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脸上过敏怎么办 局部冷敷降温
宝宝脸上过敏怎么办 局部冷敷降温
宝宝脸上过敏,如果局部皮肤泛红,千万不要让宝宝抓挠,也别随便涂抹含有激素类的药。一般情况用毛巾冷敷降温就可以缓解,不但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也可以减低痒觉、减轻红肿。如果连续2天红脸不消,就建议去皮肤科,医生会开无香精、无色素,能恢复皮肤屏障的产品,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宝宝体温多少算是发烧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温湿敷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当宝宝的体温升到38.5℃以上时,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也要适当辅以退烧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跟腱受伤怎么办 局部冷敷
跟腱受伤后要第一时间进行局部冷敷或者冰镇,将浸了冷水的毛巾或者冰袋放在患处进行冷敷,这样不仅能够减轻疼痛,还能减轻局部出现肿胀程度。
新生儿发热退热方法
1、冷敷
所谓的冷敷就是通过对新生儿身体致冷的方法,让新生儿的身体的各个地方或者是某一个地方进行冷敷,使其体温下降。
冷敷的原理是,开始时将身体局部致冷,使该部位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至全身,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最常见。
用橡皮布、塑料薄等不透水的物质膜制成手掌大小的口袋,里面装冰水或细小的冰块。将冰袋代放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宝宝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宝宝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
但是一定要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冻伤。也可以使用退热贴退热,更加方便。
2、适当吹风
发热了并不代表要捂严实,给宝宝适当吹风能加速体温的散发,帮助退热。但注意不能对准宝宝的某一部位吹风,否则会使宝宝的某一局部受风。可以用电扇吹偏风或用摇头电扇吹风,风力不可太大,时间不可过长。
吹风法适用于夏季,体质较好、体温过高的宝宝才能使用。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39度的处理方法一:正确认识
家长应该了解宝宝发烧39度时宝宝中度发烧和高度发烧的零界点,因此需要十分小心处理。如果宝宝发烧39度的情况持续过长或是宝宝体温又上升的趋势,应及时就医,否则当宝宝发烧超过39度,则有可能引起机体的损害。
宝宝发烧39度的处理方法二: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39度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
1、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2、温湿敷:这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幼儿发烧怎么办 你还在为幼儿发烧而担心吗
幼儿发烧怎么办
幼儿发烧应该怎么办呢?相信这个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关心的问题。毕竟孩子是爸爸妈妈生命中珍贵的。那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幼儿发烧应该怎么办的方法吧。
1、冷敷法
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
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以凉毛巾擦拭
幼儿发烧的时候可以用冷毛巾为孩子进行脸部,额部等部位擦拭,不过要记住,冷毛巾的温度不能太低,大改25~30度左右好。
4、多喝水
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5、使用冷水枕
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
6、适当增减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7、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幼儿发烧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也可以适当的调节一下室内的温度,温度大概为25~27度之间。这个可以放孩子感觉更加的舒适。
8、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9、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10、用退热贴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夏季宝宝发热的三大元凶
夏季宝宝发热3元凶
夏季突然高烧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并及时上医院诊断。最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三种: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的宝宝。
2、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宝宝。
3、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发烧持续1周以上的宝宝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
一般发热的家庭照顾方法
不过,宝宝夏季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不高,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对付。
1、头部冷敷:可用头枕冰袋、或额部冷毛巾湿敷,或两者同时使用。此法简单易行,有凉水即可,或用冰水更好。注意要及时更换冷毛巾或冰袋以加强退烧效果。也可以“一贴凉”连续用4-6小时持续局部冷敷降温,特别是对于发热烦躁的宝宝更适合。
2、药物退烧:退烧药要按医嘱使用。剂量过大,可引起出汗过多,发生虚脱;也不能使用过频,也就是说同一种退烧药两次间隔时间不能太短,以免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副作用。一般两次间隔以4-6小时为宜。
如何给宝宝快速降温
体温过高时,小宝宝会觉得很难受,哭闹不止,此时可用见效快的物理方法应对,让他们暂时好受一些。
物理降温法汇总
1.冷敷:用冰袋、冷水带敷在宝宝的脑门、腋窝、大腿根这些对温度比较敏感的部位。
注意:冷敷的时间要控制好,每隔五分钟休息一次,防止皮肤冻伤。
2.温敷:用比孩子体温略低的水浸泡毛巾,然后拧干放在胸部或者腹部,7~8分钟左右更换一次。
注意:擦拭时要注意不暖,不能大面积裸露身体。
3.想办法降低环境温度:例如开窗通风、减少被褥。
注意:宝宝如果体温骤然下降并出现颤抖、嘴唇发紫等状况时要立即停止。
4.用挥发性强的无害液体擦身:用酒精、白酒等,液体汽化时能带走部分热量。
花粉过敏全身痒怎么办 局部冷敷治疗
