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好吃的窍门 不断搅拌让粥黏稠而美味
煮粥好吃的窍门 不断搅拌让粥黏稠而美味
比起清汤寡水样的粥,相信很多人更喜欢米和水融合得更恰当粘稠的粥,如何煮粥可以让粥黏稠呢?秘诀就在于粥煮沸后,小火煮粥过程中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不断搅拌。
怀孕的时候可以喝南瓜粥吗
孕妇是可以喝南瓜粥的。南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钴和果胶,钴的含量,是其他任何蔬菜都不可相比的,它是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常吃南瓜有助于防治糖尿病。果胶则可延缓肠道对糖和脂质吸收。其次南瓜中维生素A含量胜过绿色蔬菜。吃南瓜可以预防高血压以及肝脏和肾脏的一些病变。所以南瓜有解毒、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消除致癌物质、促进生长发育等众多功效。
南瓜粥的做法
1、先将南瓜去皮洗净切成块状备用。
2、淘净米后再泡30分钟,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才能熬煮出又软又稠的粥。
3、将米及南瓜块置入锅中,加入适量水,水以淹至原料面15厘米为妙。
4、先用猛火煮,然后改用文火,不断搅拌,真至米粒完全烂熟,即可成就一锅美味南瓜粥了。
小技巧:
1、冷水下米煮粥好。因为煮粥时要将米粒与冷水一起放入锅中煮沸,才能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煮出来的粥才会比较香软。否则,米粒较硬,粥不稠。
2、掌握好煮粥的火候。锅中的米和水先用旺火煮沸后,要赶快转为小火,注意不要让粥汁溢出来,再慢慢盖上锅盖,要诀是盖子不要全部盖严,用小火慢煮即成。
怎么煮粥好吃又营养早餐 掌握火候并不断搅拌
先用大火煮沸后,要赶紧转为小火,注意不要让粥汁溢出,再慢慢盖上盖,留缝,用小火煮。熬粥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煮20分钟,就可以开始搅拌了,这样既能防止煳锅,也能使口感更黏稠。
白粥怎么煮
一般的煮粥方法相信谁都会,但是要煮出比较营养可口的粥,那么就不是那么随便的事情了,所以说当你想要煮粥的时候,不妨尝试着下面的方法吧,相信一定可以让你煮出来的粥更加的营养美味。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熬出的粥酥软,口感好。
2、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呢?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情况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以间或搅拌是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拌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搅几下,盖上锅盖,用文火熬煮20分钟,再开始不停的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直到粥呈酥稠状为止。
5、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约十分钟时点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特别鲜滑。
6、底料分煮: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倒进锅里,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应分别焯煮,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将粥底和辅料分开。
煮小米粥有什么窍门 搅拌
想让煮出的小米粥好喝,而且粘稠,搅拌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感觉煮粥时不断搅拌是怕周出现糊底,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煮小米粥,用筷子不断来回搅拌,是保证让每一粒米都能与开水充分接触,能让它们的营养成分更多更快的吸出,这样煮好的小米粥,粒粒饱满,汤汁粘稠,特别好喝。
八宝粥怎么煮烂的快 熬粥5大秘笈
1.泡米:要熬出又软又滑的粥泡米是第一步,至少浸泡30分钟让米粒吸收水分。如果加入豆类等食材一定要单独泡水一小时以上,吸入水分后再煮更容易软烂也易于消化吸收。
2,加冷水:水要加的适量才会熬出浓稠适宜的粥,一般稀粥大米和水的比例为:1:13稠粥大米和水的比例为:1:10,(用一般米量杯)。
3.火候:一般米入锅用大火煮沸后,就立马转中小火不断搅拌,如果容易溢出就转为最小火慢慢的熬至浓稠,我一般喜欢用大砂锅熬粥,一来粥不宜糊底,二是不容易将米汤溢出损失营养,而煮出的粥会更加绵密。
