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七个月宝宝玩的游戏
适合七个月宝宝玩的游戏
适合七个月宝宝玩的智能游戏
1.翻滚打转。在平坦的地面上铺上一层比较柔软的垫子,再把宝宝仰卧,选择宝宝比较喜欢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能力,引导宝宝从仰卧变成侧卧再变成俯卧的姿势,各种姿势的变换,宝宝不断的翻滚,翻滚训练的时候能够很好的锻炼宝宝的全身肌肉并且可以很好的锻炼到宝宝的运动能力和全身的协调能力。
2.玩具传手。选择一个圆柱形的玩具,玩具的大小是宝宝能够用手握住为宜,妈妈再给宝宝另外一个玩具,在传递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将手中的玩具扔掉,去接住新的玩具,这个时候妈妈就要教会宝宝换手拿新的玩具,这样的换手动作,可以很好的训练宝宝小手的灵活性。
3.学袋鼠跳。在垫子上面,大人们的双手可以抓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光着脚丫用力的蹬,大人可以顺着宝宝的力度帮助宝宝向前推进,一边推一边说:宝宝学袋鼠跳,跳跳跳。可以很好的训练宝宝下肢的肌肉。
4.和小朋友拉拉手。可以带着宝宝和其他的小朋友进行交流认识,小朋友们在相互看望的时候,可以告诉宝宝看到的是谁,或者会其他小朋友进行自我介绍,拉着宝宝的手去和其他小朋友拉拉手,相互认识。从小就锻炼宝宝的认知和交往能力。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预防
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
宝宝哭闹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没睡好、想喝好、尿湿、身体不舒服等等。家长应给予爱心和耐心,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切忌不要在用力摇晃宝宝。
抱/背宝宝颈部要支撑
除了激烈摇晃宝宝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在抱或背的时候,必须给予宝宝颈部有力的支撑,并固定其颈部,避免摇晃宝宝颈部。宝宝的颈部能自行支撑头部,约在6个月大时,在这之前,只要抱着宝宝,家长都应以手掌支撑住宝宝的颈部。
若使用背带,应选择适合月龄并要有支撑颈部的功能的背带,避免头部少了支撑力而摇晃。但现在有的宝宝似乎很早就能自行挺直脖子,一般来说,当宝宝会翻身后,就表示头部的支撑力已足够。
和宝宝玩游戏别太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激烈摇晃宝宝,和宝宝玩游戏也可能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包括以下几个游戏:
1、在空中抛接宝宝。
2、将宝宝抛到床上。
3、抱着宝宝旋转。
4、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往后用力翻躺。
5、过度依赖摇篮。
将小孩抛到空中再接住、抱着宝宝旋转等这些游戏,都有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宝宝在和大人玩游戏时,有时会笑得很大声开怀,但并不代表宝宝很快乐舒服,有时可能是因为惊吓过度而大笑。
适合2岁宝宝的玩具有哪些
2岁以后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加速期,这时宝宝已掌握较多的词汇,能说完整的句子,特别爱说话;喜欢看电视中的广告和动画片;颜色和图形的识别能力提高;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趋向灵活和协调。
适合2岁宝宝的玩具有:形状分类器,玩的面团,粘贴物,彩色书,彩色笔,手指画用具,硬纸板书,乐器,儿童三轮车等。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也敢尝试着去弄,保护好他们很重要也很必要。
适合两岁宝宝的玩具可以分得更细的话,可以分成25-30个月和31-36个月:
适合25-30个月宝宝的玩具有:形状分类器;拼图游戏;玩的面团;粘贴物;彩色书;彩色笔;手指画用具;硬纸板书;乐器;儿童三轮车;
适合31-36个月宝宝的玩具有: 画架;颜料;较复杂的书,如立体书;小篮球圈;木凳;配对游戏;磁性字母和数字;图钉板;需要自己装配的玩具;简单的卡片游戏和大型拼图;厨房设备玩具。
小游戏提高宝宝的情商
1、和爸爸一起泡泡乐
适合年龄:0~3个月
游戏目的:
除了妈妈的温柔体贴外,和爸爸一起游戏,对宝宝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生后的头3个月。
通过这个游戏,不但能给宝宝带来快乐,还是哄宝宝入睡的好方法呢!
