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分为哪些类型
肾结石分为哪些类型
1、实证型。症见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凉血止血。
2、虚实夹杂型。症见病久砂石不去,可伴见神疲乏力,精神萎顿,面白少华,舌淡红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或伴腰腹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利尿排石通淋,或兼补益气血,或兼滋养阴液。若石淋日久不愈,也可转变为“劳淋”(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则发),应从劳淋论治。临床应辨明虚实,标本兼治。
输尿管结石怎么预防
1每日进水量2000-3000毫升,炎热夏季增加到4000-5000毫升,大汗后还得增加,至少保持每日有2000毫升以上排尿量。 可采用磁化水饮用,该水容易瓦解结石。
2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品,例如猪肝、鸡蛋,以及新鲜白菜与水果。少吃含钙丰富食物例如海带、黑木耳、豆类、苋菜、牛奶、芹菜、紫菜、海鳗、咸萝卜、南瓜子、干红枣等。少吃含草酸丰富食物,例如菠菜、芹菜、可可、咖啡、甜菜、草霉、橘子、白薯、红茶等。 如果是结石患者可以咨询一下医生,不同的结石类型注意事项也有差别。
3少吃容易引起尿酸盐、胱氨酸、黄嘌吟增多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海产品、豆角、花生等。 如果是结石患者可以咨询一下医生,不同的结石类型注意事项也有差别。
肾结石有哪些类型呢
一、草酸钙结石
最为常见,占肾结石的80%以上,在酸性或中性尿中形成,发病多为青壮年,以男性多见。常呈黄褐或石铜色,表面平滑(单水草酸钙)、粗糙(双水草酸钙),男性发病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
尿沉渣内常有草酸钙结晶。宜低钙及低草酸饮食。少食牛奶及乳制品、豆制品、肉类、动物内脏(如肝、心脏、肾、肠等),还有巧克力、浓茶、芝麻酱、蛋黄、香菇、菠菜、虾皮、萝卜、芹菜、土豆等。食物中纤维素可减少尿钙的形成,如麦麸食品中的麦麸面包、米糠也有同样作用,对复发性高钙尿结石有效,维生素B1、维生素B6缺乏使尿草酸增多,应增加富含此类维生素的食物,如谷物、干果、硬果等。
二、尿酸结石
占结石的6%,在酸性尿中形成,当尿PH值大于6.7结石溶解,以男性多见。表面光滑,常呈鹿角形,色黄或棕褐色,质地较硬,在x线片上模糊不清或不能出现。以男性多见,尤以痛风病人更常见,通常有家庭史。尿沉渣内可见尿酸结晶。
三、磷酸镁胺结石
占结石的10%,在碱性尿中形成,尿PH值小于7。2时结石溶解,以女性多见。结石色黄或污灰色,呈树枝状或鹿角状,质地较软。以女性为多见,尿路感染的病人较多,不能透过x线。
尿沉渣内可见磷酸铵镁结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蛋白质的总摄入量应在48-80克(0。8-1。0克/公斤/日)之间。一般带叶的蔬菜每市斤约含10克蛋白质、瘦肉类每50克约含蛋白质10克、谷类每市斤含蛋白质35-60克。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量。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它们在体内最后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尿酸在碱性尿内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疗。
四、磷酸钙结石
占结石的6-9%,在碱性尿中形成,也以男性青壮年多发。结石为白色,表面粗糙,常呈鹿角状,质地较硬。常在碱性尿中形成。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磷酸钙结石的饮食同草酸钙结石相同。在低磷食物中,宜少食肉类、鱼类及骨头汤。
肾结石的症状有哪些
肾结石形成的原因较多,也十分复杂,通常肾结石类型也有多种,如钙结石、尿酸结石等,因类型的不同肾结石的症状也有所不同。肾结石的症状有哪些呢?其症状非常多样化:
(1)腰部绞痛:肾绞痛是肾结石的典型症状,通常在运动后或夜间突然发生一侧腰背部剧烈疼痛,因为太疼了常形容为“刀割样”,同时可以出现下腹部及大腿内侧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病人坐卧不宁,非常痛苦。
(2)血尿:约80%的结石患者出现血尿,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够肉眼发现尿是红色的,大部分只有通过化验尿才能发现。
