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造成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检查

造成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检查

很多人对于尿微量白蛋白偏高还不是很了解,毕竟是一个专业的医学术语。但是,尿微量白蛋白偏高可是一种发病率蛮高的疾病。所以,即使大家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大家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样有利于我们以后更好地预防。所以,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它的病因和检查吧。

原因:

造成微量蛋白过量的原因可能是:1.体位性蛋白尿,2.组织性蛋白尿,3.肾小管性蛋白尿,4.肾小球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当然要排除病理性,才能认为是生理性的。组织性蛋白尿内见肾自身分泌蛋白。肾小球能滤过蛋白,正常情况下只能滤过小分子蛋白,病理时通过的蛋白分子变大,量多。肾小管能重吸收肾小球滤过蛋白,一般只能重吸收小分子蛋白。如果大分子蛋白不过量,那可以认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出现问题。

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留取尿液有四种方式:

①取任意时刻的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尿白蛋白/肌酐;

②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总量;

③留取一段时间内尿液(4小时或过夜),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④踏车运动后留取一段时间尿(通常留1小时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即为“运动诱导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检查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根据上面的介绍,有人怀疑自己有尿微量白蛋白的症状,小编大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早痊愈。最后主大家身体健康。

白蛋白高会怎样呢

白蛋白偏高原因一:白蛋白偏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性的增高,比如:严重的脱水和休克,大量出血、严重的烧伤、肾脏疾病等。

白蛋白偏高原因二:此外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有时血液浓缩时可导致蛋白浓度相对增高,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也可导致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白蛋白偏高。

白蛋白的偏高原因

白蛋白偏高原因一:白蛋白偏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性的增高,比如:严重的脱水和休克,大量出血、严重的烧伤、肾脏疾病等[2] 。

白蛋白偏高原因二:此外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有时血液浓缩时可导致蛋白浓度相对增高,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也可导致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白蛋白偏高。

微量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为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尿液中的体现。

对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目前西医应用的很广泛是激素进行抗炎,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渐进性损伤。激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短时期内,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已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没有修复。所以,通常会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响时,导致病情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所以,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尿微量白蛋白,是疾病的标志。对于普通人,或许对它认识不够,从而麻痹大意,只要您听从医生的安排,相信不会出现大问题。

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的原因

y球蛋白偏高对肝脏是身体内制造白蛋白的惟一场所.正常人每天由肝细胞制造的白蛋白为11-14.7克.肝损害时,白蛋白的合成,细胞内运输和释放发生障碍,引起血清白蛋白 减少. 指导意见:白蛋白减少是肝硬化的特征.但代偿良好的肝硬化患者,即使已出现显著的高 Y球蛋白血症,白蛋白的减少也往往属于轻度.当进入肝硬化失代偿期时,白蛋白 就会显著减少.也就是说,白蛋白无显著下降的肝硬化往往处于代偿期,有明显减少的患者,则常为失代偿期,且近期预后不佳. 当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减少到3克 %以下时,大多数患者出现或将要出现腹水,此时若给予患者合理的内科治疗,白 蛋白回升,提示患者短期预后尚好;如不能回升,或进一步减至2克%以下时,生活护理: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蛋白代谢检查,糖代谢检查,脂类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血清酶学检查等.建议你排除肝硬化的可能性,做系统的检查。

球蛋白,主要指的是人 血清 球 蛋 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它是一种能 被50% 硫 酸 铵溶 液沉 淀的单纯蛋 白 质。这种物质不溶于纯水,易溶 于稀盐 水、酸或碱溶液中,加热即沉淀 或凝 固,存在于人体的细胞和体液中。该物质主要分为α 1、α 2、β 和γ -球 蛋 白。

蛋白偏高和肝脏也有一定的联系。肝脏不好的人容易出现y球蛋白偏高,而蛋白偏高又会造成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生。又会影响人的生活。那y球蛋白偏高原因有哪些呢,为什么会出现蛋白偏高呢,看了上文中的讲解,我想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多多少少能说出一些原因。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加注意。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怎么回事

