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麻疹是什么病 怎样预防麻疹

麻疹是什么病 怎样预防麻疹

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现在国家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为8月龄初始一针,6 岁加强一针。个别省份定为18个月到24月时复种一针。另接种剂量为0.5ml。

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0.1~0.2ml/kg,胎盘球蛋白0.5~1.0ml/kg,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

接种麻疹疫苗的时机

麻疹是一种常见病,成人大都已得过。人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还可以通过孕妇的胎盘传给胎儿,小儿要到半岁以后,有的要到 8个月后,这种抗体才会消失。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打麻疹预防针的主要目的,是让这些毒性很弱的病毒进入人体并使之产生抗体。如果人体内还存在对麻疹的抗体,那末这种极弱的病毒就被身体中残存的抗体中和,因而使人体不能产生抗体,这样就起不到预防麻疹的作用。

大量研究证实,小儿由母体中带来的麻疹抗体要到出生8个月以后才完全消失,所以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出生第八个月以后。

麻疹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力约持续四至六年,而不能保持终身。因此,接种麻疹疫苗后四年还应加强接种一次。

出过麻疹的小孩,由于体内已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除极个别的孩子第二次患麻疹外,绝大多数不会再得麻疹病。因此,凡出过麻疹的孩子就不要再接种麻疹疫苗了。

麻疹预防

1.被动免疫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2.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1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所以4~6岁或11~12岁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急性结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应同时进行结核治疗。

3.控制传染源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4.切断传染途径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小学生如何预防麻疹 根本预防措施

积极做好隔离措施,坚持早发现,早隔离。麻疹患者减少出门,坚持医药送上门,对于易感人群,需要严格避免接触患者。

病人的衣物需在阳光下曝晒,对患者居住的地方及生活垃圾需要进行药物喷洒或者紫外线消毒,以杀死麻疹病毒,切断传染源。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积极接种麻疹疫苗,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初种年龄为8个月,4~6岁或11~12岁时,需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

对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需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应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有效的预防麻疹发病,即使5日后或者用量不足的也可以通过注射丙种球蛋白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鸽子蛋的功效与作用 预防麻疹

在麻疹流行期间,让小儿每日食两枚煮熟的鸽蛋,既可预防麻疹又有解毒功效。

什么是麻风腮疫苗

回到家,图图妈赶紧电话咨询了自己的好朋友,儿科医生张楠。她告诉图图妈,有鸡蛋过敏史的宝宝确实不适宜接种麻腮风疫苗,这与麻风腮疫苗的特性有关。

麻腮风三联疫苗该疫苗用于预防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是一种给幼儿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

麻疹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普遍开展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发病年龄向後推移,青少年和成年发病率相对上升。麻疹发病初期,犹如上感的症状,有发热、鼻塞、打喷嚏,同时有怕光、流泪和眼分泌物增多等不适。在发热的第2~3天口腔两旁颊粘膜出现像针头大小的灰白色斑点,周围发红,称为麻疹粘膜斑。发热3天后出现皮疹,由前额、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到脸、颈、躯干、四肢,约经3天遍及全身和手足心。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临床症状一般是,一过性发热、皮疹、耳后淋巴结肿大、头痛、厌食、结膜炎、咳嗽等症状,病程3~5天痊愈,偶有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者则病情较重。另外,育龄期妇女在妊娠早期(前3个月)感染了风疹,病毒侵犯胚胎,致使婴儿发生先天性缺陷。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群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受感染者约60%~70%发病。高发年龄组在5~15岁,婴幼儿极少发病,青少年及成人发病则病情较重。腮腺炎病毒感染(包括隐性感染)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脑炎,其它还有睾丸炎、脑膜炎、卵巢炎、心肌炎、关节炎等。此外,腮腺炎是后天获得性耳聋的原因之一。

现今已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

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都是由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是疾病的高发人群,一旦发生群体暴发或流行,其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三种疾病中,尤以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对儿童健康危害最大。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以及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等,医学上称为“卡他”症状。风疹和腮腺炎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同样不容人轻视。腮腺炎有时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一些孩子染病后,若不进行及时治疗,长大后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如果妇女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其可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为了控制麻疹、风疹和腮腺炎在人群,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中传播和流行,现已将“麻腮风三联疫苗”正式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并免费为所有在本市居住生活的适龄儿童接种,包括户籍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麻疹疫苗的有效期及其费用

麻疹疫苗初免成功,就可获得牢固的持久的免疫力。根据我国对麻疹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观察,认为至少可维护8-15年以上。

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宝宝,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麻疹的症状包括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等。麻疹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流行。

有些妈妈在打算带宝宝接种麻疹疫苗的时候,不知道接种麻疹疫苗多少钱。按照规定,只要是政府统一要求接种的,就属于一类疫苗,不应该收费;如果是收费的,是属于二类疫苗,需要自费并自愿选择是否接种。麻疹疫苗属于一类疫苗,即计划内疫苗,因此妈妈带宝宝去接种麻疹疫苗是免费的。

痧子的表现

痧子,即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痧子,见《麻证新书》。即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体外抵抗力弱,对热、紫外线和消毒剂均很敏感。在空气飞沫中保持传染性不超过2小时,但耐寒冷和干燥,在零摄氏度可保持约1个月。

