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苏子的功效
中药苏子的功效
止咳平喘,化痰,润肠通便。
苏子的叶称苏子叶,主要发散风寒又行气宽中,茎是紫苏梗,行气宽中,作用平淡,缓和。紫苏叶,兼有一定的止咳和平喘和祛痰作用。所以外感风寒,虽然紫苏发汗解毒作用不强,一般用于轻症。如有咳喘痰多的或痰咳痰喘可重点考虑紫苏,因为在发散风寒药中能祛痰止咳平喘的药,只有紫苏,紫苏又能行气宽中,所以有气滞胸闷的也用,紫苏子,在祛痰止咳平喘方面明显强于他的地上茎叶部分,所以地上茎叶部分就放在了解表药中,种子就放在止咳平喘药。止咳、平喘、化痰都差不多,所以也可放在化痰药中。主治咳喘痰多,要么痰咳要么痰喘。三子养亲汤,是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都明显的祛痰作用,也有一定的止咳平喘作用,治老年性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多。苏子降气汤,排痰,降肺胃气。润肠通便。它含脂肪油很高,比杏仁、桃仁高,尤其是紫苏子中的白苏子,含脂肪油达40%以上,且含的脂肪油营养价值很高。有滋养性,所以润肠通便效果比桃仁、杏仁好,且有滋养性,无不良反应,可作为营养性食品。所以古方常把紫苏子单用治疗肠燥便秘。如紫苏粥。
1.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本品辛温而不燥,质润下降,长于降气化痰,气降痰消则咳喘自平。用于痰涎壅盛,胸膈满闷,气逆咳喘,食少难消之证,常配白芥子、莱菔子,即三子养亲汤。若上盛下虚之久咳痰喘,则配肉桂、当归、厚朴等,如苏子降气汤。
2.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本品含油脂,能润燥滑肠,又能降泄肺气以助大肠传导。常配杏仁、火麻仁、瓜蒌仁等同用。
中药苏子的作用
苏子配伍杏仁:苏子辛温 下气利膈消痰、润肺平喘;杏仁苦温 降肺气以化痰止咳平喘.二者合用 其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更著.且二药皆入肺与大肠 有润肠通便之功.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痰涎壅肺、肺气上逆之胸膈满闷、咳嗽气喘以及伴有大便不通者.
苏子配伍陈皮:二者皆能理气化痰、止咳定喘.但苏子质润 功擅降气消痰 尚能温中降逆;陈皮性燥 长于理气化痰 并可理气和胃.相伍为用 燥润并施 则燥不伤阴、润不留痰 共奏化痰止咳、降气定喘、和胃降逆之功效 用于治疗肺气上逆之咳喘痰多、胸膈满闷;痰浊中阻、胃失和降之呕吐、呃逆等症.
苏子配伍紫菀:苏子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功擅降气;紫菀润肺下气、消痰止嗽 长于润肺.二者伍用 共奏化痰止咳、下气平喘、利膈宽胸之功效 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痰不利、胸膈满闷等症.
1、苏子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2、苏子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3、苏子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金匮要略》)
4、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5、苏子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6、苏子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食用苏子的注意事项
苏子是一年生长的草本植物,我国种植苏子约2000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苏子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我们生活中还经常将苏子的叶子做成不同的美食、香料、油用、药用等。
苏子叶在医药方面的最大用处就是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中毒,孕妈妈也可以食用哦,准妈妈如果妊娠反应较大、胸腹胀满的话,是可以服用苏子叶的,与陈皮、砂仁一起服用,可以加强止吐、安胎的效果。
苏子在中医中被认为性温,具有改善肠胃动力的功能,对于腹泻和因饮酒过多导致的肠胃功能减退都有良好的改善效果,非常适合这一类人群食用。当身体虚弱以及免疫力降低时,也可以适当食用苏子来改善。
虽然说这种草本植物用途广泛,但是如果将苏子叶与鲫鱼一起食用后容易生毒疮。患有气虚、阴虚及温病的朋友不能食用苏子叶。同时,苏子叶不能食用过多,因苏子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在人体沉积过多会损伤人体的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所以再好的东西也不能贪吃。
食用和人药苏子以背与面皆紫者为佳。风寒表实者宜服,温热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药用时不宜久煎。
外阴白斑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中药内服法
方一
中药:苏木15克,炙鳖甲15克,马鞭草15克,生地30克,龙胆草9克。
制作:以上中药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或作汤煎服用。
功效:可治疗血虚肝旺引起的外阴刺痛、瘙痒,局部皮肤干燥变白等。
方二
中药:当归、熟地黄、淫羊藿各15克,川芎、白芍、牡丹皮、牛膝、菟丝子各12克,鸡血藤、补骨脂、肉苁蓉各20克。
制作: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滋阴养血,止痒。
中药熏洗法
方一:生川乌200克,生草乌200克,蛇床子150克,苦参150克,艾叶50克。
制作:加水4千克,煎至2千克,再加白矾150克,卤水600克,再煎至1千克,局部外洗。
