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包粽子为什么要放碱

包粽子为什么要放碱

粽子中放入碱的一个作用就是为了增加粽子的粘性,使得粽子蒸煮出来其口感更加的软黏,同时蒸煮的时间也会大大的缩短。

粽子中的糯米、粽叶都是酸性食物,两者结合之后,食物的酸性会相对增加,吃起来粽子会有一轻微的偏酸,而加入适量碱就可以中和酸性,从而使得粽子的味道更加清香、鲜味更浓。

包粽子要放食用碱吗

视情况而定。

包粽子放不放碱,主要取决于包的是什么口味的粽子,如果包的是碱水粽的话就在包粽子的时候就需要加入适量的碱。

但如果包的并不是碱水棕的话,就没必要再放食用碱进去了,因为一般在粽子里加食用碱,是碱水粽的做法,其他口味的粽子是可以不用加食用碱的。

粽子里放食用碱还能缩短蒸煮时间,如果只是单纯地想要缩短时间,那提前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也是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不一定要放食用碱。

粽子放碱和不放碱的区别 包粽子什么时候放碱

粽子放碱主要有两种方法,具体如下:

1、包粽子放碱,第一种方法就是取少量碱用温水化开,然后倒入浸泡糯米的水中,使其浸泡一个晚上,泡完后将水沥干即可包粽子。

2、第二种放法就是先包好粽子,再把生的粽子浸渍在碱水中,让粽子里的糯米吸收碱水后再来煮,后者一般是农家使用植物烧的碱水,这样的粽子会更香。

粽子有点苦怎么回事 碱放多了

在包碱水粽的时候需要放入适量食用碱,这样能增加粽子的色、香、味、形,从而提升粽子口感。但如果食用碱的量放的太多就会导致粽子吃起来带一股苦味,所以在包粽子放碱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碱的用量,一般一斤糯米放30g左右的食用碱即可。

粽子放碱和不放碱的区别 包粽子一定要放碱吗

不一定。

包粽子的时候加入碱只是为了让粽子的味道更好,色香味更加的均衡,但是若是不加入碱也是可以的,同样能够制作出好吃的粽子。

但若是碱水粽的话,那么是一定是放适量的碱的,碱水粽是广东地区一种比较有特色的粽子,味道粘粘的、糯糯的,所以若是不是碱水粽的话,那么放碱或者不放碱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的。

粽子有点苦怎么回事

碱放多了

在包碱水粽的时候需要放入适量食用碱,这样能增加粽子的色、香、味、形,从而提升粽子口感。但如果食用碱的量放的太多就会导致粽子吃起来带一股苦味,所以在包粽子放碱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碱的用量,一般一斤糯米放30g左右的食用碱即可。

粽子变质了

如果粽子不存在碱放多了的问题但吃起来带苦味,就要考虑粽子是不是出现了变质情况,这种变质的粽子出来口感发生变化之外,质地气味上也会发生改变,这样的粽子是不建议再继续吃的。

馅料原因

现在市面上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其可以搭配各种馅料食用,如果是那种特殊馅料刚好带苦味的话,也会导致粽子吃起来发苦。

粽子放碱多了有害吗 包粽子放碱水的比例是多少

碱水和糯米是1:15左右。

包粽子其放碱的比例与米相比较的话是在1:15左右,就比如说,一斤的糯米,其放入的碱水比例应该是在33g左右。

但是碱水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根据自身对于粽子的需求来决定的碱水的量,只要注意不要放入过多的碱水就可以了。

包粽子糯米和食用碱的比例

糯米:食用碱为600:38.

在包粽子的时候按照糯米与食用碱以600:38的比例配比即可,也就是说600g的糯米大约需要放38g左右的食用碱,算下来一斤糯米约0.06斤左右的碱。一般放到糯米呈浅黄色即可,这样的量刚刚好,如果食用碱放太多会导致包出来的粽子特别黄,并且吃起来还会带一股苦味。另外吃太多碱还会对有损于健康,所以包粽子时一定要控制好放碱的量。

10斤糯米包粽子放多少食用碱

碱是为了缩短粽子的蒸煮时间使糯米更软滑,色泽更金黄。5000克糯米放10克碱就可以了,糯米先浸泡一段时间也能起到这个作用.其实用高压锅的话,也可以不放碱,包粽钱糯米浸泡半天,包完放高压锅里1个半小时粽子就熟透了。

包粽子碱和米的比例 包粽子没有食用碱可以用什么东西代替

在包粽子时如果没有食用碱的话可以用小苏打来代替,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而食用碱则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者的混合物,所以放入适量小苏打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在包粽子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放碱,只有碱水粽才需要放碱,如果家中没有食用碱或者是小苏打的话可以选择包纯糯米粽,且还可以在粽子中加入不同的馅料,这样口感也十分不错。

