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可以导致脂肪肝吗
营养不良可以导致脂肪肝吗
脂肪肝这种疾病需要我们了解的就是不仅仅会发生在一些肥胖患者的身体之上,其实对于脂肪肝这种疾病来说,也会发生在一些瘦弱的患者身体之上,有时候对于脂肪肝这种疾病来说,是因为饮食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往往还是需要我们做好检查和预防的。
(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脂肪肝主要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肝病医生指出,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肝脏总脂肪量占肝重量的5%,如果总脂肪肝量超过了这个指标,则会认为得了脂肪肝,通常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肥胖导致的脂肪肝,这主要是由于肝内脂肪堆积程度与体重成正比,大概有一半以上的肥胖患者有轻度脂肪肝。
其次,大量长期饮酒导致的脂肪肝,我们知道酒精中的乙醇会给肝细胞造成严重的损害,它能够促使脂酸合成增加、氧化减少,血内脂酸含量增多。加之饮酒者食欲多降低,食物中的胆碱摄入减少,导致使肝脏载脂蛋白合成受阻,而使多余的甘油三酯难以被大量清除,结果导致脂肪肝的最终形成。
第三、营养不良导致的脂肪肝的形成,其中营养不良导致的脂肪肝多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诱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通常有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能导致脂肪肝。
通过上面的介绍,详细大家多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能够对脂肪肝的预防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这里我们建议脂肪肝患者一定要到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针对患者的病因对症治疗,从而促使患者的病情尽快好转。
6类人最易得脂肪肝
1. 太胖的人。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质,剩余脂质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在体重得到控制后,往往会逐渐好转乃至消失。2. 爱喝酒的人。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增长5~25倍。3. 快速减肥的人。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都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糖用以分解功能,进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肝脏“工作量”激增,损伤肝细胞,影响其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脂肪肝。4. 营养不良的人。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足够的载脂蛋白,脂类物质不能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故而沉积于肝细胞内,最终形成脂肪肝。5. 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过度摄入脂肪或糖类有关。6. 药物滥用者。肝脏担负着分解药物的作用,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也会伤害肝脏。需注意的是,降脂药也可干扰脂蛋白的代谢,长期滥用也会增加药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几率。
营养不良会不会导致脂肪肝
诱发脂肪肝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主要病因是肥胖,但是,与营养过剩相反的是,长期营养不良也是诱发脂肪肝的一大原因。
如果长期不吃早餐,而午餐又相对简单,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长期以往,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并且蛋白质的缺乏会导致肝脏内脂肪的沉淀。再加上患者如果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体内的热量和脂肪不能及时消耗掉,其最终会转化为脂肪,使患者出现脂肪肝。
由此可见,营养不良确实是脂肪肝的原因,是会导致脂肪肝的出现的。因此,对于偏瘦的人群而言,一定要重视均衡的饮食调养,切不可对脂肪肝掉以轻心,误认为脂肪肝是只有胖人才会得的病。
而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不能仅仅通过单纯的节食和增加运动来控制体重,以免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气血不足等症状,从而加重脂肪肝患者对病情,对患者的病情稳定和康复十分不利。
除了营养过剩以及营养不良外,长期大量饮酒以及某些化学物质和药物等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再者,糖尿病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据临床相关数据表明,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脂肪肝,约25%的脂肪肝患者有糖尿病。
专家指出,脂肪肝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的病况重视起来,有效进行科学的、规范的医治,脂肪肝患者的病况是能够得到操控的。反之,脂肪肝患者若是无视自个的病况,任由病况开展,脂肪肝患者的病况会不断恶化,乃至开展为肝硬化、肝癌,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脂肪肝的类型
1、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药物性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脂肪肝按病因可分为几类
1.肥胖性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8.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营养不良导致月经不调 营养不良导致子宫出血
女性月经受雌激素的调节,营养不良有可能由于蛋白质的供给不足导致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单页可能由于营养不良引起机体的失调,导致雌激素分泌增多,而由于机体营养不良,维生素B1的摄入量不足,不能促使肝脏很好的对雌激素进行灭活,从而导致子宫出血。
脂肪肝的病因有哪些
1.肥胖性脂肪肝
脂肪肝和脂肪是成正比的。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脂肪肝的原因有 很多,一个就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蛋白质缺乏引起的脂肪肝,主要是因为肠胃不凉导致的,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脂肪肝的类型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爱美女士防脂肪肝
核心提示:有专家指出,时下许多爱美的女士采用节食的方法减肥,许多儿童喜欢挑食偏食,这都会给营养不良埋下祸根,从而逐步引发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富贵病,但 营养不良 也会导致脂肪肝。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上获悉,因营养不良而造成脂肪肝的人数正在大幅上升,约占脂肪肝总人数的27%。
临床研究发现,当营养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便会影响脱辅基蛋白及磷脂的合成,致使脂蛋白生成不足。与此同时,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 血液 中,超过脂蛋白转运能力而沉积于肝内,就会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有专家指出,时下许多爱美的女士采用节食的方法减肥,许多儿童喜欢挑食偏食,这都会给营养不良埋下祸根,从而逐步引发脂肪肝。因此,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地吸取膳食营养是改变营养不良、预防脂肪肝的关键。
减肥太快也会得脂肪肝
人体的肝脏是没有脂肪细胞的,通常情况下,脂类物质在肝脏内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之后进入血液,成为血浆中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当这一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时,不能有效结合的脂类物质就会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肝细胞脂肪样变,即脂肪肝。
肝脏代谢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导致脂肪肝。过多的脂质、过少的载脂蛋白、肝脏合成能力下降,都是脂肪肝形成的原因。一般来说,以下六类人群是脂肪肝的易发者,应高度重视:
1.太胖的人。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质,剩余脂质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在体重得到控制后,往往会逐渐好转乃至消失。
2.爱喝酒的人。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的人。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都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糖用以分解功能,进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肝脏“工作量”激增,损伤肝细胞,影响其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的人。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足够的载脂蛋白,脂类物质不能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故而沉积于肝细胞内,最终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过度摄入脂肪或糖类有关。
6.药物滥用者。肝脏担负着分解药物的作用,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也会伤害肝脏。需注意的是,降脂药也可干扰脂蛋白的代谢,长期滥用也会增加药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几率。
大部分的脂肪肝并没有症状,往往由常规体检发现。严重的脂肪肝可能出现类似肝炎的表现,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症状。一部分脂肪肝可合并一定程度的肝功能异常,查体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需提醒的是,症状不明显,并不代表脂肪肝对身体没有伤害,任其发展,脂肪肝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脂肪肝有什么症状 非酒精性脂肪肝又是怎么回事
1. 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 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3.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4. 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5. 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6. 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在妊娠后期,由于激素异常增多,肝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脂肪在肝细胞及其他组织器官迅速堆积,结果使肝细胞肿胀并发生脂肪变性,肾、胰、脑、骨髓也可出现脂肪变性。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7.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