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接种作用
流感疫苗接种作用
接种作用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1-15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为77-91%;65岁以下成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87%流感相关的住院;60 岁以上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保护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的效力为58%;为敬老院和慢性病护理机构中的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30-70%流感和肺炎相关的住院。
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接种后,能迅速在人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通常两周内就会产生效果,保护性抗体能在人体内持续1年,但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可以保护与疫苗毒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感染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由于抗体水平下降,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株不同而不同,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接种反应
流感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烧,而且注射部位会有轻微红肿,但这些都是暂时现象而且发生率很低,不须太在意。但少数人会出现高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喘鸣、荨麻疹、苍白、虚弱、心跳过速和头晕,此时应立即就医。
老人如何预防流感
老人是流感袭击的重要对象。因此,此群体的预防工作尤其重要。
老年人预防流感要注意以下几点:起居规律;注意天气变化,随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饮食营养丰富,多饮白开水;加强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在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去拥挤的公众场所等等。此外,专家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人们可到当地医院预防保健科或防疫站注射当年的流感疫苗。
专家认为,老年人打流感疫苗至少有三大理由:
一、减少老年人超额死亡人数。冬季是老年人疾病爆发和住院的高峰期。一般冬季老年人的发病死亡人数也大大高于其他三季,其中流感是导致这些超额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性的接种流感疫苗已成为许多国家老年人的共识。
二、保护个体,抵制传播。专家指出,当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75%以上时,才能基本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在我国目前这一目标远远没有达到。有研究报告显示,每接种270名老人可以减少1名老人因流感造成的超额死亡。
三、减少家庭和社会医疗财政开支。从重治疗转向重预防是当前医疗观念的新趋势。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分析报告指出,每花费1元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节省3-4元的医疗花费。对老年人来说,由于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更有利于避免因流感引发的并发症带来的住院、家庭成员误工等经济上的损失,也节省了社会医疗财政开支。
据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流感疫苗研发专家说,由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最易受到流感侵袭,而绝大多数死亡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65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儿童是重点保护对象,此外,高危人群如平素体弱者、医务人员应作为重点考虑的流感疫苗接种对象。专家同时提醒,一些有禁忌症的人不适于接种,这些人包括发烧患者、孕妇和对鸡蛋过敏者等
打甲流疫苗要注意什么
1.接种甲型流感疫苗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的,但必须严格按照四个步骤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即“知情告知,登记问询,疫苗接种,留院观察”。
2.有疫苗接种禁忌症的人员不宜接种甲型流感疫苗。甲型流感疫苗禁忌人群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禁忌人群相似,如:对鸡蛋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正在感冒发热,或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等,都不宜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3.接种后需要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出现轻微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电话咨询接种单位;一般两周时间内不宜服用抗病毒药物。
对鸡蛋过敏的人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分国产和进口两类,价位有所不同,但对人体的保护力一样。目前杭州各预防接种门诊均可提供流感疫苗的接种服务。3岁以上儿童以及成人,国产疫苗每针50-60元,进口疫苗每针70-90元,只要接种1针次就够了;6月龄至35月龄儿童需要接种2针次,间隔至少4周。
疫苗有禁忌人群,并不是你想接种就能接种。以前接种流感疫苗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或对疫苗成分(如鸡蛋)有严重过敏的人,不应该接受流感疫苗;中重度急性疾病发作期的患者,不应接种疫苗。
接种完成后,要在接种场所留观三十分钟,如有不良反应可及时向接种医生反映。
接种部位如果出现疼痛、红斑和硬结,一般几天内会自动消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高烧39℃以上不退等,需及时入院就诊。
怀孕和哺乳不是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禁忌症。由于怀孕妇女有较高医学风险,尽管是怀孕期,流感季节来临前还是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在怀孕期间感染流感。一般在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就会产生充足的抗体,保护孕妇与胎儿健康。
老人可打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流感对老年人健康构成的潜在危害不能小视,所以,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都需要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同时接种两种疫苗,保险系数将大大增加。
老人是流感袭击的重要对象。因此,此群体的预防工作尤其重要。
老年人预防流感要注意以下几点:起居规律;注意天气变化,随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饮食营养丰富,多饮白开水;加强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在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去拥挤的公众场所等等。此外,专家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人们可到当地医院预防保健科或防疫站注射当年的流感疫苗。
专家认为,老年人打流感疫苗至少有三大理由:
一、减少老年人超额死亡人数。冬季是老年人疾病爆发和住院的高峰期。一般冬季老年人的发病死亡人数也大大高于其他三季,其中流感是导致这些超额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性的接种流感疫苗已成为许多国家老年人的共识。
二、保护个体,抵制传播。专家指出,当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75%以上时,才能基本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在我国目前这一目标远远没有达到。有研究报告显示,每接种270名老人可以减少1名老人因流感造成的超额死亡。
三、减少家庭和社会医疗财政开支。从重治疗转向重预防是当前医疗观念的新趋势。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分析报告指出,每花费1元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节省 3~4元的医疗花费。对老年人来说,由于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更有利于避免因流感引发的并发症带来的住院、家庭成员误工等经济上的损失,也节省了社会医疗财政开支。
据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流感疫苗研发专家说,由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最易受到流感侵袭,而绝大多数死亡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65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儿童是重点保护对象,此外,高危人群如平素体弱者、医务人员应作为重点考虑的流感疫苗接种对象。专家同时提醒,一些有禁忌症的人不适于接种,这些人包括发烧患者、孕妇和对鸡蛋过敏者等。
老人应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因流感导致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人中,绝大部分是由肺炎所致。因此流感对老年人健康构成的潜在危害不能小视,所以,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都需要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同时接种两种疫苗,保险系数将大大增加。
