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别让孩子玩这些东西太危险了

别让孩子玩这些东西太危险了

春节假期里带着孩子出门溜达,看到许多孩子在公园的决明子沙池玩,一个1岁多的宝宝正准备把决明子放进嘴巴里,被大人及时阻止了……这让我想起了不少有关儿童游乐设施的新闻事件。

决明子沙池、海洋球池、充气城堡,可以说是当下哄娃的三大神器,商场、广场、公园、甚至步行街,随处可见……几乎能让所有孩子两眼放光,远远看到就控制不住撒开小腿奔向它们的怀抱,恨不得整个人都扑过去。而妈妈们看到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总觉得这些玩意儿可真是好东西,给点钱就能让孩子玩上大半天,超值啊!

然而,扒一扒有关这些游乐设施的内幕,也许你会跟朵妈一样打个寒颤,下次再也不敢轻易让孩子玩这些东西了!

暗藏危机的决明子沙池

孩子似乎天生对圆滑的小颗粒状物体有着本能的喜爱,例如沙子、大米、决明子等……这些小颗粒从孩子的手中流过,可以给孩子带来新奇的触觉体验,玩法多变,还能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和想象力……

但想说的是,我宁愿让孩子玩沙子,也不愿意让她玩决明子。为什么?看了以下这个新闻,你或许也会跟我一样抗拒孩子玩决明子。

2015年8月,一名3岁的宝宝在决明子沙池玩了以后,经常跟妈妈说鼻子痒,几天后妈妈用纸巾擦拭孩子的鼻子时竟然发现有血迹,后来妈妈尝试用指尖帮孩子清理,却发现孩子哭闹得非常厉害,还流了不少血,于是赶紧把孩子带到医院检查,没想到医生竟从孩子的鼻腔里取出了3颗正在发芽的决明子……

这个案例听起来让人有点不适,但事实摆在眼前,还是希望可以引起更多妈妈的关注:3岁前的孩子特别容易把小颗粒的物体放入自己的鼻腔耳道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家的做法是……

为避免类似的事故,有些相对比较负责任商家会在沙池中使用低温烘焙过的决明子(这样处理过的决明子不会发芽);在孩子玩耍之前,会要求他们带上耳塞鼻塞。不过,事实上是十有八九的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会扔掉让他们不舒服的耳塞鼻塞。

决明子沙池,极有可能成为病菌的温床!

尽管低温烘焙过的决明子不会发芽,但仍然存在容易霉变和滋生细菌的问题。尤其是在手足口病、流感、湿疹等疾病传播的高峰期,决明子更容易成为传播细菌和病毒的媒介。正规一点的商家,可能会不定期给决明子沙池消毒,但消毒的频率和质量,谁来监督呢?

劝告各位妈妈,让宝宝进入决明子沙池之前,一定要三思。尽管以上提到的危险不一定会发生,但谁也不敢保证不发生。

海洋球池,没想到竟也这么危险!

和决明子沙池比起来,海洋球池的历史要悠久一些、“根据地”更是遍布全球各国。但有关海洋球池的“黑料”,你又知道多少呢?

2015年,澳大利亚一名孩子在海洋球池玩耍,不慎被池底的异物刺伤,本来约定第二天看医生的,结果还没到看医生的时间,孩子就因为毒品中毒离世了。原来扎伤孩子的,竟然是注射毒品的针头!

海洋球池内竟藏着注射毒品的针头,想想真觉得可怕!但也许你会觉得,在海洋球池内被毒品针头扎伤,这是概率非常小的事件吧,不然也不会成为国际新闻了……

这不可否认,但是关于孩子在海洋球池内被硬物扎伤的新闻并不少,一搜一大把!孩子在脚下满是圆滚滚的球池内无法站稳,要是经营者疏于管理池内的安全问题,孩子“细皮嫩肉”的,一不小心就被会硬物刺伤,这就不是小概率事件了啊!

除此之外,让孩子在海洋球池玩耍,还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危险:

1、卫生得不到保障

据一网友妈妈透露,曾有一次她在某连锁快餐店的海洋球池内丢失了心爱的手表,于是和餐厅的工作人员一起扒开这些塑料球找手表,没想到看到球池底下尽是各种腐烂的食物、快餐盒、甚至呕吐物……这画面不要太生动,让人想想都觉得恶心啊!想问这是海洋球池,还是垃圾池?

