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最初几小时的护理工作
术后最初几小时的护理工作
•您进入病房后,家属可以探视。
•护理人员会经常检查您的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率。
•护士会检查手术刀口的包扎情况和渗出液。
•如果您感觉不适,须向护士提出。
•如果手术刀口浮肿或出血,或感到腿或手臂疼痛、麻木或刺痛,要立即告诉护士。
•手术后数小时,您可能会吸氧,使用心脏监护仪。
•您的膀胱可能会插引尿管,或使用其它引流管。引流管一般会在出院会家前取下。如果出院回家时未取下引流管,医护人员会传授如何护理。
•可能会做心电图检查、胸部X光检查或血液检查。
•医生会向您介绍手术情况。
静脉注射液体和抗生素
•手术后会静脉注射液体,时间不长。手术后恢复液体进食能力之前,会持续进行静脉注射。如果通过静脉注射药物,则可能要注射较长时间。
•可能会静脉注射抗生素,防止您发生感染。刀口
•手术刀口会进行包扎。医生和护士会检查包扎情况,必要时更换包扎。随着刀口开始愈合,包扎会逐渐变小。
•可用缝合线、缝合器或特殊胶带(免缝胶带)封闭手术刀口。手术后7至14日复诊时拆线。
•护士会说明刀口护理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肺炎有哪些护理方法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它对宝宝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此时还要加强对婴幼儿的护理,但不能把护理简单地看成只是喂奶、吃药、换尿布。护理的内容很多,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二、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
三、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及时补充各种营养,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四、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五、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六、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异物,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造成的呼吸不畅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造成的疾病,父母一定要注意预防,不要将宝宝带到人多空气混浊的公共场合去,以免受到传染。同时还要注意室内的温度,不要让宝宝着凉引起感冒,这样也是很容易导致肺炎的,同时,在平时护理时,还要注意身体环境卫生。一旦有肺炎的疑似症状,家长务必要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总结:新生儿肺炎是很多家长所担忧的疾病,因为此病的病期长,很容易起其他的并发症,导致宝宝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因此,在病期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几种新生儿肺炎护理的专业经验,希望各位家长们能够严格按照我们的方法去做,相信一定能够帮助您的宝宝早日恢复健康的。
红眼病的护理工作
正常情况下,结膜具有一定防御能力,但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时,将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这种炎症统称为结膜炎。按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结膜炎。
结膜炎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红眼病,虽然结膜炎本身对视力影响一般并不严重,但是当其炎症波及角膜或引起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的损害。而当治疗红眼病时,对红眼病的护理也是要做好的,这间接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如何做好红眼病的护理工作?
当治疗红眼病时,对红眼病的护理也是要做好的,这间接影响了治疗的效果。那么该如何做好红眼病的护理工作呢?
1、患者需进行隔离治疗,滴眼液需一人一瓶。按医嘱及时用药。单眼患者对于结膜炎的护理需采用侧卧位,即患眼最低位,以防止污染健眼。结膜炎的护理勿用手揉眼,以防止交叉感染。
2、患者回家后需注意:洗手时需用流动水。滴用眼药前后均要用肥皂洗手二遍。家属为患者点眼后,也需用肥皂洗手二遍。用过的毛巾手帕等个人用品要每日开水烫洗。在结膜炎的护理中生活用品勿与周围人员共用,切断传播途径。
3、患者不能包盖,结膜炎的护理要保证分泌物从结膜中顺利引流。
4、结膜炎的护理要注意不要用公共毛巾及面盆。病人的毛巾,手帕,面盆要单独使用,用后煮沸消毒,以免再传染。
5、结膜炎的护理不可用热毛巾敷眼,需用冷敷。
6、患有急性结膜炎需来院就诊冲洗。
得了“红眼病”,应积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疗:
保持局部清洁,尽快杀减病菌,控制炎症的发展
有的患难与共儿用布遮盖患难与共眼。这样不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反而有利于细菌或病毒的繁殖,加重病情。
药物治疗
常用的抗菌素药有0?5%卡那霉素眼药水或金霉素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金枚霉眼膏或四环素眼膏。中药眼药水有:25%藤菊兰眼药水,三黄眼药水。
中药熏洗也有利减轻症状
取桑叶、野菊花、薄荷各半两混合后分10包,熏时取一包放杯内用开水冲泡后熏眼、洗眼,每日3-4次。
葡萄胎的护理工作
一、预防措施
对于已婚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妊娠反应剧烈时应及时就诊;对流产、分娩、异位妊娠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咯血等症状者应及时就诊。
二、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评估出血量及排出物的性质。
三、治疗措施
