也并不觉得堵。有些人因为粽子好吃,一下子吃太多而觉得堵,那不能作为理由。因为科学上比较消化速度时,是用同样量的淀粉来比较的。一个大粽子就差不多相当于一碗米饭了,何况连吃三个——换成同样量的米饭更撑。

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为贪吃螃蟹大虾之类胃里发凉,赶紧吃一个热粽子,或者喝碗热糯米粥,马上就会舒服不少(如果说这就算食疗,那大部分食品都能“疗”了)。

不过,凡是养生建议,都要区分不同体质的人。对于消化差的人,粽子固然是个养生好食品,对于糖尿病人就未必了。因为食后血糖上升太快,甚至比白糖还要快,糖尿病人应当少吃精白糯米做的粽子,大黄米粽子也要限量。哪怕是不加大枣不加豆沙的粽子,也完全一样。正如王兴国老师在博客中所说的那样,食物中有没有糖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餐后血糖上升有多快。

回到糯米和大黄米的话题上。这两种粽子食材的不同点呢,就是大黄米的营养价值要远高于糯米。它的铁含量是糯米的3倍,镁含量是2.8倍,钾含量是1.6倍,维生素B1含量是1.5倍,膳食纤维含量是5倍!其中还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样的抗氧化成分。所以,古人用它来做粽子,的确很明智。

不过,目前的粽子品种更多,已经不局限于两种食材。市场上有八宝粽子,加了多种粗粮豆类和花生。其实做玉米粽子也很不错,在糯米中掺点甜玉米,让它的口感变得不那么粘腻,还有一种清新爽口的感觉。没错啊,饮食就是可以无限创新的。或许到明年的端午节,我会把自己的创新粽子配方推荐到养生厨房里。

贴心叮咛:

1、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

2、粽子属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适。因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饮食数量较少,清香温热的粽子吃起来又方便,又让人心情大好,一上午感觉都很幸福。

3、素粽子的热量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但毕竟属于粮食,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

4、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较快。一旦饿了,会感觉饿得特别强烈。如果多吃些蔬菜来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饥饿反应。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为他们的血糖控制能力本来就差,特别容易大起大落。

5、热糯米本身虽然好消化,但和油腻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黄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会感觉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则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选清爽的北方小枣粽子,也不宜配太油腻的菜。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不宜配促进身体发热的牛羊肉类、油炸食品和过辣的菜。蔬菜、豆制品和不油腻的鱼类最宜。

吃粽子会胖吗

吃粽子会胖吗,对一些减肥的女性,也不是很了解这样问题,因此在吃粽子前,都是需要对它进行很好认识,这样使得在吃粽子的时候,也是可以放心选择,利于身体健康发展。

吃粽子会胖吗:

粽子主料糯米热量分析

大米及糯米热量及发胖成分一览

大米热量 348.00大卡 糯米热量 346.00大卡

大米碳水化合物 78.30克 糯米碳水化合物 77.90克

大米脂肪 1.00克 糯米脂肪 0.80克

大米蛋白质 7.30克 糯米蛋白质 7.40克

大米纤维素 0.80克 糯米纤维素 0.70克

通过对比得知,粽子的主料糯米并不比大米高多少,吃粽子容易胖应该另有原因。吃粽子容易的原因见下:

粽子有个特点,就是“饱感延迟”。大部分食物都是吃下去马上就有饱感,刚吃完饭的饱感是最强的。而糯米食品吃下去没觉得多饱,要到餐后30分钟左右才达到饱感的高峰。如果把两个粽子所需要的糯米和一碗米饭所需要的粳米放在一起,会发现粽子用的米比较多;但是吃的时候,两个粽子几口就吃下去了,当时还不觉得怎样;一碗米饭吃起来没那么容易,吃完之后饱感比较强。

通过以上介绍,对吃粽子会胖吗,也是一些了解,所以在选择它的时候,也都是要注意适量吃,这样使得不会变胖,但是吃的时候,如果身体有异常,也是不能在继续吃的,很多人会在粽子里放入不同东西,那会引发人体过敏,这个也是要注意。

包粽子的带子是什么植物 什么叶子包粽子最香

一般比较常见的包粽子的叶子有箬竹叶和芦苇叶,但其实用玉米叶包出来的粽子会更加香甜。

1、玉米叶:玉米叶包粽子是最为香甜的,一般在农村玉米叶是很常见的,会经常用来包粽子,用玉米叶包好的粽子带着玉米的香味,吃起来特别的香甜,别有一番的风味。

2、箬竹叶:这种竹叶韧性足,不会轻易折破,而且也非常的抗煮,用这种叶子包的粽子吃起来还有淡淡的竹香,用来包粽子是最适合不过了,是南方使用最多的一种材料。

3、芦苇叶:这种叶子在北方是很常见的用来包粽子的叶子,芦苇叶的叶子长,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不会露馅,适合新手使用,但是也会有一点的难度,芦苇叶包出来的粽子吃起来有一股粽子香。

