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自我诊断要点有哪些
头痛的自我诊断要点有哪些
1、有或无头痛家族史,这是头痛的诊断依据之一。
2、条纹嫌恶试验多为阳性,脑电图检查偶有轻度或中度异常,神经放射学及其他辅助检查无异常发现。这些头痛的诊断依据较为常见。
3、有或无视觉性、感觉性、运动性、精神性等先兆或伴随症状,但多数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这也属于头痛的诊断依据。
4、某些饮食、月经、情绪波动、过劳等因素可诱发;压迫颈总动脉、颞浅动脉、眶上动脉或短时休息、睡眠可减轻发作。这也可作为头痛的诊断依据。
5、脑电图检查:一般认为,头痛病人无论是在发作期或间歇期,脑电图的异常发生率皆比正常对照组高,但是,头痛病人的脑电图改变不具有特异性,因为它可有正常波形。普通性慢波、棘波放电、局灶性棘波、类波以及对过度通气、闪光刺激有异常反应等各种波形。小儿头痛脑电图的异常率较高,达百分之九到七十不等,可出现棘波、阵发性慢波、快波活动及弥漫性慢波。
6、脑血流图检查:病人在发作期和间歇期脑血流图的主要变化是两侧波幅不对称,一侧偏高或一侧偏低。
7、脑血管造影检查:原则上头痛病人不需进行脑血管造影,只有在严重的头痛发作,高度怀疑是否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才进行脑血管造影,以期除外有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疾患。无疑,头痛病人脑血管造影绝大多数是正常的。
8、脑脊液检查:头痛病人脑脊液的常规检查通常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脑脊液的淋巴细胞可增高。
9、免疫学检查:一般认为头痛病人的免疫球蛋白IgG、IgA、C3及E花环形成可较正常人偏高。
10、血小板机能检查:头痛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性可升高。
头痛对我们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危害,相信大家都清楚了,有头痛的症状就应该进行诊断,只要知道这些头痛的诊断依据,就可以让患者更好的发现病情,到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要想患者早点恢复,就请大家谨记这些头痛的诊断依据。
头痛检查诊断
检查要突出重点,即根据问诊材料考虑到最大可能的某种或某几种疾病后,首先加以检查,以求尽快肯定或否定某些诊断。例如头痛而有呕吐的患者,一旦病史不符偏头痛、青光眼、癫痫、胃肠道病变等时,应即考虑到颅内病变,要尽快进行一系列神经系统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直至澄清诊断为止。
在明确头痛病因后,有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这是由于:
① 头痛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如偏头痛患者易患高血压;脑外伤后头痛除神经衰弱表现外,还可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甚至颅内并发症的头痛。
②一种头痛的病因可继发另一种病因的头痛。如副鼻窦炎可诱发眶上神经痛,中耳炎可继发颅内脓肿等。在临床中均应提高警惕。
头痛的类型紧张性头痛的特征是几乎每日双枕部非搏动性持续性钝痛 如带子紧束头部或呈头周缩箍感 压迫感或沉重感。不伴前驱症状如恶心 呕吐 畏光或畏声 视力障碍等,许多病人可伴有头昏 失眠 焦虑或抑郁等症状,有疼痛部位肌肉触痛或压痛点 有时牵拉头发也有疼痛。颈肩背部肌肉有僵硬感 捏压时肌肉感觉舒适。紧张型(性)头痛可为较频繁发作,头痛间歇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可与偏头痛并存
偏头痛发作时,常见单侧颞部或眼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 单或双侧额部头痛等,常伴恶心 呕吐 畏光或畏声 疲劳感等。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头痛可减轻 大多数头痛发作时间多为2小时至1天,在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丛集性头痛一般无前兆,疼痛多见于一侧眼眶或(及)额颞部。丛集发作期内一次接一次成串发作,表现短暂得极剧烈单侧持续的非搏动性头痛,且始终为单侧头痛,病人坐立不安或前俯后仰地摇动,部分病患会用拳击头部以缓解疼痛;头痛可伴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眼睑水肿或鼻塞、流涕等。在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会自行缓解。几乎每日同一时间(常在晚上)发作, 从睡眠中痛醒。
脑肿瘤头痛是颅内肿瘤占位导致的头痛,脑肿瘤时颅骨内压增高并逐渐加重导致头痛,肿瘤周围发生反应性脑水肿,此外由于脑肿瘤的占位,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静脉回流亦受阻,导致头痛。
实验室诊断
1、头颈CT检查了解有无脑内占位病变及脑室系统扩大;
2、脑电图检查了解有无异常脑电波;
3、腰穿了解颅内压,查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寄生虫抗体等;
4、X线副鼻窦摄片了解有无鼻窦炎,检查眼压有无升高;
