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疲劳,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加衣服。
2、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集会,特别是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合。
3、每天早上起床后注意开窗通气,婴儿室也应定期开窗通气。
4、发生病例后,要及时隔离治疗,必要时喷洒消毒剂。
5、探望病人要注意自我保护,带口罩。
6、对流感、流脑、麻疹等,还可注射相应疫苗预防。把好“病从口入”关。
7、控制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如果在母乳喂养期,请坚持母乳喂养。
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情况,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八段锦、练气功、慢跑等。养成经常户外活动的习惯,以增强体质。
2.注意生活调摄
注意气候的变化,避免受寒、淋雨,特别是冷空气侵袭时,要及时穿衣保暖。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居室要保持通风,冬季亦应定时开窗流通空气。
冬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注意颈部保暖,出门前喝姜茶。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系教授张湖德提醒,老人外出一定要注意颈部保暖。颈部是人体“要塞”,有很多重要穴位,一旦受风寒,会引发很多慢性病。但尽量不要选择领口较紧的高领毛衣,以免使颈部血管受到压迫,引发脑供血不足,尤其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领口过紧会加重心脏负担。最好选用厚的围巾或者宽松脖套。出门前,可以提前喝杯热姜汤暖身。
丢掉香烟,避开二手烟。抽烟是肺癌主要危险因子,并容易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香烟会刺激肺制造分泌物,造成痰多及引起咳嗽。任何时候开始戒烟都不嫌晚,不抽烟的人也要尽量避开二手烟。
摄取充足水分。呼吸道需要适量水分以维持健康正常的功能,尤其干燥的秋冬季,及长时间处在湿度低的空调环境。当呼吸道干痒不适或痰多、咳嗽时,水是最好的止咳化痰药。
注意室内外的空气品质。避免待在空气污染严重、烟雾、粉尘多,易损伤肺部的环境。张湖德提醒,如果是雾霾天,老人最好不要外出,以免加重咳嗽等症状。室内要注意定期清理空调换气口,并更换滤网等,以免积聚的粉尘污垢或病菌在室内循环,引起呼吸道疾病。每天要保证开窗时间,让空气对流,避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太高。
维持正常体重。肥胖会造成心脏及呼吸系统的负担,且超重的人一般呼吸会比较短浅,睡觉也容易出现呼吸暂停问题。注意维持健康体重,除了BMI为18.5~24以外,男性腰围不宜超过90厘米,而女性不超过80厘米。
一次性医用口罩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吗
一次性医用口罩可以防止传染性疾病,但是特殊情况下需要提高口罩的级别。
因为传染病包括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传染病传播途径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应该通过佩戴口罩来防止致病病原体的感染,不同的传染病,感染传播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通过佩戴口罩可以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但是不同的传染病,所需要的口罩也不一样的,如市面上的活性碳口罩和棉布口罩,是起不到呼吸道传染病防护作用的,应尽量选择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SARS、甲流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石理兰
主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是与外界相通的,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晒背多久排出湿气 预防感冒
阳光的紫外线具有杀菌的作用,晒晒后背或衣物,可以杀死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毒、细菌,还能有效的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加巨噬细胞的活力,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
如何提高小儿呼吸道的免疫力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 ,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特别是SIGA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伤风感冒。
2、.增加营养
获得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小儿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适当饮食调整,增加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的摄入,或用锌制剂和维生素A丸治疗后,这些小儿的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3、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体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进行锻炼;如开窗睡眠,使小儿汲入较冷而新鲜的空气,上呼吸道粘膜,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待小儿习惯开窗睡眠后,可进一步实行户外睡眠。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用温水洗浴,或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三浴"(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按时预防接种
如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的预防针,可有效地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
借助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养肝护肝吃什么好 大蒜
大蒜对于人体是一种非常健康有益的食物,它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能帮助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甚至还有补脑的作用。春季吃大蒜能预防呼吸道、肠道传染病,还有养肝护肝的作用。
水灾过后预防呼吸道感染
1、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的传染病,常见有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症状,主要有腹泻或呕吐、发热、无力等。
预防:病从口入是主要发病原因,因此预防应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水卫生、食品卫生,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以咳嗽产生的飞沫所带的微生物最多,极易引发如流感、肺结核等疾病。
预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外出必要时可戴口罩。饭前便后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用清水和肥皂洗手,打喷嚏和咳嗽时要背对他人,用手纸掩住口鼻。
3、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人群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传播方式。一般通过患儿接触过的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对患儿的粪便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4、预防“红眼病”