4.搅拌:俗话说“煮粥没有巧,三十六下搅”,一是旺火时搅拌防止米粒粘锅;之后小火慢熬时搅拌米粥会让米粒搅散,米粥变得更加浓稠。
5.八宝粥放入食材的顺序:一般最难煮的最先放入,如豆类等;最容易熟的桂圆,红枣,核桃等在最后才放入。每放入一次食材,就应该搅拌均匀。
白粥的做法
放大米和水一起煲就行。[1]
水要加得适量:大米与水的比例分别为:全粥=大米1杯+水8杯 稠粥=大米1杯+水10杯 稀粥=大米1杯+水13杯
白饭煮粥
:1碗米加4碗水,不可搅拌过度。胃寒的人建议用白饭放入沸水中煮粥,对健康有益。
电饭锅煮粥:米:水=1:6
没有放佐料的粥煲成的粥统称为白粥。小时候在家,早餐都是白粥加上一个炒菜。用柴火煲的粥吃起来感觉味道就是不一样。
白粥基本可分为三种。
粤式的粥
水和米几乎融为一体,接近于糊;
北方的粥
至少分为4种,一种是小米粥,一种是玉米糊,一种是玉米粒和玉米粉的稀饭,一种是只有玉米粒的粥,也就是,水是水,米是米,乍看是一碗粥,细看清水米粒游离。其中小米粥营养价值最高。
潮汕
白粥,潮汕人把它叫作“糜”:水和米相濡以沫,最后水变成粥油——奶白色的胶状物;粥米颗颗分明、饱满初绽,可是入口即化,与粥油相得益彰。
注意问题
1、掌握煮粥的火候:要先用旺火煮沸后,要赶紧转为小火,注意不要让粥汁溢出,再慢慢盖上盖留缝,用小火煮。
2、不断搅拌才粘稠:旺火煮的时候要不断的搅动,小火煮的时候减少翻搅。
3、冷水下米煮粥好:使米充分吸收水分,粥才会比较香软。
大米粥这样煮最好吃
大米粥怎么煮好吃
大米粥要想煮得好吃,那么首先要保证你用的大米适合煲出美味的粥。大米有糯米、粳米和灿米着几种。煮大米粥最好用粳米。粳米米粒粗短,口感绵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粳米其米质胀性较小而黏性较强,煮粥最养人。米选好了了后就开始煮皱了,大米粥怎么煮好吃?
1、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且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面转,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很多人都喜欢用冷水加米一起煮粥,而真正的行家却是用开水煮粥。冷水煮粥容易糊底,开水煮粥不会,而且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煮大米粥时要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到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搅拌是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
5、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6、如果是煮有其他配料的大米粥,最好底、料分开来煮。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来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 ...
什么人不宜吃黑米 黑米粥怎么煮才粘稠
黑米有一层比较坚硬的种皮,不容易煮烂,在煮黑米粥之前建议可以将它提前用冷水浸泡一晚,让黑米充分吸收水分膨胀,使其中的淀粉等成分容易煮出来,这样煮的黑米也会更加黏稠。
在煮黑米的时候不要放太多水,然后在煮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这样可以防止黑米粥受热不均匀而粘锅,也可以使煮出来的黑米粥更加黏稠。
在煮黑米粥的时候可以加入粳米、糯米之类淀粉含量高的食材,淀粉遇热糊化,这样煮出来的黑米粥会更加黏稠。
小米粥要煮多久时间
一、小米粥要煮多久时间?
煮小米粥的方法:
1、首先,取适量的小米,备用。
2、将小米洗净后,放入碗中浸泡三十分钟左右。
3、将小米倒入汤锅中,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的红枣、枸杞之类的,加入的东西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即可。
4、然后用小火煮了大概一个小时作用的时间,再用勺子时常在锅中搅拌下,防止小米粘锅。
5、煮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后,我们可以加入适量的食用油,转入小火,这样的话小米粥就更加的香、更加美味。
6、小米粥煮的差不多后,我们可以放入适量的白糖,打开沙锅不停搅动,锅里的粥是越搅越稠,持续10分钟,到粥呈粘稠状为止。
二、煮小米粥的技巧: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1:熬起粥来节省时间;2、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间或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5、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芝麻可以直接煮粥吗 煮粥黑芝麻什么时候放
