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有哪些发病表现
新生儿溶血病有哪些发病表现
胎儿水肿主要发生在Rh溶血病,出生时可为死胎,存活者全身水肿、苍白,胸腹腔积液、胎盘外观苍白、增厚、水肿。不及时抢救,生后不久死亡。黄疸出生时无明显黄疸,24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加重。Rh溶血病常在生后4-5小时即出现黄疸,未结合胆红素上升速度迅速。重症患儿,在宫内即有胆汁淤滞,出生后结合胆红素可明显增高。贫血轻症者贫血不明显,脐血血红蛋白可在140g/L以上,重症者可小于80g/L。部分患儿早期贫血、黄疸不明显,出生第2周后贫血加重,称晚期贫血。肝脾增大与溶血程度有关,贫血越重,骨髓外造血越活跃。
新生儿溶血病会影响新生儿智力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由血型抗原免疫引起的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新生儿溶血病通常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两种。在我国以前者发病较多见。
其中abo血型不合是以母亲血型为“o”型,而小儿血型为“a”型最为多见,小儿血型为“b”型者次之,abo溶血病大多发生在第一胎。rh血型不合患儿的母亲为rh阴性血,而小儿为rh阳性血,很少在第一胎发病,除非是母亲有输血史才有可能发生。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症状可轻可重,不同患儿的症状差异较大。一般来说rh血型不合者症状较重,而abo血型不合患儿症状较轻,仅有少数患儿症状较重。溶血严重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全身水肿,可发生心力衰竭,有的甚至为死胎。小儿常在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出现黄疸,迅速加重,黄疸出现越早,发展越快,病情越重。abo溶血病儿多为轻度贫血,rh溶血的小儿贫血严重,可导致心力衰竭。大多数病儿除黄疸、轻度贫血外无其他表现,严重者有吃奶减少、嗜睡。小儿还有肝、脾脏肿大。如果溶血较重,血中胆红素浓度达到340μmol/l以上,可能发生核黄疸。如果小儿黄疸出现早,很快加深,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血中胆红素高达340μmol/l以上时,就会发生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幸存的小儿留有脑性瘫痪和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
因此,对于母亲以往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或上一胎有新生儿重症黄疸,或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者,以后再次怀孕需警惕发生母子血型不合的可能,需要提前做好产前检查。如果母亲为“o”型或rh阴性血,应在怀孕28、32、36周分别到医院检查抗体和抗体浓度,如果抗体为阳性,抗体浓度高则小儿发生溶血病的可能性极大,可给母亲服用退黄中药,生产前1~2周加服苯巴比妥可减轻新生儿黄疸。
如果发生了新生儿溶血病,尤其是rh溶血可能性较大的孕妇,在怀孕期间腹围过度增大,体重增加超过正常水平,在怀孕35周以后应定期到医院检查羊水。如果羊水中胆红素浓度含量较高,其他检查说明胎儿肺脏发育成熟时,可在35~38周时引产,存活率较高。生产时应做好抢救准备,防止小儿发生新生儿窒息,胎儿出生后尽早结扎脐带,可减轻黄疸。出生时或出生后12小时内有严重贫血、全身水肿和心力衰竭的病儿应立即给氧、利尿、强心治疗,情况稳定后尽快换血。一般小儿使用蓝光照射,用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的药物,例如苯巴比妥、激素、中药、白蛋白或血浆等可使小儿黄疸逐渐减轻。如果血中胆红素超过340μmol/l时应给小儿换血,防止引起胆红素脑病。
总之,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要及早提供警惕,一旦病情严重可影响新生儿的智力,有过病史的孕妇再次怀孕时要提前到医院做好产前检查,排除再次发病的可能。
溶血儿能治好吗
新生儿溶血病生活并不是很常见,对于年轻的父母可能根本不了解,其实溶血病在新生儿当中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而且致死亡的概率每年都呈不升的趋势。那么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呢?一般来说,新生儿溶血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那是由于血型抗原免疫而导致的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临床上,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后遗症,甚至会致残。那么新生儿溶血病能治愈吗?