肾病原因导致的尿微量白蛋白偏高,是因为肾脏固有细胞受损导致的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所致。我们把肾脏比喻成一个筛子,它有着过滤血液的作用,只有水分子这样的小分子物质才会筛过,而血球及蛋白分子较大不会筛出。当肾脏出现了损伤,白蛋白得以漏出,临床就会检测出来。当检查出尿微量白蛋白偏高,不知道尿微量白蛋白偏高咋办时,你千万不要过度的担忧,因为可以导致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例如头天夜里遗精,第二天的晨尿有可能含有蛋白。并且如果是身体有问题,反映在尿液上的情况应该不止蛋白一项,应该还有,红血球、血红蛋白等。所以,如果您是单纯蛋白高的话建议您再去做一个全身检查。但是偶尔有些时候,可能因为身体的不适,比如感冒、发烧等,或者激烈的运动,或者某些药物的服用伤害到了肾脏,而有可能有尿潜血甚至尿蛋白的情形,但是等到身体状况恢复正常,尿潜血或尿蛋白便会消失。

那么,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偏高怎么治疗呢?权威肾病医院采用独创特色疗法--------“肾病特色疗法”以传统疗法之“整体观、平衡观”和辨证论治思想为依据,结合“现代免疫学”理论,治疗上助长整体协调心、肝、脾、肺、肾五脏,调和阴阳血气内环境免疫平衡,疏通经络、调畅气机。通过经典特效系列中药标本兼治、复方液体免疫平衡疗法和传统疗法外治三联治疗体系直接作用于肾脏病灶部位,修复受损肾脏细胞,进而达到纠正机体免疫、体液、内分泌素乱失衡状态,使身体内环境免疫平衡彻底恢复,激活再造肾功能,达到治愈肾病效果。三大体系互为一体、相辅相成、内病外治、标本兼治。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尿微量白蛋白偏高怎么办都清楚了吧!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怎么回事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原因

1.体位性蛋白尿。

2.组织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

4.肾小球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当然要排除病理性,才能认为是生理性的。组织性蛋白尿内见肾自身分泌蛋白。肾小球能滤过蛋白,正常情况下只能滤过小分子蛋白,病理时通过的蛋白分子变大,量多。

肾小管能重吸收肾小球滤过蛋白,一般只能重吸收小分子蛋白。如果大分子蛋白不过量,那可以认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出现问题。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饮食

1.当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时候,则应该多喝水,这些可以有助于尿酸的排出。

2.禁酒,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严格戒酒,啤酒加海鲜绝对禁止。

3.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像花生,牛肉,猪肉,海鲜,如动物的内脏、沙丁鱼、金枪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鱼虾类、鲜肉、豌豆、菠菜、酒等!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每天饮食中蛋白质的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动物内脏心、肝、肠、肾、脑和肉汤等以及沙丁鱼、虾、贝等海鲜都应少吃。

5.在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时候,则患者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过要少吃盐,最好是限制每天食盐2~5克。

6.每日的饮食结构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可选用精白米、玉米、馒头、面条等。

导致白蛋白偏高的原因

关于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肝病专家表示,白蛋白是肝功能检查中一项重要的指标,临床上造成白蛋白偏高的原因也有很多,但白蛋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白蛋白偏高的原因一:白蛋白偏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性的增高,比如:严重的脱水和休克,大量出血、严重的烧伤、肾脏疾病等。

白蛋白偏高的原因二:白蛋白偏高也可能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有时血液浓缩时可导致蛋白浓度相对增高,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也可导致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白蛋白偏高。

最后肝病专家提醒,临床检查中发现白蛋白偏高的现象,一定不能忽视大意,要及时到医院复查,结合其它检查指标综合分析,然后做科学的治疗。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饮食

1.当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时候,则应该多喝水,这些可以有助于尿酸的排出。

2.禁酒,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严格戒酒,啤酒加海鲜绝对禁止。

3.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像花生,牛肉,猪肉,海鲜,如动物的内脏、沙丁鱼、金枪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鱼虾类、鲜肉、豌豆、菠菜、酒等!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每天饮食中蛋白质的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动物内脏心、肝、肠、肾、脑和肉汤等以及沙丁鱼、虾、贝等海鲜都应少吃。

5.在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时候,则患者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过要少吃盐,最好是限制每天食盐2~5克。

6.每日的饮食结构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可选用精白米、玉米、馒头、面条等。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怎么办

