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介绍
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介绍
一、 骨产道异常:1.骨盆显著狭窄或畸形;2.轻度骨盆狭窄试产
失败;3.相对性头盆不称(如:巨大儿.持续性枕后位等)。
二、 软产道异常:1、软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隔;阴道纵
隔伴胎位异常;双子宫未孕之子宫阻塞产道或妊娠子宫扭转;其他严重畸形使胎儿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者;2、软产道手术史,如①双子宫畸形吻合术后;②疤痕子宫:有前次剖宫产史,前次的手术指征在此次妊娠依然存在,或本次妊娠离前次剖宫产间隔过短(小于3年)者或有原子宫切口感染愈合欠佳病史者,此次宜作剖宫产术;若前次剖宫产切口在子宫体部则此次应行剖宫产术;如曾作过子宫瘤剔除术且切入宫腔者,此次应考虑行剖宫产术;③子宫脱垂矫治术后;④生殖道瘘修补或陈旧性会阴III度裂修补术后;⑤阴道疤痕形成狭窄者如阴道灼伤、阴道肿物摘除术或阴道损伤修补术后。3、宫颈因素,如宫颈疤痕;宫颈水肿坚硬不易扩张;宫颈痉挛性狭窄环经处理不能纠正者。4、外阴因素;严重外阴水肿不能有效消除者,外阴、阴道静脉曲张者。5、子宫缩复环未能松解伴胎儿窘迫者。6、病理性缩复环或先兆子宫破裂。7、软产道相关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下段或宫颈部肌瘤、子宫颈癌或盆腔肿瘤阻碍先露下降者。
三、 产力异常:原发或继发性宫缩乏力:出现产程进展迟缓或产妇
衰竭,经处理无效者;宫缩不协调或强直性子宫收缩,短时间内不能纠正,且出现胎儿窘迫者。
四、 胎位异常:横位,臀位足先露,完全臀位而有不良分娩史者。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以外,我们还是建议准妈妈们进行顺产,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对自身也是有好处的,进行手术毕竟也是一种伤害,而且剖宫产会在子宫留下刀口,不利于二次怀孕。这也应该是妈妈们考虑在内的。
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剖宫产是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孕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婴儿顺利地自然降生而由医生采取开刀手术取出胎儿的一种方法。其实这已经很清楚,施行剖宫产手术的前提是:孕妇不能自然分娩,胎儿宫内情况紧急不容孕妇自然分娩。 从医学科学的要求来看,临床上对剖宫产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上,身高150厘米以下,胎儿的头过大而产妇盆腔太小或产道狭窄,造成产妇无法自然分娩,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胎儿宫内紧急,等等,符合这些临床指征才可以考虑采取剖宫产取胎。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剖宫产只能是一种应急措施,它对解决难产、保全胎儿和孕妇的生命是有效的。但其安全性也只是相对而言,对孕妇产后的身体健康,会带来弊端;因此,对剖宫产手术的选择,无论是医生还是孕妇本人及其家属,都必须慎重,不可随意。 以下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剖腹产手术适用于孕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阴道分娩危及孕妇或胎儿的安全时。 剖腹产手术的主要适应症如下: (一)危及胎儿: 1、血氧含量降低; 2、胎儿心率过低或过高; 3、子宫异常:子宫过小、疤痕子宫或子宫畸形; 4、多胎妊娠 5、子宫颈异常:宫颈口过松;孕妇患活动期生殖器疱疹感染; 6、胎盘及脐带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7、发育异常 (二)危及孕妇: 1、头盆不称(胎儿头过大,不能通过骨盆); 2、产程过长;(如第二产程延长) 3、胎位不正:臀位;横位; 4、高龄产妇(年龄大于40岁) 5、孕妇处于危急状态(妊娠毒血症,先兆子痫,子痫,高血压)。
细看剖宫产