新生儿溶血病能治愈吗
步骤/方法:
1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新生儿得了溶血病的症状表现多样,而且不同患儿的症状差异较大,症状有轻有重。一般得了溶血症以后,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多数患儿是可以治好的。临床上,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蓝光治疗、换血治疗。
2新生儿溶血如果检查出是ABO血型溶血,要是症状很轻,那么小儿在出生后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只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病情就可以得到缓解;即便是严重的Rh溶血病,若及时进行换血,病情也是可以转危为安的。
3如果发生了新生儿溶血病,尤其是Rh溶血可能性较大的孕妇,那是建议生产时应做好抢救准备,这样可以避免新生儿发生窒息,胎儿出生后尽早结扎脐带,可减轻黄疸。但是如果新生儿黄疸明确是由于溶血病所致,那么可以使用那些抑制母亲血型抗体作用的药物,这样可以起到减少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机会的作用。
第3步
注意事项:
新生儿溶血病能治愈吗?新生儿溶血病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以外,新生儿在出生以后还得做好生活护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一旦新生儿溶血病,不及时做好警惕,一旦病情严重可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建议准备怀孕的女性一定要做好检查。
abo溶血是什么意思
ABO溶血是因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称为“新生儿ABO溶血病”,这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我国所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多数属于ABO溶血。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是指由血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它是由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且发病早,进展迅速,严重者可致核黄疸,故是一种很值得重视的疾病。由血型抗原所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往往多见于几种抗原性强的血型,如ABO系统及Rh系统等,由ABO血型抗体所致者为ABO溶血病,由Rh血型抗体所致者为Rh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症的表现 新生儿溶血症的症状
一般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的表现,但是患有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会过早地出现黄疸,而且发展很快,血中胆红素水平偏高。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新生儿溶血症较轻的情况下,肝脾无明显地增大,当出现重症溶血时,就会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就是Rh溶血病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均有轻重不等的贫血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常伴有发热的症状,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明病情已比较严重。
神经系统症状指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这是由于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合并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新生儿ABO血型不和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人类的血型系统有26个,虽然有多个系统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而RH、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上海市统计18年中确诊新生儿溶血病共835例,其中ABO血型不合占85.3%,Rh血型不合占14.6%。在母婴血型不合溶血中以ABO血型不和溶血病最多见,主要发生在母为O型胎儿A型或B型。因O型妇女天然抗A、抗B抗体为IgG.
而A型或B型产妇天然抗体主要为IgM。可第一胎发病。ABO血型不和溶血病症状比Rh溶血病轻,黄疸为主要症状,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而且进展快,皮肤呈鲜艳的黄色,俗称阳黄,血清胆红素常255μmol/L(15mg/dl)以上,少数超过340μmol/L(20mg/dl)。可以伴有轻度贫血和肝脾肿大,胎儿水肿少见。实验室检查常有如下异常:一、血常规:血色素轻重不等降低,网织红细胞常增加,有核红细胞增加;二、胆红素:血清胆红素常增加,常255μmol/L(15mg/dl)以上,以间胆增加为主;
准父母血型不合时怎么办
