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食疗
心律失常的食疗
心律失常用食物治疗(中医谓心悸),最早见于《灵枢·五味篇》,总的来说,心律失常的患者在饮食中限制食盐摄入、摄入大量蔬菜水果是至关重要的。在营养上,充足的维生素C、钾离子、、镁离子、适量的碘和复合维生素B摄取对心律失常的预防和矫正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食疗复方
方1:枣仁粳米粥
组成:酸枣仁15克,粳米100克。
用法:酸枣仁炒黄研成细末。将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面,空腹食用。每日1~2次,1周为1个疗程,可连服数个疗程。
功效:养心安神,滋阴敛汗。
主治:心律失常,属阴虚火旺型,心悸不宁[1],心烦少寐,头晕目 眩,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
方2:莲子粳米粥
组成:莲子30克,粳米50克。
用法:先煮莲子如泥,再人粳米煮作粥,空腹食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属心血不足型,心中悸动不安,神乏无力,面色无华,失眠多梦者。
方3:百合 45克 ,生地 15克 ,酸枣仁 20克 ,冰糖适量。将百合、生地、酸枣仁同入锅中 ,水煎 2次 ,去渣合汁一大碗,加入冰糖稍煮即可饮用 ,每天 1剂。
方4:煅石决明 30克 ,煅龙骨 30克 ,煅牡蛎 30克 ,糯米 100克 ,红糖适量。取 3药加水 300毫升 ,用旺火煎半小时 ,去渣取汁 ,再加糯米及 600毫升水煮成粥 ,加适量红糖食用。
此两方适用于心神不宁型患者,即心律不齐伴心悸胆怯 ,善惊易恐 ,多梦易醒 ,食欲不振 ,舌淡红 ,脉虚弦。
方5:桂圆肉 15克 ,大枣 10克 ,粳米 60克。将桂圆肉、大枣用清水洗净 ,与粳米煮粥服。黄芪 30克 ,乌骨鸡半只 ,盐、酱油及调料各适量。鸡肉洗净切块 ,放沙锅内与黄芪共炖 ,鸡肉熟烂后加调味品 ,饮汤食肉 ,分作 3~ 4次食用。
此方益气补血 ,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不足型,即心律不齐伴心悸不安 ,面色不华 ,头晕目眩 ,四肢无力 ,舌质淡红 ,脉细弱者
方6:人参 5~ 10克 ,朱砂 1克 ,猪心 1个。同时放锅内隔水蒸熟 ,连汤带肉一起服食。
方7:核桃仁 25克 ,人参 6克 ,生姜 3片 ,冰糖少许。共煎 ,临睡前服用。
此两方温阳益气 ,宁心安神。适用于心阳虚型,即心悸头晕 ,动则更甚 ,气短胸闷 ,畏寒肢冷 ,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 ,脉沉细无力者。
方8:赤小豆 50克 ,山药 50克 ,芡实 25克 ,薏苡仁 25克 ,莲子 25克 ,大枣 10枚 ,糯米 60克 ,白糖适量。共入锅中 ,加水适量煮烂 ,调入白糖稍炖即成 ,每天分 2次服用。
理气化痰 ,宁心安神。适用于痰湿阻滞型,即心慌气短 ,心胸痞闷胀满 ,痰多食少 ,腹胀 ,恶心 ,舌苔白腻 ,脉弦滑者。
方9:生山楂 50克 ,蜂蜜 250毫升。将山楂加水适量 ,煎至七成熟烂 ,水将耗干时加入蜂蜜 ,再以小火煮熟透收汁即可,待冷放瓶中贮存备用 ,酌量食用 ,每天 1~ 2次。
此方活血化淤 ,行气和络。适用于淤血阻滞型,即心悸不安 ,短气喘急 ,胸中闷胀或刺痛 ,而唇紫暗 ,舌质紧或有淤斑 ,脉细涩 ,治疗宜。
心律失常的调理食疗方
1、猪腰粳米粥
组成:猪腰1具(去内膜,洗净切细),粳米60克,磁石50克,生姜、葱白、食盐少许。
用法:将磁石捣碎,置于沙锅内煮1小时,去渣取汁,人粳米、猪腰及调料共煮成粥,每晚空腹服1次。
功效:补益心肾,镇惊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属水饮凌心型,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夜寐不安者。
2、枣仁粳米粥
组成:酸枣仁15克,粳米100克。
用法:酸枣仁炒黄研成细末。将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面,空腹食用。每日1~2次,1周为1个疗程,可连服数个疗程。
功效:养心安神,滋阴敛汗。
主治:心律失常,属阴虚火旺型,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
3、茶树米酒煎
组成:老茶树粗壮根(鲜晶)150克,糯米酒500克。
用法:上二味共煎,每晚睡前温服1酒盅。
功效:活血温阳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属心阳不振型,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神疲少寐。
4、万年青茶
组成:万年青25克,红糖适量。
用法:将万年青加水150毫升,煎至50毫升,滤出汁。反复两次。将二汁混合,加人红糖,1日内分3次服完。每日1剂,连用1周。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心律失常,属心血瘀阻型,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或结代。
5、大枣米粥
组成:大枣15个去核,粳米60克,小米30克。
用法:将上几味共煮作粥,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属心血不足型,心悸不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
来源:民间验方。
心律失常的病因有哪些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失常的一种疾病,心律失常除了本身心脏产生病变外,还由多种原因引起,为了加深大家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心律失常的病因,希望大家能够细心阅读。
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心内膜炎等,由于心脏的窦房结和传导系统受病变的侵害,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所以心律失常几乎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
2.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水,电解质失衡 心脏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心脏的离子平衡失调等;除心脏因素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介导的心肌乏氧,全身及心脏局部酸碱平衡的调节障碍等,具备了心律失常的离子和代谢所必备的基础,形成心律失常的条件因素,因而常常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
3.药物的影响:多种药物可以引起心律失常,比如非保钾利尿药,洋地黄类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力农和米力农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经过改变离子通道,或者稳定细胞膜,或者改变心脏的不应期,或者作用于心脏的受体,达到防止或终止心律失常的目的,但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如果应用不当,也能介导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4.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创伤,手术,心脏导管检查等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