蜜枣粽子的注意事项

1、蜜枣粽子好吃,但不能多吃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点,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2、空腹不宜吃粽子

百草味 零食枣子 红枣干果 蜜饯蜜枣 阿胶味枣228g/袋 ¥22.9 购买

糯米农家生态糯米1KG ¥30 购买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3、不宜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

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时间再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

4、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

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粽子用长糯米还是圆糯米 包粽子的叶子要煮吗

在包粽子之前是要将粽叶先煮一下的,一般煮10分钟左右即可,在煮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食用盐,高温和盐水都能起到杀菌的作用,能去掉粽叶表面的脏东西。

同时煮一下粽叶能起到软化作用,让粽叶更有韧性,从而使它在包裹粽子的时候不会因为弯曲、折叠而破裂,同时这样还可以让粽叶的颜色更加翠绿,使包出来的粽子更好看。

粽子配什么吃 喝热红茶解腻

粽子因为多油,多吃容易腻,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会容易让人感觉到腻,食滞。

好处:热的红茶有去油腻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时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

注意事项: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孕妇拉肚子可以吃粽子吗

都拉肚子了应该吃清淡易消化的东西,不宜吃粽子这种不易消化的东西,增加肠胃负担。

尽量少吃。

合理膳食巧吃粽

由于粽子是糯米制品不易消化,端节前后,千万不要餐餐吃粽子,或只吃粽子忘了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如青菜和水果等。制作粽子时,建议在糯米部分加上一些薏仁,内馅少放肉和蛋黄,改加些豆干、香菇、萝卜干等。料理粽子时,使用水煮或蒸的方式。一定要熟记少油、少盐、少糖等吃法。为了避免发胖或造成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纤维质不够,吃粽子时最好能搭配青菜与水果等多纤维的食品。

通常,配一碗清淡的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最后再来一分水果,可以增加纤维质的摄取,达到营养均衡。吃完肉粽后,要喝一些无油脂的蔬菜汤,如冬瓜、竹笋、丝瓜等帮助消化。慢性病患者不必完全不吃粽子,只要浅尝即止就可以,而一般人一次最好不要吃超过二颗粽子的量。

应与青菜搭配吃

由于棕子包得很结实,又是糯米做成,有的还加了肉等配料,因此食多了不易消化,多吃有碍脾胃,须留意分量。吃粽子时应搭配1~2碟青菜,一碗清汤及一份水果,或一杯绿茶,以增加纤维质摄取,避免过多油脂。

端午节孕妇能吃粽子吗

粽子美味,准妈妈不宜吃多

吃粽子的好处:从糯米本身来看,富含维生素B,能温补脾胃、补益中气,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恶心、食欲减少、腹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 从这点来说,孕妇是能吃粽子的。

吃粽子的坏处:粽子多用糯米做成,粘性大,、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有的甚至一吃就“滞”。而甜粽由于含糖分较多,容易提升人体内血糖含量,因此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是不宜多吃粽子的。

粽子好吃,红枣、豆沙、鲜肉、蛋黄……五花八门,过端午节吃粽子更免不了。准妈妈人人疼,自己家吃,回娘家更是吃了临走还拎上一大包。不过,准妈妈要小心了,粽子这东西可不能贪吃,吃起来也有几个注意事项。

首先,少吃

粽子一般由糯米制成,虽然好吃,但黏度高,非常不容易消化。特别是孕早期的准妈妈,肠胃比较弱,多吃粽子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腹胀、腹痛,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所以一餐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更不要当饭吃,顿顿吃。

第二,看情况吃

现在粽子都很高级,肉、豆沙、蛋黄……各式各样被包进去,结果是脂肪多、糖分多、热量高。如果是超重、孕期高血压、血糖高的准妈妈,最好忌口。即便没有这些症状,最好也不要蘸糖吃。

第三,搭配吃

粽子容易让人产生饱胀感,注意少吃,最好还要与其它帮助消化的食物搭配吃,比如纤维较多的蔬菜,或者配合喝一些红豆汤等。注意,不要和冰西瓜等凉性食物一起吃,容易加重肠胃负担,造成不适。

第四,变着花样吃

其实粽子只要形状还是粽子,内容大可随意换。既然孕妇不适合吃糯米和高热量的食物,那么可以从粽子的原料上动动脑筋,比如包一些五谷杂粮,还有红豆、红薯等对孕妇有益的食物,粽子一样能变成健康食品。

