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释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怎样解释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为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囊括了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外的所有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 3. 76mmol儿(145mg/dl)为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的区别
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为血清蛋白之一。缩写为HDL。由于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所以现在作为动脉硬化预防因子而受到重视。高密度脂蛋白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中,时动动量过大。
二、摄入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如过多摄入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动物的内脏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摄入量过少。
三、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
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有以下三个方面: 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
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 引发多种疾病
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危机心脏
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使心脏的危险性增加。因此LDL-C常被称为是“坏”胆固醇,降低LDL-C水平,则预示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险。 高密度脂蛋白在生理上起着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的运载工具的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因而可以防止游离胆固醇在肝外组织细胞上的沉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它的降低是临床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并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预示着冠心病的出现。临床上常同时测定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总胆固醇,并根据它们的比值作为冠心病的信息指标。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是好现象因为它可以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对冠心病有利.高密度脂蛋白俗称长寿基因,升高高是好的!
胆固醇也分好坏
谈到胆固醇,大家总是闻之色变,但实际上,胆固醇可区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身体有益、后者可能危害健康。黄医师指出,近期一位35岁的陈小姐,健检发现总胆固醇量偏高,体内高密度胆固醇更是同事的2倍之多,但由于高密度胆固醇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延长寿命,因此不需要过度担忧,但若有类似情况,还是要依个人不同状况做评估。
健康检查中,血脂肪几乎是必验项目之一,其包含了三酸甘油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但并非所有血脂肪都是对身体有害。低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被称为坏的胆固醇,若升高将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最好不要超过100mg/Dl,且愈低愈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被称为好的胆固醇,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被视为血管清道夫,因此愈高愈好,男性最好在40mg/dL以上,女性则是50mg/dL以上。
黄医师表示,这位陈小姐的抽血报告显示,总胆固醇为223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76 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6 mg/dL。一般来说,正常人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少超过80mg/dL,像陈小姐的这种案例,多为原发性,且大多是“家族性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根据研究发现,此类族群有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寿命延长的现象,因此不需特别治疗,
值得留意的是,若同时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仍需视情况治疗;黄医师说,因为治疗高血脂的原则,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前提,若发现有总胆固醇偏高的情形,必须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个别状况,有不同的治疗标准。
胆固醇高有什么影响和危害
危害
我们的身体需要有一定分量的胆固醇来维持正常机能,但过多则有害。体内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胆固醇,它是制造重要激素和维生素不可缺少的物质。胆固醇需要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输送到身体各部分。输送胆固醇的脂蛋白有两种,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酿成血管栓塞的罪魁祸首,被认为是“坏”的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清除血管内的胆固醇,所以被认为是“有益”的胆固醇。
随着胆固醇的不断沉积,血管的间隙变窄。如果受损的血管壁发炎,导致沉积的胆固醇(胆固醇“垫圈”)出现断层,在断层处会出现血块———血栓。如果主动脉有许多胆固醇“垫圈”,医生会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坏的情况是,这个血栓脱离血管壁在血液中游走。这种游走可能导致梗塞、中风、肺和双脚血管阻塞及其他疾病。
END
原因
(1)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血脂异常的重要的后天因素,如高盐、高脂、饱食、运动不足、过度疲劳、不健康心态、吸烟、过量饮酒等。现已公认,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诱因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占发病的60%。也就是说,血脂异常绝大多数是由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
(2)遗传。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3)疾病。①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降低;②肾病综合征: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也升高;③甲状腺机能减退:该类患者胆固醇明显高出正常范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4)药物。有些慢性病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后也会造成血脂异常,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噻嗪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低密度胆固醇过低高密度胆固醇过高正常吗
昨天去医院验血,空腹,排了五次队,憋了一肚子气,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被抽了血。其实在自己小区楼下不用排队就可以很方便验血的,就是因为听了同仁医生的话,一周前先开好单子,昨天赶上尾号限行,才决定去验血的。经历是很令人愤懑的,连诅咒带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去同仁验血了。
