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毒症的早期诊断都有哪些

尿毒症的早期诊断都有哪些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那么尿毒症的早期诊断都有哪些呢是众多患者所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将结合有关尿毒症的一些基本知识帮助大家了解下尿毒症的早期诊断都有哪些,以便大家更早认识尿毒症,更好接受治疗。

在尿毒症期,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出血倾向、高血压等进一步加重外,还可出现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以及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是尿毒症的主要症状。在尿毒症早期,患者往往有头昏、头痛、乏力、理解力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最后可发展到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这些症状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某些毒性物质的蓄积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变性;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痉挛,缺氧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脑神经细胞变性和脑水肿。

儿童脓毒症诊断标准

(1)全身情况:发热(>38.3℃)或低体温(<36℃);心率增快(>90次/分)或>年龄正常值之上2标准差;呼吸增快(>30次/分);意识改变;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0 ml/kg,持续时间超过24h;高血糖症(血糖>7.7mmol/L)而无糖尿病史。

(2)炎症指标:白细胞增多(>12×109/L或白细胞减少(<4×109/L)或白细胞正常但不成熟细胞>10%;血浆C反应蛋白>正常值2个标准差;血浆降钙素原>正常值2个标准差。

(3)血流动力学指标: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平均动脉压<70 mmHg或成人收缩压下降>40 mmHg,或低于年龄正常值之下2个标准差);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70%;心脏指数(CI)>3.5 L/min/m2。

(4)器官功能障碍参数:氧合指数(PaO2/FiO2)<300;急性少尿(尿量<0.5 ml/kg/h);肌酐增加≥44.2μmol/L;凝血功能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1.5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0s);肠麻痹:肠鸣音消失;血小板减少(<100×109/L);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70mmol/L)。

(5)组织灌注参数: 高乳酸血症(>3 mmol/L);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或皮肤出现花斑。

尿毒症怎么有效检测

尿毒症怎么检测

1.血常规检查:尿毒症时,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数仅有40~6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当患者合并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时,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改变较少,酸中毒和感染时可使白细胞数增高。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尿常规检查:尿毒症病人的尿改变,随原发病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共同点是:①尿渗透压降低,多数晨尿在450mOsm/kg以下,比重较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作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不超过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②尿量减少,多在1000ml/天以下,到晚期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秒以下时,则可无尿。③尿蛋白为+~+++,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尿蛋白反而减少。④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如能发现粗而短、均质性、边缘有裂口的蜡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

3.肾功能检查: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肌酐清除率虽下降,但血肌酐不升高;在氮质血症期,血肌酐虽已升高,但病人无尿毒症临床症状,亦无代谢性酸中毒;在尿毒症期,当肾肌酐清除率<25ml/min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尿毒症是怎么形成的

在急性尿毒症患者没有尿毒症历史。偶然有点水肿,但血压不太高或正常的血压。一段时间后,肾功能不良,血压高了诊断为慢性尿毒症,发展到肾衰竭。

身体抵抗力下降,偶有急性尿毒症病好治疗后可以正常的生活。但突然有一段时间工作很累。加上受凉感冒发烧,尿少,水肿。医院诊断为慢性尿毒症急性发作。这些患者有急性尿毒症的历史,自认为他已经完好无须注意,久而久之就会损伤肾脏。

发现高血压,而无其他症状,一点红细胞中的尿蛋白,肾功能基本好有时稍差,也没有历史的尿毒症患者同时患有慢性尿毒症。这些患者容易误诊为肾性高血压或血压高。

急性尿毒症患者在第一。但有血尿、蛋白尿,持续一年以上,就变成慢性尿毒症。这些患者可能占慢性尿毒症患者的10%。

如何诊断尿毒症

1、病史及症状

既往多有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痛风病等病史。早期常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可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者,提示并发尿毒症性心肌病,咳嗽、咯痰或咯血、夜间不能平卧者,提示并发肺水肿或尿毒症性肺炎;少数病人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或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可能为心包积液;如皮肤瘙痒、骨痛或肌肉抽搐,甚至行走不便,提示并发继发性甲旁亢或肾性骨病;病人易罹患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等。