2、成为传播病菌的媒介

和决明子沙池一样,小球数量密集的球池内,每个球都被不同的孩子反复摸过,此外还可能沾上孩子的汗液、鼻涕、甚至尿液、排泄物……这球池要演变成“病菌的温床”真不是什么难事,就看商家有没有严格地给这些数量庞大的小球认真消毒了。

3、有致使儿童窒息的风险

2016年,山东一孩子在海洋球池内玩耍时突然失踪,经过一番搜寻,家长和工作人员才在池底内找到孩子,可此时孩子被众多的小球淹没已久,最终因窒息而亡。

朵妈在看到这个新闻之前,就怀疑过海洋球池会不会有让孩子窒息的风险,没想到真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再次提醒妈妈们一句,想让孩子开心的办法有很多,千万不要一时麻痹,把孩子交给那些不安全的游乐设施!

充气城堡,原来这么不靠谱!

最后扒一扒街区公园广场必备的游乐项目——充气城堡。

充气城堡通常由pvc布料制成,用风机不断供气来维持形状,几乎没有孩子会拒绝进入“城堡”中游戏,这实在太好玩了好吗?不过,接下来朵妈又要告诉妈妈们,到底它哪里不好了。

2016年3月,郑州某广场上的充气城堡被大风掀起约6米高,被推动100多米,并撞断电线杆和电缆。事故中20多名孩子从“城堡”上摔下来,造成1名孩子死亡,2名孩子重伤,2名孩子轻伤。

这并不是个例,这几年有关“充气城堡被风掀翻,致使多名儿童受伤”的新闻非!常!多!要知道,在空旷的场地随意搭起一个巨型的充气设备,要掀翻它可并不需要多少级的风力!

此外,还曾有新闻报道:某广场的“城堡”突然漏气,使一名4岁的孩子从高处摔下,造成孩子颅骨骨折;前不久,四川一名7岁的孩子在“城堡”中玩耍,不慎被卷入“城堡”中导致窒息死亡……

所以,原本我们以为很安全的充气城堡,其实很不靠谱。或者室内正规游乐场所中的,会相对安全一些,但户外随处搭起来的,5块或10块钱1次的,劝大家还是不要掉这个坑了!

激发孩子运动潜能的趣味小运动

No.1掷沙包

妈妈用布块做成一个小布袋,里面装入200克左右的细沙。在地上画一条投掷线,让孩子站在线的后边,向前方掷沙包,爸爸妈妈也可以加入孩子的行列,跟宝宝一起玩,但爸爸妈妈不能掷得太远,要跟宝宝一块儿'学习'。此外,也可以让孩子跟其他孩子一块儿掷,看谁掷得远。掷沙包能够锻练孩子的臂力和腕力。

No.2拉环跳

在游乐园里或托儿所里,在适合孩子高度的单杠或吊环前,让孩子双手拉住吊环或单杠向上跳,看能跳多久,跳多高。在这些场合,有许多孩子玩这种游戏,孩子之间会相互比赛,不停地跳,对孩子手和脚的力量训练有很好的作用。

No.3跳过小河

在地上画二条相距20厘米左右的横线当作小河。妈妈跟孩子一起练习跳远。妈妈先做个示范,上身稍稍前倾一点,两膝微屈,全身向前跳,双脚同时落地,保持身体平衡后站起。妈妈做完后,让孩子练习做。妈妈可以在孩子前面保护,让孩子大胆地往前跳。

如何预防孩子被异物卡住嗓子

1、在孩子哭闹时,不要用吃东西来哄他。孩子一旦哭闹了,家长不能说“来来,吃点好吃的,吃块糖”,这样会增加孩子卡到的几率。

2、不要给很小的婴儿吃整个的黄豆、花生米等。因为很小的婴儿,牙齿长的不多,不会咀嚼硬物,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给他吃整个的黄豆、花生米等,要压碎了才行。

3、孩子吃饭不要打骂孩子。当孩子吃饭时,家长不能打骂孩子,否则不仅影响孩子消化吸收,而且容易导致噎孩子的。

4、不要让孩子躺在床上吃东西。家长一定不能让孩子养成躺在床上吃东西,必须让孩子改正,这样后果很严重,一不留神就会有呛到的危险。

5、不要让孩子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别人给的东西,有时候你不知道是否能吃,而且很容易让孩子出现意外,所以不能要。

6、吃饭时不让孩子玩小瓶盖、棋子等物品。

7、在孩子单独玩耍的时候,不要把硬币,螺帽,纽扣等一些小的物件放在孩子手边,因为孩子小,不懂事,他们在用手拿到这些物件后,会含在嘴里,有些孩子甚至会把这些东西吃下去,这些小的物件很光滑,但在小孩把它们吞进肚子里去的时候,容易卡在喉咙的部位,对孩子造成伤害。