5.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惊吓,忧郁,饮酒,饮浓咖啡等会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或期前收缩,健康的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一般讲人的一生总会有心律失常发生。
以上就是心律失常的原因,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心律失常的预防也应该多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在了解病因的前提下预防疾病。
判断心脏病的方法
心律失常的心跳由窦房结以外的心脏其他组织所引起,是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心率的快慢,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近年来有些学者按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障碍,将心律失常分为致命性、潜在致命性和良性三类。
心律失常可见于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在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紧张下均可诱发。心律失常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为多见。因为心肌缺血、缺氧、感染等引起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变引起,因此说心律失常不能说是心脏病,而心脏病有的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治疗取决于其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在治疗上应注意尽量运用小剂量药物能达到使心律失常明显减少即可,不宜用大剂量非要使心律失常完全消失不可。因为用大剂量药物时所承担的毒副作用的风险要比早搏的危险大得多。而且控制心律失常后,停药容易引起复发。运用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西药不能替代的优势,一是毒副作用小;二是显效后疗效巩固;三是可以从整体上调整患者的身体机能,全面消除患者的症状。
窦性心律不全的表现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出现疾病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窦性心律不全,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那么,窦性心律不全表现?关于窦性心律失常,你有哪些了解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窦性心律失常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规律,使心房和心室的节律也不规则。在同一导联描记的心电图上,最长的P-P间期与最短的P-P间期之差超过0.16s(也有学者主张超过0.12s)。窦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无特殊症状,只有在心率过低或过速时引起心悸、眩晕甚至昏厥。一般窦性心律失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临床意义不大,不需治疗。窦性心律失常多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只有明显窦性心动过缓的窦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疗。对由心脏病或药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者,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窦性心律失常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时相性心律失常);②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③室相性窦性心律失常;④窦性心律的起步现象;⑤成对出现的窦性心律及窦房结内游走节律。
窦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窦性心律失常一般无特殊症状,只有在心率过低或过速时引起心悸、眩晕甚至昏厥。体检时,可发现心跳和脉搏不规则或呈周期样改变。
以上便是关于窦性心律不全的介绍。看完这篇文章以后,相信您对于窦性心律失常也有了更好的认识。由于现在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人在心律上面是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的。所以做好压力的排解,对于预防心律失常是非常有帮助的。
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遗传性心律失常多为基因通道突变所致,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后天获得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心律失常的治疗
音乐疗法
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选用情调悠扬、节奏徐缓、旋律清逸高雅、风格娟秀的古典乐曲及群众喜闻乐见的轻音乐为好。这是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之一。
针灸疗法
目前,一些针灸疗法对于心律失常也有很好的疗效,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基本上是依据循经取穴原则,通过针刺作用,调节经络、脏腑之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趋于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这也属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饮食疗法
心律失常患者在饮食上要以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猪心等。这也可心律失常的治疗里的一种。
心律失常患者饮食
1、应供给富含钙、磷的食物,以维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
2、多食含纤维多的蔬菜水果。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窦性心律不全的表现是什么