游戏道具:
浴缸、一缸水温适中的泡泡浴。
游戏步骤:
1.让宝宝躺在爸爸的胸前,身体一半泡在水里,一半露出水面。
2.爸爸可以呼唤着宝宝的名字,同时搓搓宝宝的身体,把水泼在他的四肢和身体上。宝宝还可以学会玩水,享受水带给他的舒适。在爸爸强有力的臂弯中,宝宝对水的恐惧感会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水带来的乐趣。
3.如此一来,一个吵闹不休的宝宝,很快就能安睡了。
游戏提示:
要和宝宝玩轻柔的游戏,动作不可过于剧烈,以免宝宝太兴奋,难以入睡。可以边玩边唱歌或讲故事。
2、妈妈的爱心抚摸
适合年龄:0~3个月
游戏目的:
妈妈在身边,会让宝宝感到很安全。
妈妈的抚摸,更会让宝宝体会到妈妈的爱心。这个游戏在带给宝宝安全感的同时,能够增强宝宝的快乐情绪。
游戏步骤:
1.在洗澡前后或换完尿布后,将宝宝平放在床上,边对宝宝说话,边抚摸宝宝的双臂,从肩抚摸到手,再从脚到臀部抚摸双腿,然后从上到下摸摸胸。
2.摸摸宝宝的脸蛋、眉毛、额头、小眼睛、小鼻子、小手、小脚丫,并伴随着:“宝宝真乖”、“揪揪小鼻子”、“漂亮的大眼睛”、“圆圆的小肚皮”、“香香的小脚丫”等语言。
3.然后把宝宝抱起来,用手抚摸宝宝的背部、颈部和头部。按以上的步骤抚摸宝宝的全身。
游戏提示:
这种充满爱意的抚摸能帮助小宝宝适应环境。妈妈的动作应该轻柔、饱含爱怜之情,同时面带笑容,不断地对宝宝说话。
专属于爸爸的亲子游戏
带孩子只是妈妈的事吗?亲子游戏的主角只有妈妈和宝宝吗?其实,爸爸也是可以和妈妈一样和宝宝玩得不亦乐乎的,甚至还有些游戏是只适合身强力壮的爸爸而不适合温柔的妈妈的,这一刻,爸爸的角色无可替代。
和爸爸游戏的4个好处
好处1:强化爸爸的高大形象
爸爸的高大本来只是耳闻而已,如今在亲子游戏中深刻地切身体会到,宝宝还是头一遭。爸爸的形象在宝宝心目中一下子高大起来。
好处2:培养阳刚宝宝
妈妈好是好,温柔是温柔,可是总是缺一点坚毅勇敢的男性品格,男宝宝如果要想将来做个阳刚男人,恐怕就得靠爸爸在亲子游戏中以身面授了。
好处3:减轻妈妈负担
妈妈忙里又忙外,难得有爸爸替她一回,也给妈妈休息的空间和时间,让妈妈可以养精蓄锐,以更好的状态来教育宝宝和经营温暖的家庭。
好处4:对爸爸也好
有人说最好的娱乐活动,就是像孩子一样玩耍,那才是真正的放松。所以,身为在职场苦苦打拼的爸爸,可以趁着和宝贝玩亲子游戏的机会,好好放松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减轻工作造成的压力。
袋鼠爸爸(适合年龄:0~10个月)
游戏目的:爸爸要懂得和宝宝分享自己的所好,这样等宝宝长大,就有谈心、游戏、活动的好伙伴啰!