8、有些家长在取出食品的时候,顺手把干燥剂放在桌子上或是其他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孩子在拿到干燥剂后,会把干燥剂撕开,有的孩子甚至会把干燥剂吞入口中。这些干燥剂在进入孩子身体后,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所以,做家长的,最好把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扔掉或放在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

9、一些尖锐的物件,如图钉,螺丝钉,铁钉等也最好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因为这些物件在孩子拿到后,如果吞食,会刺伤食管黏膜,胃黏膜,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预料的伤害。

寒假带孩子出游乘车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让孩子自己上下车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很多家长都鼓励孩子自理,自己上下车便是其中一项。其实让孩子自己上下车隐患重重,比如:车门都装有防撞钢梁,以减轻侧撞时的冲击力和伤害。这样的装置有一定重量,需要相对大的力气才能完成开启、关闭。孩子往往力气不足,一旦推拉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车门回弹,夹伤孩子手指。带孩子出游乘车一定要爸爸妈妈把孩子抱到车上,万无一失。

第二,不能(整理)让孩子坐在副驾驶

现在又相关法律规定,小孩不能做副驾驶的位置。而孩子淘气很多都喜欢副驾驶的位子,有的家长也认为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好照顾。首先,孩子在副驾驶位置,容易造成大人分心,更加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另外,如果发生事故,由于孩子个子矮小,安全气囊只能弹到孩子头顶,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形成伤害。大人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也很危险,在事故发生时,人往往向前倾倒、蜷缩,压住孩子,对孩子颈部、面部造成伤害。

第三:不能让孩子在车内玩耍

带孩子出游大多数父母都怕孩子无聊会哭闹,带甚多孩子喜欢的玩具,这样就可以一心一意开车,殊不知这样也是有安全隐患的。孩子在玩玩具时忽略了安全,驾驶中如果出现颠簸时,孩子没办法第一时间抓住拉手,会出现危险。有时孩子玩的太高兴,会将头、手探出车窗、天窗外,这样的危险更加不言而喻。此外,也不要在车内喂孩子吃东西。果冻、糖果一类的东西本来就容易卡住喉咙,在颠簸的环境下,这样的危险就更容易发生。

容易引起儿童噎食的坏习惯

坏习惯一:给小孩吃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

甜甜的果冻,香脆的瓜子和花生,这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可稍不留神,这些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噎住孩子的"危险食物"。原因是这些食物体积比较小,很容易噎到孩子。

小编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让5岁以下的孩子吃这些食物,因为幼儿咽部发育远不成熟,吸食食物时很容易被堵住气管,严重的还会导致窒息死亡。因此,为了预防孩子被食物噎到,家长们最好先把食物弄碎去核后再给孩子食用,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像果冻这类食物,建议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幼儿食用。

坏习惯二:小孩吃饭时大哭或大笑

孩子吃饭时有些家长会为了哄孩子而逗他笑或者吓唬孩子而把他惹哭了,如果孩子在吃的时候一边玩耍说笑,食物就容易从咽门掉进气管里卡住。

小编建议:即使是孩子吃饭时,家长也别去逗孩子笑,不能和孩子打打闹闹,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安静、平静地吃饭,尤其不能刺激或惊吓孩子。孩子一旦受惊,非常容易被卡住。

坏习惯三:孩子边吃饭边玩耍

小孩子都喜欢边吃饭边玩,而很多家长都会纵容孩子,喂一口饭让孩子玩一会儿。最经常见的是孩子在前边走家长在后面追着给他喂饭。孩子玩的时候嘴里含着食物,很容易发生食物误入气管的情况,轻者出现剧烈的呛咳,重者可能导致窒息。另外,孩子叼着小勺跑来跑去时如果摔倒,小勺可能会刺伤宝贝的口腔或咽喉。

小编建议:应该让孩子坐在饭桌上吃饭,不要让孩子端着碗到处跑。吃饭的环境、地点固定,周围不要有干扰的情况如别人的走来走去,不要开电视,不要放玩具;同时吃饭要有规律,在孩子比较饥饿的时候开饭,这时孩子吃饭的兴趣会大大增加,持续时间也会长。

坏习惯四:细小物品没有摆放好

孩子对细小的东西会比较感兴趣,一些能放进孩子嘴里的物品如果没有放好,孩子能轻易接触到很可能就会被孩子当作食物拿来吃。吃进去的这些东西不仅容易使孩子噎着,一旦被孩子吞进去后果可能更严重。如果婴幼儿吞下圆滑的小物品还能随大便排出,但如遇到尖锐物品就容易卡在食道或消化道内,只能通过手术取出,情况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