症 状较轻微的可以用冷敷的方法。如果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少量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症状减轻后就停用,用药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星期。如果身上也 有过敏,可以用地塞米松、樟脑霜涂抹身上患处,好转即停。(药物必须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上述提到的药物仅供参考。)
春天脸上过敏的治疗方法
1、冷敷降温
对于局部泛红的皮肤,千万不要抓挠,也别随便涂抹含有激素类的药膏。一般情况用毛巾冷敷降温就可以缓解,如果连续几天红脸不消就建议去皮肤科,医生会开无香精、无色素,能恢复皮肤屏障的产品,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2、不准化妆
脸上红肿,长痘,出现红血丝,真是严重影响美感。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通过化妆来遮掩瑕疵。要知道,大部分化妆品中一般都含有重金属、色素,用后对肌肤会产生刺激,加重肌肤过敏的症状。
3、保湿是关键
日常应该做好皮肤的保湿,减少肌肤的刺激。要解决皮肤干燥起皮的问题,当然就是喂肌肤喝饱水。但“喝水”也是有讲究的,春季身体易缺水,每天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不可以等口渴了才去喝水,早上起床后有条件的话可以适量地多喝一些,即可补充水分,也可起到润肠排毒的作用。
宝宝药物过敏怎么处理 对症治疗
宝宝药物过敏很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皮肤出现红疹,局部泛红肿胀,这时候,千万不要让宝宝抓挠,也别随便涂抹含有激素类的药。一般情况用毛巾冷敷降温就可以缓解,不但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也可以减低痒觉、减轻红肿。除了自己处理外,还可以让医生开一些抗过敏的药物,来减轻症状。
宝宝对于药物过敏如果反应比较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慌、气短、面色发青、大汗淋漓、手足冰凉,甚至脉细弱以至休克等现象。这时候,病儿应平卧,松开衣扣,头偏向一侧,注意血压的变化,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尽快送往医院。
皮肤过敏常用的急救方法
1、冷敷降温
对于局部泛红的皮肤,千万不要抓挠,也别随便涂抹含有激素类的药膏。一般情况用毛巾冷敷降温就可以缓解,如果连续几天红脸不消就建议及时就医。
2、外出做好防护措施
对于皮肤过敏的人群来说,春季的时候应当尽量减少外出,外出的时候应该做好防护的措施,例如戴上口罩、戴上帽子等,另外光敏性皮肤病患者外出的时候要撑伞。
3、纠出过敏源
如果你每到春天就过敏,每次过敏都找不出原因,那不妨去查查过敏源,涵盖100多项生活常接触到的物品,包括松香、香料、金属、防腐剂、首饰、甲醛、苯、化妆品等。揪出过敏元凶,自然可以避免很多皮肤问题。
4、不准化妆
脸上红肿,长痘,出现红血丝,真是严重影响美感。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通过化妆来遮掩瑕疵。要知道,大部分化妆品中一般都含有重金属、色素,用后对肌肤会产生刺激,加重肌肤过敏的症状。
5、保湿是关键
日常应该做好皮肤的保湿,减少肌肤的刺激。要解决皮肤干燥起皮的问题,当然就是喂肌肤喝饱水。但“喝水”也是有讲究的,春季身体易缺水,每天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不可以等口渴了才去喝水,早上起床后有条件的话可以适量地多喝一些,即可补充水分,也可起到润肠排毒的作用。
6、多补充维他命C
缺乏维他命C,容易令皮肤粗糙枯干,从而引致皮肤炎、蜕皮等敏感症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宝宝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不要给宝宝喝冷水,要喝温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
2、温水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3、温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
4、冰敷:可以少量适当使用冰敷,在宝宝儿前额、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位置冰敷或者冷敷。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而且6个月以内的宝宝也不宜冰敷。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一般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
身上痒一挠就起疙瘩怎么办
1、冷敷降温
对于局部泛红的皮肤,千万不要抓挠,也别随便涂抹含有激素类的药。一般情况用生理盐水毛巾冷敷降温就可以缓解。如果连续几天红脸不消就建议去皮肤科,用无香精、无色素,能恢复皮肤屏障的产品,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2、外出做好防护措施
对于皮肤过敏的人群来说,春季的时候应当尽量减少外出,外出的时候应该做好防护的措施,例如戴上口罩、戴上帽子、涂点过敏修复霜等,另外光敏性皮肤病患者外出的时候要撑伞。
3、纠出过敏源
如果你每到春天就过敏,每次过敏都找不出原因,那不妨去皮肤科查查过敏源,可检测20个项目,涵盖100多项生活常接触到的物品,包括松香、香料、金属、防腐剂、首饰、甲醛、苯、化妆品等。揪出过敏元凶,自然可以避免很多皮肤问题。
4、注意饮食
皮肤瘙痒患者不吃有过敏或刺激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5、勤洗澡
全身性瘙痒患者应注意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不要过度搓洗皮肤,不用碱性肥皂。
6、饮食应当营养均衡
可适当多吃些富含油脂的食物,以植物脂肪为好。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麻辣烫、臭豆腐、咖啡等加强锻炼,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适量服用维生素。
高烧不退物理降温
泡温水澡与温水擦浴是比较不错的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方法一:环境降温
环境降温方法很简单,也最安全。在高温季节,当室内温度高时,可以在地面上泼凉水,用凉水拖地板,或启动空调机,加速室内通风,使室温下降,可利于高热小儿散热。小婴儿还可以采取解开放服或打开包被散热的方法。
物理降温方法二:冷敷或冰敷
冷敷是针对新生儿发热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通过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体温下降。开始时局部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最常见。
具体方法:妈妈们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你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小儿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小儿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