2、影象学检查

B超示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核素肾动态显象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核素骨扫描示肾性骨营养不良征;胸部X线可见肺淤血或肺水肿、心胸比例增大或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3、体格检查

多数血压高、贫血貌或面色黝黑,颜面部或下肢浮肿。可有精神神志异常、全身或局部出血、呼吸浅快或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部干湿性罗音、心界扩大、胸膜或心包摩擦音、心率或心律改变、肝肿大及腹水等体征。

尿素氮偏高的症状

一、肾后性偏高见于因尿路梗阻增加肾组织压力,使肾小球滤过压降低时,如前列腺肥大、肿瘤压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两侧输尿管结石等。单纯的尿素氮升高可以因为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蛋白质类食物引起,改变饮食结构,平衡蛋白质、含糖类食物和蔬菜的搭配,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

二、肾前性偏高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肾综合征等。

三、肾性偏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尤其是对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如氮质血症期BUN超过9mmol/L,至尿毒症期BUN可超过20mmol/L,通过这些数据的有效判断,可以确保确诊的准确性。

肾囊肿穿刺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有20%左右的肾脏疾病需要通过该检查确诊。

2、指导治疗:根据肾穿刺病理结果,医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出治疗方案,比如大家关心的是否需要用激素,激素的用量多大,是静脉用药还是口服等。

3、估计预后:通过肾穿刺活检术,可以更为准确地评价肾脏病患者的预后,比如大家最关心的尿毒症,可估算一下发展成尿毒症需要的时间等。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肾穿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并非一定是严重的肾脏病才需要进行。

尿毒症怎么有效检测

尿毒症怎么检测?这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想要了解的,因为尿毒症严重危害大家的健康,想要规避疾病导致的不必要风险的发生,大家就得多咨询相关专家给出的建议,尤其要把握尿毒症怎么检查,正确的确诊才能够为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尿毒症怎么检测

1.血常规检查:尿毒症时,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数仅有40~6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当患者合并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时,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改变较少,酸中毒和感染时可使白细胞数增高。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尿常规检查:尿毒症病人的尿改变,随原发病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共同点是:①尿渗透压降低,多数晨尿在450mOsm/kg以下,比重较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作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不超过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②尿量减少,多在1000ml/天以下,到晚期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秒以下时,则可无尿。③尿蛋白为+~+++,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尿蛋白反而减少。④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如能发现粗而短、均质性、边缘有裂口的蜡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

3.肾功能检查: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肌酐清除率虽下降,但血肌酐不升高;在氮质血症期,血肌酐虽已升高,但病人无尿毒症临床症状,亦无代谢性酸中毒;在尿毒症期,当肾肌酐清除率<25ml/min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4.血生化检查:血浆蛋白降低,总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减少常较明显,多低于30g/L。血钙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于1.7mmol/L。血钾、血钠随病情而定。

5.其他检查:

(1)X线检查:尿毒症病人可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目的是观察肾脏的大小和形态,有无泌尿系统内结石。腹部侧位片可显示有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因肾脏排泄造影剂的功能差,注射造影剂后多不显影,故一般不宜作造影检查。

(2)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检查,对了解两侧肾脏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均有帮助。

(3)肾超声、CT,对确定肾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肿瘤有帮助。通常情况下,尿毒症患者双肾萎缩,皮质变薄。但糖尿病、狼疮、血管炎等继发性病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双肾可以无明显缩小,但B超下皮质回声增强。

温馨提示:这是患者及其家属值得关注和注意的,同时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积极到正规医院治疗这种疾病,正确的诊断病情才能够更好的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的诊断鉴别