爸爸用婴儿背袋将宝宝绑在肚子上,宝宝背向爸爸,和爸爸一起看报纸体育版、看电视新闻,玩玩具、整理公文包或做其他任何事。这时,爸爸要主动和宝宝分享自己喜欢的事物、聊聊白天办公室发生的事情,或是讲八卦故事给宝宝听。
坐看天下(适合年龄:6~12个月)
游戏目的:锻炼宝宝的空间感。
将宝宝跨坐在爸爸的肩上,请爸爸记得双手扶住孩子,缓缓地起身或蹲下,将宝宝稳住,走到巷口街角看行人。爸爸可以慢慢地转身,绕圈,让宝宝看见不同的景象。起身或蹲下时,爸爸可以告诉宝宝现在是上升还是下降,让宝宝体会升高和降下的感觉。偶尔加快或放慢步伐,让宝宝有不同的速度感。可以将来来往往的人,介绍给宝宝听
把握时机促进婴儿视力发育
原则
* 要依据宝宝视觉发展的月龄,循序渐进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千万不可躁进、揠苗助长。
* 时间不宜过长,当小宝宝表现出没兴趣或是不耐烦时,就应停止启蒙动作,在宝宝状况好的时候进行,效果会更佳。
* 启蒙时需与眼科医师配合,依照宝宝的视力发展来设计活动,并注意视力保健,才能事半功倍。
* 平时别忘了替宝宝补充适度的营养,如β胡萝卜素及维他命B12等,对幼儿视觉神经发展有助益的食物。
* 要让孩子在快乐自然的情况下学习,如果不断地在短期内加强训练,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排斥感。
0~1岁视觉启蒙游戏
启蒙孩子的视觉发展,得依宝宝的月龄及成长阶段来着手,这样才不会白费工夫。许多家长会认为,买愈精美的玩具给孩子,启蒙的效果就会愈佳。其实这是不对的观念,如果没有依宝宝的视觉发展来选择适合的启蒙工具,效果并不如您想像中的好。
新生儿的发展游戏
游戏1:此时期的宝宝对于明暗有反应,最适合做明暗训练。妈咪可利用自然光源,让孩子了解一天明暗的变化,如果没有办法接触自然光线,也可利用电灯来做。不过要注意,别让孩子一直接触单独的光,以免孩子感受不到变化。通常开灯30~60秒后,就需关灯30~60秒,约重复5~10次,一天约进行之2~3次,避免让光线直接照射婴儿。此外,婴儿床要经常调整位置,接受不同视觉刺激。
游戏2:准备白底的厚纸板,在上面绘制黑白相间的方形(规格为:7cm*7cm,约4格;6cm*6cm,约4~6格;5cm*5cm,约6~8格),或条形(规格为:20cm*5cm,4格;8cm*4cm,约4~6格) ,或圆形(规格为:直径7cm,l个圆点,再依序缩小为直径6cm的两个圆点;直径2.5cm的4个或6个圆点,上下排列),或等腰直角三角形(规格为:7.5cm;6cm,4~6个不等)。
先将大型图案置于宝宝的视线范围内,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后,再缓慢向左右移动各约15厘米。待宝宝适应大图案之后,则可以使用小图案。
妈咪可拿取具有声音或黑白相间的玩具挂在婴儿床上方给宝宝看,过一段时间后,再变换玩具的位置,或是让宝宝碰触,也可与宝宝面对面相凝视,对看微笑。
游戏3:摇篮游戏:(适用3个月起)
功用:强化孩子的迷路神经反射与前庭平衡功能有效发展眼球的空间感应、定焦与平顺追视能力,以及训练大小肌肉张力,发展手脚协调的能力。
玩法:让宝宝躺在摇篮内,或是趴在大弹力球上,左右、前后规律且轻柔的摇动。到了孩子一岁半时,则可尝试让孩子坐在秋千上,轻微的摇动,让孩子感受不同的地心引力。让宝宝多翻身、多爬、多运动。
游戏4:若隐若现躲猫猫:(适用七、八个月)
功用:躲猫猫游戏可以让孩子了解物品的用很存在概念,此外,也可训练孩子的空间概念。
玩法:先把孩子喜欢的玩具、布偶或物品(如:黑白的熊猫玩偶)的一部分藏起来,接着问宝宝猫熊的脚在哪里?接着再把整只熊猫藏起来,问宝宝熊猫在哪里?或者也可以用双手遮住宝宝的眼睛,再把手放开,和宝宝玩躲猫猫。另外,也可以把玩具拿到远方,再请宝宝去找,也可一边离开,一边和他说话,或是在看不见的地方呼喊宝宝,请宝宝过来。
游戏5:多层次空间发展游戏:(适用八个月)
功用:可以测试宝宝对于空间的方位、距离、深度、广度远近是否了解。
玩法:积木是宝宝最好的玩伴,借由堆积木可以启蒙宝宝的空间感,让宝宝转动、堆高或是认识积木的形状。此外,妈咪也可以让宝宝尝试捉飘浮在空中的汽球,或是制作蝴蝶剪纸贴在手上、手电筒上投影,让蝴蝶飞舞,借以训练孩子的追视能力并感受物体的变化。
游戏6:分类游戏:(适用九个月)
功用:学习物与物间的关系,并了解物体的特性,学会分类的技巧。
玩法:妈咪可以拿生活中不同类的物品,如:餐具类(汤匙、叉子、筷子等)、清洁类(刷子、抹布、菜瓜布等),让孩子依物品的用途或是形状来分类,也可按照大小来排列。或者也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与孩子玩扮家家酒,慢慢引导宝宝物品相结合及分类的概念。
游戏7:图书导读与名画赏析:(适用十二个月)
功用:对美与色彩具有强烈且突出的感受力,是视觉空间智能的特色之一,提供不同的视觉空间刺激,可以丰富宝宝视觉发展。
玩法:找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与宝宝一同阅读,在宝宝的房间挂一些艺术画,或是带宝宝参观美术馆,给宝宝丰富地视觉刺激,来一场美的飨宴。
三个月婴儿的玩具
游戏1:摸娃娃 玩法:在床栏上挂上自制的或购买的布娃娃或其他小玩具,宝宝无意识地碰到它,产生了触碰的感觉,这种触摸就会诱使宝宝再次动手去碰它,渐渐从无意碰摸到有意去摸。 提示: 床栏上的小玩具可以换为木线轴、塑料球、铃棒等不同质地的物体,以增加触觉的范围,促进动作发展。