很多人对剖宫产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它是一种帮助准妈妈分娩的手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麻醉技术的提高,这种手术的刀口越来越小,痛苦也越来越少。而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手术费用已经很少被列入考虑范畴,况且很多人不会再要第二个孩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要求进行剖宫产,她们的理由有很多。
为什么有人主动选择剖宫产
*剖宫产可以让孩子避免经过产道的挤压,这样宝宝会更聪明;
*阴道分娩很多人也要经过侧切这一刀,痛苦不会比剖宫产少;
*自然分娩,孩子经过产道,会把那里撑得松弛,不宜恢复,会影响膀胱的功能和将来二人 世界的和谐;
*阵痛的感觉太可怕,我受不了;
*手术单上那么多可怕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很小。剖宫产只是一个小手术,不用担心什么。
正是人们对分娩方式的诸多误解导致了剖宫产的居高不下。那这些理由是否有道理呢?专家告诉我们: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
*剖宫产是手术产,一般来说,不建议没有任何医学指征的健康孕妇选择剖宫产。与正常的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并发症多,手术期间出血量增多,手术后易发生感染。
*剖宫产术后不能很快恢复进食,会引起泌乳减少,使哺乳的时间推迟,不能及时给孩子喂奶。
*剖宫产恢复起来也没有自然的阴道分娩那么快。通常自然分娩2-4天后即可以出院,剖宫产6-7天伤口才能愈合。
*选择剖宫产生下孩子,因为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的过程,并发症会比自然分娩的孩子高,尤其是新生儿湿肺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率增加。
*至于生产会影响到将来的夫妻生活这样的问题,不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产,均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医院实施剖宫产有着严格的手术指征要求,剖宫产对健康的准妈妈是没必要的。
谁应该做剖宫产
*胎儿过大,母亲的骨盆无法容纳胎头。
*母亲骨盆狭窄或畸形。
*分娩过程中,胎儿出现缺氧,短时间内无法通过阴道顺利分娩。
*母亲患有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无法承受自然分娩。
*高龄初产。
*有多次流产史或不良产史,胎儿特别珍贵。
谁来决定分娩方式
一般来说,医生会按照准妈妈的身体情况和是否存在剖宫产指征来决定要不要选择剖宫产。
一旦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医生有责任将剖宫产的危险性极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实地告知准妈妈本人,必须由准妈妈本人极其家人同时签署手术单才能进行手术。
剖腹产的产前产后注意事项
剖宫产是在自然分娩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难,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和健康时采取的补救措施。现代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麻醉技术的现代化、输血技术的完善,剖宫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从而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方式,甚至把一些孕妇领进一个误区,即为了避免产痛而选择剖宫产,更有甚者认为剖宫产的孩子聪明、剖宫产的母亲身材姣好。事实上,所有手术都有手术指征,是否实施手术要由医生来决定,唯独剖宫产可以由孕妇自己决定,其没有手术指征的“手术指征”就是“社会因素”。
我们首先要知道剖宫产并不万能,手术要切开腹壁至子宫壁前后共7层,每层都有血管,剖宫产出血要比自然分娩出血多,还会有羊水栓塞、伤口脂肪液化、伤口感染等危险存在,麻醉时也存在麻醉意外的风险。对胎儿来说,在手术中娩出,发生羊水吸入、肺透明膜、湿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的几率都高于自然产。
综上所述,孕妇如果有自然产的条件,就尽量不要选择剖宫产;而如果有剖宫产的手术指征,需要剖宫产,要做好心理准备,勇敢面对。
哪种分娩方式安全
头胎剖宫产,第二胎能顺产吗?