5、颈椎平片了解颈椎情况。
头痛诊断鉴别
一、诊断
1.询问病史
(1)一般信息:包括职业、年龄、性别。50岁以上首次出现头痛的则不大可能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及精神性头痛;小儿偏头痛时头痛往往不严重而眩晕症状明显;女性患者头痛与月经有关考虑偏头痛可能;而劳累过度亦可引起头痛。
(2)既往史:包括既往其他病史、家族史、用药史、外伤史、手术史、中毒史、月经史、类似发作史。
(3)症状情况:头痛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发生速度、影响因素、伴随症状等。
1)头痛的部位:疼痛部位局限于眼眶、枕后、三叉神经分布区要考虑神经痛,分别为眶上神经痛、枕神经痛及三叉神经痛可能;后颅凹病变常出现枕项区疼痛;而幕上病变的头痛常位于前额颞部和顶区;颅内压增高或急性颅内感染多出现弥漫性头痛;而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发头痛有定位意义。
2)头痛的时间:突然发生、持续时间极短,多为功能性疾病,如神经痛;慢性反复发作的头痛往往考虑血管神经性头痛可能,如偏头痛、肌收缩性痛、三叉神经痛等;持续性进行件头痛考虑颅内压增高、颅内占位病变可能:丛集性头痛多发生在夜间;晨起头痛加重考虑颅内占位病变或鼻窦炎症。
3)头痛的性质:搏动性头痛首先考虑血管性头痛;发作性电击样疼痛为三叉神经痛;眼耳鼻疾病引发的头痛往往是钝痛或胀痛;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为隐隐作痛;劳累所致头痛为肌紧张性头痛,常有紧箍感。
4)头痛的程度:头痛的程度除了与疾病有关外,还与人的耐受程度有关。一般而言,剧烈疼痛常见于神经痛、偏头痛、恼膜炎等:中度疼痛常见于颅内占位病变、慢性炎症;轻度疼痛多见于神经官能症、部分血管性头痛等。
5)头痛的发生速度:急性突发头痛多为血管性头痛.另外还有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感染等;缓慢发生的且进行性加重并有颅内压增高表现的考虑为颅内占位性病变:无颅内高压症状的也可出现于紧张性头痛。
6)头痛的影响因素:咳嗽或头部转动可使颅内压增高患者的头痛加剧;直立位可使肌紧张性头痛加剧而使丛集性头痛减轻:压迫颞额部动脉可使血管性头痛减轻。
7)头痛的伴随症状: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悸等自主神经症状见于偏头痛;头痛剧烈并进行性加剧的恶心、呕吐为颅内压增高表现;伴有短暂视力障碍的考虑偏头痛;伴眼痛、眼压增高的考虑由青光眼等引起;伴视乳头水肿或出血常为颅内压增高或高血压脑病;伴精神症状多考虑额叶病变。
2.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对于头痛患者来讲,体温与血压尤为重要,因为血压高可直接引起头痛,而体温升高则要考虑感染引起的头痛,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的要进行及时抢救,马上进入在重急诊处理流程进行紧急处理,同时监护,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进入下一步骤。
(2)一般检查:主要为皮肤面色和气味检查等。
1)皮肤面色检查:面色发红考虑高热或高血压引起头痛;醉酒貌者要考虑酒精中毒引起;有头部外伤痕迹考虑外伤所致;高热而无汗者头痛考虑中暑可能;有机磷农药中毒者有大量出汗;樱桃红色皮肤结合病史考虑一氧化碳中毒可能。
2)气味检查:酒精中毒可间及酒味;有机磷农药中毒可闻到蒜味等。
(3)相关系统的检查:主要是指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神志、瞳扎和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四肢肌力、肌张力的检查。如果神经系统体征阳性往往考虑颅内疾病,如果没有神经系统体征则考虑全身性疾病。倘若考虑有五官科疾病则应进行五官科系统的检查。
3.辅助检查
通过以上两步对头痛患者病史以及体征的了解,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诊断方向,是颅内疾病(常见于神经系统体征阳性者)还是颅外疾病(常见于神经体征阴性者)。
(1)考虑颅内疾病的应马上给予头颅CT或者头颅MRT检查。考虑为颅内疾病者予头颅CT或MRI检查不易发现,经家属同意可予脑脊液检查;而考虑癫痫者可用脑电图检查。
(2)考虑颅外疾病的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急性中毒:应结合病史、体检同时进行毒物的检查即可确定。
2)全身感染:应进行血常规和有关抗体的检查,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上升则要考虑感染。有关抗体检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传染病进行的。
4.初步诊断
对于头痛的诊断可以有两种方法。
结合以上的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可以按以下几步进行。
1)首先确定是颅内疾病还是颅外疾病。
2)确定是颅内疾病,则要确定具体是哪一种疾病。一时难以确定的,应先排除较为严重的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脑炎、脑膜炎(以上疾病头颅CT或MRI均可确诊)。尔后再考虑是不是由以下几种常见病所致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等。