夫妇血型不合很多见,其所生新生儿中发生血型不合性溶血病者亦不少见。但由于对新生儿溶血病缺乏了解或所知对新生儿溶血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何谓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而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的破坏。人类的血型系统有26个,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种以上,有多个血型系统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见。在我国,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发病率更是明显高于RH血型不合。对于ABO溶血病,以母亲血型以母亲血型为RH阴性,新生儿血型为RH阳性最多。溶血病的发病包括6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即可终止发病,因此夫妇血型不合的多(约占1/4),真正发病的少(约占其初生儿的10%)。由于自然界存在类似A或B物质,ABO血型不合所致溶血者约40%-50%在第一胎即开始发病。对于O型血产妇,其"天然"抗A、抗B体有1gG,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而对于A型或B型血产妇,其抗B或抗A"天然"抗体主要为1gG,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故当产妇为A型血,胎儿为B或AB型血,或产妇为B型血,胎儿为A或AB型血时,溶血病发病者很少。
2、溶血病有何表现?对于孕期一般无特殊症状,较重者出现宫底高与孕月不符,体重、腹围的增长大于正常,临产前可自觉全身出现杂音,也要以出现死胎前的胎心胎动改变。严重者(以RH血型不合多见)可致死胎、流产或是早产。胎盘与新生儿体重之比不足1:7,甚至仅1:1.3-4,羊水黄色。对于新生儿,
可表现为:
(1)心脏扩大,全身水肿,部分患儿因心力衰竭而致肿加重;
(2)贫血与肝脾肿大;
(3)肝脾等脏器中有散在髓外造血灶;
(4)全身黄疸和核黄疸;
(5)部分患儿尚可也现低血糖和血小板减少等。
3、对溶血病如何进行诊断?夫妇血型不合时需警惕新生儿溶血病,根据病史、临床特点、产前B超检查、特异性血清抗体测定(包括孕母抗体和新生儿抗体)、胎儿RHD型抗体的检测以及母亲抗D功能活性测定等一般可以确诊。对已知受累的胎儿,可采脐带血进行血常规、血型、血清胆红素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交叉配型,每6小时复查一次血清胆红素,每天复查一次血常规,以指导诊断与治疗。溶血性抗体,尤其是RH抗体,可引志红细胞不断溶血,直到抗体消失为止(通常为三个月),这在未进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尤为明显。故对溶血病新生儿,尤其是RH溶血新生儿,至少应监测红蛋白水平三个月。发生溶血病时怎么办?夫妇血型不合时,尤其是既往可疑病史者,应进行产前监测与预防。若胎儿已发生溶血病,则视情况而定,必要时产前即开始治疗。出生后发生溶血病时应该立即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进行有关监测与治疗,如进行光疗、换血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及应用金属卟啉以阻断胆红素的产生等。与此同时,在出生后2个月内进行贫血监测:每周复查一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降至70%L以下时,应考虑小剂量输血,亦可考虑应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在康复早期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总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要把住三关:
第一关(生后1天内),立即用浓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
第二关(第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疸;
第三关(2周-2月),纠正贫血。
如何诊断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由血型抗原免疫引起的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新生儿溶血病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两种。临床上以前者引起的溶血较多见。研究发现,90%以上的新生儿溶血是以母亲血型为“o”型,而小儿血型为“a”型引起的。abo溶血病大多发生在第一胎,rh溶血病很少在第一胎发病,除非是母亲有输血史才有可能发生。那么如何才能诊断新生儿溶血病呢?通过以下几种诊断依据就可明确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病史:对于既往有过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新生儿重症黄疸史的孕妇,或生后早期新生儿出现进行性黄疸加深,即应做特异性抗体检查。送检标本要求为:①试管应清洁干燥,防止溶血发生。②产前血型抗体检查,送产妇和其丈夫的血样;新生儿检验送新生儿血样为主,父、母血样为辅(如母血不能及时扣帽子取时,可只送新生儿血样)。③新生儿抽血3ml(不抗凝);产妇抽血5ml(不抗凝);丈夫抽血2ml(抗凝,使用一般抗凝剂)。④如当地不能检验,可将产妇血清分离后寄至附近检验单位,另多舞曲2ml抗凝血。天气炎热时可将血样瓶放入有冰块的大口瓶中,航空邮寄(存放空中必须注意无菌)。
血型:孕期由羊水测定胎儿abo血型,若证实母胎同型者就可免去患病之忧,但rh血型无血型物质需取到胎儿血才能定型。新生儿o型者可排除abo溶血病,而不能排除其它血型系统的溶血病。
特异性抗体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检查项目包括母、婴、父血型、抗体效价、抗人球蛋白试验(产前做间接法、生后做直接法)、释放试验和游离试验。抗人球蛋白间接试验是用已知抗原的红细胞去检查受检者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直接试验阳性说明婴儿红细胞已被血型抗体致敏。释放试验阳性,诊断即成立,因致敏红细胞通过加热将抗体释放出来,释放液中抗体的特异必珂用标准红细胞来确定。游离试验是在新生儿血清中发现有不配合的抗体,然而尚未致敏红细胞,阳性表明可能受害。在孕期诊断可能为本病者,应争取在妊娠6个月内每月检验抗体效介一次,7~8月每半月一次,8个月以后每周一次或根据需要决定。抗体效价由低到高,起伏颇大或突然由高转低均提示病情不稳定,有加重可能,效价维持不变提示病情稳定或母婴血型相合,该抗体仅属以前遗留所致。排除遗留因素后,一般发病轻重与抗体效价成正比,但abo系统受自然介存在类似抗a(b)物质关系,有的未婚女子效价已达1024。通常abo溶血病的效价64作为疑似病例,但个别效价为8时也有发病的报道。