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也得剖吗?专家认为,理论上不是,只要子宫之前恢复得好、胎儿体重控制好,再次妊娠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时孕妇可以自然分娩,但生产中子宫破裂的风险会相对较高。而且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子宫破裂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所以,临床上第一胎剖宫产的孕妇再选择自然分娩需要严密地全程监控,但孕妇和家属时常为了“保险”起见,最终选择剖宫产,这种比例占绝大多数。
妇幼保健院主任表示,从临床来看,不少女性生头胎时,因为年轻,不太了解生育过程,对生孩子的分娩疼痛感到恐惧焦虑或完全听从亲友的意见,在没有任何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就选择要求剖宫产了。到生第二胎时,又产生自己生产的意愿,但因为子宫已经有了疤痕,顺产风险增加,内心就会很纠结。
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如果选择顺产,在产程的观察中医生会尤其注意子宫破裂的先兆症状,如果头胎经过试产后出现难产而改剖宫产的产妇,再次生孩子时宫口可能会开得快一些,但如果第一胎连试产都不试,直接选择剖的话,这样的孕妇在生二胎时子宫颈口还是相当于初产妇的状态,产程时间会较长,对子宫下段疤痕处压迫和拉伸时间加长,那么相对风险就会增高。
因此,头胎生产时,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自己生。一般来说,符合经阴试产条件的孕妇要认识到,剖宫产手术只是用来解决难产问题的,没有胎儿窘迫和产程异常或意外等手术指征的情况不能去要求手术。国内产科专家对近十年的剖宫产产妇所做统计学调查显示,剖宫产对母亲和孩子所造成的远期不良影响比我们目前意识到的要多得多,所以,怀头胎的孕妇从进门诊检查那天起,我们医护人员都在做宣教,特别是我们的孕妇学校,从孕前知识一直讲到产褥期知识,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的弊端,严把剖宫产这一关。
为什么有的产妇出现难产又改为剖宫产?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产妇顺产过程中出现难产又改为剖宫产,受两茬罪?对此,王翔主任表示,生孩子的过程人各不同,千人千样,其中很多事情都是随时可能变化的,这些变化不可预知,不能预测。所以每一个孕妇的生产都叫试产,大部分孕妇妈妈都可以顺产,但有小一部分在顺产过程中,会出现异常变化,如胎头方位、胎头下降、胎心、宫口扩张和宫缩的异常变化,以及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羊水栓塞(发生率虽然低,但死亡率非常高)等意外变化,逐渐就会把一个顺产变成难产或瞬时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那时医生就会把自然分娩立即改成剖宫产了。还有极个别因难产定了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在手术准备期间宫缩紧胎位正了,胎头下来了,在手术室里又会很快顺产了。所以,生产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医生和助产士持续地关注监测,不时地检查评估。
王翔主任说,我们产房医生和助产士会对每一位孕妇妈妈在产前产时的每一步进行仔细观察监护和个体化评估,看她下一步能不能自己生,不会轻易决定剖宫产。同时还会对产程中孕妇妈妈进行全方位周到服务,从宫口开大3个以上开始有一对一的助产士陪伴分娩直至产后2小时,对孕产妇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指导饮食休息,鼓励和帮助自然分娩。
第一胎顺产,第二胎会像第一胎那样痛吗?
从分娩阵痛来说,很多有生二胎经验的妈妈都反映,第二次的自然分娩会很轻松,因为从分娩产程来说,阴道有过第一胎分娩时的扩张,第二胎总体看会比第一胎快很多,但第二胎也有难产情况发生,需要看具体情况。从分娩疼痛感来说,第二次分娩虽然仍会痛,但因疼痛的时间缩短,痛感也会比第一胎轻一些。因此,自然分娩是对妈妈和宝宝最好的分娩方式是有理由的。
快到预产期早住院可以吗?
临近预产期的孕妇,内心总是不由得开始焦虑和紧张,既希望能快些看到宝宝解除自己臃肿笨拙的身形,又担心分娩会给自己和宝宝带来的风险,有些孕妇妈妈会在产检时央求医生提前住院。有必要为此提前住院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提前住院的孕妇妈妈多数会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影响饮食睡眠,结果有可能引起胎动和胎心的异常变化。正常情况下出现临产征兆后可入院待产,医学上规定正常待产者超过41周后方可入院引产,过早要求引产,很容易造成人为的引产失败而增加剖宫产率。
剖宫产为何受孕妇欢迎
作为现今最常见的产科手术之一,剖宫产术广为人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教授张为远说,剖宫产实际上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可是,现在不管是高危还是低危,甚至毫无手术指征,孕妇都要求进行剖宫产。所以,在很多大中城市,剖宫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分娩方式。
据调查,在我国,现在至少50%以上的产妇放弃自然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为什么剖宫产如此深得孕妇的青睐呢?据一早就打定主意要进行剖腹产的刘小姐说,剖宫产当然好了,阴道分娩产程长,痛十几个小时也未必能顺利生下来,有的产妇捱到最后又不得不去剖腹产。我最怕痛,也担心这个过程中我的宝宝会有危险,而剖宫产就不同了,进了手术室一小时左右就能出来,又快又有麻醉,加上术后镇痛,基本上是“不痛生孩子”。所以,刘小姐打算择期做手术,免了那层痛苦。
