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成药治胃病最好 香砂平胃丸理气健胃
什么中成药治胃病最好 香砂平胃丸理气健胃
该药是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藿香,砂仁,香附,枳实,南山楂,麦芽,六神曲所组成。
方中以苍术健脾燥湿为主药;厚朴,枳实,香附下气宽终,消胀满为辅药;陈皮,砂仁,藿香芳香化湿,醒脾开胃,降逆止呕,以南山楂,六神曲,麦芽消导宿食积滞,以甘草调和脾胃,以上诸药为佐使,诸药相伍,可有理气健胃,和胃消食的功效,对治疗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有一定疗效。
教你科学服胃药
人们常吃的五谷杂粮,胃肠的功劳是最大的,但是担子也是最重。随着人们年龄在不断的增长,不少人在不经意之间就已经得了老胃病。据了解,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20岁—50岁的人患病率约为10%,51岁—65岁则高达50%。要想和老胃病“相安无事”,对症下药是必要的前提。
吃完饭胃会胀——香砂六君丸。老觉得肚子有点胀,或者经常隐隐作痛;吃完饭症状加重,总是没胃口,打不起精神;舌头边缘有齿痕。这种老胃病属于脾胃气虚型,可选择香砂六君丸或补中益气丸。
一受凉就胃痛——香砂养胃丸。很多脾胃气虚型老胃病会“毛病越来越多”,劳累或受凉后也会胃胀胃痛,还经常吐酸水。喝热水或捂着肚子会觉得舒服些,这说明已经发展成了脾胃虚寒型老胃病。常用中成药,如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都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
总饿却不想吃——养胃舒胶囊。胃里觉得烧,饿得比别人快,吃得却不多,口干舌红,大便干燥。这些症状说明胃里有虚火,属于胃阴不足型,可选择养胃舒胶囊。
有口臭常恶心——胃热清胶囊。老胃病除了上面三种虚证,还会有实证。如果总觉得肚子胀,舌苔黄而厚腻,口苦口臭,还时常恶心想吐,这都是湿热在“作祟”,属于脾胃湿热型,可选择胃热清胶囊。
生气时症状重——胃苏颗粒。中医认为,肝的功能不顺畅会影响脾胃,导致肝胃气滞。如果老胃病经常在生气、烦躁、郁闷等情绪变化时发作,多属于这种类型。可服用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等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的中成药。
腹胀打嗝治疗
◆西药非处方药:
二甲硅油 也称聚二甲基硅油,为消胀药。该药能降低表面张力,消除胃肠道中的泡沫,使被泡沫贮留的气体得以排除,从而缓解胀气。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
药用炭 也称活性炭,能吸附肠内异常发酵产生的气体,减轻腹胀。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
乳酶生 也称表飞鸣,为活肠球菌的干燥制剂。该药在肠内分解糖类生成乳酸,使肠内酸度增高,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减轻发酵及产气。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
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 也称整肠生,可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维持生态平衡,消除消化不良、腹胀等症。其剂型为胶囊剂、颗粒剂,口服应用。
多潘立酮 又称吗丁啉、胃得灵,能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及蠕动,使胃排空速度加快,消化和推进食物,促进食物及肠道气体排出。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嗳气等。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
◆中成药非处方药:
木香顺气丸 主要成分为木香,砂仁、香附(醋炙)、槟榔、陈皮、厚朴(炙)等。能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嗳气。其剂型有:丸剂、颗粒剂,口服应用。
香砂养胃丸 主要成分为木香、砂仁、白术、陈皮、香附(炙)等。能温中和胃。用于胃脘满闷、反酸水。其剂型为丸剂,口服应用。
香砂平胃颗粒 主要成分为苍术(炒)、香附(醋炙)、砂仁等。能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其剂型为颗粒剂,口服应用。
属于治疗腹胀的中成药还有:沉香化气片、丁沉透膈丸、调气丸、复方制金柑冲剂、和胃平肝丸、猴头健胃灵胶囊、加味四消丸、健脾丸、洁白胶囊、积术丸、逍遥丸、六味能消胶囊、摩罗丹等。
选准中成药才能打好保胃战
治胃病选用中成药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然而,市场上能用于治疗胃病的中成药非常多,究竟该怎样按照中医辨症施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呢?才能在胃病治疗中打好“保胃战”呢?