窦性心律失常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规律,使心房和心室的节律也不规则。在同一导联描记的心电图上,最长的P-P间期与最短的P-P间期之差超过0.16s(也有学者主张超过0.12s)。窦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无特殊症状,只有在心率过低或过速时引起心悸、眩晕甚至昏厥。一般窦性心律失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临床意义不大,不需治疗。窦性心律失常多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只有明显窦性心动过缓的窦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疗。对由心脏病或药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者,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窦性心律失常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时相性心律失常);②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③室相性窦性心律失常;④窦性心律的起步现象;⑤成对出现的窦性心律及窦房结内游走节律。
窦性心律失常一般无特殊症状,只有在心率过低或过速时引起心悸、眩晕甚至昏厥。体检时,可发现心跳和脉搏不规则或呈周期样改变。
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如何
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之一,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起或诱发心律失常,但很多是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目前,心律失常的确切发病率较难统计。据有关资料对各种心律失常发病率进行比较表明,最常见的是过早搏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颤动。其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为25%~27%;窦性心动过速次之,为20%~22% ;窦性心动过缓为13%~15%;室性过早博动为14%~16%;房性过早搏动为5%~7%;心房颤动为11%~15%;房室传导阻滞为5%~7%;其他各种心律失常为5%~8%。
有报道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检出率为100%,无症状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可达88%;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98%,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7%~74%;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透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9%。
心律失常分为哪几类 心律失常分类须知
心律失常的类别可分为很多种,比如按照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按照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可分为非器质性和器质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本身没有病变,器质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本身存在着疾病,如风心病、冠心病等;按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预后,还可将心律失常分为致命性、潜在致命性和良性三类。
中老年心律失常的食疗作用是什么
中老年心律失常的食疗作用:
①控制热量摄入:因为总热量过高时,血清胆固醇通常升高,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会促使动脉硬化,进而形成心律失常。
②控制胆固醇的摄入:一般年龄超过40岁的人,即使血清胆固醇不高,亦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最好代之以植物油及黄豆和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每日摄入胆固醇量应在300mg以下。
③控制脂肪摄入量:尽量用植物油作为烹调用油,且不宜过多,过多的植物油亦可造成肥胖。
④控制盐的摄入:如果盐食入过量,在内分泌的作用下,能增加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的敏感,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食盐过多引起体内水潴留,增加心脏负担。故限制盐的摄入可减轻心血管负担,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⑤通过食疗,增加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许多维生素、无机盐对心血管系统有益,例如:VitC的功能之一即是增加血管韧性,减少脆性,防止血管出血。钾盐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微量元素碘,对降低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并能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浸润沉着,还能破坏钙盐在血管壁中的沉积,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进而防止心律失常的形成。Vit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尤其是酸味水果中。钾多含于蔬菜中。碘多存在于海产的动植物中,如海鱼、海虾、海蛰、海带、紫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碘。
⑥食疗中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纤维素可刺激胃肠蠕动,加快胆固醇的排泄;还可吸附胆固醇,使胆固醇不易被肠粘膜吸收,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降低心脏病发病率,防治心律失常。
患者需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吗
口服抗心律失常药是长期预防心律失常的措施之一,但并非唯一措施。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更重要的是按照有关指南对患者综合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发作后是否需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取决于心律失常本身的性质和发作的频度。对恶性心律失常,如确有反复发作可能,应采取预防措施。首选植入埋藏式起搏除颤器。在此基础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如无条件植入,应用药物预防。对其他心律失常,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决定是否用药物预防。如症状明显(要肯定的确是心律失常引起,而非焦虑,非特异的症状),可用药控制。对于新发的心房颤动,在未确定发作频度前,一般不建议立刻开始长期使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失常的治疗有哪些