游戏2:滚玩具 玩法:把枕头一端抬高,成为一个斜面,把圆形物品如空塑料瓶子或其他球类玩具放在较高的一端,让其滚下,自制成动感玩具。宝宝会在玩具落下时主动去抓,游戏可多次重复。 提示: 此游戏能锻炼宝宝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游戏3:堆玩具 玩法:当宝宝2 个月 3 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四周放上各类玩具,宝宝就会在四周寻找自己喜爱的玩具,为了寻找,他会不断地转动,有利于锻炼宝宝爬行和学走路。 提示: 放玩具时,妈妈要考虑到宝宝的安全,选择一些柔软、安全的毛绒玩具。
游戏4:拉拉手 玩法:大人把食指放在宝宝手心让他握住,跟他说“握握手、你好”。宝宝逐渐学会握住大人的手指,高兴地随大人上下左右摇动,长时间不松开。通过反复训练,在6 个月前后,当见到小朋友或见到熟人时,大人说“握握手”,宝宝就会伸手与别人握手。 提示: 此游戏帮宝宝练习抓握,促进亲子间情感交流。
亲子游戏中的六种错误做法!
错误1:急吼吼地干涉宝贝
对宝贝来说,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游戏。因此,宝贝的很多做法可能让父母感觉困惑,尤其当宝贝玩一些父母认为不恰当的游戏时,有的父母会急吼吼地跑去干涉宝贝,有的父母却觉得宝贝玩游戏的小模样十分可爱,于是拿宝贝当玩具逗乐,这些都会对宝贝产生不好的影响。宝贝虽然小,但他天生就会察言观色。
因此,父母的任何行为都会在宝贝的小脑瓜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对宝贝产生不一般的影响。
纠正法
与宝贝建立平等的玩伴关系是亲子游戏的最高境界,这样可更好地调动宝贝游戏的积极性。
错误2:以父母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宝贝的游戏
游戏是宝贝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宝贝良好性格与行为方式的最佳训练方法。父母不要人为地限制宝贝的游戏方式,或为了让宝贝“学”到“知识”而强迫宝贝玩不喜欢的游戏。
纠正法
让宝贝充分发挥他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做游戏的主人。当宝贝在游戏过程中确实出现无法解决或可能对他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时,父母才有必要介入,并对宝贝加以引导。
错误3:违背宝贝的年龄特征开展游戏
不同年龄段的宝贝,对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兴趣与热情。比如,故意让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让它发出响声,这是1岁左右宝贝乐此不疲的游戏。但如果与2~3岁的宝贝玩这个游戏,他们就会觉得索然寡味,这么大的宝贝可能对玩具更感兴趣。
纠正法
父母应该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宝贝尽可能玩出适合他们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兴趣,有助于发展宝贝的智力和想像力。
错误4:认为良好的游戏习惯无关紧要
良好的游戏习惯,会对宝贝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让宝贝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合理安排游戏时间等等,这些良好游戏习惯的建立是宝贝理解社会行为规则的最佳途径。
纠正法
玩具玩完了就让宝贝自己收拾好,并物归原处;游戏时间要有节制,不能因为玩而影响吃饭、睡觉等。
错误5:总是剥夺宝贝独自游戏的权利
宝贝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一直需要有人陪着,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即便几个月的宝贝,他们也会自得其乐地玩着自己的小手小脚,体验独自玩耍的乐趣。
纠正法
父母要尽可能利用机会鼓励宝贝独立游戏。当宝贝不哭不闹自己玩耍时,不要打扰宝贝。
错误6:在宝贝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
游戏是宝贝自己寻求答案的最佳途径。当宝贝热衷于游戏活动时,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比较特别的要求。这时,应尽量帮助他们,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宝贝弄脏衣服或出现别的问题而约束他们。
纠正法
为宝贝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去游戏。当宝贝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宝贝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有当宝贝确实不能解决时再给予一些帮助。