刮宫前应建立静脉通道,配血备用,并做好各种应急抢救药品和物品的准备,对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做好相应的治疗配合及护理。需预防性化疗者,按“化疗患者护理”内容进行护理。
四、心理护理措施
要详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冲突程度及对接受治疗的心理准备,通过护理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其表达不能取得良好妊娠结局的哀伤,接受现实。还要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和清宫手术的过程,纠正其错误认识,以消除顾虑和恐惧,增强信心。
五、一般护理措施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情绪;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适当活动;保证睡眠充足;每次刮宫后要禁止性生活1个月,保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口角炎的护理工作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杨曾良好的饮食习惯,还要注意我们的膳食结构哦!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教育孩子不偏食、不挑食。保护好孩子面部皮肤,保持口唇清洁卫生,进食后及时擦嘴。
2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很少吃一些维生素的食物,这些我们需要做好膳食结构的杂粮食物哦!我们要多加摄取这些食物。经常舔嘴唇、流口水或感染。发热等也易导致口角炎。做饭时注意防止维生素流失,米不要过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尽快下锅,炒菜时可加点醋。
3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含手指头。那么我们就可以有效的做好的口角炎的相关预防哦!局部可涂用硼砂末加蜂蜜调匀制成的药糊,用冰硼散或青黛散局部涂抹也有效。若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用5%克霉素软膏外搽,数天后即可痊愈。
甲减的护理工作
1、情志护理:
了解病人常有的思想顾虑:畏病乱投医、恨病求速效、惜钱不就医等帮助病人消除思想顾虑、树立自信。
2、饮食护理:
甲减病人多为虚寒性体质故不宜食生、凉、冰食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适量的节制饮食。注意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如服中药忌饮茶。
3、用药护理:
甲减病人属虚寒性体质,寒凉药物应禁用或慎用使用安眠药物时应注意剂量、时间,防止诱发昏迷。使用利尿剂易间歇使用,注意观察尿量,是否有电解质紊乱,防止发生低钾血症等。黏液性水肿昏迷病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测呼吸、脉搏、血压每15分钟1次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专人看护。
尿失禁的护理工作
1.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的人格,给与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摄入适量的液体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够促进排尿反射,并可预防泌尿道感染。如无禁忌,嘱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3.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说明训练的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安排排尿时间,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4.锻炼肌肉力量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s,然后缓慢放松,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以不觉疲乏为宜,每日进行5~10次。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以及在任何“尿失禁诱发动作”,如咳嗽、弯腰等之前收缩盆底肌,从而达到抑制不稳定的膀胱收缩,减轻排尿紧迫感程度、频率和溢尿量。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张力。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衬垫等。
6.外部引流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暴露于空气中,同时评估有无红肿、破损。
宝宝发烧的24小时护理
照顾发烧宝宝,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否则,面对宝宝体温的升降起伏,你可能难以应付!
宝宝发烧的24小时护理
宝宝发烧了!
妞妞今天有点咳嗽、流鼻涕,妈妈用嘴唇和前额分别试了试妞妞的额头,觉得有点儿烫。可能是发烧了!
怀疑宝宝发烧,首先要给宝宝测量体温,确切了解宝宝体温的高低,以便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内,不必吃退烧药,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温。
做物理降温!
刚发现妞妞发烧,妈妈就给妞妞试了体温,当时是37.5℃。妈妈先把妞妞的衣服脱掉一件,然后给妞妞少量多次地喝水,开窗通风。可是,11点半时,妞妞的体温已经上升到了38.3℃,于是,妈妈准备做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体温较高,又没有到吃退烧药的程度,可以做物理降温。具体方法是: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以微红为宜。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吸收入体内,会引起宝宝烦躁、哭闹。
体温升高了!