市场上常用的中成药如:气滞胃痛冲剂、舒肝止痛丸、沉香舒气丸等,适用于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胸肋胀满,胃脘疼痛,痛连两肋,嘈杂恶心等症的治疗。然而,尽管上述中成药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各种药物的作用都有不同的侧重。举例来说:
(1)气滞胃痛冲剂是由四逆散加减组成的方药,既能舒肝理气,又能和胃止痛。
(2)沉香舒气丸与气滞胃痛冲剂、舒肝止痛丸相比,侧重于疏肝理气,而和胃之力偏弱,多用于两肋胀满疼痛为主,兼有胃脘疼痛,嘈杂吞酸,恶心呕吐等症。
(3)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火灼胃引起的胸脘痞满,灼热疼痛,急躁易怒,嗳气吞酸之症.用加味左金丸最适合。
(4)舒肝止痛丸与气滞胃痛冲剂相比,偏重于止痛。
(5)因寒所致的胃痛可选用温胃舒或胃气止痛丸。
(6)胆寒有内生寒和外感寒邪之分,应用时必须辨别清楚.温胃素由温胃汤化裁而成,方中甘草等药,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
(7)胃苏冲剂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等导致胃气壅滞,胃失和降的胃脘胀满,疼痛,嗳气,排便不畅等。
(8)胃气止痛丸具有理气散寒,安胃止痛等功效,适用于外感寒邪所致寒凝气滞的胃脘胀痛.暖气呃逆,不思饮食。
(9)夏秋季节,湿气弥漫,困阻脾胃,阻滞气机,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者,可选用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以健脾和胃。
(10)肝郁气滞日久,从气入血,导致气滞血瘀而出现的胃痛,则应选用元胡止痛颗粒剂。
(11)湿郁日久化热,湿热交阻.脾胃不和,三九胃泰用之最为适宜。
(12)饥饱失调,素食停止所致脾胃不和者。则应选用加昧保和丸消食导滞。
(13)胃病日久或素体虚弱,脾失健运,饮食不化,气机阻滞引起的脘腹胀满.嗳气食少,大便稀溏,形疲乏力等症状,宜选用人参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前者侧重于健脾和胃,后者偏重于行气化滞。
(14)湿热阻滞,气机不畅,饮食内停,湿热挟滞者可考虑使用香连化滞丸清热化湿,分解化滞。
(15)因形体消瘦,脾胃虚弱.导致胃下垂者.可常服补中益气丸。
(16)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两胁胀满、胃脘作痛、纳差乏力、食后嘈杂、呕吐酸水、呃逆嗳气、面色萎黄、四肢倦怠等症的胃病患者,宜选用香砂养胃丸。
(17)素体阴亏或热伤阴液或瘀血不去,新血不生,阴亏血少导致胃阴不足,出现胃脘隐痛,嘈杂似饥,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难解者,宜选用养胃舒或养胃冲剂。
(18)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病患者,以及胃癌、食道癌患者,猴菇菌片作为辅助治疗效果甚佳。
(19)脾胃气虚、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苍白、胃脘痞胀、大便稀溏等症的胃病患者及胃下垂者.服用补中益气丸尤为适宜。
有鉴于此,故而专家建议胃病患者在选购中药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症状、病情特点,胃病证型,并在正规的中医师的指导下选购,才能选准中成药,才能打好“保胃战”,否则“保胃战”只会陷入“苦战”、“持久战”,而让胃病治疗陷入“僵局”。
治胃病最好的中成药 香砂枳术扶脾和胃
该药由枳实,白术,香附,枳壳,陈皮,木香,砂仁,山楂,麦芽,六神曲所组成,本方是在二味枳术丸的原方基础上,加入行气消食之品,所以在舒畅气机,快利胸膈, 消胀化滞,开胃进食方面,较二味枳术丸的功效更为完善。它的主要功效是顺气宽胸,扶脾和胃,适宜于因脾胃不和所引起的饮食不振,气滞停食,胸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
补气健脾祛湿有哪些中成药
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比较多,包含但不包括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六君子丸、理中丸、人参养容丸等。虽然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很多,但不同原因导致的气虚、脾胃虚弱、体湿通常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特点,而不同药物在功效上也细微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的补气健脾祛湿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
根据身体筛选切记胡乱用药
由于中药具有一定的药性,特备是不同中成药在治疗补气健脾祛湿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补气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不能乱用,进而避免盲目或者不规范食用导致的系列危害,甚至是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所以应特别注意。
与中成药相比较,食疗的方式在补气健脾祛湿也具有辅助的效果,而且与中成药相比,更加安全,但缺点是必须长期检查,所以有条件的朋友不妨多吃小豆、薏苡仁、茯苓、丝瓜、小米、燕麦、莴苣、胡萝卜、玉米、冬瓜、鲫鱼、牛蒡、山药等食物。
香砂养胃丸治疗胃炎服用注意事项
香砂养胃丸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滞湿阻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嗳气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状。
根据香砂养胃丸方药组成,具有祛湿作用,添加枳实、厚朴、香附、豆蔻、藿香等中药,加强了行气、温中、化湿的作用药性更温热一些,偏于醒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或隐痛、吐酸水,不思饮食等症状。
服用香砂养胃丸最好用温开水,服用期间不要吃生冷食物,因为生冷的东西能加重寒湿,不利于药效发挥。同时,因该药芳香温燥,如果出现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等热证表现,不宜服用本药。
另外,因脾胃虚寒引起恶心吐酸水时,服用香砂养胃丸可用姜汤送服,能加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香砂养胃丸成分作用:
方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为君药。
砂仁、豆蔻、藿香化湿行气,和中止呕;陈皮、厚朴行气和中,燥湿除积;木香、香附理气解郁、和胃止痛,共为臣药。小编推荐:香砂养胃丸效果好不好
茯苓健脾利湿;枳实破气消积,散结除痞;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健脾祛湿,行气和中之功。
香砂养胃丸怎么吃最正确?