羊水检查胆红素含量:胆红素含量检查不受受前一胎遗留下来的影响,故羊水胆红素含量对估计病情和考虑终止妊娠时间有指导意义,正常羊水透明无色,重症溶血病时凌晨水呈黄色。liley发现450mm处光密度的升高与胎儿溶血病的严重程度呈一定比例。由于正常胎儿羊水中胆红素的浓度随孕周增加而降低,故在不同孕周所测得的450mm处光密度的升高数,有不同的意义。liley从101名rh免疫妇女羊水中所得结果,以450mm的光密度增加数为纵坐标,孕周为横坐标,绘成一经验图,分三个区,羊水中450mm处光密度的增加数在上区者,病情严重,一般即将死亡。在中区者,中度病重,在下区者,可能为rh阴性儿或为贫血极轻的rh阳性儿,仅10%需要换血。
影像学检查:发生了全身水肿的胎儿可拍摄x线片,在x线片上可见软组织增宽的透明带,四肢弯曲度较差。b超检查更为清晰,可发现肝脾肿大、胸腹腔积液等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以上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几个依据,希望家长朋友们引起注意,一旦发现宝宝有黄疸症状要及时查明病因,排除是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
新生儿疾病常见的有哪几种
新生儿疾病1.新生儿肺炎
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或呼吸不规则、咳嗽、吐沫等症状,患儿有不同程度口周、鼻周发青,部分足月反应良好的新生儿可有鼻翼扇动等症状。常见于母亲有急产、胎膜早破,母亲或与婴儿密切接触的人近期曾患上呼吸道感染者。
新生儿疾病2.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疾病主要表现先是食欲低下、精神欠佳、发热(早产儿或病情重也可表现体温不升)、面白、好睡、黄疸加重、身上有出血点、腹胀及肝脾肿大等。多见于孕母有发热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混浊,新生儿有脐部感染或皮肤脓疱疹、破损等。
新生儿疾病3.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甚至抽风,重病儿一开始可表现嗜睡、昏迷、肢体发软、前囱饱满,触之像面鼓。在患儿病史中常有宫内、产时缺氧,伴有颅内出血等,作头部CT、颅脑B超、磁共振及必要的化验等可明确诊断为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疾病4.化脓性脑膜炎
表现为面白或青紫,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有发热、哭声弱或尖叫、双眼凝视、前囟饱满,重者出现抽风。症状类似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且新生儿疾病常与败血症同时存在。
新生儿疾病5.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目前人类已发现的20个血型系统,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以ABO系统最多,次为RH系统。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ABO血型不和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人类的血型系统有26个,虽然有多个系统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而RH、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上海市统计18年中确诊新生儿溶血病共835例,其中ABO血型不合占85.3%,Rh血型不合占14.6%。在母婴血型不合溶血中以ABO血型不和溶血病最多见,主要发生在母为O型胎儿A型或B型。
因O型妇女天然抗A、抗B抗体为IgG,而A型或B型产妇天然抗体主要为IgM。可第一胎发病。ABO血型不和溶血病症状比Rh溶血病轻,黄疸为主要症状,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而且进展快,皮肤呈鲜艳的黄色,俗称阳黄,血清胆红素常255μmol/L(15mg/dl)以上,少数超过340μmol/L(20mg/dl)。可以伴有轻度贫血和肝脾肿大,胎儿水肿少见。实验室检查常有如下异常:一、血常规:血色素轻重不等降低,网织红细胞常增加,有核红细胞增加;二、胆红素:血清胆红素常增加,常255μmol/L(15mg/dl)以上,以间胆增加为主;
新生儿溶血病治疗费用
1、新生儿溶血病治疗费用是多少
这个要看宝宝的病程和所选医院来算的,一般费用较高,大约在5000到10000之间。
2、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人类血型系统有40多种,但以ABO和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为多见,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极为少见。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抗原性的强弱、个体的免疫反应、胎儿的代偿能力和产前的干预措施等因素。Rh溶血病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进展快,而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数较轻。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型检查: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抗体破坏婴儿红细胞所致。因此,产前诊断的基本检查是夫妇双方的血型;最有价值的检查是母亲血中血型抗体的有无及水平的高低,只要某种血型抗体水平超过一定的程度,就提示宝宝有发生溶血病的可能。因此,妊娠4个月时孕妇应抽血进行血清中血型抗体的测定,以了解抗体的基础水平;然后于妊娠7~8个月再测定,以后每隔2~4周重复一次。若抗体水平持续上升,提示胎儿可能受累。
