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颈椎病呢
如何诊断颈椎病呢
颈椎病好发于40-60岁乏间的成人,男性较多于女性。患病者经常感觉到头、颈、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的疼痛,并可有进行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重者可致肢体软弱无力。最主要、最直接的致病因素是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尤其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损伤,易于发生颈椎病。
通过MRI医生能够观察到患者朋友的实际病情,而且这种方法也比较准确和直观。在中央型和旁中央型颈椎病症中可显示清晰影像:
(1)中央型:椎间盘从受累椎间隙水平呈团块状突出,压迫颈脊髓前方中央部位,受压脊髓局部可呈弯曲、变扁或凹陷状向后方移位,并有信号异常的表现,其中以信号增强为主,有时可见脊髓内空洞影像;
(2)旁中央型:椎间盘呈块状或碎片状向后外侧突出,压迫颈脊髓侧方和一侧神经根,颈脊髓前外侧受压变形,向后方或健侧移位,局部信号增强,神经根向后外侧移位或影像消失。
由此可见确诊颈椎病还是非常有方式的,不仅仅对待身体疼痛部位,患者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再加上专业的MRI医学方式进行专业核定,颈椎病就应该可以确诊了。所以对待患者身体部位稍有不慎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不是颈椎病,然后再及时进行后期的治疗,早日摆脱病痛,早日康复。
怎么自我诊断颈椎病
颈椎病在久坐伏案工作的人群当中发病是非常广泛的,很多白领在工作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头晕,其实有些不是头部的原因,正是颈椎病在作怪,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有了症状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那么在去医院之前我们从哪些症状可以自我判断是不是患了颈椎病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自我诊断颈椎病要怎么做。
颈椎病主要是在颈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钩椎关节失稳、钩椎骨质增生等原因,致使颈椎动脉血流受阻,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按照以下两种方法,我们就可以用来初步判断颈椎病:
头颈旋转时出现眩晕是本病的特点,又称颈性眩晕。这是因为头颅的旋转主要是在颈1-2间进行,椎动脉此处在转头时最易受压。
检查颈椎出毛病的部位:微微低头,从最突出的第七颈椎开始往上,手轻轻地按压颈椎及左右两侧。
检查颈椎活动度:把头缓慢向各个方位旋转,看颈部是否出现疼痛。如果出现压痛,或者摸到条锁状、砂粒状的硬块,可能就是颈椎问题的所在。
上边是自我诊断颈椎病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非常实用的。自我诊断了之后对自己的病情就可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为了下一步的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们无论是否患上颈椎病都要了解一下。
颈椎病的自我诊断方法到底有哪些
1、颈椎病的症状首先肯定会肯现在颈项部。得了颈椎病,患者会感到颈部疼痛、并且有僵硬感。头部常偏向一侧、如果脖子移动就会感觉十分疼痛。
2、颈椎病患者经常会感觉肩部、背部麻木或疼痛;下肢可出现放射性痛、麻等感觉,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好转,但是如果活动的动作大了,就会感觉更加严重加重。如果感觉冷的时候,病情也会突然加重,热的时候比过去也稍有缓解。
3、如果有颈椎病,患者会觉得眼睛看东西比较模糊,感觉睁眼无力,眼前总有东西在闪。在颈部过度活动时出现眼痛、眼肌痉挛等症状。有时也会感觉头疼。
4、聚统计发现,患有颈椎病的人都会有失眠的现象,经常睡不着,只有服用镇静药物才能入睡,最后不仅影响工作和学习,还会导致身体虚弱。
5、记忆力障碍是颈椎病最明显的表现,经常丢三落四,刚做过的事可能瞬间就会遗忘。
6、对于颈椎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有事会觉得没有食欲,吃不下饭。走路时经常感觉双腿麻木,行走不便等情况。
通过了解,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如何去诊断颈椎病了,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的人会怀疑自己有了颈椎病,那么当我们知道了诊断方法以后,就可以诊断出是否患有颈椎病,如果疾病出现以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加强护理。
颈椎病怎么进行临床诊断
颈椎病诊断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②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疾病后 方可诊断颈椎病。③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脖子疼就是颈椎病吗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碰到脖子酸疼,肩背酸疼的现象。而颈椎病中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状之一就是脖子肩背酸疼。那么,脖子疼是不是颈椎病呢?