温馨提示:

因粽子不易消化,因此孕妇最好不要在清晨、临睡前吃粽子。平时吃粽子也不要吃太多了,注意不可只吃粽子,要多吃蔬菜。

粽子一定要注意保存温度,吃不完的粽子要放在冰箱,冷藏时最好不要超过三天,要吃时再加热,千万不可多次复热,冷冻时间不要超过两个星期,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

粽子怎样保存 保存粽子的注意事项

粽子一定要注意保持温度,吃不完的粽子一定要放在冰箱。

1、冷藏时最好不要超过3天。

2、冷冻不要超过两个星期,吃之前再加热就可以了。

3、粽子剥开后如有粘丝,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了,不新鲜。

4、用不完的粽叶可以晒干保存。

5、如果是吃剩下的粽子也要等粽子的温度退去和沥干水分才能放进冰箱,因为粽子有温度和湿度是很容易发生变质和发霉的。

6、放进冰箱之前,最好给粽子套个保鲜袋,这样能预防粽子和冰箱里的东西发生串味和失去鲜味。但是袋子口不能拧太紧太闷,需要给粽子呼吸。

孕妇适合吃哪种粽子

其实粽子只要形状还是粽子,里面包的东西大可随意换。

既然孕妇不适合吃糯米和高热量的食物,那么可以从粽子的原料上动动脑筋,比如包一些五谷杂粮,还有红豆、红薯等对孕妇有益的食物,粽子一样能变成健康食品。

因体质不同,胃酸过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烧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少量粽子配合较多的蔬菜也会好一些。

新奇的粽子食法

粽子吃多了会腻,不仅是因为糯米的口感让你产生这样的感觉,还因为你只会“斋”吃粽子。不如来搞搞新意思啦。以下跟你推荐的中西合璧新吃法,煎粽子法,红烧排骨粽子法,低碳粽子法,屡试不爽,绝对是几个让你的端午节餐桌获得惊喜的好法子。

1、中西合璧新吃法

给传统风味的粽子抹上一点西式餐点风。将粽子切块后,蘸上炼奶,既不容易腻,又可以让清淡的粽子变得有味道。装盘的时候,也可以将炼奶当做涂鸦的笔,在码好的粽子上书写你的创意!估计看的人和吃的人都乐在其中的。

2、煎粽子法

在海南儋州当地,经常见到“一斤”粽子,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粽子里包了一斤糯米。医生建议,一下子最好别进食如此多糯米。所以不如采用煎粽子的方法分享。这种吃法制作起来很简单,就是把粽子切成块,然后在锅里摊开蛋皮煎好,把粽子放进去,包起来一起煎,这样就可以达到外脆内软的效果了,与煎年糕的做法类似。一家人分享一个粽子,既温馨又健康。何乐而不为?

3、红烧排骨粽子法

这个做法也非常简单,只是看你敢不敢搭配!在红烧排骨中加入煎过的粽子,既有红烧排骨的香浓,又有粽子的软糯,而且沾满红烧肉汁的粽子又香又黏特别好吃,绝对为您端午节的餐桌带来惊喜.不过该法只适用于口味清淡的粽子,白粽,小枣、红豆作为馅料的都可以。要是使用肉粽,那就太油腻了。

4、低碳粽子法

现如今,低碳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么我们的粽子也要低碳一下下。热情的邻里都会互相赠送粽子,有时粽子多了,不可能扔了,一是因为邻里情谊,二是因为不能浪费粮食。那就试试这两个低碳粽子法吧。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主要配料是甜味食品。所以,用粽子来做粥和甜食是最合适的。

第一,粽子百合绿豆粥:砂锅中烧沸水3碗,放入绿豆2把,煮15分钟,加入剩的小枣粽子或蜜枣粽子,用大勺把粽子碾碎,一起煮10分钟,再加入1头剥散洗净的鲜百合,继续煮5分钟,一锅清香四溢、口感粘软的百合绿豆粥就好啦!连续几天吃粽子,是不是有点上火啊,正好用绿豆压一压。

第二,粽子豆沙包:夏天人们都喜欢吃点豆沙包,营养好,又能清热解毒。把红豆或绿豆煮软,加糖拌成豆沙;然后把剩的粽子切成小块,和豆沙混合起来,就可以包豆沙包啦。趁热吃的时候,别有奇妙口感。最适合处理豆沙粽子。

