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患青光眼后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患青光眼后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青光眼后,有的认为自己没有症状,不用药;有的仅在疼痛时用药,缓解后便自行停药;还有的焦虑、害怕、不知所措等等,这些对治疗都是不利的。患者既不能轻视自己的病情,也不必过度紧张。

正确的做法是:

1、尽可能多地了解青光眼的知识,可以帮助患处理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和情绪问题;

2、尽量避免青光眼诱发因素;

3、积极与医生配合,严格规律用药,未经医生允许,不能擅自改动治疗方案;

4、定期去医院复查;

5、当出现虹视、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时,立即到医院检查。

青光眼最基本的饮食建议

一、预防青光眼就要多吃“绿”

据报道,绿色蔬菜不仅有益于身材、皮肤、头发,也同样对预防糖尿病、青光眼、以及一些癌症有所帮助。这些好处主要来源于绿色蔬菜中含有的丰富维他命(尤其是维他命c)和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

最近一项由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及哈佛医学院一起配合完成的研究也指出,绿色蔬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青光眼的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10万例40岁以上患者(6.3万名女性和4.1万名男性)的医学数据,这些数据于1986年至2012年在美国收集。结果他们发现,那些经常食用绿色蔬菜(尤其是甘蓝、莴苣和菠菜)的人从45岁开始,患青光眼的风险降低了21%。这些绿色蔬菜的叶片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负责调节血液循环、有利于降低眼压,从而降低了患青光眼的风险。

二、多补维生素C

大枣、西红柿、橘子、苹果、葡萄、西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是最有效的预防性食品。此外,老年人要注重对锌和维生素A、D、E及核黄素的充分摄入,这些元素能起到明目的作用。含锌较高的食品有虾、虾皮、核桃、花生、牛肉、羊肉、蛤蜊等。富含维生素A、E和核黄素的食品有,各种动物肝脏、牛奶、蛋黄、蟹黄、黑木耳、黄豆、黑芝麻等。

三、多吃黑豆蜂蜜

膳食应多食用水果蔬菜、豆制品、动物肝脏、蜂蜜。黑豆有补肾养血之功,老人服用能固齿明目。蜂蜜含有多种氨基酸,可延缓衰老。

温馨提示:多食用黄花菜、佛手、桂圆、红枣、枸杞子、童子鸡、花生、核桃、豆浆、茯苓、猪肉、牛肉等补益肝肾的食品,可起到防治青光眼的功效。青光眼患者不宜多饮水,日常牛奶、豆浆、果汁等流质饮食也应注意适量。不宜食用大葱、生姜、大蒜等辛辣食品。

儿童青光眼不可轻视

作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患青光眼,其他年龄段也有患青光眼的可能,同时儿童也会得青光眼,而且在儿童青光眼的病症中有先天性及青少年型两种。

先天性青光眼主要是指婴儿自从出生就怕光,并且在婴儿的眼睛中会流泪水、揉眼睛;眼睛中黑眼球部分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大,由于眼睛内部眼压,眼睛内的压力过高,角膜变得很混浊,出现视觉模糊不清澈。

青少年型青光眼这种病症患者在出生后,并没有明显流泪、怕光等症状;到儿童时期,症状开始出现;因此需要多次检查眼压才能确诊,从而确定是否患有青光眼。

由于以上两种疾病都是由先天性眼球的结构有异常而产生的,所以在病症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比较差,但是若能及早发现,尽早治疗,仍可保住部分视力。总而言之,儿童青光眼是不能马虎。

生活中存在哪些青光眼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青光眼是一种老年病

人的一生,随时都可能中青光眼的招,它并非老年人专利,只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而已。近几年,很多年轻人由于沉迷电子产品,再加上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导致患青光眼的年轻人也日益增多。

误区二:青光眼不会导致完全失明

青光眼是全球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位致盲眼疾,因患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数的50%。青光眼引起的视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缩小或缺损,如不积极治疗是会完全失明的。