1、植物蛋白质中,含有大量嘌呤碱,加大了肾脏代谢的负担,应该少用。其中豆制品,虽蛋白质含量高,因上述原因,蛋白尿者不要食用。

2、依据蛋白尿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剂量的蛋白质饮食。肾炎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天为0.8-1.0g/kg。推荐患者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对没出现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3、肾脏患者,如果一般尿量正常,无尿少尿和肾功能衰竭,应多食青菜、水果,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如患者尿量减少,特别是每日不足500毫升时,则要选择性地食用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一般含钾比较丰富,而肾病少尿患者,血清中钾含量均升高。

血钾过高,可导致心跳骤停,危及生命。蔬菜、水果、谷类都是富含钾的食物,其中含钾较高的水果有西瓜、香蕉、菠萝、芒果、枣、香瓜等;蔬菜中含钾较高的有苋菜、菠菜、芹菜、胡萝卜、竹笋、马铃薯等。

4、补充维生素。肾病肌酐高病人整体身体抵抗力低下,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原则上,把握住肌酐高饮食需要注意的以上几个大方面,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产生良好的疗效。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偏高怎么办也都很清楚了,不管是尿蛋白高还是肌酐值高,都说明是肾脏健康出现了隐患,甚至是已经患上了一些肾病,对此还是需要及时察觉并认真做好相应防治工作的。

尿微量白蛋白的建议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反映早期肾病、肾损伤情况。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在早期尿微量白蛋白阶段是肾病发生的早期信号和预兆,此时肾脏损害处在尚可逆转的时期,如能及时治疗,可以终止或逆转肾病的发展进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全身性或局部炎症反应的肾功能指标,如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肾脏早期病变、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测指标;服用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者也可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便于早期观察肾功能情况及早采取措施。

如何做微量蛋白尿检查

预防糖尿病肾病,应该更多的了解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因为尿白蛋白检查是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首选指标,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只有微量白蛋白,因此这一检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1~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需要马上进行这项筛查,结果正常者仍然需要每年检查。 为了更好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了解“尿微量白蛋白检查”,青岛静康中医肾病医院专家为您介绍“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的相关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留取尿液有四种方式!①取任意时刻的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尿白蛋白/肌酐;②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总量;③留取一段时间内尿液(4小时或过夜),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④踏车运动后留取一段时间尿(通常留1小时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即为“运动诱导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这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是重要的检查方法,无论是1型还是2型的糖尿病患者都有罹患糖尿病肾病的危险,而糖尿病肾病是我国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如若不知道这一糖尿病肾病的检查方法,很有可能错过早期发现,延误治疗。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检查,早期可借助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要注意,这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属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也就意味着能够得到及时控制,及时治疗,避免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多次检查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但也不能仅作一次检查,由于其他一些因素如发热、感染、心力衰竭、运动、高血压、血糖控制不好好等均可使尿白蛋白排出暂时增加。且每天尿白蛋白量排出量也不同,因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仅作1次检查而结果异常并不能代表什么,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还不能说明是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故而,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一般需要多次检查,才能确诊。

尿微量白蛋白尿——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因为,尿微量白蛋白是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一般来说,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6个月内做尿液检查,有2~3次尿白蛋白在20~200ug/min之间,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白蛋白增加的因素后,就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1型、2型糖尿病肾病都要做尿微量白蛋白

由于1型、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罹患糖尿病肾病,因而建议对于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5年时就应进行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必须同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

白蛋白升高怎么办

临床上不同年龄段白蛋白的正常值也不相同,新生儿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28~44g/L,14岁后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38~54g/L,成人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35~50g/L,60岁后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34~48g/L。比这个范围高的就是白蛋白偏高了。

二、白蛋白偏高的原因:

白蛋白偏高原因1

白蛋白偏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性的增高,比如:严重的脱水和休克,大量出血、严重的烧伤、肾脏疾病等。见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白蛋白偏高原因2

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

相关推荐

白蛋白的正常值为

白蛋白的正常值为 新生儿28~44g/L;14岁后38~54g/L;成人35~50g/L;60岁后34~48g/L。 一、血药浓度高,白蛋白主要表现在产生的相对增加,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肾脏病、出血等。 二、此外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 三、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也可导致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白蛋白偏高。 血清中白蛋白的浓度可反映肝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严重程度,同时白蛋白水平的改变还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性继发症,因而测定白蛋白用于患者状态的非特异监视,尤其是对乙肝(乙型