九个月宝宝玩什么游戏
记住味道
收集一些带有香味的产品,有空时就用手向宝宝扇一点儿味道,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对某种道味产生记忆,比如香水瓶、柠檬汁,糊椒粉等具有芳香或刺激气味的物品。但为了防止这些气味刺激宝宝会,在使用时使气味物离宝宝的距离远一些,切记不要放在宝宝的鼻子下面,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哪只手
找一个有趣的小物品握在妈妈手里,张开手给宝宝看,然后再握紧拳并问:这个东西在哪儿?然后用另一只手重复以上动作,几次后,宝宝就会开始抢你手中的东西。这个游戏能帮助宝宝理解放在容器里的物体不会消失,可以提高宝宝的视觉能力、逻辑思维。
去哪儿了?
宝宝坐在地上拿出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让他玩一会儿,然后让他转过身去。然后把他喜欢的那个玩具藏起来,再让他转回身,帮助他也找到玩具。可以重复做这个游戏,边玩边问:“玩具在哪儿儿?”妈妈要作出不知道的样子,做几次后,宝宝就会知道玩具在哪儿儿并能把它找出来。
洗澡游戏
在宝宝手里放一块洗澡巾或海绵,说出名称并让他自己象征性地擦洗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样可以从小锻炼宝宝的独立性。
杯子游戏
让宝宝坐在一个高椅子上或桌边,在他面前放一个小托盘,小手托盘里放一个小杯子。你首先举起杯子假装喝里边的东西,同时说一些像“真好喝”之类的话。然后你把杯子举到宝宝的嘴边,当宝宝假装喝的时候你也说同样的话,最后把杯子放在托盘上, 看看宝宝是否会将杯子举到嘴边,为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九个月的宝宝对事物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可以到处爬,这样可以观察周围的新鲜事物,这时爸爸妈妈多陪宝宝做一些有益智力发展的游戏,除了能培养亲子感情外,还能提高宝宝的智力,一举两得。
九个月宝宝的能力发展
宝宝的能力发展主要是指:大运动、精细动作、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是每个宝宝各个月龄重点稍有不同,这也和宝宝的自身发育特点有关系。9个月宝宝的基本技能表现包括:
应该掌握的能力(大多数宝宝能做到):能扶着东西站;可以含混不清地说话;或发出某些音节;开始明白物体恒存性。
发展中的能力(一半宝宝能做到):能扶着家具走几步;能用学饮杯喝东西;用手抓东西吃;会把东西相互碰撞。
高级能力(只有少数宝宝能做到):可以玩拍手和藏猫猫的游戏;能够正确地叫出“爸爸”、“妈妈”。
宝宝会玩更聪明
宝宝会“玩”更聪明
在宝宝的世界里,除了睡觉、吃饭之外,“玩”可能是最重要的活动。宝宝探索外界的世界,其实都是借着游戏,在那些看似无意义的玩耍或活动中形成的。宝宝大脑发育具有阶段性,智力开发要遵循大脑发育的规律,抓住关键时机,进行适当而有效的刺激使宝宝玩得高兴,玩得聪明。了解和选择适合宝宝年龄阶段的游戏至关重要。
游戏发育第一阶段和最初
形式:练习性游戏
0-3岁宝宝多采用练习性游戏,此阶段宝宝因感知觉器官及运动器官发育不完善,只能通过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去了解事物,故游戏的形式以听、抓、摸、拿等动作为主。采用徒手游戏,或操作物体的游戏,通过感觉和运动器官使宝宝在使用功能性游戏、感觉运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快感。
例如:0-3个月宝宝选择脸对脸游戏,增强宝宝视觉认知能力;通过抚触宝宝躯干增加感觉敏感性:毛刷子刷宝宝手、软刺球在宝宝手中来回滚动等游戏,增强宝宝触觉认知能力;选择10厘米类似人脸、具有音乐、彩光的玩具逗引宝宝可逐渐建立宝宝的视觉、听觉反应能力。
4—7个月宝宝可以玩捧球增强手的灵活性:翻身游戏增强宝宝大运动体位转换灵活性:玩举高高游戏增强宝宝兴奋性,加强亲子交流:唤宝宝乳名游戏增强听觉记忆:照镜子游戏通过视觉反馈增加宝宝对自我的认识。
8个月-1岁宝宝用两块积木相互撞击发出声响的游戏可锻炼小肌肉的力量,撞击时发出的声响可以有效地刺激听觉;玩辨别方向游戏,在寻找声源的过程中,孩子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听觉和方向感也得到了提升;玩躲猫猫游戏可增强宝宝对恒常性认识:摁电话键可以锻炼小肌肉,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揉纱巾或撕纸巾游戏这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小肌肉力量,促进触觉的发育,手指精细功能和灵活性:玩串成串、拆礼物等游戏提高宝宝手精细功能:听钟表的声音游戏锻炼宝宝辨别声音细小差别的能力,在刺激听觉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接抛来的球训练孩子手眼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接反弹过来