(3)无症状:不少患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肾结石,没有任何症状。
(4)肾积水:结石堵塞了肾盂、输尿管,尿液排出不畅,造成肾积水。有的肾积水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长期肾积水,会造成患侧肾功能受损。双侧肾积水严重者可能导致尿毒症。
(5)发热:肾结石可以由细菌感染导致(感染性结石),也可以诱发细菌感染,导致发热。因为结石阻碍了尿液的排出,细菌不能及时排出,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
肾结石一般多见于青壮年人群,尤其是男性朋友。其病因复杂结果严重者会因肾结石而引发肾衰竭等。肾结石的症状有哪些?肾结石的症状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有的甚至因为结石不大而毫无症状可言,建议朋友们要定时体验,预防肾结石的形成。
尿酸高不能吃什么蔬菜 菠菜
菠菜的嘌呤含量并不高,没100克菠菜含嘌呤13.3毫克。但是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首先草酸在人体呈酸性,会降低血液PH值,而且草酸需要通过尿液排出,会和尿酸进行竞争,减少尿酸的排出量。
再者尿酸长期偏高容易引发肾结石、尿道结石、肾功能疾病等,菠菜中的草酸在人体内容易和钙质结合成草酸钙沉淀,草酸钙会加重结石类疾病。
患者年龄:请问,有肾结石,能吃钙片吗
您好结石类型不同,产生原因也不同,所以一定说补钙影响和关系不大,可以服用的
男性尿道结石类型
病理类型
结石的类型取决于其晶体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尿结石 1.草酸盐结石
棕褐色,质紧硬,表面粗糙有刺,呈桑椹形,切面呈环形层状。容易损伤尿路粘膜引起血尿,在碱性尿内形成,可以是单纯的草酸钙结石,但多数为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性结石。
2.磷酸铵镁结石
灰白色,表面光滑或有颗粒,质硬或松脆易碎。在肾盂、肾盏内可形成鹿角形结石。切面常见有核心(为细菌或脱落上皮等),呈同心性层状结构。在碱性尿中形成,常与碳酸盐混合。
3.尿酸盐结石
黄色或褐色,表面光滑,质硬,圆或卵圆形,常形成多数小结石,在酸性尿内形成。尿酸结石可为单纯性或与草酸钙、磷酸钙等形成混合结石,单纯尿酸结石X线可透过常不显影,混合结石X线不透过可显影。
4.胱氨酸结石黄白色、光滑、外观蜡样,X线能透过,不易显影,形成于酸性尿中。
大多数尿结石的晶体成分为混合性,单一成分者较少。
婴儿结石多是补钙过量
近年来婴幼儿结石病频发,除了问题奶粉引起的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们给小孩子盲目补钙。长沙南湖医院结石中心近两年来收治了多个低龄患者,其中肾结石患者最多,输尿管结石小璇璇还是首例。为来自常德市9岁肾结石患者小女孩小丹丹实施经皮肾镜钬激光手术,取出30多颗"顽石"。为来自邵阳隆回农村7岁小女孩小丽霞实施手术,前后两个月经过二次手术,取出近80颗结石。另外两岁及四岁的结石小患者也有好几例。结石患者低龄化现象已成为医生专家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对于结石低龄化这一现象,通过医院曾治疗过的这些病例来看。家长给孩子的盲目补钙是一重要原因。草酸钙是结石的主要成份,也是主要的结石类型,在人体肾结石中最为常见。如果血液中的钙长期不能降低,这部分钙很有可能与食物中的草酸或体液中原有的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在组织、器官中沉淀造成草酸钙结石。现在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了,家长在小孩的发育期间会不断的为其补充营养,在媒体广告的宣传下,补钙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有些家长会有意识的给小孩买钙片补钙,还有些无意识的补钙行为,如不节制的给小孩喝些酸奶、牛奶之类的饮料。殊不知,补钙需针对的是含钙不足的小孩,若是盲目补钙,当人体已吸收不了的时候,钙就会在身体内转化结石,得不偿失。谢教授还说,其实引发结石的原因是很多,喝水少、运动少、水质等都有可能引发。家长们一定要给小孩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产生结石的机率。
婴幼儿结石,早发现早治疗