小编建议:像铅笔帽、橡皮头、绣花针、磁铁、塑料片等这类细小物品一定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保证不让他拿到危险或不卫生的、细小的物品。并且家长要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

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有益游戏

对儿童最有益的游戏是那些能让孩子任意想像,挑战他们学习新技能,激励他们深入思考,让他们从失败中学习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玩也能锻炼你自己的创造力。如果你不知道该和孩子玩些什么,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一起玩,这些方法能帮助你让孩子每天的活动充满创造力。

神奇的飞毯之旅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5岁,我常和他们玩一个叫做“神奇的飞毯”的游戏。我和孩子们坐在一块柔软的毯子上,然后问他们想去哪里。我鼓励小家伙们展开想像。如果儿子说他想去非洲,我就问他,“那我们在那能干什么呢?”“我们在那能看到什么呢?”“有什么动物在那吗?”“我们能从那买些什么纪念品回来呢?”真令人惊奇,20几分钟我就和孩子们在想像中旅行了那么多地方。

艾黎恩-布朗,密歇根州

藏猫猫

我的两个孩子非常喜欢藏猫猫。我们都喜欢把不同的东西藏起来然后轮流把东西找出来。有一天下午,外面下雨,我想来点儿小变化,就把厨房用的定时闹钟藏起来。让小家伙们听着闹钟的“滴答”声来找,闹钟让游戏变得更加有意思了。

3大安全元素 告别幼儿窒息

1.基础护理

不要在婴儿的嘴里放任何不可食用的东西,如果他不能够吐出来,那么你就可能将他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让孩子以一个安全的姿势睡觉,保持面朝天花板的姿势躺下。很多婴儿发生的突然性毫无预料的死亡包括婴儿猝死综合症都和睡觉的位置和姿势有关系,然而其实是有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这种风险的。

让孩子睡在沙发、水床、懒人沙发或者任何表面柔软的垫子似得东西上都是不安全的,因为孩子很可能会翻个身就改变了睡觉的姿势,可能会发生窒息的危险。

有些婴儿车可以很容易就折叠起来,尽管里面还有婴儿。如果你把孩子独自留在婴儿车上,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婴儿车突然折叠的情况,孩子的头会被盖起来,会导致窒息的危险。

衣服上有丝带、脖子上有项链或者领带都有可能会让孩子窒息。记住在睡觉之前把孩子脖子上的东西解下来。

2.卧室布置

使用轻便的小床,而且栅栏的宽度要在50mm-95mm之间,这样孩子的头就不会卡在里面出不来。还应该有一个结实的床垫,而且床垫和小床边沿的宽度不要超过20mm,可以避免孩子的脸卡在缝隙里。

小床要远离百叶窗和窗帘,孩子很容易会被线给勒到。

在孩子的床上和婴儿车上不要放玩具、坐垫和衣物,以免孩子窒息。

使用有盖子的玩具箱,而且要确保箱子有风眼,以防孩子摔进箱子里窒息。

3.房屋安全

当你用完塑料袋的时候要放置好,尽量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因为孩子很容易会将塑料袋套在头上。

保持所有窗帘的线远离孩子,而且不要在窗帘边上放椅子,因为孩子很容易就会爬上去够着线,这样可能会勒住脖子。你可以将窗帘的线卷起来,钉在墙上。

最受宝宝欢迎的捣乱事情

1、倒东西

东西扔到地上,或是哗哗地倒掉,这是孩子们特别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把倒掉的东西重新放回桶里,接着再倒。这样反复玩,孩子们会感觉非常开心。

游戏建议:可以让孩子在指定的地方,比如墙角处玩这个游戏。如果不固定地方,孩子可能会将玩具满屋子乱倒,而且他们会因嫌麻烦而不想捡玩具。最后要记住,当孩子觉得玩够了,要教他收拾玩具,开始时你可以和他一起收拾。

2、卷线轴或磁带

孩子通常喜欢把卷好的线轴或磁带解开,再重新卷好。其实这对锻炼孩子的小肌肉很有好处。很多妈妈说,孩子特别爱玩卫生纸卷,道理也是一样的。

游戏建议: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旧磁带,防止他把你还有用的磁带弄坏。为了防止浪费手纸,可以将旧布撕成条缠在手纸筒上,让孩子玩,效果也一样。

3、玩食物

孩子使用勺子、筷子的时候,不小心把食物洒在桌子上或地板上是常有的事。而这时,孩子往往会用手去摸、去捏、去抓这些食物。其实,这是孩子想了解食物质感的一种方式,你不要生气地加以制止。

如何预防宝宝噎着?