诊断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的终末阶段,肾脏的三大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尿毒症。尿毒症的诊断并非只看血肌酐的水平,还要综合上述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临床上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只在检查中可见到肌酐清除率下降。这些尿毒症代偿期的患者常在应激情况下,肾功能突然恶化,并出现尿毒症症状(即前文所述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临床上称为可逆性尿毒症,但一俟应激因素去除,肾功能常可恢复到代偿期。若病情发展到“健存”肾单位不能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即使没有应激因素,尿毒症状也会逐渐表现出来。上述尿毒症各个系统的损害不一定全都会表现出来,在不同的患者,其尿毒症症状可能不尽相同,各系统症状发生的时间先后也不尽相同。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尿毒症时,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数仅有40~6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当患者合并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时,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改变较少,酸中毒和感染时可使白细胞数增高。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尿常规检查 尿毒症病人的尿改变,随原发病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共同点是:①尿渗透压降低,多数晨尿在450mOsm/kg以下,比重较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作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不超过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②尿量减少,多在1000ml/天以下,到晚期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秒以下时,则可无尿。③尿蛋白为+~+++,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尿蛋白反而减少。④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如能发现粗而短、均质性、边缘有裂口的蜡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

3.肾功能检查 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肌酐清除率虽下降,但血肌酐不升高;在氮质血症期,血肌酐虽已升高,但病人无尿毒症临床症状,亦无代谢性酸中毒;在尿毒症期,当肾肌酐清除率<25ml/min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4.血生化检查 血浆蛋白降低,总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减少常较明显,多低于30g/L。血钙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于1.7mmol/L。血钾、血钠随病情而定。

5.其他检查

(1)X线检查:尿毒症病人可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目的是观察肾脏的大小和形态,有无泌尿系统内结石。腹部侧位片可显示有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因肾脏排泄造影剂的功能差,注射造影剂后多不显影,故一般不宜作造影检查。

(2)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检查,对了解两侧肾脏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均有帮助。

(3)肾超声、CT,对确定肾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肿瘤有帮助。通常情况下,尿毒症患者双肾萎缩,皮质变薄。但糖尿病、狼疮、血管炎等继发性病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双肾可以无明显缩小,但B超下皮质回声增强。

肾脏超声检查,具有经济、方便、无创、快捷等优点,能判断肾脏的大小、皮质回声等,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推荐

尿毒症在治疗方面什么误区

对于尿毒症的治疗,传统上多采用透析疗法。但这种人工机器代替人体肾脏工作的替代疗法,在迅速的改善患者机体的代谢紊乱并减轻并发症的发作,降低死亡的可能性上的作用是不能立马摆脱的。 还尿毒症患者选择一些网络宣传的所谓“神药”来治疗,“神药”治疗尿毒症治标不治本,些“灵丹妙药”主要是对"症"的,而不是治本的,如治疗尿毒症水肿的秘方中的药如甘遂、大戟等是通过峻泻逐水方法而达到消肿的目的。这样不仅对尿毒症治疗不利,还会掩盖病情,导致错失早期的诊断和开始的治疗时机。 秘方所制的“灵丹妙药”被吹成了能“治百病

尿素氮高代表什么

其实尿素氮高是尿毒症的表现,需要及早应用中药治疗。很多人不知道身体出现尿素氮高怎么办,这就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很严重的情况。尿素氮高的危害很大,需要我们时刻注意身体的情况,早发现,早治疗。在介绍尿素氮高怎么办之前,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下什么是尿素氮。尿素氮是血浆蛋白氮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一种。在正常情况下,血中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的。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中的尿素氮浓度升高。所以测定血中尿素氮含量可粗略估计肾小球滤过功能。身体尿素氮高代表什么呢?血液尿素氮含量是肾功能检查的一个常规项目。如果这个项

尿常规能测出尿毒症的征兆来吗

什么检查可以确诊尿毒症?尿毒症是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代谢物蓄积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致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称之为尿毒症。 1、血常规检查 检查尿毒症时,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数仅40~6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当患者合并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时,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改变较少,酸中毒和感染时可使白细胞数增高。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 2、尿常规可作为初步筛查是否纯在肾脏功能损伤,