2、羊水检查:如考虑已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就要注意溶血的程度以及对胎儿的影响。这时,医生在定期观察血型抗体变化的同时,当达到抗体水平升到一定程度,会建议抽取孕妈咪的羊水进行检查。正常羊水无色透明,重症新生儿溶血病时由于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就像黄疸新生儿的机体组织会变黄一样,此时羊水也呈黄色。胎儿溶血程度愈重,羊水中的胆红素含量越高。这时,可以利用专门仪器检测羊水中的胆红素含量,对于判断胎儿疾病的严重程度很有帮助。在正规医院进行羊水检查一般都是安全的,准爹妈们不必担心。
3、B超检查:B超检查可以检查出胎儿是否有新生儿溶血病的征兆,当各项检测指标提示胎儿宫内发生了大量溶血时,就应进行B超检查,通过B超可以了解胎儿有无水肿、腹水及其程度。此时,往往已是妊娠晚期,一方面胎儿处于水肿状态是一个危险信号,另一方面此时娩出的胎儿已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检查结果常常是医生考虑是否终止妊娠的依据之一,当机立断将让小婴儿提早降临人间,可能是减轻病变程度以至挽救小儿生命的唯一措施。
血型试纸测血型靠谱吗
新生儿溶血病一种由血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般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它具有发病早、进展迅速的特点,严重者可致核黄疸。所以,为了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孕妇就必须通过验血以确定血型,看是否会发生ABO血型不合溶血或Rh血型不合溶血现象。那么,血型试纸测血型靠谱吗?
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称为“新生儿ABO溶血病”。90%以上病婴母亲的血型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这种母子ABO血型不合在所有的妊娠中并不少见,约占20%,但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则很少,仅约1/150,其中只有约1/5婴儿可能发生黄疸。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这种新生儿ABO溶血病只要在孕期进行血型检测就能查出来。孕期血型检测主要是测出孕妇ABO血型或Rh血型,看是否会发生ABO血型不合溶血或Rh血型不合溶血现象。
血型试纸测血型,需到正规医药店购买测血型的试纸。最新研究的血型试纸能够显示A、B、AB、O型血,血型试纸里有四个“窗户”,里面有不同的抗体,能跟血红细胞发生反应。比如,当一滴血滴到试纸上,与“窗户A”中的抗体A发生特异反应,出现凝结,显现字母“A”,则为A型血;AB型血则在“窗户A”和“窗户B”中都出现凝结。O型血没有抗原,因此不与任何抗体发生反应。“X”形状里有抗体A和抗体B,如果是A、B和AB型血,则能让“X”变红,盖住用防水红墨水印的字母“O”;如果是O型血滴下去之后即使用生理盐水冲洗,“X”发白,“O”仍保持红色。
血型试纸测血型虽然方便快捷,但需要自己扎破手指取血,过程比较困难,所以该种测血型的方法比较适用于紧急情况和人道主义救援中。对于想要了解自己血型的朋友,建议还是到医院进行抽血检测更为方便。
新生儿溶血症有什么症状
黄疸
一般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的表现,但是患有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会过早地出现黄疸,而且发展很快,血中胆红素水平偏高。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肝脾肿大
新生儿溶血症较轻的情况下,肝脾无明显地增大,当出现重症溶血时,就会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就是Rh溶血病的症状。
贫血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均有轻重不等的贫血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发热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常伴有发热的症状,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明病情已比较严重。
新生儿溶血症的概率
新生儿溶血症概率并不是很大,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ABO溶血病患儿的母亲多为O型血,婴儿多为A型或者B型,这样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但是也有Rh血型不合,母亲是Rh阴性,胎儿是Rh阳性,易患Rh溶血病的情况。Rh血型溶血比ABO血型系统不合少见,不合溶血一般在第二胎以后发生,一胎比一胎加重,母亲曾接受过Rh血型输血可在第一胎发病。一般说来Rh溶血者重,ABO溶血者较轻。我国以ABO系统不合引起溶血者较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
新生儿溶血症是可以治好的,这与大多数新生儿溶血症并不严重有关,治疗起来也不难,因此比较容易治愈。但是也会出现个别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候可能要采取换血,治疗费用较贵,但是也是可以治好的。为了及早控制新生儿溶血症,准备怀孕的父母和已经怀孕的准妈妈都要及时做好预防,先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了解,才能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只要预防好,它并不是一个多大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