一、吃小体积食物

甜甜的果冻,香脆的瓜子和花生,这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可稍不留神,这些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噎住孩子的"危险食物"。原因是这些食物体积比较小,很容易噎到孩子。

预防措施:家长最好不要让5岁以下的孩子吃这些食物,因为幼儿咽部发育远不成熟,吸食食物时很容易被堵住气管,严重的还会导致窒息死亡。因此,为了预防孩子被食物噎到,家长们最好先把食物弄碎去核后再给孩子食用,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像果冻这类食物,建议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幼儿食用。

二、边玩边吃饭

孩子玩的时候嘴里含着食物,很容易发生食物误入气管的情况,轻者出现剧烈的呛咳,重者可能导致窒息。另外,孩子叼着小勺跑来跑去时如果摔倒,小勺可能会刺伤宝贝的口腔或咽喉。

预防措施:应该让孩子坐在饭桌上吃饭,不要让孩子端着碗到处跑。吃饭的环境、地点固定,周围不要有干扰的情况如别人的走来走去,不要开电视,不要放玩具;同时吃饭要有规律,在孩子比较饥饿的时候开饭,这时孩子吃饭的兴趣会大大增加,持续时间也会长。

三、宝宝习惯将小物品放进嘴巴

一些能放进孩子嘴里的物品如果没有放好,孩子能轻易接触到很可能就会被孩子当作食物拿来吃。吃进去的这些东西不仅容易使孩子噎着,一旦被孩子吞进去后果可能更严重。

预防措施:像铅笔帽、橡皮头、绣花针、磁铁、塑料片等这类细小物品一定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保证不让他拿到危险或不卫生的、细小的物品。并且家长要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

四、孩子吃饭时情绪波动较大

孩子吃饭时有些家长会为了哄孩子而逗他笑或者吓唬孩子而把他惹哭了,如果孩子在吃的时候一边玩耍说笑,食物就容易从咽门掉进气管里卡住。

预防措施:即使是孩子吃饭时,家长也别去逗孩子笑,不能和孩子打打闹闹,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安静、平静地吃饭,尤其不能刺激或惊吓孩子。孩子一旦受惊,非常容易被卡住。

扁平足有哪些饮食注意事项

最近经常听到孩子的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患有扁平足,可是却不知道孩子扁平足是怎么患上这种疾病,更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够调理孩子扁平足,很多妈妈对此很是苦恼,不知道怎么才能够改善孩子的身体健康。接下来我就给妈妈一些意见,说说扁平足怎么改善调理。

首先,妈妈们要在孩子的吃饭方面做一些调整,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天是要吃很多的东西就行营养的补充的。特别是孩子们,他们正处于一个身体发育的阶段,每天需要的营养更是要记得是补充,这一点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我们平时在还自己的饮食,我们要多多的注意吃肉类的食物,特别是一个常见的鸡肉、牛肉等,这些东西都是有很高的营养成分的,只要我们的孩子能够长时间的给我们的身体提供矿物质元素,另外也要多多的补充一些绿色的蔬菜,这样都是可以提供维生素C的。这些东西对我们孩子病情有很大的帮助,只要长时间的坚持,孩子扁平足的病情就一定能够改善。

再者,就是让孩子多多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多出去晒晒太阳,请进一下大自然,平时没事情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到外面出去的转转,这样对孩子的身体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特别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玩,这样不仅仅能让孩子感觉到快乐,同时也能够是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扁平足患者的饮食调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从这些细节抓起吧,只要我们能够让孩子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孩子还是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体。

让孩子最容易噎食的4个吃饭习惯

导致孩子噎食习惯一:给小孩吃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

甜甜的果冻,香脆的瓜子和花生,这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可稍不留神,这些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噎住孩子的"危险食物"。原因是这些食物体积比较小,很容易噎到孩子。

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让5岁以下的孩子吃这些食物,因为幼儿咽部发育远不成熟,吸食食物时很容易被堵住气管,严重的还会导致窒息死亡。因此,为了预防孩子被食物噎到,家长们最好先把食物弄碎去核后再给孩子食用,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像果冻这类食物,建议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幼儿食用。