颈腰椎病专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脖子酸疼并不一定是颈椎病。开看看专家最这种现象的解释
日常生活中,肌肉劳损也会造成脖子疼痛,可能并不是颈椎病。还有神经系统有异常,病人出现肌肉萎缩、没有力量,麻痹,还有神经系统的疾病也可以造成类似症状。比如说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症状与颈椎病的早期症状就很相似。换句话说,出现了这些症状,不意味着是颈椎病,怀疑是颈椎病可以按照颈椎病做相应的检查来确定。一般可以通过这些检查来确定是不是得了颈椎病。一方面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一方面根据影像学检查,包括照X线片,必要的话也可以做核磁共振或者CT,这些都是帮助诊断颈椎病常用的影像检查,而且准确度是相当高的。
在日常生活中,当您出现肩背酸痛症状之时,不要惊慌,有的时候这些症状并非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而是其他一些疾病的征兆。怀疑自己患有疾病的,可以去医院做颈椎间盘突出诊断以便确定出现的异常状况的病因。
颈椎病的诊断方法
如今颈椎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个人颈部问题程度不同,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许多人虽然颈部感到比以前不舒服了,但也没到颈椎病的程度。随着对颈椎病的认识加深,也出现了判断颈椎病的标准:
(1)病史和症状 中年以上,有慢性发作性颈僵伴有肩臂麻痛,或有头晕、耳鸣、视雾、碎倒症,或有下肢麻沉无力及震颤、瘫痪,或有肢端发凉、紫绀等。
(2)体征 有颈丛、臂丛神经根受挤压表现,或椎动脉、脊前动脉受挤压表现,或有颈脊髓受挤压表现,或有颈交感神经受挤压表现。
(3)X线检查 可有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后突、椎间隙狭窄、椎体缘或钩突骨赘形成、项韧带钙化等表现。
(4)化验及其他特殊检查 三大常规、血沉、抗“O”一般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脑血流图可见左右椎动脉不对称,尤其在转动颈部时,患侧可出现波幅明显下降,脊髓造影可见颈段不全或完全性梗阻等。
临床上若排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且上述4项中有3项症状者即可确诊,有2项症状者为可疑,但前3项内有2项症状明显者亦可确诊。
以上便是如何判断颈椎病的方法,发现颈部有异常时 最好去医院检查,如有符合上述标准的,医生需提出相应的就医建议。希望以后能有更加标准的诊断依据,减少颈部有问题的人的痛。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发于劳动者和中年人群。下面看下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为:
1、临床表现与影象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象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3、仅有影象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颈椎病。
最后,小编真心的提醒朋友们: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千万不要拖延治疗,这样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在病情加重后,治疗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还有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慎重。
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少见,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诊断颈椎病的依据
由于颈椎病病程较长,病理变化较多,临床表现也较为复杂。因此,医生在诊断颈椎病时要通过较全面、细致的检查,甚至要选择一定的特殊检查方法才可确诊。
医生接诊后,首光是询问病史。病史包括病因,有无外伤史,首发症状的性质、时间,症状的演变过程及曾经接受过的治疗和疗效等。特别是首发症状的性质与特点、症状演变过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例如:早晨起床后颈部疼痛,活动后减轻,同时伴有腰部疼痛的,一般考虑为骨质增生性改变所致;颈部有不适感或酸痛,可能表明颈椎间盘退变,一侧上肢麻木或由疼痛开始发病,往往为钩椎关节不稳或骨质增生;猝倒起病的,多为椎动脉第2或第3段受压或受刺激所致。
医生进一步的工作是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局部是否有压痛点、颈椎活动范围及一些颈椎试验检查。此外,为了定位诊断或鉴别诊断,对感觉、运动、反射等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有时也酌情予以选择。例如:手部和上肢的感觉障碍分布区,与受累颈椎椎节定位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感觉障碍分界、积度及除痛觉之外其它感觉,如温觉、触觉及深感觉的检查,均有助于诊断。运动检查,主要是进行肌张力、肌力、步态等方面的检查。反射检查,一般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肱桡肌反射等深、浅反射及霍夫曼征等病理反射。
常规的辅助检查。主要为X线检查,可拍摄颈椎正位、侧位、斜位平片,也可拍摄动力性(过屈、过伸)侧位片。特殊的辅助检查,有断层摄影(或称体层摄影)、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另外,为了鉴别诊断,可根据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肌电图、脑血流图等项检查。
颈椎病的分期、分型,可根据病理变化或临床特点加以区分。在临床上一般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食管压迫型及交感神经型。临床症状与X线片均符合颈椎病者可确诊;有临床表现,在X线片上无异常者,可在除外其它疾患的前提下诊断;临床上无症状、体征,X线片上异常者,则不应仓促下诊断。在临床具体表现上,上述几型往往混合在一起出现,尤其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因椎动脉周围有大量交感神经纤维包绕,故此两型常合并存在。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一旦有颈部不适、手臂麻木、下肢无力、头晕等症状时,就应该去医院就诊,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