到了下午3点,妞妞的体温已经上升到了39℃,看来得给宝宝用退热药了!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上,可服用退热药。给宝宝使用退热药物应严格按体重服用。宝宝常用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百服宁)和布洛芬(如美林、托恩),这些都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强、安全性高,可首选该药。布洛芬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达6~8小时,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需要注意,4个月以下的小宝宝不宜使用退热药,只需多喂水、解松包被或适当减少衣服散热即可,如果体温降不下来,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
体温再次升高!
吃了退烧药后半个多小时,妞妞头上开始出汗,体温降到了37.9℃。可是过了3个小时左右,妞妞的体温又再次升高到39.1℃。药物说明书上说要间隔4~6小时才能再次服用,怎么办?
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应对这种情况是有办法的,就是同时准备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和布洛芬(如美林)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将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具体服用方法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个小时,可给宝宝服用布洛芬,服用布洛芬后6小时后,如果体温再次升高,可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半夜发高烧!
到了半夜,妞妞的体温再次升高。妈妈又着急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是把宝宝叫醒了喂退烧药呢,还是让她继续睡?
如果晚上宝宝睡着了,体温很高,要把他叫起来喂退烧药或做物理降温,否则体温过高会导致高热惊厥。若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可先在家中服退热药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体温下降了!
妞妞的体温终于降到了37.5℃,妈妈松了一口气。
通常宝宝的体温在上午会有所降低,但如果引起的发烧病因未去除,体温在几个小时后还会再次升高,如果宝宝是因为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可以继续像前一天那样做降温处理。
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一般多呈体温持续升高,退热药物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病毒性感冒有自限性,到了一定的病程,体温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
发热的程度
宝宝发热的程度目前尚不统一,但大多数都采用以下标准:
37.5℃~38℃为低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1℃~40.4℃为高热
40.5℃以上为超高热
冻疮的护理工作
冻疮是局部的冻伤,多发于小儿,因而要适当增加小儿的户外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每天给小儿做局部(好发冻疮之处)皮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的发生。冻伤发生后应立即予以复温,可将患者或患部置于38~42度的温水中复温。
冻疮的护理要点:
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应当保护,如出门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罩。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因此要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对冻疮患部加强保暖:
也可用100瓦灯泡代替红外线仪进行照射治疗。并经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约1周后,症状即可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不留疤痕。
如果局部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水泡出现,较大的可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如1%新洁尔灭溶液)等,清洁患处和周围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其中渗液,并涂些抗菌药膏加以包扎。小的水泡不需要刺破,经过2~3周后,水泡逐渐干枯,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已经愈合。
对已经溃破的创面,可先消毒周围正常皮肤,再用无菌温盐水清洗创面后,涂以抗菌药物加以包扎。并经常检查创面愈合情况和更换药物及包扎纱布等。
冬季室外工作者应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增加抗寒能力。有人外出时喜欢饮酒挡寒,但酒后血管扩张,增加人体热量向外发散,反而不利于抗寒,且容易引起感冒。
宝宝发烧的24小时护理
宝宝发烧了!
妞妞今天有点咳嗽、流鼻涕,妈妈用嘴唇和前额分别试了试妞妞的额头,觉得有点儿烫。可能是发烧了!
怀疑宝宝发烧,首先要给宝宝测量体温,确切了解宝宝体温的高低,以便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内,不必吃退烧药,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温。
做物理降温!
刚发现妞妞发烧,妈妈就给妞妞试了体温,当时是37.5℃。妈妈先把妞妞的衣服脱掉一件,然后给妞妞少量多次地喝水,开窗通风。可是,11点半时,妞妞的体温已经上升到了38.3℃,于是,妈妈准备做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体温较高,又没有到吃退烧药的程度,可以做物理降温。具体方法是: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以微红为宜。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吸收入体内,会引起宝宝烦躁、哭闹。
体温升高了!
到了下午3点,妞妞的体温已经上升到了39℃,看来得给宝宝用退热药了!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上,可服用退热药。给宝宝使用退热药物应严格按体重服用。宝宝常用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百服宁)和布洛芬(如美林、托恩),这些都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强、安全性高,可首选该药。布洛芬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达6~8小时,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需要注意,4个月以下的小宝宝不宜使用退热药,只需多喂水、解松包被或适当减少衣服散热即可,如果体温降不下来,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
体温再次升高!