3)颅外疾病则要考虑是中毒还是全身感染。若是中毒,要诊断是何种中毒;若是全身感染,则要诊断是何部位感染。
二、鉴别诊断
1.头痛同时伴剧烈呕吐者提示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可见于偏头痛。
2.头痛伴眩晕者见于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头痛伴发热者常见于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或颅内感染。
4.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状者应注意颅内肿瘤。
5.慢性头痛突然加剧并有意识障碍者提示可能发生脑疝。
6.头痛伴视力障碍者可见于青光眼或脑瘤。
7.头痛伴脑膜刺激征者提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隙出血。
8.头痛伴癫痫发作者可见于脑血管畸形,脑内寄生虫病或脑肿瘤。
9.头痛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者可能是神经功能性头痛。
10.丛集性头痛多见于中年男性,发作前无先兆症状,突发于夜间或睡眠时,疼痛剧烈呈密集性发作而迅速达到高峰,从一侧眼部周围或单侧面部开始而快速扩展,甚则波及同侧肩,颈部,呈跳痛或烧灼样痛,站立可减轻,伴同侧眼面潮红,流泪,鼻塞,流涕等,疼痛持续数10分钟至2小时,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必要时作组胺试验可协助诊断。
11.鼻窦炎疼痛常位于前额及鼻根部,晨起加重,伴鼻塞,流脓涕等,部分患者因继发性肌肉收缩而出现颈部疼痛和后头痛,检查鼻腔可见有脓性分泌物,病变鼻窦部位压痛明显。
偏头痛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么
父母有偏头痛,则子女患有偏头痛的概念事件会大大增加,但不一定会患有偏头痛。大约70%以上的偏头痛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对于有先兆的偏头痛,其子女发生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而对于无先兆的偏头痛,其风险大约2倍。因此, 在一个家族中可以出现多个偏头痛患者,询问患者有无家族史也是偏头痛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
偏头痛诊断方法解析
偏头痛对于人们来说是个不小的困扰,人们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患上了偏头痛,当我们觉着身体不适的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做个诊断,现在我们来聊一聊偏头痛都有哪些诊断方法。
1.紧张型头痛:又称肌收缩型头痛,其临床特点是:头痛部位较弥散,可位前额,双颞,顶,枕及颈部,头痛性质常呈钝痛,头部压迫感,紧箍感,患者常述犹如戴着一个帽子,头痛常呈持续性,可时轻时重,多有头皮,颈部压痛点,按摩头颈部可使头痛缓解,多有额,颈部肌肉紧张,多少伴有恶心,呕吐。
2.丛集性头痛:又称组胺性头痛,Horton综合征,表现为一系列密集的,短暂的,严重的单侧钻痛,与偏头痛不同,头痛部位多局限并固定于一侧眶部,球后和额颞部,发病时间常在夜间,并使患者痛醒,发病时间固定,起病突然而无先兆,开始可为一侧鼻部烧灼感或球后压迫感,继之出现特定部位的疼痛,常疼痛难忍,并出现面部潮红,结膜充血,流泪,流涕,鼻塞,为数不少的患者出现Horner征,可出现畏光,不伴恶心,呕吐,诱因可为发作群集期饮酒,兴奋或服用扩血管药引起,发病年龄常较偏头痛晚,平均25岁,男女之比约4∶1,罕见家族史。
以上就是偏头痛的一些诊断方法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如果出现了不适,就要及早的去做个诊断,提早预防,远离偏头痛。
头痛的辅助检查有哪几方面
1、脑CT、MR
脑CT是诊断头痛的一项很重要的手段,它可以区别功能性和器质性头痛。高度怀疑器质性头痛的患者,如果普通的脑CT扫描结果为正常,也不能排除微小病变的可能,还要作增强CT扫描。MR又叫核磁共振,它能更清晰、更精确地作出定性定位诊断,而早期发现很小的病灶。因此,脑CT是诊断头痛常用的检查方法,MR是诊断头痛更准确的手段。
2、头颅X线片
头颅X线片对慢性颅高压性头痛及颅骨病变引起的头痛诊断价值较大。如慢性颅高压中,可见到颅骨血管压迹变浅,颅骨变薄;如肿瘤、脑寄生虫等,可见到颅骨吸收、增生或颅内钙化点等;也可以帮助诊断鼻源性和耳源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其费用少,也实用。
3、脑电图
功能性头痛,脑电图通常不出现异常,极少数可表现异常(如癫痫性头痛);器质性头痛,脑电图有一定参考意义,尤其是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炎症等,在局部显示出异常脑电波。
温馨提示:腰穿的目的是取脑脊液作化验检查,对区分器质性头痛或功能性头痛,有重要的价值,如脑脊液细胞成分改变,可以区别有无脑出血、肿瘤、炎症、结核、隐球菌及寄生虫等病变。还可鉴别高颅压头痛或是低颅压头痛。腰穿也是诊断头痛的重要检查之一。
血管堵塞的鉴别诊断
1、多静态发病
在睡眠中或睡醒后出现症状,常逐渐加重。多无剧烈头痛及意识障碍,偏瘫、失语体征明显。
2、发病年龄较高
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中风危险因素或有过短暂脑缺血发作。