而对性生活要求特别高的Lisa说,阴道分娩会影响阴道的松紧度,会影响日后的性生活质量,因此我也是要求医生给我择期手术把孩子拿出来。据推测,这可能是一些产妇自主要求剖宫产的原因之一。
更令人忧虑的是,在城市医院设法控制剖宫产率的同时,区、县医院,甚至乡镇卫生院正在热衷于开展剖宫产术,剖宫产率甚至高达80%以上。
动脉导管未闭怀孕可以吗
1.孕前
由于儿童期动脉导管未闭可经手术治愈,故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较低。若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应于妊娠前给以未闭导管结扎或切断手术矫治。
2.妊娠期
(1)早孕期如发现未闭动脉导管口径较大,但尚未出现明显的右至左分流,可考虑妊娠期未闭动脉导管手术矫治。如已有肺动脉高压,并有明显的右至左分流者,宜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2)未闭动脉导管口径较小,肺动脉压正常者,无明显症状者,可继续妊娠至足月。妊娠期除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外,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分娩时间与分娩方式:动脉导管未闭,口径较小,无肺动脉高压者,可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如产程较长或出现胎儿窘迫,应放松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未闭动脉导管口径较大或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位不正,亦宜于妊娠37周或胎儿已成熟能存活时,采取选择性剖宫产终止妊娠。妊娠过程中若出现心悸、气喘等先兆心力衰竭症状者,应控制心衰后终止妊娠。
(4)分娩或剖宫产手术前后应给以抗生素,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
所以说,动脉导管未闭可以怀孕,只要做好孕前,妊娠期的一些解决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孕育可爱的宝宝的。可以在宝宝出生后对孩子进行治疗,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如果情况比较恶劣,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做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所以在孕期也要注意检查胎儿是否健康。
剖腹产疤痕憩室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口服短效避孕药3~6个月,停药后复发率高。建议:将激素治疗(HT)作为剖宫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药物。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不统一!
①憩室大小不是手术的唯一指征,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应予以积极手术治疗。
②Marotta等提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深度≥80%子宫肌壁厚度,或憩室上方子宫肌壁厚度≤2.5mm为手术指征。
③当子宫下段疤痕处厚度值≥3mm时,妊娠子宫维持至足月妊娠是相对安全的;对于厚度值3mm的憩室,需要切除局部疤痕组织进行子宫肌壁重建。
3.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疤痕憩室切除术:损伤较大,一般不用。
4.经腹疤痕憩室切除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易留下疤痕。
5.宫腔镜术
宫腔镜下切开憩室下缘及周围组织,扩大憩室,使之平坦而去除死腔,使经血流出,不能修补憩室;破坏具有分泌功能的内膜及异常血管。宫腔镜操作过程中有子宫穿孔的风险,所以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6.腹腔镜术
腹腔镜下子宫疤痕憩室切除+修补术,目前报道尚不足。
剖宫产子宫切除手术指征是什么
要点:剖宫产子宫切除术指征大多数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与胎盘植入或子宫切口有关的子宫下段出血、羊水栓塞、巨大子宫肌,瘤、子宫大血管撕裂、严重的宫颈发育异常或原位癌。
我国孕产妇多为20~30岁之间的年轻妇女,子宫对于年轻女性来说,不仅是生育器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手术切除子宫会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应尽可能保留子宫,但对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应不失时机地切除子宫,以挽救生命。
(一)指征
1.前置胎盘十疤痕子宫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且胎盘附着在前壁疤痕处,胎盘剥离后,其剥离面的疤痕不收缩可继续出血,此时,为迅速止血须切除子宫。
2.植入性胎盘完全性胎盘植入者,胎盘不能剥离,特别是植入原子宫切口疤痕,当胎盘剥离时可发生大出血,为挽救产妇生命,需及时切除子宫。
3.胎盘早剥、子宫胎盘卒中如产时出现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可并发消耗性凝血障碍,必须迅速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
4.对于由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致子宫过度膨胀者,如出现子宫收缩不良,经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结扎子宫供血血管等治疗措施无效,发生危及生命的产后大出血,或子宫收缩乏力并发DIC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及时切除子宫。