香砂养胃丸属于中成药,香砂养胃丸具体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9g,一日2 次。但是大家服用香砂养胃丸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内容去服用,只有按照医嘱服用效果才是最好,用法用量也是准确的,因为任何一种药物的用法用量都是经过无数次的临床试验数据所得的,大家可以放心。
消化不良常用药
(1)增加食欲药: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1次10mg,1日3次;或口服干酵母片1次0.5~2g,1日3~4次。也可选用中成药如香砂积术丸1次10g,1日2次。人参健脾蜜丸1次2丸,1日2次;水丸1次4g,1日2次。保合丸1次6g,1日2次。
(2)助消化药:可选用胰酶片、干酵母、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等。中成药选用大山楂丸(冲剂),其可开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口服,蜜丸1次1~2丸,1日1~3丸;冲剂,1次15g,1日3次,小儿酌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痛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便秘、服胀、腹泻),习惯性便秘者。可口服六味安消散(胶囊),散剂1次1.5~3g,胶囊剂1次3~6粒,1日2~3次。
(3)胃肠推动药(胃动力药):可增加胃排空速率,对暴饮暴食或老年人因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效。可选用多潘立酮(吗丁林)片,口服1次10~20mg,1日3次,于餐前1h服用。
(4)中成药消导剂:消导剂成药一般分为消食导滞剂,消痞化积剂两大类。
①消食导滞剂:适用于伤食停积,消化不良。因暴饮暴食,或小儿乳食不知自己节制,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功能失调,造成食停胃脘,蓄积不化。症状可见不思饮食,胸脘痞闷,嗳气吞酸,腹痛腹泻等。常用化食中成药如神曲茶、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因食滞日久兼有脾虚,苔腻微黄,脉象虚弱,治宜消补兼施,健脾养胃,佐以导滞,如香砂养胃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平胃颗粒等。
②消痞化积剂: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机壅阻所致的痞满等症。因饮食不节,积滞内停,阻塞胃肠气机,则生湿热,大肠传导不利,寒热痰食与气血相结。症状可见胸脘痞闷,两胁胀痛,腹中结块,体倦食少等,如木香顺气丸、养胃舒胶囊、六味安消散(胶囊)等。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伴有腹部疼痛可口服气滞胃痛冲剂、胃舒冲剂。
消化不良可以吃什么药
(1)增加食欲药: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或口服干酵母片。也可选用中成药如香砂积术丸、人参健脾蜜丸、水丸,保合丸。
(2)助消化药:例如胰酶片、干酵母、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等。中成药选用大山楂丸(冲剂),其可开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痛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便秘、服胀、腹泻),习惯性便秘者。可口服六味安消散(胶囊)。
(3)胃动力药:常见的吗丁啉片可以增加胃排空速率,对暴饮暴食或老年人因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效。
(4)中成药消导剂:消导剂成药一般分为消食导滞剂,消痞化积剂两大类。
①消食导滞剂:适用于伤食停积,消化不良。常用化食中成药如神曲茶、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因食滞日久兼有脾虚,苔腻微黄,脉象虚弱,治宜消补兼施,健脾养胃,佐以导滞,如香砂养胃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平胃颗粒等。
②消痞化积剂: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机壅阻所致的痞满等症。症状可见胸脘痞闷,两胁胀痛,腹中结块,体倦食少等,如木香顺气丸、养胃舒胶囊、六味安消散(胶囊)等。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伴有腹部疼痛可口服气滞胃痛冲剂、胃舒冲剂。
怎么治慢性胃炎呢
1、西医药治疗
(1)一般贴士:防慢性胃炎吃炒扁豆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2、中医药治疗
(1)香砂养胃丸(冲剂、口服液):水丸剂每次9g,或浓缩丸剂每次1.2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或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或口服液每次1支,一日2次。
(2)香砂平胃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每次服6g,3一7岁儿童每次服3g。
(3)舒肝健胃丸:大蜜丸成人每次l丸,或水丸每次3—6g,均为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