导致孩子噎食习惯二:小孩吃饭时大哭或大笑

孩子吃饭时有些家长会为了哄孩子而逗他笑或者吓唬孩子而把他惹哭了,如果孩子在吃的时候一边玩耍说笑,食物就容易从咽门掉进气管里卡住。

建议:即使是孩子吃饭时,家长也别去逗孩子笑,不能和孩子打打闹闹,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安静、平静地吃饭,尤其不能刺激或惊吓孩子。孩子一旦受惊,非常容易被卡住。

导致孩子噎食习惯三:孩子边吃饭边玩耍

小孩子都喜欢边吃饭边玩,而很多家长都会纵容孩子,喂一口饭让孩子玩一会儿。最经常见的是孩子在前边走家长在后面追着给他喂饭。孩子玩的时候嘴里含着食物,很容易发生食物误入气管的情况,轻者出现剧烈的呛咳,重者可能导致窒息。另外,孩子叼着小勺跑来跑去时如果摔倒,小勺可能会刺伤宝贝的口腔或咽喉。

建议:应该让孩子坐在饭桌上吃饭,不要让孩子端着碗到处跑。吃饭的环境、地点固定,周围不要有干扰的情况如别人的走来走去,不要开电视,不要放玩具;同时吃饭要有规律,在孩子比较饥饿的时候开饭,这时孩子吃饭的兴趣会大大增加,持续时间也会长。

导致孩子噎食习惯四:细小物品没有摆放好

孩子对细小的东西会比较感兴趣,一些能放进孩子嘴里的物品如果没有放好,孩子能轻易接触到很可能就会被孩子当作食物拿来吃。吃进去的这些东西不仅容易使孩子噎着,一旦被孩子吞进去后果可能更严重。如果婴幼儿吞下圆滑的小物品还能随大便排出,但如遇到尖锐物品就容易卡在食道或消化道内,只能通过手术取出,情况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

建议:像铅笔帽、橡皮头、绣花针、磁铁、塑料片等这类细小物品一定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保证不让他拿到危险或不卫生的、细小的物品。并且家长要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

玩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的要素

玩耍对于孩子的成长其实很重要,但现在却有不少并不懂得玩的孩子,这个说法也许让很多家长觉得意外,觉得玩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吗?怎么会有不会玩的孩子呢?甚至有很多成人觉得现在的孩子是太过会玩了,必须多加限制才行。

但事实上,现代的孩子并懂得玩,或者说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玩,以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因为不会玩而缺少了一些玩耍可以带来的有益的维生素。在中国第一届的玩具博览会中,记者就调查发现,现在很多的孩子并不会玩,不懂得玩,对于各式的玩具还有大量的游戏活动,很多孩子表示“不会玩”“不喜欢玩”“没人能陪着一起玩”,这些成了孩子不玩的理由,而孩子们表示,在他们的空闲时间里,有一半的孩子是选择了看电视,还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孩子则是上网。

由此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并不会玩,而这也应当成为值得家长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传统的游戏或是玩耍,不但可以让孩子的身心变得愉悦,还能让孩子在玩耍中让身体的各种机能得到训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不可少的作用,可以说玩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少的维生素。

但是随着现在城市的发展,可以供给孩子玩耍的公共场所越来越少,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因为忙于工作而很少会陪伴孩子到外面玩耍,因此孩子也只能独自一人在家玩,这也让孩子慢慢的对于玩的兴趣减少。

另外,因为家长,学校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也让孩子有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应付考试以及升学就业已经占据了孩子每天大量的时间,而就算是在课外,也还有各式各样的种种兴趣班,这些都占用了孩子大量的课外时间,也让孩子们就算想玩,也没有时间玩,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会玩了。

而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现代玩具替代了许多的传统游戏,而现代的玩具和方式往往偏向于智能化,还有私人化,也让孩子大大的减少了到户外玩耍的机会。但是传统的户外游戏对于孩子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户外玩耍,不但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身体得到锻炼,而且在与小伙伴的结伴玩耍中,也能让性格变得更为活泼,而且在玩耍的过程中也能建立起一个团队精神,这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中不可少的维生素。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看到,玩是孩子健康成长中不可少的维生素,对于家长或是老师来说,对于孩子不能以学习为理由,压制孩子玩耍的天性,而是要适当的引导孩子玩,正确的玩,才能让孩子更为健康的成长。

孩子的气管被异物堵牢了该怎么办

每年有1-2个小孩因为呛入气管异物,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而窒息死亡。这些悲剧,只要家长重视起来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眼下,就快过年了,瓜子、花生、果仁、核桃这类坚果类的年货,每家每户估计都会备起来了。