下午取回结果,指标基本正常,但是胆固醇的指标有些奇怪,总胆固醇正常,低密度胆固醇低于正常范围,高密度胆固醇高于正常范围。因为化验单上有“正常范围”指标,对过高或过低指标以上下箭头表示,所以可以认为这些指标属于不正常。
赶紧上百度去查(本来应该去google查,可google当年不听劝告执意用“谷歌”在中国经营,结果悲惨退场),看到下面的说法,暂时没什么压力了:
看了前一时期贵刊万大夫健康讲坛血脂篇的报道,我受益匪浅。日前查体发现,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5mmol/L,比正常范围2.8至3.1mmol/L的低限还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2mmol/L,比正常范围1.29至1.55mmol/L的上限还高。请问像我这样属于正常吗? 读者:巍同芬
医师介绍,要解答读者这一疑问,首先要弄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胆固醇对人体并非有百害而无一益,它是细胞组成不可缺少的成分,也是一些激素类物质和胆汁酸合成的原料。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从肝脏运送至身体各组织中利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将组织中的胆固醇运送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是导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孙跃民说,目前各医院化验单上标示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范围,反映的是人群平均水平,只适合于正常人,对已患心血管病和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有些偏高。以往有专家认为,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增加肿瘤、脑出血和自杀发生的几率,但大规模临床试验一致否定了这一点,并证明其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孙跃民说,血脂数值是动态变化的,一次偶测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应在两个月内再次检查。只要没有结核病、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偏食等不良习惯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越好。
揭秘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它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
总胆固醇低而高密度脂蛋白高对健康有利,那么是不是总胆固醇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呢?不是的。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男性最好小于4.5,女性最好小于3.5;即对成年男性来说,高密度脂蛋白应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成年女性在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以上。
如一位男性,总胆固醇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那么他的高密度脂蛋白最低应是1.0毫摩尔/升(40毫克/分升),最好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如果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大于5,其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是否总胆固醇低,就能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曾收治过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总胆固醇值仅4.4毫摩尔/升(168毫克/分升),但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6.7,远远高于正常值5。
高密度脂蛋白有助消除炎症
“有益”的胆固醇是否可以治愈慢性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根据德国波恩大学的一项新研究,高密度脂蛋白(“有益”胆固醇)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并减轻,低密度脂蛋白(“有害”胆固醇) 的影响。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营养学家和医生为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开发出新的姑息治疗项目。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高胆固醇会增加患者遭受一系列健康问题的风险。流行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出于这个原因,医生建议高危病患,应控制鸡蛋、红肉以及其他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量。
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或“有益”胆固醇,已经被证实有让许多健康益处,包括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等。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能够确定,为什么这种胆固醇可以带来这些好处。“众所周知,高密度脂蛋白能保护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研究的作者艾克·莱兹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到现在为止,还无法从分子水平上清楚的解释,高密度脂蛋白在这种保护效应中所起的作用。”
这项新的研究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试图通过分析基因的反应来解释高密度脂蛋白的好处。“起初,我们似乎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莱兹说道:“(但)在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帮助下,我们能够从大量的基因中筛选出所需的基因。”
利用取自老鼠和人体的细胞样本,研究人员将这些健康益处与活化转录因子3抗体(简称ATF3)联系在一起。ATF3是能够帮助调节身体的炎症反应的所谓的转录调节器。据研究人员介绍,高密度脂蛋白与ATF3共同作用下,能限制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引发的炎症。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高密度脂蛋白的保护作用,并不单取决于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但其抗炎作用可能更重要,”研究人员写道。“这些结果也揭示了治疗糖尿病等其他流行炎症疾病的分子方法。”
一些生活方式的选择,可以帮助提高人体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例如鱼、油、坚果和红酒等食物,都能提高人体有益胆固醇含量
高密度胆固醇高的原因有什么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人体中常见的两种胆固醇.前者能将血管中的血脂运到肝脏中处理掉,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因而被称为“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诱发疾病,被称“坏胆固醇”.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低的人比那些含量高的人更容易出现记忆力缺陷,前者发生记忆力缺陷的几率要比后者高出27%.这项研究证实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记忆力之间存在关联,同时它也为那些“好胆固醇”含量较低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多运动,在饮食中减少摄入反式脂肪酸有助提高“好胆固醇”含量.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一种脂蛋白,是血脂代谢的基础物质,专门在体内结合多余血脂,转运体外,清除血液垃圾;且由于体积小,能穿透动脉内膜将沉积在里面的胆固醇清除掉并携带出去血管壁,修复血管内皮破损细胞,恢复血管弹性,具有清除血管馁多余血脂,清除血垢,清洁血管的作用.
正常的血脂代谢是指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与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是成比例的,即一个高密度脂蛋白分子可以“运输”5—6个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分子到肝脏进行分解处理,最终排出体外.