误区三:青光眼出现症状后再看医生

青光眼之所以称为“隐形视力杀手”,就是因为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不少患者因为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从而耽误了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其实,只要通过定期的眼检查及早预防和发现,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青光眼侵害的。

定期检查眼睛及早治疗是关键

专家表示,一般人45岁以上2~4年进行一次眼部专科检查(检查视力、眼压、视野、房角等),高危人群应在40岁后即引起重视,每年检查1次以上。如果已经患上青光眼也无需担心,只要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

青光眼的治疗要根据青光眼的类型确定,虽然青光眼不能被治愈,但只要患者定期到院通过药物、激光以及显微手术正确治疗,同时严密地随诊观察,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使大部分青光眼患者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青光眼的认识误区,只有全面的进行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才能避免对人们的眼睛造成严重的危险。

得了青光眼迟早都会瞎

误区一:青光眼可以根治

有些青光眼患者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眼睛不再胀痛,认为青光眼已经治好了,便不再用药,也不去医院复查,这是很危险的。

因为:1、很多青光眼患者发病隐蔽,病情缓慢,即使眼压很高也无胀痛的感觉;2、青光眼术后眼压升高时多数患者无疼痛的症状;3、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一段时间转为慢性期,对疼痛逐渐耐受而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绝不能认为没有症状了青光眼就治好了。

此外,青光眼是终生疾病,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无法做到治愈,患者需要终生治疗。正在治疗的青光眼病人,尽管病情稳定,也不可盲目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抗青光眼药物会逐渐减退药效,手术效果也会降低。再则患青光眼时间长了后,由于视神经对眼压耐受性越来越差,需把眼压降至更低。所以青光眼病人一定要定期到眼科测量眼压,检查眼底,必要时行视野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误区二:得了青光眼,迟早都会瞎

过去,由于对青光眼认识不全面,治疗手段不多,以至于一些青光眼患者最终失明。所以有些人当得知患青光眼后非常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其实青光眼绝不是不可治疗的,绝大多数青光眼通过药物及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长久保持良好视力。目前,临床医生不但能采取多种方法来治疗青光眼(如药物、激光和手术),而且还能在某些青光眼(如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通过及时干预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就目前医疗水平而言,如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除无法使已经失明的患眼复明外,一般青光眼是不会瞎掉的。

误区三:青光眼属单眼疾患

除了某些由其他的眼病继发的青光眼以外,几乎所有的青光眼均属于双眼性病变,双眼多先后发病亦可同时发病。一旦患上青光眼,无论另一眼是否有症状,都必须按双眼病变对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地对疾病进行干预,阻止病情的进展。有些患者盲目地认为虽然一只眼患青光眼失明了,但还有另一只眼睛,放弃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错过最佳治疗机会,造成双眼失明的严重后果。

误区四:青光眼可以双眼同时手术

青光眼为双眼疾病,一经发现,就应在视功能尚未损害时尽快手术治疗。但术后可能发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因为同一人的双眼解剖生理及病理特点是相似的,所以术中或术后的并发症双眼极为相似,因此青光眼患者一定不能双眼同时手术,否则一旦发生问题,患者可能双目失明。一般先做病情较重的眼,以便观察术后出现的问题。在做第二只眼时可做好预防工作。

误区五:青光眼手术是小手术,没有并发症

青光眼手术方式较为成熟,多数手术安全而效果好,但极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麻醉及心脑血管意外、感染、爆发性脉络膜出血、术中或术后视网膜脱离等问题。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滤过过强或欠佳,从而眼压偏高或者偏低。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青光眼是不是最后都会瞎

误区一:得了青光眼,迟早都会瞎

过去,由于对青光眼认识不全面,治疗手段不多,以至于一些青光眼患者最终失明。所以有些人当得知患青光眼后非常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其实青光眼绝不是不可治疗的,绝大多数青光眼通过药物及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长久保持良好视力。目前,临床医生不但能采取多种方法来治疗青光眼(如药物、激光和手术),而且还能在某些青光眼(如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通过及时干预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就目前医疗水平而言,如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除无法使已经失明的患眼复明外,一般青光眼是不会瞎掉的。