肺炎往往发生于流感发病后期,持续高烧会导致老年人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下降,肺炎球菌会借机入侵患者肺部,造成感染,引起肺炎。近年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造成病菌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导致治疗困难,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增加。据法国赛诺菲巴斯德今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慢性疾病患者感染流感之后的医药费损失最大,平均治疗费用可达400-450元,导致并发症之后的住院治疗费用至少需要3000元左右。流感和肺炎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同时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还能起到双保险的作用。不同的是,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接种,而肺炎疫苗大部分人只需接种一次,而且不限接种时间。
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打
据了解,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是在流感流行前1-2个月。
在我国,流感流行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左右,所以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9月到11月。当然了,不同地方气候变化不同,所以疫苗接种的时间也会有所变化。
如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天气冷得晚,所以疫苗的接种时间是集中在10-12月;广东地区接种疫苗从9月开始持续到第二年的2月。
虽然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在流感流行之前,但在流感流行期间,人们仍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以求得保护。
这是因为流感疫苗在接种后10-15天就能自发的产生抗体,所以即便是在11-12月流感高峰期接种流感疫苗也是可以的。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接种时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接种流感疫苗最好提前,而且要使用儿童专用疫苗。婴幼儿流感疫苗需要接种两次才能产生最佳保护,两次之间相隔需要一个月,所以父母要计划好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的时间。
老年人需要打什么疫苗呢
流感疫苗: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或伴有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常因流感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防止流感及相关并发症。因流感病毒易于变异,每年流感疫苗所用的毒株都是新的,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
适合老年人的流感疫苗中,全病毒疫苗的保护性稍好,但副反应稍大一些,亚单位疫苗副反应稍小,但保护能力稍弱。裂解疫苗兼顾了两者的优点,保护性和安全性比较好,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在11月之前接种最好,南方地区因为冬季来得稍迟一些,接种一般会延长到来年的1-2月。
接种剂量和时间:流感疫苗每人接种1针。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份。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球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合并多种慢性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且死亡率高。
接种剂量和时间:1年四季都可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特别是流感高发的时候。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1针。必要时,可在一次注射后第6年再注射一次。
支架术后可以打流感疫苗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国北方,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5、6月间是流感的好发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重要手段,所以只要不是过敏体质,而且没有其他接种流感疫苗的禁忌症,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的禁忌症包括有过敏史、癫痫等脑病病史或免疫缺陷症等。另外,如果正患有湿疹、疥疮、发烧等病未痊愈,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传染病等暂时也不能接种。可见,支架术后患者如果没有严重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并且没有上述禁忌症,大可不必担心,完全可以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计划外疫苗有哪些
计划外疫苗一般有水痘疫苗、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1、水痘疫苗
接种作用:水痘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在幼儿园中,如果一人得病,可能将整个幼儿园的宝宝传染。这种病可引起发烧及皮肤长水泡、脓泡,还可能造成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或是并发细菌感染。如果在1岁半以前感染水痘,还可能终生隐藏反复发作带状疱疹(俗称皮蛇)的危机。当宝宝上幼儿园前,要完成接种,有些幼儿园在入园时会询问,只有接种过水痘疫苗才接收入园。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方法,在接种1次后,体内血清抗体的转阳率可达98.6%并可维持2年。
2、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接种作用:b型嗜血流感杆菌感染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B是寄生于上呼吸道的一种常见细菌,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若5岁前的孩童受到感染,常造成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等致命性反应。欧美各国多已将嗜血流感杆菌疫苗列入常规注射。建议只要家庭经济条件许可,家长应选择给孩子接种该疫苗,接种年龄应在2个月以上,一般小于6个月初种3针,间隔1-2个月,1岁半时再加强一针,大于6个月至1岁的孩子初种仅需2针,间隔1-2个月,1岁半加强免疫一次。1-5岁儿童只需注射一次。
3、轮状病毒疫苗
接种作用:小儿秋季腹泻,又称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宝宝秋天发生的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引起。这种疫苗主要是预防宝宝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腹泻,保护率在60%-70%左右,不能完全避免宝宝得病,但减轻宝宝腹泻症状的效果比较明显。建议想让宝宝接种该疫苗的妈妈,在宝宝满6个月即可进行接种,因为此病最容易侵犯 6个月-2岁的宝宝。
4、流感疫苗
接种作用:6-35个月是宝宝自身免疫功能正在发育和成熟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于大龄宝宝更弱,在遇到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容易感染流感。宝宝感染流感之后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应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一般来说, 6个月-3岁的婴幼儿需要注射儿童剂量,第一次注射一针,间隔4周后再接种第二针。
5、甲肝疫苗
甲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甲肝病毒通过病人粪便污染食物和水造成传播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等特点。发病主要以春、秋两季为主。预防甲型肝炎除了要注重个人卫生外,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甲肝疫苗。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均应接种。
6、23价肺炎球菌疫苗
接种作用:肺炎球菌可引发多种疾病,如脑膜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病死率高。肺炎球菌有90多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就是选取了23种最容易致病的病菌,分别提纯其抗原性强的多糖,按比例混合制成疫苗,起到抗肺炎的作用,能覆盖85%-90%的肺炎球菌侵袭。
7、出血热疫苗
接种作用:适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易感人群,按0、14天程序接种,半年加强一针。
出血热病症简介: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是发热,包括头痛、腰痛等,除此之外,可能出现面颈、胸部潮红。该病可导致肾脏损害以及侵犯全身多器官组织,而且暂时没有特效药治疗,重点在于灾区预防。
8、狂犬病疫苗
接种作用:世界上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所以,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宝宝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