黑芝麻放到干净的锅里炒熟,如果买回来的就是熟芝麻,最好也再炒一下,这样芝麻更香把刚炒好芝麻放凉后放到搅拌机的研磨器里打成细细的粉免淘洗的大米放到搅拌机中,用研磨功能绞成碎米。搅好的碎米不仅简短了熬粥的时间,还能让粥熬得更黏稠在碎米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熬成黏稠的白粥,粥煮烂后放入冰糖煮融后关火,再将黑芝麻洒在米粥上搅拌均匀即可。
粥和稀饭的区别
粥 等于 稀饭 只是不同地区的人说法不一样而已 粥的煮法: 1 、米要先泡水:淘净米后再浸泡30分钟,米粒吸收水分,才会熬出又软又稠的粥。 2、熬一锅高汤:为什么外面的粥总比自己做的多一点鲜味?最大的秘诀就是先熬一锅高汤。高汤的做法:猪骨1千克,放入冷水锅中煮沸,除血水捞出洗净。另起锅放入30杯清水煮沸,再放入猪骨,转小火焖煮1小时关火。 3、水要加得适量:大米与水的比例分别为:全粥=大米1杯+水8杯 稠粥=大米1杯+水10杯 稀粥=大米1杯+水13杯 4、冷水下米煮粥好:使米充分吸收水分,粥才会比较香软 5、煮一碗好吃的粥底:煮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碗晶莹饱满稠稀适度的粥底,才能衬托入粥食材的美味。粥底做法:大米2杯洗净,加入6杯清水浸泡30分钟,捞出沥净水分放入锅中,加入16杯高汤煮沸,小火熬煮约1小时至米粒软料粘稠即可。 6、掌握煮粥的火候:要先用旺火煮沸后,要赶紧转为小火,注意不要让粥汁溢出,再慢慢盖上盖留缝,用小火煮。 7、不断搅拌才粘稠:旺火煮的时候要不断的搅动,小火煮的时候减少翻搅。 8、哪些材料可以熬粥底:猪骨熬出的高汤,很适合搭配肉类入粥。鸡汤可以适合作海鲜粥,用柴鱼、海带及萝卜等根茎类熬成的高汤适合作栗子粥等日式风味的粥。 9、如何加料煮粥:要注意加入材料的顺序,慢熟的先放。如米和药材要先放,蔬菜水果最后放。海鲜类一定要先氽汤,肉类则拌淀粉后再入粥煮,就可以让粥看起来清不混浊。 10、白饭煮粥:1碗米加4碗水,不可搅拌过度。胃寒的人建议用白饭放入沸水中煮粥,对健康有益。 11、善用沙锅保温特性:用沙锅前要先用小火热锅,等沙锅全热后再转中火逐渐加温,烹饪中加水也只能加温水。 12、电饭锅煮粥:米:水=1:6 如果你觉得太长 这里有精华版最主要还是要把水加够,先用大火煮到水开,然后调成小火慢慢熬,随时去关注一下,时不时用勺子搅一搅,如果看到水少了就再加点,最好加热水,熬到米膨胀块烂了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盖上盖子焖一会儿就好了。
给低龄宝宝熬粥的小秘诀
当粥经过煮熟后,细心的你会发现在它上面会漂有一层细腻、黏稠、很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又被称为粥油。它具有很好的滋补的作用,当宝宝没有了食欲后就会让妈妈们很担心,那么这时不妨为他们煮一些花样营养粥,而且粥含有充足的水分,因此多喝粥还能够防止宝宝便秘。
宝宝多大才能喝粥呢?
一般来说大概在宝宝半岁左右的时候可以开始添加一些辅助性的食物,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尝试给宝宝喝一些白米粥。在这个尝试的阶段中,主要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白米粥的量要由少到多,不能太稠。宝宝喝完后要注意观察他的消化情况。
当然宝宝喝粥也会有很多误区的,比如说父母在白粥中添加一些比较重口味的东西或者是添加一些很难消化的东西。
煮粥需讲究正确的方法
煮粥采用正确的方法能够让宝宝喝的放心,喝的舒服,那么怎么煮粥才正确呢?
1.煮粥前要提前把米泡好。在煮粥前用冷水把粥泡大概半个小时,这样能够节省时间,提前让米粒膨胀。
2.水开之后再放米。很多人煮粥喜欢把粥和凉水一起放进去煮,但是水开了再放进去煮会更好一些。
3.在煮粥期间的搅拌工作必不可少,当然搅拌也是有技巧的。米倒入开水之后盖上锅盖,小火熬制20分钟,再不停搅拌,等到粥快煮好后,再顺着一个方向来搅拌,一直到粥出现很自然的粘稠状。
4.粥和食材应分开。平时你会发现很多朋友会把粥和其他的东西都放在一块来煮开,这样做是很不对的!营养师表示,即使煮粥用的食材很多,但它们都是辅料,记得要单独焯水,然后再放入粥一起熬煮,这样各种食材的味道才能散发出来。
夏天喝什么粥最好 皮蛋瘦肉粥
原料:
大米1量杯、皮蛋1个、瘦肉100克、香葱1棵、姜1块、料酒1勺、玉米淀粉1勺、鸡精1匙、盐适量。
做法:
1、准备所需食材,将大米放入砂锅中淘洗一遍后加适量水大火烧开转中小火慢慢熬制。
2、瘦肉切一厘米见方的小块,加料酒、盐和淀粉抓匀备用。
3、姜切细丝、香葱切圈备用。
4、皮蛋切小块备用。
5、待粥变的浓稠是加入腌好的瘦肉和姜丝煮至肉变色。
6、加入皮蛋煮片刻,加盐、鸡精调味然后撒上香葱碎搅拌均匀即可。
小窍门:
姜主要是去除肉和皮蛋的腥味,如果不喜欢吃可以将姜切片,等粥煮好后捞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