在此,医生再次提醒广大家长,千万别给3岁以下孩子喂花生等坚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作为家长,哪怕再嘴馋,也请忍住,别在孩子面前吃这些东西,避免孩子学样。

此外,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东西习惯,不能边吃边玩;小孩哭闹的时候,不要喂他们吃东西,特别是瓜子和花生等坚固类的食物,还有口香糖、果冻等食物。

另外,除了气管异物,他们还会接诊到小孩误吞异物的,也就是说消化道异物(食道、胃异物),比如硬币、小球、玩具枪的子弹、铁钉、发夹等。所以这些小东西不要给孩子玩。

如何预防宝宝噎食 噎食的原因

1、给小孩吃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

甜甜的果冻,香脆的瓜子和花生,这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可稍不留神,这些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噎住孩子的“危险食物”。原因是这些食物体积比较小,很容易噎到孩子。

2、小孩吃饭时大哭或大笑

孩子吃饭时,有些家长会为了哄孩子而逗他笑,或者吓唬孩子,以致于把孩子惹哭了。但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如果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耍说笑,食物就很有可能从咽门掉进气管里,造成噎食。

3、孩子边吃饭边玩耍

孩子在前边走,家长在后面追着给他喂饭,这估计是许多家庭里常见的景象。但Stop!快停止这危险的行为吧!孩子玩的时候嘴里含着食物,很容易发生食物误入气管的情况,轻者会出现剧烈的呛咳,重者则可能导致窒息。另外,孩子叼着小勺跑来跑去时如果摔倒了,小勺可能会刺伤孩子的口腔或咽喉。

4、细小物品没有摆放好

孩子对细小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一些能放进孩子嘴里的物品如果没有放好,孩子能轻易接触到,并且可能当作食物拿来吃掉。吃进去的这些东西不仅容易使孩子噎着,一旦被孩子吞进去了,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如果婴幼儿吞下圆滑的小物品,还能随大便排出;但如果吞下的是到尖锐物品,就很容易卡在食道或消化道内,只能通过手术取出,情况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 ...

相关推荐

户外具选购的注意事项

1.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父母们太过于依赖国家的具安全生产标准,而忘记了要保持自己的警惕心。只看到品牌名称或价格标签,永远不能了解一个具的真实模样,你需要自己评测安全度,评估它是否可以购买。专家建议,第一步就是留意小零件,如容易被小宝宝吞咽的塑料环或小塑料珠。请记住,一个长于25厘米的拉伸型具,有可能会勒住孩子;而风筝及其他飞行具的绳索,长度大于3米时应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我国的儿童具安全标准中规定,拖拉类具所使的拉绳,长度大于30厘米时,不能有活结或容易形成活结的扣件。而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

孩子游戏要注意安全

人造秋千 实例再现:“爸爸妈妈悠我!”一出门散步,豆豆就提出这个要求。所谓悠他,就是他爸爸和我一人拽住他的一只胳膊,边走边用力前后悠他,赶上我“状态”好的时候,我们能边悠他边走出二三十米。豆豆喜欢得不得了,一吃完晚饭就催着我们出门散步。悠“人造秋千”也已经成了我们散步的保留节目。(豆豆妈) 医生点评:体验腾空的感觉很是刺激。家长一般也不会突然松手而摔了孩子,但父母要注意配合。在这个游戏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孩子的胳膊。小孩子的关节韧带发育还不完全,不够强壮,用力过大或时间过长都有可能拉伤关节、韧带

孩子吃什么食物易卡喉咙

鱼刺、骨头、瓜子、花生、山核桃、果冻、硬币等是常见的容易卡喉的食物。另外,医生们还认为水蒸蛋、果冻等软软的东西也很危险。这类食物很容易把气管整个盖住,手术时又很难取出。 所以,养生之道网建议家长们,1岁以内的孩子最好不要他们吃瓜子、花生等食品,以免产生危险。不要给婴儿喂食花生米、蚕豆、黄豆、瓜子及类似的坚果类食物,果冻、软硬糖等也不行。因为婴幼儿后牙尚未长出,咀嚼功能差,经常吞咽整块的食物,且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容易使食物呛入气管,这些食物都是导致婴儿窒息的根源。 果冻、麻花、糖果、鱿鱼丝、牛肉干、

怎样正确引导孩子的安全意识

人的行为70% 以上都是习惯行为。我们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必须要其认识到养成好的安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还要引导其心灵深处对产生好习惯的渴望。下面来给大家介绍怎样引导孩子的安全意识。 1.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孩子要尽可能早地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的全名及联系电话和工作单位、紧急求救电话号码,以备孩子不小心走散或遇到危险时呼救或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络。 2.不火、水、电。要从小就告诫孩子: 远离火柴和打火机一类易燃引火物,不可开启煤气开关,更不能用手去摸明火;鞭炮和焰火时要特别小心; 大人不