尿微量白蛋白该怎么办

正常人24小时内尿白蛋白排出量很少,约为30mg,即每分钟排出量为20.8ug。白蛋白是尿蛋白的主要成分,约占40~50%。尿中白蛋白排泄量与肾小球滤过量成正比,尿白蛋白排出过多主要反映肾小球损伤造成的滤过缺陷。 尿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常规方法无法检出、但是高于正常的白蛋白尿。 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检测方法包含如下三种,无论哪一种超过了正常范围,都称为尿微量白蛋白增加。 1)尿白蛋白排泄,正常范围是20-200ug/min,需要收集4小时尿液。 2)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范围是30-300mg/24小时,需

体检时尿液检查我们又应该选择哪些项目呢

1.首先是尿常规。尿常规是一项简便、快速、经济的尿液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常规检查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征象,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重要的线索。 2.其次是尿微量白蛋白。人体正常代谢的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如果体检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200μg/min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是肾小球早期损害的标志物,建议:1型糖尿病在确诊5年以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及以后每年、妊娠糖尿病妇女都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3.再次是一

肝功总蛋白偏高的治疗方法

血清总蛋白的正常范围是在60~80g/L之间。血清总蛋白主要是由白蛋白和蛋白组成,部分患者肝功能异常时,检查结果会出现血清总蛋白偏高的现象,建议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者系统治疗,以便及时控制病情发作,并让肝功能尽快恢复正常。一般来说,肝功能检查时血清总蛋白偏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病理性的原因,二是生理性的原因详细的内容如下 一、病理性的原因:肝功能检查时血清总蛋白偏高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功能检查总蛋白高检查中血清中的水分减少,造成总蛋白浓度升高;另外慢性炎症或感

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白蛋白又叫做清蛋白,主要是由是肝脏合成的,所以白蛋白在肝功能检查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血清中白蛋白的浓度可反映肝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严重程度,同时白蛋白水平的改变还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性继发症,因而测定白蛋白用于患者状态的非特异监视,尤其是对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 白蛋白偏高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对于正凡人来说,假如新生儿白蛋白超过28~44g/L,14岁后白蛋白超过38~54g/L,成人白蛋白超出35~50g/L,60岁后的人白蛋白超过34~48g/L

白蛋白高怎么治疗呢

白蛋白又称清蛋白,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恒定、运输某些物质的作用,当人体血液浓缩致相对性增高时白蛋白就会增高。白蛋白偏高要到医院进行诊断,究其原因,对症下药,是生理引起的还是病理引起的。1)生理引起的白蛋白偏高:白蛋白浓度可以受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这时,只用患者少吃或停吃含白蛋白的食物就可以降下了。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这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当机体有足够的水分时,白蛋白就自然降低了。2)病理性引起的白蛋白偏高:建议患者最好结合其他

孕妇尿微量白蛋白高什么原因

正常尿液里含有微量蛋白质,检查呈阴性;当尿液里蛋白质的含量达到一定值时,检查结果呈阳性。蛋白质含量呈阳性的尿就叫蛋白尿。孕妇排出这样的尿就叫孕妇蛋白尿。一般来说孕妇出现此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过如果怀孕以前患有肾病检查出尿蛋白含量较高的话还是去医院检查治疗为好。 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在孕妇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在怀孕后,其肾脏会发生一些正常的变化,如长度增加、重量增加等。同时,孕妇的肾小球滤过率也会增加,因此蛋白的滤出也随之增加,24小时蛋白尿定量可达300-5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本病的早期预防十分重要,常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2、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3、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积极

白蛋白偏高

白蛋白是肝功能检查体现肝脏合成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肝功能检查中出现转氨酶高很多人还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对于白蛋白偏高,很多检查者都不知为何。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要了解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到底什么是白蛋白。具有数十年肝病临床治疗经验的肝病专家教授指出:白蛋白,也有人称其为清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因此可以说它是否正常与肝功能合成功能是否正常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它的的浓度高低就可反应肝脏的状况。 针对“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教授进一步讲解道:白蛋白有一个正常的浓度值,一般情况下

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是怎么回事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微量白蛋白尿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微量白蛋白尿正常值是多少呢,微量白蛋白尿检查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正常蛋白,但在生理条件下,只有少量的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英文缩写:mAlb参考值: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 定义 尿微量白蛋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疾病的专业名词,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很少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