5.羊水栓塞急性羊水栓塞者如有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且血液不凝者,应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控制胎盘剥离面血窦出血,并阻止羊水成分继续进入血循环。
6.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原切口愈合异常,子宫疤痕重度粘连,宜剖官产时同时切除子宫,以防术后出现后遗症致产妇生命受到损害和再次开腹手术。
7.绒毛膜羊膜炎若绒毛膜羊膜受严重感染或并发败血症时,为防止产后继发性腹膜炎,盆腔脓肿或中毒性休克,最好选择切除子宫。
8.子宫切口过度撕裂剖官产术中如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延伸至子宫动脉、官颈或切口处复杂撕裂致出血无法控制,为彻底止血以防产后大出血及感染,可切除子宫。
9.宫颈、宫体部良性或恶性肿瘤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且肌瘤巨大、数目多、肌瘤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影响缝合及伤口愈合,肌瘤变性可考虑切除子宫。如合并官颈癌、卵巢癌等应切除子宫,切除子宫的方式由癌的类型和分期决定。
(二)分类
子宫切除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于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宜在积极输血补充血容量抗感染的同时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若合并中央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宫颈病变、宫体恶性病变应予全子宫切除术。
医生为何也不拒绝无指征剖宫产
在医院里,只要孕妇提出要求择期剖宫产,医生也是欣然答应。张为远介绍,据统计,有1/3的孕妇是的确有剖宫产手术的指征,还有1/3是可剖可不剖,剩下1/3是孕妇自己要求剖宫产。这样看来,有近2/3的产妇是可以不用剖宫产的。
据某广州三甲医院妇产科主任介绍,时下流行剖宫产,主要是医生并没有把握好手术指征,同时孕妇也受到医生导向的影响。由于剖宫产对医生来说简单又快速,相比阴道分娩,医生付出的劳动少,获得的收益大,不仅手术费用比阴道产高1000-2000元,而且也可以理所当然地收红包,所以,即使毫无手术指征医生也会“答应”孕妇的剖宫产要求。
另外,阴道分娩产程长,变数多,医生为了减少自己肩上的责任,利用剖宫产手术快速解决问题也省事得多。由此可见,在我国剖宫产率的上升不仅仅是纯医学问题,绝对数量的剧增正是很多社会、医源性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褥热的预防
1、加强孕期保健及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临产前2个月避免盆浴和性生活,积极治疗贫血等内科合并症。
2、待产室、产房及各种器械均应定期消毒。取缔非法接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及手术操作,认真观察并处理好产程,避免产程过长及产后出血。
3、掌握会阴侧切开指征和手术技术的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会阴侧切术的切口属3类切口,此类创伤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0%-17%,术后注意切口的消毒和清洁,结合切口裂伤情况,适当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有水肿者可同时给予会阴切口照灯,促进循环和水肿的消除,促进切口愈合。
4、产后仔细检查软产道,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产褥期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擦洗2次,仔细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者,产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产程长、阴道操作次数多及胎膜早破、有贫血者,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6、降低剖宫产率。尽量减少手术指征不明确的剖宫产及社会因素(挑选好日子等)而行的剖宫术手术。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适应症
1. 前次剖宫产术式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术中无切口撕裂,术后切口愈合佳,无感染。
2. 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2 年或2 年以上。
3. 超声提示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厚度达2-4 mm 以上,无薄弱区。(2~4mm,到底是多少以上啊?o(╯□╰)o囧rz)
4. 无子宫肌瘤剔除、宫腔镜下电切等子宫瘢痕或子宫破裂史。
5. 阴道试产前行彩超检查评估胎儿大小,胎儿体重小于4000 g。
6. 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复存在,又未出现新的剖宫产指征。
7. 无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无其他不适于阴道分娩的内外科合并症。
8. 试产过程中产程进展顺利;此次妊娠具备阴道分娩条件,分娩三要素不存在异常情况;骨盆内测量检查正常。
9. 胎死宫内或胎儿有严重畸形者。
10. 有较好的医疗监护设备,医师可随时到场监护分娩,能立即麻醉,急诊剖宫产手术人员可随时到场,具备随时手术、输血和抢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