一:音乐疗法
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选用情调悠扬、节奏徐缓、旋律清逸高雅、风格娟秀的古典乐曲及群众喜闻乐见的轻音乐为好。这是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之一。
二:针灸疗法
目前,一些针灸疗法对于心律失常也有很好的疗效,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基本上是依据循经取穴原则,通过针刺作用,调节经络、脏腑之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趋于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这也属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三:饮食疗法
心律失常患者在饮食上要以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猪心等。这也可心律失常的治疗里的一种。
虽然心律失常这个疾病并不是对人们的心脏产生非常大的伤害,但是每一位心律失常患者还是应该尽早的治疗,因为只有尽早的治疗,才可以避免更大的危害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才可以保护好自己心脏的健康。
出现了心律失常疾病可能会使我们的患者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因为心律失常疾病是比较难以得到治愈的,即使能够通过某种方法能够治愈疾病,也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在这个治疗的过程当中除了积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和治疗之外,患者也要重视日常生活和饮食的调理。
患有心律失常有哪些危害
你知道患有心律失常有哪些危害吗?很多人都有心律失常症状,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心律失常的危害,其实心律失常的危害还是很多的,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其他严重的病变,所以今天就为大家普及患有心律失常有哪些危害的知识。
患有心律失常有哪些危害:
1.正常人出现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心动过速等,经常会造成心慌、气短、胸闷、夜睡不安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如心率的过快过慢都会使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加重冠心病,当然各种早搏造成的心跳不规律也能加重冠心病。如果是心肌梗塞病人出现了严重的室性早搏,还会有生命危险。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猝死,冠心病的猝死率`高,约占总猝死病人的`~`。
2.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突发的、紧急的严重心律紊乱或原有的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与恶化,由此可导致患者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这类心律失常是急诊急救中较常见的临床急症和危重症,从事院前和院内急诊急救的医务人员应掌握其诊断要点,务必做到及时识别和实施紧急合理的救治措施。
3.心律失常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
4.心律失常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动过速综合症(又称慢-快综合症)
5.心律失常可导致瘁死:发生瘁死`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高。
关于心律失常有哪些危害,以上已经为大家做了解答。提醒大家患有心律失常症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及时治疗,不要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期,导致病情加重有生命危险。
患上心律失常之后要怎样进行护理
1、心律失常的护理需保持环境清静,禁止喧哗、嘈杂,尤其对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更应注意。嘈杂声音的刺激可以加重病情。心律失常患者需避免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要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疗,以利于康复。注意休息,轻者可做适当活动,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需绝对卧床静养,室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
2、心律失常患者要多注意休息,轻度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做适量的运动,重度患者就需要卧床静养了,并且要避免患者卧室的光线过于强烈。这是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之一。
3、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说,要保证卧室环境的安静,心律失常的护理还需避免喧哗和嘈杂对病人产生干扰。尤其对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来说,嘈杂声会加重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
更年期心律失常要如何调理
1、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按时服药。这是心律失常的调理方法之一。
2、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急剧激动或情绪过度忧虑,都可引起心律失常。这也是心律失常的调理里的一种。
3、正确对待、心胸开阔。不要因为患了心律失常而忧心忡忡。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并非不能控制。这些也属于心律失常的调理。
4、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心律失常患者应减少劳累,保证睡眠充足,并适当地进行锻炼;只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患者,才应长期卧床休息。这些心律失常的调理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