方二:何首乌、生地黄、当归、赤芍、苦参、蛇床子、百部各30克。用纱布包好,放入盆内水煎煮20分钟后,加雄黄、冰片各6克,5分钟后捞出纱布包,熏洗患处15~20分钟。每日1剂,每日洗2次。
中药栀子能治疗什么癌症
栀子:可治疗肝癌。
功效分类:清气泻火类中药
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的成熟果实。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栀子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栀子功效: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
栀子主治:用于心烦失眠,躁扰不宁,湿热黄疸,血热吐衄。
中药栀子作用
1、降压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解热作用
5、镇静作用
6、保护肝脏作用
7、利胆作用
8、泻下作用
9、保护胰腺作用
中药栀子功效的应用(仅供参考)
1、中药栀子能清利湿热,具退黄之功,对黄疸有标本兼治之能。用于湿热黄疸、发热、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者,常与清热利湿退黄的茵陈、大黄配伍,如茵陈蒿汤。
2、中药栀子能泻心、肺、胃经之火,而有除心烦之功。用于热扰胸膈之烦失眠、躁扰不宁、郁闷者,常与除烦的淡豆鼓配伍,以增强清热除烦之功,如栀子鼓汤。用于火热炽盛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常与清热泻火的黄连、黄芩配伍,如清瘟败毒饮。
3、中药栀子(生)研粉外敷,治疗外伤性肿痛,有消肿止痛之功。涂敷疖肿,亦有良效。
4、中药栀子既入气分,又走血分,有凉血止血作用。用于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者,常与凉血止血的黄芩、白茅根配伍。
紫苏叶与苏叶一样吗
紫苏叶与苏叶是一样的。
紫苏和苏叶是一种中药,苏叶是紫苏的叶子,另外紫苏入药的还有苏梗、苏子。
其中苏叶辛温解表和中理气,苏梗理气调中,苏子下气化痰。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一年生,含挥发油,气味清香,性温,味辛。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胸腹胀痛、呕吐、鱼鳖中毒等病症,用量5-9g,
但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食物相克:紫苏叶不可同鲤鱼食,生毒疮。
腺体增生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腺样体,可在扁桃体手术时同时切除,或单独进行,不宜手术者
可考虑放射疗法。
中药治疗
实证:以消痰软坚为主。常用代表方有三子金灯汤。常用药: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挂金灯、桔梗、山慈姑、六曲、甘草。
虚证:以益气化痰为主。常用代表方有四海六君子汤。常用药:海藻、昆布、海浮石、海蛤壳、太子参、白术、茯苓、法半夏、桔梗。
食疗方法
药食同源,尤其是儿童进药困难,运用食疗也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其中以芋艿为最理想。每天约吃200克左右,调味不论淡的、甜的、咸的、干蒸、炖煮、烧汤都可。连服3-6个月。次之为慈姑,因生长时间不长,四季难以为继,而且无法调味,仅仅煮熟淡食,还有海带、海蜇等,也是本病很好的药用食物。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止咳平喘
史书《别录》记载,紫苏子主下气、除寒中,《药性论》记载主上气咳逆,《本草衍义》记载治肺气喘急,所以紫苏子在中医是一种有降气消痰、平喘功效的药材,在临床上常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等病症。
紫苏的功效
紫苏分为: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一、紫苏叶功效:性味:辛,微温,无毒归经: 脾经、肺经二经。1、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3.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4.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二、紫苏梗功效:紫苏辛温行散,叶轻如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胎。故为风寒咳嗽、脾胃气滞所常用,此外,又解鱼蟹之毒。[1]发汗解表(苏叶较佳):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主治风寒感冒,恶寒无汗;风寒犯肺,咳嗽痰多;外感风寒,内兼气滞者用之更良。[1]行气宽中(苏梗、苏兜较佳):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本品为行气宽中,行气止呕良药,兼有理气安胎之功。[1]解鱼蟹毒(苏兜较佳):适于鱼蟹变质,食后吐泻、腹痛。三、紫苏子功效: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另研究发现有抗癌作用
紫苏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紫苏有什么作用
紫苏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属于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为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紫苏的苏梗和苏子均可入药,苏梗功效为理气宽中、止痛、安胎;苏子润肠通便的功效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