当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比例失调时,就会使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等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打破了原正常的血脂代谢平衡,发生异常,被称为“垃圾”的多余血脂就会俯着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说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不仅决定着血液中血脂代谢是否平衡,而且还起到消退或减轻动脉硬化斑快的重要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
男<40岁0.9~1.83mmol/L(30~59mg/dl);
女<40岁1.1~2.0mmol/L(33~77mg/dl)。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定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lesterol;HDL-Ch)是指高密度脂蛋白分子所携的胆固醇,是逆向转运的内源性胆固醇酯,将其运入肝脏,再清除出血液。高密度脂蛋白含有人胆固醇总量的20%~3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饮酒和高血脂有关系吗
喝酒对血脂有较明确的影响,对不一样的血浆脂蛋白有不同的功效。
(1)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功效大量喝酒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2与高密度脂蛋白3,而中量喝酒主要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3。同样有研究结果提示,凡喝酒者不论喝酒量的多少,均能令两个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升高。喝酒也伴随载脂蛋白AI与载脂蛋白AⅡ水平升高。
(2)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功效中等量喝酒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而大量喝酒(480克/星期)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非喝酒者和中等量喝酒者低;即便是长时间嗜酒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是低的。但是,对于健康志愿者进行的有关喝酒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3)对很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人群研究并没有发现喝酒和空腹血浆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有相关性。对健康志愿者进行观察,每日摄入30至75克酒精,血浆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无改变或者仅略有增加。而长时间喝酒者,血浆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甘油三酯水平正常或者偏低,但是血浆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中量喝酒后对空腹血浆甘油三酯浓度无明显影响。
(4)对脂蛋白a的功效酗酒者血浆脂蛋白a水平比较对照组低,而有酒精性肝病者血浆脂蛋白a水平比较无肝病者低。戒饮酒之后血浆脂蛋白a水平迅速升高,提示喝酒能够降低脂蛋白a水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喝酒和血浆脂蛋白a水平有相关性。
增加好胆固醇不如降低坏胆固醇
根据国健局调查发现,台湾20岁以上成年人,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人有高血脂的问题,也就是胆固醇过高,人数总共将近180万人,居然比糖尿病患还要多。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民众对于胆固醇超标这个问题,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都是掉以轻心,等到管塞住了、中风了,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胆固醇这样高。
之前所有的观念总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多一点,对血管比较好,因为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但是现在有个最新登在知名研究期刊LANCET「刺胳针」的遗传学研究却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即便比较多,和降低心脏疾病发作风险之间,并不一定呈现正相关。
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有2.6%的人体内具有某种基因变体,而拥有这种基因变体的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比较多,与没有这种基因变体的人比起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平均多了约6点。
研究人员在约20913位有心脏病发作及95407位没有心脏病发作的人中寻找他们的基因变体发现,带有某种基因变体的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含量确实比较多,但是哈佛医学院的Sekar Kathiresan医师说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含量确实比较的这些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并没有因此比较低。
而另外的研究则是针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相关的14种常见基因变体,研究人员再一次发现,这些基因变体与心脏病发作,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要预防心血管疾病,不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坏的胆固醇),利用饮食习惯的改变,包括低油、低盐、低糖,避免吃反式脂肪类的食物及饱合脂肪,如猪油、牛油及红肉,多增加蔬菜、水果、全麦类食物,再加上适度的运动,就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坏的胆固醇),同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脂血症是什么
血脂主要由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构成,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等。高血脂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又称之为血脂异常或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通常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含量增高;②高甘油三脂血症:甘油三酯含量增高;③混合性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血脂正常范围:
1、总胆固醇(TC/CHOL)<5.2mmol/L 高了就叫高胆固醇血症
2、甘油三酯(TG) <1.7mmol/L 高了就叫高甘油三酯血症,1和2都是高叫混合型高脂血症
3、高密度脂蛋白(HDL) 1.04—1.55mmol/L 低了就叫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4、低密度脂蛋白(LDL) <2.6mmol/L
高密度脂蛋白是不是越高越好?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它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
在我们体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东西",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是"坏东西"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患冠心病的概率就月大.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点就没什么不好的.通俗的说在标准范围内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它对人体起好的,保护的作用.
1.检查介绍: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它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
2.正常范围:男 <40岁0.78~1.53mmol/L(30~59mg/dl); 女 <40岁0.86~2.0mmol/L(33~77mg/dl)。
3.临床意义:增高:一般认为无临床意义,可见于原发性高HDL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并发现此群家族中长寿者多。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深海鱼油能降三高吗
血液中脂肪(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浓度过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血液内运输脂肪的脂蛋白胆固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脂蛋白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的密度越低则颗粒越大。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与血管内的其他成份结合附着沉积在血管内壁,因此被称为“坏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帮助降低血中的胆固醇,也誉称“好脂蛋白”。鱼油中的EPA则能够抑制坏脂蛋白的作用,减少在血管内壁上的附着沉积,而且能协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清除血管壁上多余的脂肪,因此鱼油也被称作血管内的“清道夫”。所以服鱼油可降血脂。
深海鱼油可以降低血压。因此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造成血压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