吃粽子时要注意什么 这些人吃粽子要注意

消化不良的人在吃粽子时,尽量避免吃凉的粽子,要吃加热后温热的粽子。糯米放冷之后,硬度、粘性和咀嚼性都会显著上升,会给消化带来难度。肉粽子更甚,凉粽子中的猪油凝固,吸入猪油的糯米硬度也上升,粘而韧的东西本来很难嚼烂揉碎,再与遇冷凝固的饱和脂肪互相包裹,在胃肠里更难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系统的负担就会更重。

高血糖人群因血糖代谢有一定障碍,患高血脂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需要尽量少吃油腻的肉粽子。

粽子和鸡蛋能一起吃吗

蛋黄粽子是最经典的粽子组合,粽子和鸡蛋搭配并不是从营养角度考虑的,而是多年民俗的一种形成。两者搭配看似不好消化,如果制作方法得当,也没有关系。

建议:粽子煮制的时间一定要够长,以两三个小时为佳,因为糯米软烂后才易消化。

相关推荐

蜜枣粽子的做法教程

蜜枣粽子的做法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会为我们带来一道具有独特风味的做法——蜜枣粽子。 材料:糯米1000克,葡萄干50克,蜜枣100克 做法: 1、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

粽子给我们的危害

端午节粽子,亲朋好友团聚,少不了些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加上饮食不规律、粽子难消化,端午节后消化道疾病、血糖高等病号扎堆,医院胃肠病患者就增多。粽子难消化,肠胃不好的人一定少,只有科学饮食,才会健健康康。 粽子很少做一次当时趁热完。我们的测定表明,糯米饭已经放冷之后,硬度、粘性和咀嚼性都会显著上升,的确会给消化带来难度。所以,凉粽子的确不太适合消化能力差的人。不过,再次加热之后,糯米食品的硬度又会下降。所以,没有油的粽子,加热透再的话,还不算很难消化。但是,因为糯米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对胃酸过多者

粽子可以喝酸奶吗 粽子的禁忌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一点,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如空腹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时间再,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

粽子为什么会粘在叶子上 如何让粽子不粘粽叶

需要提前处理好粽叶,具体做法如下: 1、锅里放开水,煮开。 2、水开之后,放入一斤粽叶,三指头捻一点碱面,淋一匙麻油,其中碱面可以软化粽叶纤维,提亮粽叶颜色,而麻油可让粽叶光滑,防止糯米粘在粽叶上。 3、大火煮15分钟,粽叶会变得比较软,用来包粽子也非常服帖。 4、关火把草绳(拴粽子东西)放入煮好粽叶的锅中,放凉备用包粽子,煮出来的粽子就不会粘粽叶了。

肉粽的简介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

端午节为什么粽子 端午节粽子的寓意有哪些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

真空粽子可以直接粽子要注意什么

空腹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所以粽子时最好点别的东西,或者喝一杯热茶,热茶能很好的解腻消滞。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粽子得太快或太多,产生消化不良,尤其是消化能力较差的人群。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在粽子时,最好佐以汤或茶,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粽子一次一两个就差不多了,千万别太多。 粽子储存在冰箱里的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前要彻底加热。因为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非常容易发生食

什么东西适合和海鲜一起食用

香醋 我们在食用的海鲜时候,通常会搭配一盘酱料,里面大部分都会放有香醋,这是因为香醋具有一定的开胃杀菌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食用海鲜的时候提味,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消灭海鲜中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 蔬菜 海鲜属于一种酸性食品,而蔬菜大多都是碱性食品,两者适合搭配一起食用,可以起到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但是需要注意不是所有蔬菜都是碱性,所以在搭配的时候一定要挑选碱性的蔬菜。 姜末 因为海鲜一般都是寒性的,而姜末是属于热性食物,可以中和一下海鲜的寒性,并且姜末带有比较刺激的芳香气,味道比较辛辣,对于海鲜也有一定的提

孕妇能黄米吗

很多女性在怀孕以后就会特别注意平时的饮食了,想了解一些食物到底适不适合我们食用,特别是孕妇能黄米吗,黄米是很有营养的,它的食疗作用也是很多的,可是孕妇能不能呢? 孕妇可以黄米吗? 可以。 黄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锌、铜、锰等营养元素,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之功效。 粽香黄米鸡 原料:鸡腿2个、黄米、葡萄干30克、枸杞20克、粽叶40张 调料:盐5克、蚝油2汤匙、料酒1茶匙(5ml)、生抽1汤匙(15ml)白糖1茶匙(5克)、香油2汤匙(30ml) 制作: 1、黄米洗净后,

孕妇可以粽子

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2010年12月,江西德安县宋代古墓出土了两个实物粽子,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南朝梁开始还出现药食合一的粽子。直到现在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2012年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节目。 粽子的营养价值 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