商场安全隐患有哪些 带孩子逛商场要注意的6个地方

1、自动电梯 危险原因:乘坐自动电梯通常要避免孩子的手或小臂被卡在电梯门里。因为当传感器探测到物体时,大多数电梯门都会开。但由于孩子的手太小,传感器可能探测不到。 安全小贴士:不要用手、脚、包阻止电梯关门,尽管电梯装有安全系统,但万一电子眼出现差错,电梯门将夹住其中的任何东西。当心间隙,确认电梯与楼层在同一平面,否则孩子会绊倒或被间隙夹住。尽量站在电梯后侧,不要孩子接触甚至偎依在电梯门,大多数事故就是这么发生的。 2、玻璃门 危险原因:现在的商场大多都有落地玻璃门,小孩子总在商场里奔来跑去,容易忽略透明

容易噎食的习惯

1、给宝宝吃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 之前国内发生的多起儿童噎食事件,就是因为家长喂了花生、瓜子、果冻等零食给宝宝吃,从而噎着孩子了。这些零食,这都是宝宝们爱吃的食物,可稍不留神,这些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噎住孩子的“危险食物”。因此,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家长应慎喂! 2、宝宝吃饭时大哭或大笑 宝宝在大哭或大笑时,其咽门往往会打开。如果孩子这时候还在吃饭,食物就很容易从咽门掉进气管里卡住,从而噎着宝宝。所以,孩子在吃饭时家长千万不要惹孩子笑或者哭! 3、孩子边吃饭边耍 小孩子都喜欢边吃饭边耍,而如果孩子耍时

关于儿童安全常识教育攻略

家长一定要郑重地告诉孩子这些带电的东西是不能随便用来的,如果一不小心招惹了这些“电老虎”,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轻则受伤,重则毙命。所以一定孩子不要把带电的东西当做具。孩子生性好奇,四岁多的时候,正是对洞洞等带窟窿东西的敏感期,对有洞的地方特别感兴趣,见到就想扒开看看,但由于孩子缺乏电的相关知识,不知道电老虎的危害,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害怕。 除了安全用电以外,还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安全知识也不妨教给我们的孩子,比如煤气炉具的安全使用常识等。现在很多家庭使用煤气或者天然气生火做饭,这种气体易燃,遇到火

如何孩子集中注意力

1。专注力是一种习惯,而习惯要从小培养,抓得越早,后面的效果就越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的具和书籍,可是孩子往往是这本书翻两页,那本书翻两页,具也是,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太多的书籍和具只会孩子注意力涣散。家长要告诉孩子,想换书可以,但是可给妈妈讲讲这本书的意思吗?每次给孩子具也不要超过两到三个,这些放回原处再拿别的具。 2。要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 3。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对

宝宝居家安全小心8个死角

1.浴缸、水桶、洗衣机浴缸里的水深虽然只有10厘米,但也足以使小婴儿溺毙,因此,给宝宝洗澡时千万不能留宝宝一个人在浴室,在不洗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浴缸里没有水,最好随手关上浴室的门。洗衣服洗菜用过的水桶水盆一定要及时将水倒掉,在洗衣机附近不要放置可以垫脚的东西,以防宝宝爬进洗衣机造成危险。 2.阳台、飘窗跌落事故很容易导致孩童死亡,因此要将阳台设置为孩子单独耍的禁地,最好在阳台门口加上围栏,使孩子无法单独通过。此外,绝对不可在阳台上堆放可以垫脚的东西。家里的飘窗一定要加防护栏,不要孩子在飘窗耍。 3

喉咙被异物卡住怎么办呢

异物卡住喉咙的处理方法: 小而硬的东西:小具或具零件、糖果、钮扣、果核或坚果类的食物都有可能使宝宝噎住,这时,我们所采用的催吐方式是: 1、曲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孩子的心窝,面朝下,急救者用力拍打孩子的背部。 2、如果还是无法吐出,请将孩子从后面抱起,头朝下,急救者用拳头抵住孩子的心窝,然后用进行挤压。 3、发现呼吸依然困难、脸色及身体开始转成紫色时,请尽快叫救护车。并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施以人工呼吸。 软而粘的东西:年糕、口香糖、软糖,甚至面包这些软而粘的东西孩子来说也危险,孩子噎着了,这时我们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