相关推荐

包粽子泡米包粽子泡米需多长时间

3-5小时左右。 在包粽子之前将糯米按照水与米2:1的比例加入冷水对糯米浸泡3-5个小时左右即可,且浸泡期间最好能换2-3次水,以免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糯米泡发之后再去包粽子能让包出来的粽子更容易被蒸熟,吃起来口感也会更好。

粽子外面的叶子叫什么 包粽子有几个叶子

看粽子的个头和形状,粽子的种类非常多,三角的、多角的、圆形等,不同形状的粽子,所需的粽叶也会不一样,包粽子的时候选择几个叶子根据这个进行选择。

包粽子为什么 包粽子多少合适

糯米与的比例应该控制在600:38。 在包粽子的时候按照糯米与以600:38的比例调配即可,也就是说如果用600克的糯米,相对地就应该配38克的水。一斤米对应配,大约0.06斤水。如果太多的话,煮出来的粽子颜色会特别的黄,同时吃起来口感也会不好,会呈带一种苦味。而且经常食用过量的话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包粽子时一定控制的用量。

水粽怎么做才有弹性

选择圆糯米 想做出来的水粽口感更加有弹性的加,在选择糯米的时候选择圆糯米,因为圆糯米的黏性和甜度都高于长糯米,口感也更加软糯,而且凉了以后不容易返生,这样做出来的粽子黏性十足且富含弹性。 浸泡糯米 在包粽子之前将糯米用水泡上3-5小时左右,糯米吸收水分之后会更好的释黏性成分,将泡好的糯米与水混合再去包粽子,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口感十分Q弹可口。 冷水煮粽子 在煮粽子的时候一定将粽子冷水下锅,且水一次加好,不宜中途添加生水,一般以水完全盖过粽子表面2-3cm左右即可,且煮好之后不急着捞出粽

包粽子的糯米一般情况泡几个小时 干粽叶包之前怎么处理

晒干的粽叶比较干燥,容易破裂,需采取以下处理方法才能进行包粽子使用: 1、干粽叶拿出来,然后把它用清水浸泡一下,大约泡30分钟。 2、泡好了之后,就用刷子把粽叶一张张,正反面都仔细的刷一刷。 3、干粽叶被洗干净了之后,再把它到锅里面去。 4、加水,水开后煮上十分钟左右,同时还入几勺食用盐,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5、然后沥干水分,即可包粽子备用。

包粽子糖吗

根据自己的需求。 包粽子的时候是可以糖的,也可以其他的甜味食物,具体还是根据自己的口味需求和制作粽子的种类来决定。 若是包粽子的时候,不加入其他的甜味馅料的话,却又制作甜味的粽子的话,那么是一定糖的,这样才可以制作出甜味粽子。 若是在包粽子的时候已经入了甜味馅料,例如蜜饯、红豆、红枣等,这些食物的甜度并不低,所以可以不用糖了。 其次就是糖也不一定非包粽子的时候,也可以制作成原味粽子,然后沾取白糖食用,这样也是属于甜味粽子。

大黄米可以怎么吃 大黄米粽子

大黄米在中国北方地区是包粽子的重原料,再用它包粽子时,需准备大黄米蜜枣和花生米以及粽子叶各适量,把大黄米提前在清水中浸泡10小时,花生米浸泡两小时,粽子叶在沸水中煮5~6分钟,把处理好的粽子叶在手中折叠成圆锥的样子,底部上泡好的大黄米中间再上蜜枣和花生米上面,再上适量的大黄米,然后把粽子叶包成三角形,包好后用线固定好入锅煮熟就能取出食用。

粽子怎么煮更好吃 包粽子的技巧

包粽子的时候米不太多,因为煮的时候米会膨胀,米多了容易把粽子叶涨裂。 做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 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太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香糯。 最后是包粽子用的粽子叶,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的干净,所以,粽子叶在用之前煮一下为好,清洁杀菌,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时候更心。粽子叶不用煮太久,10分钟左右就行,不过记住煮好后再拿出来在清水里好好洗洗哟。

包粽子食用水粽多了怎么办

水粽是广东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种粽子,制作前需水将糯米进行浸泡,而如果在制作水粽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多了,那么可以选择在泡的过程中可以多加一点水。 如果这个时候的糯米已经做成了粽子,那么在蒸粽子的时候,就可以加入一些食醋,然后蒸煮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酸与进行反应,中和以后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了。

包粽子用干粽叶还是新鲜粽叶 包粽子绑的紧点还是松点

包粽子时绳子尽量绑紧一点,因为这样糯米能把肉汁紧紧地锁在里面,不流失在锅里。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口感会更好,吃起来更结实。 如果绑的比较松的话,粽子在煮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散掉,并且还会增加糯米与空气接触的几率,不便于粽子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