的球提高孩子手眼协调性,让宝宝对事物运动方向改变有一定的预测性:模仿秀、听动物刺激宝宝的视觉和听觉,增强幼儿模仿功能;找玩,可以锻炼宝宝的思维,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1-3岁可玩画画游戏,刺激视觉,促进肌肉发育,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折纸游戏,折纸时发出的微小声音,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折纸动作可以锻炼宝宝手部的力量,同时可以感受到纸的不同触感;捏橡皮泥游戏在揉捏过程中,宝宝的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堆积木、拼图、贴画游戏可锻炼宝宝的小肌肉,还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使用叉子游戏锻炼宝宝的手部力量,提高手腕的灵活性。
游戏发育第二阶段:象征性游戏
3—7岁宝宝多采用象征性游戏。此阶段宝宝不能完全依靠语言这种抽象的符号进行思维,故活动表现为通过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将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愿望反映出来。此时宝宝主要为象征性思维。采用跳彩格游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宝宝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锻炼平衡能力:自制望远镜游戏,由于有部分视野被遮住,所以宝宝会对遮挡部位进行想象,这种游戏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按节拍做律动,可以培养宝宝的节奏:敲水杯游戏,这种游戏可以让宝宝了解声音的强弱关系,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剪纸游戏宝宝可以随着纸的形状的不断改变,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所以对想象的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认日期和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宝宝建立日期和时间的概念。在掌握的过程中,宝宝需要回忆过去的事情,想象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可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发展想象力;完成一些小任务性游戏,如过家家游戏,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游戏发育第三阶段:规则游戏
8~10岁儿童多采用规则游戏,此阶段游戏逐渐丧失了具体象征性的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语言及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开始逐步解除“自我中心性”,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利用别人的观点去校正自己的观点。在游戏中大家能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这时的游戏以一些有规则的竞赛性游戏为主,如下棋、玩弹子、打球等。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发展有意记忆能力: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育;促进语言能力的发育: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育;促进儿童情感发育和幼儿个性的形成。
在选择符合宝宝年龄阶段的游戏后,因宝宝间个体差异大,在玩游戏过程中同时需要尊重宝宝兴趣、特点及能力。家长和宝宝玩互动游戏中,要饱含丰富情感,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对宝宝成功完成游戏给予赞扬,对宝宝的失败不要指责应给予鼓励,告知宝宝解决办法,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让宝宝越玩越聪明。
莫把宝宝说话晚当好事
宝宝学说话有早有晚,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一些小宝宝两岁后才讲话,还有的甚至守口如瓶,怎么逗都不肯开口。对此,不少家长表示:“贵人语迟”是好现象,将来一定聪明又富贵!其实这种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只是大人对孩子的美好寄愿罢了。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