“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俗称,是由细菌或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传染的。传染力较强,发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主要表现有:眼不自觉流泪,充血,眼红,有异物感、灼热感、分泌物较多,常感到视物模糊、怕光、畏热。
预防:注意手的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不用脏水洗脸,不与他人共用毛巾。
冬天跑步戴口罩好不好
这得因人,因地而异。
比如本就有感冒等病症的,戴上口罩则可以减少过敏原进入体内,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如果当地空气质量不好,那戴口罩也可以很好防尘,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平常情况下不建议戴口罩。
秋冬季节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
一、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天气干燥的缘故,导致呼吸道致病性微生物异常活跃。随之而来的便是发热呼吸道症状病人增多,再加上呼吸道疾病传染性很强,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肺炎和肺结核等。表现的共性分别为发热、乏力、头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进行传播。病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可以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病原体的黏液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即可造成传染,并可造成大面积流行。
预防措施:①科学穿衣:在活动时,容易出汗,人们普遍会脱去外套去汗,但这正是导致感冒的错误举动。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注意适时增减衣服。②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③多喝水: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④空气流通:为了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要常开门窗通风,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⑤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⑥加强锻炼: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⑦保证睡眠: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⑧另外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二、肠道传染病
有些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病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如痢疾杆菌在许多食物中的生存时间较长,伤寒杆菌在0℃以下时仍可存活1个月,甲型肝炎病毒在- 20C的低温条件下仍可存活。再加上秋冬季食品储存时间较长,如熟菜、生菜和剩菜等,人来客往时餐具消毒不严,给秋冬季肠道传染病的传播留下了隐患。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肠炎、食物中毒、伤寒、副伤寒、霍乱等。表现的共性分别为腹泻、腹痛、呕吐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病菌随粪便、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的水、食物(蔬菜、瓜果、水产品、奶制品)或其它生活用品,再经口食入而传播。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感染和传播的重要因素。病人或肠道传染病带菌者是传染源。
预防措施:①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苍蝇叮过的、蟑螂爬过的食物,不生吃海(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 ②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③讲究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手,勤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整洁。④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同时也可进行相应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怎么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针对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建议家长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伤风感冒。
2、体格锻炼。体格锻炼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体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进行锻炼;如开窗睡眠,使小儿汲入较冷而新鲜的空气,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待小儿习惯开窗睡眠后,可进一步实行户外睡眠。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用温水洗浴,或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三浴(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增加营养。获得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小儿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适当饮食调整,增加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的摄入,或用锌制剂和维生素A丸治疗后,这些小儿的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4、按时预防接种,如: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的预防针,可有效地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
经常晒太阳的好处 预防感冒和流感
冬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阳光能杀死导致多种传染病的病毒、细菌。冬天勤晒太阳,不仅能杀灭病菌,还能帮助人体迅速、大量生成维生素D,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
预防感冒和流感。
冬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阳光能杀死导致多种传染病的病毒、细菌。冬天勤晒太阳,不仅能杀灭病菌,还能帮助人体迅速、大量生成维生素D,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远离抑郁症。
冬天昼短夜长,日照减少,老人如果不常出门晒太阳,易患抑郁症,出现情绪低落、头脑昏沉等症状。因此,老人应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到外面晒晒太阳,参加娱乐活动。
强健骨骼。
促进体内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使骨组织得以正常钙化,维持骨骼健康。此外,多晒太阳对防治小儿佝偻病、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