误区二:青光眼可以根治

有些青光眼患者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眼睛不再胀痛,认为青光眼已经治好了,便不再用药,也不去医院复查,这是很危险的。此外,青光眼是终生疾病,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无法做到治愈,患者需要终生治疗。正在治疗的青光眼病人,尽管病情稳定,也不可盲目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抗青光眼药物会逐渐减退药效,手术效果也会降低。再则患青光眼时间长了后,由于视神经对眼压耐受性越来越差,需把眼压降至更低。所以青光眼病人一定要定期到眼科测量眼压,检查眼底,必要时行视野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大家面对青光眼这个眼睛疾病,一定不要着急,不要担心,要有良好的心态对待,一定要去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眼睛的治疗,同时不要过度的使用自己的眼睛,要多休息,多吃一些对眼睛好的事物,比如胡萝卜,枸杞什么的,相信这样,眼睛肯定就会恢复健康。

自我检测青光眼

人的眼球是一个封闭的球体,正常眼球是有一定压力的,当眼内压力超过自己眼球所能耐受的最高水平时,造成视神经损害,出现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等一系列视功能损伤时叫青光眼。

青光眼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两大类。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一般存在解剖因素,如眼球小、眼轴短、远视、前房浅等,如果出现诱因如情绪波动、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等,就可能诱发青光眼。继发生青光眼多由于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破坏了房角的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总之,青光眼是由于眼内生成的水不能正常排出而引起的。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一般来讲,青光眼是不能被治愈的,但能被控制。一旦确诊,就要及时治疗,终生定期去医院复查。由于青光眼对眼部造成的任何组织损伤都是不可逆转,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永久性失明。如果要早发现青光眼,需要进行自我检测:

1、虹视症:这是青光眼发病时的一个很特殊的症状,每在晚上出现。当看灯光时,特别是看圆形灯泡时,可看到灯的四周有五颜六色的光环,就像雨后的彩虹一样。

2、雾视症:出现一时性的视物模糊,就好像在雾中看外界景物一样。如果症状轻微、睡上一觉后,症状即可消失。

3、眼胀痛:往往和雾视症同时发生,也有单独出现的。当你有眼胀的症状时,请不要忘记有患青光眼的可能。

4、偏头痛:有些慢性青光眼的病人常有偏头痛,也有全头痛的,可找眼科医生看看是否患了青光眼。

5、一只眼确诊青光眼的人,如果另一只出现相同的症状之一,那么,这只眼也可能是患了青光眼。

根据上述表现,一旦自己预测到有患青光眼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不要讳疾忌医,毕竟眼睛对于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谨慎对待。

警惕趴着睡引起的青光眼

青光眼是现代都市人的视力杀手,是很多人失明的元凶。都市白领由于平时用眼比较多,而且对着电脑时间长,患青光眼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专家还指出,趴在桌子上睡觉也会引发青光眼。

趴在桌上睡觉,胳膊有时会压住眼睛,醒后就会出现短暂视力模糊。这是因为压迫到了眼球,造成眼压过高。如果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形成青光眼。

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导致抵抗力降低。如果保暖不当,还会出现鼻塞、头晕等症状。而身体机能的下降,往往会导致视力收到影响,继而引发青光眼。即使胳臂没有压迫眼睛,头部长时间枕在手臂上,导致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会出现手臂麻木、酸疼等症状,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以上就是对青光眼产生原因的一些介绍,相信大家从中都是有所收获的。对于白领来说,工作的繁忙导致中午的午睡显得很重要,单也要注意预防青光眼,条件可以的话,至少准备一个颈枕,方面背靠椅子休息。

罹患青光眼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青光眼的类型

青光眼主要有两类:

•开角型青光眼:经常是到晚期才有迹象。眼内压力慢慢损伤视神经,双眼均受影响,但可能是一侧的眼睛先出现症状。

•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很快,症状突然出现。可能会在一天内造成永久性的视觉损失,因此必须立即就医。

风险因素

罹患青光眼的风险因素有:

•有家人患青光眼

•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或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近视