吃了退烧药后半个多小时,妞妞头上开始出汗,体温降到了37.9℃。可是过了3个小时左右,妞妞的体温又再次升高到39.1℃。药物说明书上说要间隔4~6小时才能再次服用,怎么办?
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应对这种情况是有办法的,就是同时准备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和布洛芬(如美林)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将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具体服用方法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个小时,可给宝宝服用布洛芬,服用布洛芬后6小时后,如果体温再次升高,可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半夜发高烧!
到了半夜,妞妞的体温再次升高。妈妈又着急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是把宝宝叫醒了喂退烧药呢,还是让她继续睡?
如果晚上宝宝睡着了,体温很高,要把他叫起来喂退烧药或做物理降温,否则体温过高会导致高热惊厥。若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可先在家中服退热药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体温下降了!
妞妞的体温终于降到了37.5℃,妈妈松了一口气。
通常宝宝的体温在上午会有所降低,但如果引起的发烧病因未去除,体温在几个小时后还会再次升高,如果宝宝是因为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可以继续像前一天那样做降温处理。
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一般多呈体温持续升高,退热药物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病毒性感冒有自限性,到了一定的病程,体温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
发热的程度
宝宝发热的程度目前尚不统一,但大多数都采用以下标准:
37.5℃~38℃为低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1℃~40.4℃为高热
40.5℃以上为超高热
中风患者的护理需要注意的事情
中风患者的护理需要注意的事情:中风多发于老年人身上,由于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就处于衰退阶段,加上中风后遗症带来的影响,更是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此,在后续的护理工作方面一定要做的更加细心,这样才能使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那么对于中风患者的护理工作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中风患者的护理工作1.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中风病人多不能活动或活动不便,因此消化功能很弱,在饮食上宜清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还要多吃些蔬菜水果,促进胃肠蠕动,加强营养,防止便秘。因截瘫病人对大小便失去控制能力且行动不便,所以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避免饮食不当造成腹泻。如腹泻应及时清洁肛部,涂擦油膏,以保护肛周皮肤。
中风患者的护理工作2.定时排便
每日定时(如晚8点)用开塞露或按摩等促进排便,养成规律大便的习惯。还可按摩腹部,促进降结肠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协助排便,必要时帮助患者用手指挖出肛门内粪块。插尿管者应每3~4小时放小便一次,以免膀胱挛缩,尿管应每周更换1次,预防尿路感染。有尿失禁应随时更换尿布,保持被褥清洁干燥,每天清洁尿道口,预防感染。
中风患者的护理工作3.定时翻身、扣背
由于中风病人多卧位,体位不利于痰液顺利咯出,定时翻身、扣背促进咳痰,避免形成坠积性肺炎。
中风患者的护理工作4.勤按摩、勤擦洗、勤换衣
病人因长期卧床,皮肤容易发生感染,为预防褥疮形成,要勤按摩、勤擦洗、勤换衣,床铺要平整、清洁、柔软。通常每2~4小时翻身一次,用温水或50%酒精做局部按摩,每天至少一次。失去知觉的肢体不宜滥用热敷。如已有皮肤湿疹或早期褥疮,可用新鲜鸡蛋内膜结合氟哌酸外敷,必要时及时就医。
中风患者的护理工作5.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中风患者抓紧时间治疗,尤其是中医的针灸、按摩效果较好,在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给肢体以被动活动,或配合器械,或请一些康复中心的医师进行直到锻炼,不仅可以预防肌肉萎缩,而且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中风患者的护理工作6.加强心理疏导
中风患者的护理需要注意的事情:以上介绍的六个注意事项在进行中风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减轻其他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心包炎病人的护理有哪些
1、症状护理。心包积液时,做好心包穿刺术准备并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协助医师进行心包穿刺及术后护理。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半卧位或前倾卧位,以及氧气吸人。手术治疗时护士应积极做好病人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术前指导工作。合并水肿时要做到: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并且要抬高水肿的下肢,穿宽松的衣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如果病情允许,可以适当进行活动,经常变换体位。
2、一般护理。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取半卧位。胸痛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和镇静剂,并及时做好降温护理,更换病人衣裤,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一旦发现病人出现心包积液引起心脏压塞征象时,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抢救。患病期间要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人。出现焦虑时,护士应积极与病人交谈接触,劝慰,给予生活上的帮助,使病人有安全感,有利于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