用什么方法可检查出前列腺增生

1、体格检查:检查患者反应是否迟钝、无贫血、无浮肿。高血压:认定或除外早期尿毒症的线索;腹部无包块及位置:判定尿路梗阻的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尿道无分泌物,附睾是否肿大:判断无合并感染。 2、肛门指检:检查肛门括约肌张力:区别神经原性膀胱和前列腺情况,注意前列腺大小,中央沟是否消失,无结节、前列腺硬度,无压痛等。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注意发现无合并尿路感染;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血红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提示尿毒症

临床上如何检查前列腺肥大

1、体格检查:检查患者反应是否迟钝、无贫血、无浮肿。高血压(认定或除外早期尿毒症的线索);腹部无包块及位置(判定尿路梗阻的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尿道无分泌物,附睾是否肿大(判断无合并感染)。 2、肛门指检:检查肛门括约肌张力(区别神经原性膀胱)和前列腺情况,注意前列腺大小,中央沟是否消失,无结节、前列腺硬度,无压痛等。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注意发现无合并尿路感染;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血红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提示尿毒症

尿毒症性心包炎诊断鉴别

尿毒症患者在心前区如听到心包摩擦音,则尿毒症心包炎诊断可确定。 诊断本病需除外心包的其他炎症,如化脓性,结核性心包炎等,脓性、结核性心包炎由原发疾病引起,如结核可午后潮热、盗汗。化脓性心包炎可寒战、高热、大汗等。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同时除外和确定尿毒症性心肌炎。化

前列腺增生症怎么检查

前列腺增生症怎么检查?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要根据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应症状、和临床医生的各种辅助检查、并且结婚患者的一些病史才能确诊是否为前列腺增生症。可见,诊断前列腺增生症并不困难,也不复杂。 但是,如果要正确判断前列腺增生的程度和对肾功能及全身健康造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为了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更全面地进行检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下面分别进行较详细的叙述。 前列腺增生症怎么检查?前列腺增生的检查项目: 1、体格检查:检查患者反应是否迟钝、无贫血、无浮肿。高血压(认定或除外早期尿毒症的线索);腹部无包块及

尿毒症诊断依据

1.面色无华 面色没光泽,颜色发黑,耳廓焦枯发黑等,应注意检查肾功能。面色的动态变化则更应引起重视。在临床上许多尿毒症隐袭起病,病人无自觉症状,肾功能损害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出现贫血,会导致面色变化。 2.头发焦枯 头发焦枯打结,无光泽,特别是动态性的变化,即原来头发光泽柔顺,逐渐变得焦枯打结无光泽,应注意肾功能的损害。中医认为肾脏“其华在发”,头发变化可以反映肾脏的病变。 3.无故的疲乏无力 无原因的长期疲乏无力,特别是极度疲劳感,一种骨头发软的感觉,往往是肾病的征兆。中医理

前列腺肥大常见的检查

1、X线检查:可了解前列腺本身情况和判断前列腺梗阻对尿路造成的影响; 2、肛门指检:检查肛门括约肌张力(区别神经原性膀胱)和前列腺情况,注意前列腺大小,中央沟是否消失,无结节、前列腺硬度,无压痛等;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注意发现无合并尿路感染;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血红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提示尿毒症; 4、肾功能检查: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5、超声波检查:可确定前列腺增生的大小和膀胱无残余尿及其数量; 6、尿流率检查可测知下尿路的功能; 7、体格检查:检查患者反应是否迟钝、无贫血、

尿毒证的辅助检查

营养不良时,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改变较少,酸中毒和感染时可使白细胞数增高。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尿常规检查 尿毒症病人的尿改变,随原发病不同而较大的差异。其共同点是:①尿渗透压降低,多数晨尿在450mOsm/kg以下,比重较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作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不超过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②尿量减少,多在1000ml/天以下,到晚期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