•眼睛曾受伤、某些眼部手术或慢性眼部炎症

•曾长期使用类固醇

•年龄超过60岁

•非洲裔美国人或墨西哥裔美国人

•亚裔美国人患封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较高

症状

青光眼在视力丧失之前可能没有症状。其他症状包括:

•视力模糊

•看灯光有晕环

•丧失周边视力或侧向视力

•视野狭窄

•眼睛发红

•眼睛剧烈疼痛

•恶心和呕吐治疗眼科医生可能检查:

•眼压

•视神经

•视力青光眼无法治愈,造成的损伤是无法逆转的。但是通过治疗,可降低眼压,防止视力的进一步丧失。青光眼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滴眼液。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激光治疗或手术。患青光眼后,终身都必须接受治疗。

护理

青光眼还没有确证的方法预防。如果发现眼压升高并及早治疗,可减少视力丧失,防止失明。

•年满40岁后,至少每五年进行一次青光眼检查。如果眼压读数开始升高,则需要提高眼检频率。

•要防止眼压升高:处理好压力。坚持运动。限制咖啡因的摄入。吃健康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工作或运动时采取眼睛保护措施,防止受伤。

•控制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和心脏病。

•不要使用广告治疗青光眼的草药,因为其未经证明有效,可能会延误正确治疗。

青光眼发病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据调查,青光眼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青光眼的病因不明,尤其是一些原发性青光眼。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眼睛致盲的杀手,青光眼的病因研究已经成为医学界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从儿童到老人,所有年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或40岁以上的人,高度近视者,患糖尿病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得青光眼的机会比正常人会多一些。

据某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人,得青光眼的危险是普通人的6倍。说明青光眼和遗传有关,但并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后代都会得青光眼病,也就是说即使有先天遗传内因,还要加上后天各种不利外在条件才会发病。

有青光眼家族史作为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发现有眼胀、头痛、虹视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告诉医生家族史有患青光眼的病例。

治疗青光眼的费用大概要花多少钱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眼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青光眼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进行青光眼筛查,及时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尽量避免青光眼病程进展,较大限度地保存现有视力。

建议大多数人在35岁左右进行青光眼特定的全面检查,40岁时进行另一次检查,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对易感人群,35岁以后,每一年或两年检查一次眼内压和视神经。

青光眼并非不治之症,若能早期发现,给予适当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维持宝贵的视力。

治疗青光眼要花费多少钱?具体如下:

一、与所在地域有关:不同地区,治疗青光眼的手术费用不同。很多的医院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与青光眼的治疗有不同的治疗费用。

二、与青光眼的病程有关:由于每个人的青光眼病情程度不同,而个体也有不同的差异,费用也不能一概而论。

三、与治疗方法有关:治疗青光眼的方法是很多的,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药物治疗一般是比较的便宜的,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手术治疗的效果好,但是价格就比较的昂贵。

青光眼手术费用因人而异,毕竟手术费用是与青光眼病情程度、青光眼手术治疗方式和治疗环境有一定关系的。但总的来说,只要选择正规的眼科医院治疗青光眼,不但手术效果可以保障,收费方面也不会出现乱收费、高收费现象。

青光眼怎么预防

对易患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需提高警惕、进行筛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阻止或者延缓病程的进展,最大限度地保存视力。

而长期每天面对电脑荧光屏九小时以上的电脑族,患青光眼的几率是其他人的两倍,而布满灰尘的荧光屏也是一大因素。所以,荧光屏必须保持干净,并把光度及颜色对比调校至最舒适的度数,摆放荧光屏的位置要适中,光线必须来自两边,而不是来自前后面。

