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月经紊乱怎么办呢
青春期月经紊乱怎么办呢
青春期女孩初潮后如出现月经失调,应及时就诊。如果排除了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或血液系统等全身性疾病,即可按青春期功血来治疗。治疗目的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为主,一般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恢复正常月经的内分泌调节。
如果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除了了解患者的生殖激素、排卵功能、卵巢形态等情况以外,必须了解患者的糖脂代谢情况(包括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血脂检查)。
治疗首先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肥胖者多,通过饮食调整及适当增加运动量以降低体重后,部分患者的排卵功能可自行恢复或改善;其次是药物治疗,目的是调整月经周期,避免由于卵巢长期不排卵而使子宫内膜发生病变的风险;恢复卵巢功能,解决患者成年期的生育需求;如果存在胰岛素抵抗,即使目前患者血糖正常,也应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胰岛素增敏剂)以改善患者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对于卵巢功能恢复也有效。
女孩子如果在青春期就有月经紊乱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但是有些女孩子不知道这是月经紊乱,也有的女孩子不好意思说自己月经紊乱,这就要求当妈妈的,要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发现问题后,及时的治疗,不至于以后影响到孩子的生育问题。
少女月经不调怎么办
少女月经不调怎么办?女孩进入青春期,由于卵巢功能未臻成熟,内分泌平衡尚未稳定,加之此时情绪不稳定,经常发生月经不调。因此,少女月经周期不准,少女与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和恐惧,因为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如情绪波动,环境改变,学习紧张等,这些致病因素一旦去除或对这些因素适应了以后,月经周期就会恢复正常。所以少女要正确认识,了解这方面知识,不要整天忧心忡忡,更不要焦虑,而要舒畅的精神状态,等待每次月经的来潮。
少女月经不调怎么办?专家介绍,初潮后第一年,绝大多数女孩月经都不规律。甚至到了第三年,仍有一半人不规律。多数人要在月经来潮的3—5年,才会形成自己的周期。如果青春期少女月经紊乱,两三个月才来一次,可能是“青春期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应及时上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等孕激素促排卵。月经期腹痛是痛经情况,注意经期卫生,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尽量少食用刺激性和冰冷的食物。
如果女孩在青春期月经始终不干净或者月经不调,首先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例如肛查,以确定是否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若是器质性病变,则由医生对症下药,进行治疗,若排除器质性病变。
青春期少女月经不调或月经不干净一般是由于卵巢功能发育不全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先进行止血,再采用药物调整月经周期,促使月经周期和经量达到正常。
另外,情绪以及健康状况对月经周期也有影响,情绪低落、过度疲劳同样会引起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女性要及时鉴别
1、月经先期
(1)症状: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1)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检查: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症状: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鉴别: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5、月经过少
(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鉴别: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温馨提示:女性朋友发现月经不调发生,不要麻痹大意不引起重视处理,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积极治疗,尽早解决月经不调的危害,切勿盲目治疗,使疾病加重,危害女性健康。
女性月经不调的判断准则
1、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通常指以月经周期比正常提前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或“经早”。
具体表现:
(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延后7日以上,月经后期经量变化,甚至3~5个月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初潮后一两年或者更年期互相出现经期延后,没有其他病理现象的除外。
具体表现:
(1)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具体表现:
(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具体表现: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3)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5、月经过少
具体表现: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
(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青春期月经紊乱辅助检查方法
辅助检查:
(1)月经不调检查有B超检查:反映子宫、卵巢及盆腔情况。
(2)细胞学检查:检查卵巢功能及排除恶性病变。
(3)活组织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肿瘤的诊断。
(4)月经不调检查有内分泌测定:目前可以测定垂体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卵巢、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临床常用以了解卵巢功能的简易方法有阴道涂片、宫颈粘液、基础体温及子宫内膜活检等。
基础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查找可能的原因,患者要力求准确地提供资料。
2、全面体格检查以了解有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3、盆腔检查以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肿瘤或炎症。
若青春期女性出现,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ml)时,需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的月经紊乱,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而不是只调理月经。
月经稀少应与哪些症状辨别
1.月经先期
(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1)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3)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5 .月经过少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
(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月经病折磨中的女人痛楚难言
你的经期过的轻松吗?会痛经吗?有乌血吗?听说过月经病吗?月经病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或伴经色、经质的异常;月经的非生理性停闭;或多次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绝经前后所出现的有关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导致月经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精神压力过大则是其中的主因。
女子以肝为先天,易生郁闷,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女性内外操劳压力大,精神上长期紧张、高度压抑,成为月经问题趋向多样化和年轻化的主要诱因。
而青春期月经失调多与学习压力大、心情变化、生活欠规律、出现重大心理精神创伤有关,部分青春期月经病也和少女的营养状态有关,过度节食可能出现闭经,肥胖易导致月经紊乱、闭经、排卵异常等。
月经不调的诊断与鉴别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妇科检查可以与绝大多数疾病相鉴别:
1、月经先期
(1)症状: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1)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检查: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症状: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鉴别: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5、月经过少
(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鉴别: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怎样判断是否患有月经不调呢
通常来说,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于正常范围,周期长短也因人而异。如果月经在周期和出血量上出现异常,那么就意味着很有可能是月经不调。生活中,我们也能常常听到女性常抱怨:“又不正常了!我是不是月经不调?要不要看医生?”那么,女性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月经不调呢?
月经先期:月经先期通常指以月经周期比正常提前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或“经早”。
月经周期延后7日以上,月经后期经量变化,甚至3~5个月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初潮后一两年或者更年期互相出现经期延后,没有其他病理现象的除外。
具体表现: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月经很少是不是患了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的表现很多,那么,月经很少是不是患了月经紊乱?月经紊乱的表现可能是因为妇科疾病导致的。比如不规则子宫出血,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期间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出血全无规律性以上几种情况可由局部原因内分泌原因或全身性 疾病引起;
还有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月经很少是不是患了月经紊乱?绝经后阴道出血指月经停止6个月后的出血常由恶性肿瘤炎症等引起;闭经指从未来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个周期以上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
月经很少是不是患了月经紊乱?月经紊乱主要的突出特点是: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或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超过8天以上
月经不调如何鉴别诊断
月经不调诊断
1.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或先后无定期。
2.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
3.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超过8天以上。
如果持续一般霎时间出现以上情况 ,则有可能是月经不调,应当引起重视,因为月经不调通常也是引起不孕症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因此, 如果在准备怀孕的时候,最好能把月经不调情况予以改善,从而得以保证怀孕的顺利进行。
月经不调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妇科检查可以与绝大多数疾病相鉴别:
1.月经先期
(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1)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3)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5 .月经过少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
(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