3、脑脊液多正常
CT扫描可见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发病6小时以内多正常)。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多普勒可检测脑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流变、心电图等项检查,以便同脑出血、脑栓塞等鉴别。
4、脑血流图检查
诊断脑血管堵塞,“脑血流图检查”是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之一,被誉为头晕头痛诊断的“金标准”。
怎么样辨别头痛才正确
1)以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钝痛、刺痛等。
2)以一侧头痛为主,也可为全头痛。
3)以间歇性发作为主,起止较突然,间歇期如常人,病程长。
4)常于青春期起病,女性较多。
5)有或无视觉性、感觉性、运动性、精神性先兆或伴随症状,多数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
6)有或无头痛家族史。
7)压迫颈总动脉、颞浅动脉、眶上动脉或短时休息可减轻发作。
8)条纹嫌恶实验多呈阳性。
无先兆头痛诊断标准:(1)符合(2)~(4)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2)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小时。(3)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中或重度头痛;④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会主动避免此类活动。(4)头痛过程中至少伴有下列1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5)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伴典型先兆的头痛性头痛诊断标准:(1)符合(2)~(4)特征的至少2次发作。(2)先兆至少有下列中的1种表现,但没有运动无力症状:①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表现(如闪光、亮点或亮线)和(或)阴性表现(如视野缺损);②完全可逆的感觉异常,包括阳性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表现(如麻木);③完全可逆的言语功能障碍。(3)至少满足以下2项:①同向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②至少1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的过程≥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接连发生,过程≥5分钟;③每个先兆症状持续5~60分钟。(4)在先兆症状同时或在先兆发生后60分钟内出现头痛,头痛符合无先兆头痛诊断标准中的(2)~(4)项。(5)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对于头痛这种疾病的诊断来说,是需要患者自觉注意身体健康问题的。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现自己长时期伴有头疼、恶心等症状,大家就要小心是不是患有了头痛这种疾病了。如果发现症状没有缓解,一定要及时医院进行检查。
头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头痛的部位系单侧或双侧,前头部或后头部,局限性或全头部,颅内或颅外等。颅外病变的头痛多局限而表浅,颅内病变的头痛多弥散而深在。小脑幕以上病变的头痛一般位于额、颞、顶区,小脑幕以下病变者通常位于枕部、耳后部和上颈部,也可放射至前额。
2.头痛和性质血管性头痛多为胀痛、跳痛或搏动性头痛;功能性或精神性头痛的性质多样且不固定;肌紧张性头痛多为头顶部的重压感、紧箍感和钳夹样痛;神经痛多呈电击样、刺痛样和火烙样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起病方式或临床经过头痛的发生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情经过是波动性、持续进展、周期发作或慢性复发性。急性起病的第一次剧烈头痛多为器质性病变,尤须提高警惕,进一步查明病因。
4.头痛发作及持续的时间某些头痛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如清晨、白天、入睡后、月经前或月经期。其持续的时间可为数秒、数分钟、数小时、数日或长达数年。
5.头痛的程度可轻重不一,但并非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脑膜刺激性头痛和偏头痛最为剧烈。使患者难于入睡或可使其痛醒的剧烈头痛常提示可能为器质性病变。
牙痛诊断有哪些专业方法
一、诊断:
1、仔细询问病史,了解牙痛的性质、程度和时间。是尖锐痛还是钝痛、酸痛;自发痛还是激发痛;阵发痛还是持续痛,有无夜间痛;部位局限还是放散。能否明确指出患牙。
尖锐自发痛:见于急性牙髓炎、尖周炎、牙周脓肿、龈乳头炎和冠周炎;三叉神经痛、髓石、上颌窦炎急性和干槽症。
自发性钝痛:见于慢性龈炎、创伤颌。
激发痛:见于牙本质过敏、2-3度龋、牙髓充血
咬合痛:见于急慢性根尖周炎、创伤颌、不同金属修复体的流电作用。