由于青光眼患者是致盲的高危人群,因此需要终生定期随访,一定不可大意。在此小心眼呼吁广大群众,平时一定要注意爱护自己的眼睛,尽力保护视功能。

老年人患青光眼慎用眼药水

老年人患青光眼慎用眼药水。老年人如果得了青光眼对于眼药的使用要慎重,有可能会导致更多视力问题。

青光眼老年人更应该慎用,这类眼药水多数为短效睫状肌麻痹剂,它们能解除睫状肌痉挛,散大瞳孔,从而使远物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可暂时性松弛近视眼患者痉挛收缩的睫状肌,改善近视眼患者的症状。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青光眼病的老年人,一般有眼轴短、角膜小、晶体膨胀、前房浅病变,如果再误滴了这类眼药水,由于瞳孔扩大,虹膜退向周边,厚度增加,前房角变狭或阻塞,可造成房水排出困难,可以导致急性眼压增高。

另一方面,由于扩大了瞳孔,虹膜紧贴在晶状体上,易发生瞳孔阻滞,后房的房水进入前房受阻,并把虹膜根部向前“顶”,前房角更狭窄,也诱使眼压进一步增高,而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哪些人易患青光眼

青光眼是很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起初的症状表现就是视力下降,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被青光眼所困扰着,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有血管病的人更是青光眼的常见患病人群,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呢?下面就为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

1.高眼压的人容易得青光眼。这是第一危险因素,尽管早期没有青光眼性损害,随着高眼压持续时间延长,眼压基值不断升高,发生青光眼性损害的可能逐渐增大。

2. 高度近视的人也容易得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增高,同样开角型青光眼中近视发病率也高。近视眼对眼压升高易感,又因产生陷凹较浅,不易辨认,又因巩膜硬度低,用压陷眼压计测量眼压值常偏低。

3. 视乳头陷凹易得青光眼。这是第二危险因素,大而深的陷凹对压力的耐受力差。双侧陷凹不对称一般是后天造成的,且与高眼压有关,陷凹进行性扩大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在视野缺损前。这类人需定期检查视盘陷凹和视野,一旦出现视神经损伤即予治疗。

4. 全身血管病易得青光眼。特别是低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视盘供血不足,增加视神经损害的危险

5. 糖尿病容易得青光眼。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发生率为12.6,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综上所述,以上人群就是最容易患青光眼的了,所以如果您也是以上人群就更应该好好的保护自己的眼睛了,多做眼保健操,不要疲劳用眼,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和有利于眼睛的食物。一旦发现眼睛有什么不适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做治疗。

相关推荐

青光眼的并发症有哪些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一大致盲眼部疾病,青光眼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很容易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的。那青光眼会导致哪些并发症呢?本文我们就给大家介绍相关的内容吧。 1、视神经萎缩:青光眼最常见,也最严重的并发症,简单讲就是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直至失明,这是每一个青光眼不可避免的结局。 2、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其实它也是青光眼的表现,只是它们的表现掩盖眼部症状,被误诊为以上病变,如得不到及时正确诊治有生命危险。 3、白内障:它和青光眼关系非常密切,青光眼可并发白内障,而白内障在发病过程中又可继

哪些因素会导致青光眼

1、不合理用药 对于现在的很多上班族来说,若是眼睛出现不适症状,有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不能按时医嘱用药,突然想起了或是眼睛不舒服了才去点药。这样的不合理用药往往很容易耽误了治疗。是引发青光眼的原因之一。 2、 有青光眼家族史 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史中有青光眼的,那其他人应该定期到医院到相关检查,必的时候做长期的定期观察,特别是60岁以上的家庭成员更仔细的检查。 3、趴在桌子上睡觉 有些人习惯趴在桌子上午睡,睡眠过程中,一旦眼部压着胳膊,就会对眼睛造成压力,时间长了,很容易损伤眼角膜和视网

青光眼者能喝酒吗

青光眼早期预防很重,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青光眼的发生或加重,特别是趴在桌上睡觉,低头本身就对眼压不利,趴着睡觉更是压迫眼球,而暗光对青光眼也是一种恶性刺激,因此长此以往,极易诱发青光眼。晚上不开灯看电视,在黑暗的环境中,瞳孔会扩大使眼压升高,如看电视时间过长,会刺激青光眼发作。因此,看电视时应在室内开一盏小灯,使环境不至于太暗,且观看时间不宜过长。此外,青光眼者对水的负荷能力比正常人弱得多,若一口气喝两三百毫升以上的水,就会给眼压带来很重的负担,所以,青光眼者喝水不能一次喝大量的水,而应分成多次小