以往,人们一般固执地认为,结石只会发生在成年人群中,儿童则被排除在这外范畴之外,其实,这是个误区。由于大众观念、医疗条件等限制,儿童患上结石病,无法及时发现。如若你的小孩出现腰痛或腹部疼痛胀闷、血尿、脓尿、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时,就应该警惕结石病了。另外对幼儿结石患者的治疗,也应该非常谨慎!小孩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一般的开放性取石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一般不宜取。从长沙南湖医院的成功病例来看,钬激光取石术对幼儿结石患者是非常好的选择,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不会影响到小孩的发育成长。
肾结石是怎么得的呢
1.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包括:
(1)尿液晶体物质排泄量增高
① 高钙尿:正常人每天摄入25mmol钙和100mmol钠时,每天尿钙排量<7.5mmol(或0.1mmol/kg);每天摄入10mmol时, 尿钙排量<5mmol。持续高钙尿是肾结石患者最常见的独立异常因素,所引起的结石多为草酸钙结石,纠正高钙尿能有效防止肾结石复发。因此高钙尿在 肾结石发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 高草酸尿:正常人每天尿草酸排量为15~60mg。草酸是除钙以外肾结石的第二重要组成成分,但大多数草酸钙肾结石患者并没有草酸代谢异常。高草酸尿多见 于肠道草酸吸收异常,或称肠源性高草酸尿,占肾结石患者的2%。正常人肠腔内钙与草酸结合可阻止草酸吸收,回肠疾病由于脂肪吸收减少,肠腔内脂肪与钙结合,因而没有足够的钙与草酸结合,导致结肠吸收草酸增多;而未吸收的脂肪酸和 胆盐本身还可损害结肠黏膜,导致结肠吸收草酸增多。另外在吸收性高钙尿时,由于肠吸收钙增多,也可引起草酸吸收增多。高草酸尿偶见于草酸摄入过多、 VitB缺乏、 VitC摄入过多和原发性高草酸尿。后者分Ⅰ型和Ⅱ型,Ⅰ型是由于肝脏内的丙氨酸-乙醛酸转氨酶(AGT)有缺陷引起的;Ⅱ型则是肝脏D-甘油酸脱氢酶和 乙醛酸还原酶不足导致尿草酸和甘油酸排泄增多。任何原因引起的高草酸尿可致肾小管及间质损害,导致肾结石。
③高尿酸尿:正常人一般每天尿酸 排量≤4.5mmol。高尿酸尿是10%~20%草酸钙结石患者的唯一生化异常,有人称之为“高尿酸性草酸钙结石”,并作为一个独立的肾结石类型。另外 40%高尿酸尿患者同时存在高钙尿症和低枸橼酸尿症。高尿酸尿症的病因有原发性及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肿瘤尤其是化疗后、糖原累积症和 Lesch-Nyhan综合征。慢性腹泻如溃疡性结肠炎、局灶性肠炎和空-回肠旁路成形术后等因素,一方面肠道碱丢失引起尿pH下降,另一方面使尿量减 少,从而促使形成尿酸结石。
④高胱氨酸尿:系近端小管和空肠对胱氨酸、赖氨酸等转运障碍所致的遗传性疾病。由于肾小管转运障碍,大量胱氨酸从尿中排泄。尿中胱氨酸饱和度与pH有关,当尿pH为5时,饱和度为300mg/L;尿pH7.5时,则饱和度为500mg/L。
⑤ 黄嘌呤尿: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因缺乏黄嘌呤氧化酶,次黄嘌呤向黄嘌呤及黄嘌呤向尿酸的转化受阻,导致尿黄嘌呤升高 (>13mmol/24h),而尿尿酸减少。在应用别嘌呤醇治疗时,因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受抑制而尿黄嘌呤增高,但在没有机体原有黄嘌呤代谢障碍基础 的情况下,一般不致发生黄嘌呤结石。
(2)尿液中其他成分对结石形成的影响
①尿pH,②尿量,③镁离子,④枸橼酸,⑤ 低枸橼酸尿。
(3)尿路感染:持续或反复尿 路感染可引起感染性结石。含尿素分解酶的细菌如变形杆菌、某些克雷白杆菌、沙雷菌、产气肠杆菌和大肠杆菌,能分解尿中尿素生成氨,使尿pH升高,促使磷酸 铵镁和碳酸磷石处于过饱和状态。另外,感染时的脓块和坏死组织等也促使结晶聚集在其表面形成结石。在一些肾脏结构异常的疾病如异位肾、多囊肾、马蹄肾等, 可由于反复感染及尿流不畅而发生肾结石。感染尚作为其他类型肾结石的并发症,而且互为因果。
(4)饮食与药物:饮用硬化水;营养不良、缺乏VitA可造成尿路上皮脱落,形成结石核心;服用氨苯蝶啶(作为结石基质)和醋唑磺胺(乙酰唑胺)。另外约5%肾结石患者不存在任何生化异常,其结石成因不清楚。
2. 肾石很少由单纯一种晶体组成,大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而以其中一种为主体。90%肾石含钙质,如草酸钙、磷酸碳酸钙和磷酸铵镁。不含钙的结石由尿酸和胱氨 酸形成的核心。在X线片上绝大多数含钙肾石能显影,结石在X线上的密度以及其表面光滑或不规则程度,对判定结石成分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