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和百合哪个功效更强 莲子和百合可以和鸡一起炖汤吗
莲子和百合哪个功效更强 莲子和百合可以和鸡一起炖汤吗
可以。
莲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材料,在莲子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磷脂、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成分;百合含有淀粉、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鸡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核黄素、尼克酸、胆甾醇、维生素A、维生素C、烟酸等营养成分。三种食材在营养成分上并无相克冲突,因此可以一起搭配炖汤。
鸡汤油多,搭配莲子和百合这种淀粉含量高的食材一起吃,会减少口中的油腻感,口感也更好。
支气管炎咳嗽食疗方 莲子百合蒸瘦肉
材料:莲子、百合各30克,猎瘦肉200一250克。
做法:将莲子百合与瘦肉一同加适量水煲熟透,调味后服用。
功效:有清润肺娱、止咳消炎的功效,该食疗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哺乳期去火吃什么 莲子百合粥降火
莲子有清心,去热功效。可治心烦,口渴,目赤肿痛。百合清热润肺、止咳,可以缓解咽喉肿痛,心烦口渴等症。莲子百合粥滋阴润肺,非常适合哺乳期妈咪食用。
具体做法是:大米150克,百合干25克,莲子25克,冰糖30克。莲子、百合干用热水泡软,大米淘洗干净后,一并放入锅中,加水熬成粥,调入冰糖即可食用。
睡不着觉可以用莲子泡水喝吗 莲子怎么吃对失眠有效
莲子百合麦冬汤
材料
莲子15g(带心),百合30g,麦门冬12g。
做法
1、将莲子、百合、麦冬洗净,沥干水分;
2、将以上药材放入煮锅中,倒适量水;
3、用大火煮沸,转小火煮15~30分钟;
4、倒入杯中,即可食用。
功效:莲子百合麦冬汤具有清心宁神的功效,可用于病后余热未尽,心阴不足,症见心烦口干、心悸不眠等。
湿气很重是不是容易胖 莲子百合汤
原料:莲子、百合各50克,猪瘦肉250g,葱段、姜片、盐、料酒、味精适量。
做法:
1、把莲子、百合、瘦猪肉洗净,将莲子去心,把瘦肉切成薄薄的肉片
2、把莲子、百合、猪瘦肉片同时放锅内,加人适量的水,再加人葱段、姜片、盐、料酒。
3、锅置火上,大火烧沸后使用小火煨烧1小时即可
4、食用时,加入少量味精调味,吃莲子、百合、猪肉,喝汤。
功效:益脾胃,养心神,润肺肾,去热止咳;
适用人群:适用于心脾不足的心择、失眠,及肺阴虚的低热干咳的肥胖症病人。
红豆薏米莲子百合粥加冰糖可以吗 养心安神
薏米和百合都属于寒凉的食材,可以去除体内热气,达到清热降火的功效,加上红豆、莲子、百合都可以直接入心经,起到补益作用,所以红豆薏米莲子百合粥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对缓解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都有一定功效。
排毒消脂红豆汤
制法:
将生薏仁20克、红豆30克洗净浸约半日,沥干备用。薏仁加水煮至半软加入红豆煮熟,再加入冰糖,待溶解后熄火,放凉后即可食用。
功效:
此汤水有助养颜美容,益气养血、利水消肿。红豆可益气补血,利水消肿;薏仁可健脾利水,清热排脓。
莲子百合红豆沙
材料:
红豆500G、白莲子30G、百合10G 、陈皮适量、冰糖约500G。
做法:
1.先洗干净红豆、莲子、百合,清水泡浸两小时;
2.煮开水,把红豆(和浸豆水)还有陈皮、莲子、百合放入锅中;
3.煮开后用中慢火煲两小时,最后才用大火煲大概半小时;
4.煲至红豆起沙和还有适量水份,就可以加糖调味,甜度根据各人所爱。
功效:
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气、止血、强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
养生也是护肤的重要的一部分,外调加上内养,才能造就一个水灵灵的女人。
白露养生吃什么好 莲子百合煲瘦肉
配方: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莲子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具体如下:
莲子和百合都是一样很高的食材,一起吃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粘液物质,加上百合具有一定润肺作用,因此莲子百合具有一定养阴润肺的作用。
莲子百合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成分,具有一定止渴化痰的作用,适宜阴虚久咳、痰中带血、咽痛失音等人群食用。
莲子百合中的莲子、百合都入心经,,都具有一定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的作用,常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失眠多梦、心情抑郁等症状,对人体健康是很好的。
莲子百合汤的禁忌
莲子百合汤营养价值虽高,但百合性质寒凉,与莲子煮汤之后是偏寒性的,过量吃可能会导致人体寒气加重,其次莲子和百合都有一定药性,两者过量吃可能会导致人体亏损。
莲子百合汤性质微寒,同时具有一定利滑性,因此对于脾胃虚寒者的人群来说,要适量吃莲子百合汤比较好,避免诱发或者加重其病情。
莲子百合汤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类物质,过量食用人体不能将其消化代谢时,淀粉会转化为糖分储存在人体中,这时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可能诱发或者加重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