青光眼在治疗时该做哪些检查

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涨、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青光眼如何自我检测

1、眼胀痛:往往和雾视症同时发生,但也有单独出现的的时候。当你有眼胀的症状时,请不忘记有青光眼的可能。 2、雾视症:出现一时性的视物模糊,就好像在雾中看外界景物一样。如果症状轻微、睡上一觉后,症状即可消失。 3、虹视症:这种现象是青光眼发病时的一个很特殊的症状,每当晚上出现、看见灯光时,尤其是看见圆形灯泡时,可看到灯的四周有五颜六色的光环。 4、偏头痛:有些慢性青光眼的病人经常有偏头痛,也有全头痛的,可找眼科医生看看是否青光眼。 5、一只眼确诊青光眼的人,如果另一只出现相同的症状之一,那么,这只眼

青光眼如何早发现

青光眼并非不治之症,若能早期发现,给予适当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维持宝贵的视力。 治疗急性青光眼的方法是利用药物把眼球内过高的压力减低;同时,急性青光眼者一般较适合手术治疗,也即隅角切除术,防止过高的眼压损毁视神经,引致视力或视野减退。 医治慢性青光眼,方法主是用药物来控制眼压,以防眼压损害视神经。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的眼睛持续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尽快找眼科医生接受彻底检查,若发现罹青光眼,应火速就医,进行治疗,以免失明。他说,上了年纪,尤其是65岁以后,最好是每年应检查一次眼压,记得,及早诊断,

青光眼原因

1、性别和遗传女性青光眼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大约是一比四,开角型青光眼无性别差异。青光眼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变,有家族病史的人占整个发者群13%-47%。2、局部用药药物也可导致青光眼的发生,往往眼压升高可发生在激素治疗后数天至数年,由于激素广泛使用及满意的抗炎效果,常常掩盖了无症状眼压升高,直到发现了严重的视功能损害时才被发现。3、年龄因素随着我们的年龄逐渐变大,青光眼的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的,闭角型青光眼大多是会出现在40岁以上,而50-70岁是最多的。但是开角型青光眼一般出现在20-60岁之间。再

人们对青光眼的六大认识误区

青光眼的认识误区之一:青光眼可以根治。有些青光眼者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眼睛不再胀痛,就认为青光眼已经治好了,便不再用药,也不去医院复查,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很多青光眼者发病隐蔽,病情缓慢,即使眼压很高也无胀痛的感觉;另外,青光眼术后眼压升高时多数者无疼痛的症状;3.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一段时间转为慢性期,对疼痛逐渐耐受而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绝不能认为没有症状了青光眼就治好了。 此外,青光眼是一种终生疾病,治疗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无法彻底治愈,很多者需终生治疗。正在治疗的青

​常盯着电脑易得青光眼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我们无时无刻都盯着屏幕:上班时一直盯着电脑屏幕;空闲时一直盯着平板屏幕;睡觉前一直盯着手机屏幕……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能治好吗?近视的人更容易病吗?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听听权威眼科医生的建议吧! 1、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可以治愈吗? 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病理性眼压升高,导致眼睛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科疾病。其中病理性眼压升高包含高于正常人群统计学的高眼压,部分特殊人群正常统计学眼压水平也可能出现视神经萎缩。 青光眼可以说无法治愈,只能很

青光眼者复诊误区

误区一:青光眼可以根治 有些青光眼者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眼睛不再胀痛,认为青光眼已经治好了,便不再用药,也不去医院复查,这是很危险的。因为:1.很多青光眼者发病隐蔽,病情缓慢,即使眼压很高也无胀痛的感觉;2.青光眼术后眼压升高时多数者无疼痛的症状;3.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一段时间转为慢性期,对疼痛逐渐耐受而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绝不能认为没有症状了青光眼就治好了。 此外,青光眼是终生疾病,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无法做到治愈,者需终生治疗。正在治疗的青光眼病人,尽管病情稳定,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