2、检查牙齿,有无龋坏,注意邻面和上颌八的颊侧,下颌七的远中颈部等隐蔽部位。有无隐裂、高度磨耗、楔状缺损、畸形中央尖、急性舌侧窝、未垫底的深龋充填体、外伤露髓等。
急性根尖周炎时,牙齿松动、叩痛明显。
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牙周膜炎、创伤性根周膜炎,可有轻叩痛。
牙周及附近,龈乳头炎有龈乳头红肿及食物嵌塞;冠周炎多见于阻生牙,龈瓣红肿,化脓;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炎可探到深牙周袋;干槽症剑拔牙窝内舞会坏死物,骨面暴露,腐臭。
慢性根尖周炎可有瘘管。
急性牙槽脓肿、牙周脓肿、冠周炎范围块大时可有龈沟肿胀、波动,附近及面部肿胀。
上颌窦炎局部压痛,脓涕。上颌窦肿物局部膨隆,多个牙松动、血性鼻涕。
3、牙髓活力检查判断牙髓情况;X线对诊断龋齿、根尖周病变、髓石、肿物、埋伏牙都有重要价值。
牙痛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是许多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由于人体口腔结构及神经支配的复杂性,不同病因引起的疼痛性质、范围、持续时间是不同的,需要作出严格的鉴别诊断。关于牙痛的病变类型,目前,国内、国际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为了便于区分牙痛的原因和对症治疗,以下汇集了各种牙痛的特点,以期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以上是牙痛诊断有哪些专业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偏头痛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吗
偏头痛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吗?
大约70%以上的偏头痛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对于有先兆的偏头痛,其子女发生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大约4倍,而对于无先兆的偏头痛,其风险大约2倍。因此,在一个家族中可以出现多个偏头痛患者,询问患者有无家族史也是偏头痛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
但反过来讲,父母有偏头痛则子女一定有偏头痛则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谈到的仅仅是发病风险,更多的是一个机率事件,即父母有偏头痛,则子女患有偏头痛的概念事件会大大增加,但不一定会患有偏头痛。
上述就是专家对于偏头痛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吗问题的解答。专家介绍,多数人在遇到偏头痛后会采取不治疗的态度,坚持一直让头痛继续,这样长时间的刺激自己的脑部神经会造成神经衰弱等并发症。所以还在为偏头痛痛苦的你,赶紧去接受科学治疗恢复健康之身。
脑堵塞的诊断
多静态发病
在睡眠中或睡醒后出现症状,常逐渐加重。多无剧烈头痛及意识障碍,偏瘫、失语体征明显。
发病年龄较高
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中风危险因素或有过短暂脑缺血发作。
脑脊液多正常
CT扫描可见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发病6小时以内多正常)。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多普勒可检测脑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流变、心电图等项检查,以便同脑出血、脑栓塞等鉴别。
脑血流图检查
诊断脑血管堵塞,“脑血流图检查”是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之一,被誉为头晕头痛诊断的“金标准”。
头痛的诊断
头痛诊断依据患者头部疼痛部位即可诊断。在头痛的诊断过程中,应首先区分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原发性头痛多为良性病程,继发性头痛则为器质性病变所致,任何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继发性头痛的基础之上。头痛病因复杂,在头痛患者的病史采集中应重点询问头痛的起病方式、发作频率、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头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有无前驱症状,及有无明确的诱发因素、头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等。同时,为更好鉴别头痛病因及性质,还应全面了解患者年龄与性别、睡眠和职业状况、既往病史和伴随疾病、外伤史、服药史、中毒史和家族史等一般情况对头痛发病的影响。全面详尽的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头颅、五官的检查,有助于发现头痛的病变所在。适时恰当的选用神经影像学或腰穿脑脊液等辅助检查,能为颅内器质性病变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