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极强。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传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结合膜分泌物中含有麻疹病毒。主要是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对于麻疹,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就会有持久免疫力。以1岁至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婴儿可从胎盘获得母亲的抗体,生后6个月内不会发病,但易感母亲所生的婴儿无先天性免疫力,生后即可得病。

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二季为流行高峰。

麻疹症状:发热3日左右后出疹,出疹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更高,达40摄氏度左右。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可有谵妄,婴幼儿常有惊厥。咳嗽加重,畏光,面部浮肿。出疹时,一般是从耳后发际开始,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及四肢,第三天达手掌及足底。皮疹是淡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严重时皮疹可融合成片,呈暗红色。

麻疹的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麻疹脑炎等。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办法,此外,还要配以其他措施进行综合预防:一是管理传染源,对麻疹病人应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诊后10天。二是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童到公共场所探亲、访友。无并发症的患者可在家中隔离治疗。患儿的病室每天应开窗通风1到2小时。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和洗手。

麻疹抗体是什么

麻疹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是因为受到麻疹病毒的感染所致。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患上麻疹,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

如果怀孕的妈妈在孕早期得了麻疹,如果体内没有麻疹抗体,病情严重时会引起腹中胎儿流产或严重畸形,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为了预防麻疹发病,就需要按照需要提前接种麻疹疫苗,如果疫苗接种成功,就会在体内存在麻疹抗体,对麻疹病毒有免疫作用,预防麻疹病毒对身体的伤害。一般建议准妈妈在怀孕前三个月应抽血检查体内是否具有麻疹抗体,如果没有,就需要接受疫苗注射,并且建议在接种麻疹疫苗后三个月才受孕。

麻疹预防

麻疹日常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隔离患者。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间,医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做到“病人不出门,医药送上门”,直到出疹后5天。托儿所、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如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

3、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4、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麻疹健康教育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如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1、自动免疫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时加强一次,国外主张在15个月时初次接种更为保险,并认为在1岁以内接种者,应于1年后加强一次,疫苗应保存在2~10℃暗处,每次皮下注射0.2ml,1次即可,各年龄剂量相同,于麻疹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最好,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若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流行时易感者80%接种了疫苗,可于2周内控制流行,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5~14日后可有低热数日,偶见稀疏淡红皮疹。

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者,应暂缓自动免疫;有过敏体质,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和先天性免疫缺陷者,不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凡8周内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及被动免疫制剂,以及4周内接受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者均应推迟接种,以免影响效果。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血清抗体都有上升,阳性率可达95%~98%,最早于12天血液中即可出现血凝抑制等抗体,1个月时达高峰,抗体效价在1∶16~1∶128,2~6个月后渐降,一般仍维持一定水平,部分接种者4~6年后可全部消失,故复种年龄可在4~6岁时,婴儿主动免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时,可形成无病区。

有些国家将麻疹疫苗与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同时接种,不影响其免疫效果。

2、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10%)0.2ml/kg,或胎盘球蛋白0.5~1.0ml/kg,或成人血浆20~30ml,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3~4周,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3、综合预防措施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并招待呼吸道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在麻疹流行期间,应大力宣传患者不出门,医药送上门,易感儿不患门,集体机构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

怎样预防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多发生于3个月至7岁的小儿,尤其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麻疹病毒存在于患儿口腔、鼻腔及眼分泌物中,当患儿咳嗽、打喷嚏或呼吸时,病毒随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没有出过麻疹又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的小孩吸进了麻疹病毒,就会被传染。经过人类与麻疹的长期较量,已经发现,免疫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最好方法。接种麻疹疫苗,可使机体获得对麻疹的自动免疫能力。为此,在我国的免疫接种程序里就有预防麻疹的免疫接种。我国早已普遍实施了麻疹疫苗的接种,不仅使麻疹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且也使其发病后的病情大大减轻。 由于麻疹是经过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而致人发病的,因此在麻疹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合,这样就可以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其次麻疹患儿必须严格隔离,避免其他孩子与之接触,以阻断其传播。麻疹患儿一般要隔离到出疹后6天,如并发肺炎,应延长隔离期至疹后10天。对于密切接触了麻疹患儿的易感儿,应给予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使其获得暂时性保护而不致发生麻疹或仅发生较轻的麻疹。最后应开展麻疹知识...

什么是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用麻疹病毒减毒株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麻疹。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麻疹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但血清型只有一个,我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血清抗体可以保护各种基因型麻疹病毒的感染。

我国曾对国内外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了为期25年的免疫持久性对比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我国生产的疫苗与国外生产的疫苗在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面没有任何差别。

麻风腮疫苗要打几针

麻腮风三联疫苗该疫苗用于预防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给幼儿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根据医生指导下,相对应的时间接种,需要三针。

相关推荐

麻疹预防措施 阻隔传染途径进行预防

麻疹毒在离开人体之后极难生存,只要让人的衣服在阳光下暴晒,人房间通风且用紫外线照射便可大量减少麻疹的传播。 同时在麻疹流行季节,患者要尽量少去公共场合,预防麻疹毒的交叉感染传播。

感冒能打麻疹疫苗吗

疫苗本身就一些菌,我们只将这些菌的感染能力给控制地了,但对于感冒患者来说,你们的身体体质比较脆弱的,容易会导致小儿麻痹症的发生,希望父母们应该要选择适合的日子去给宝宝接种麻疹疫苗。 不能打,在防疫站的时候医生也会问你。因为感冒了抵抗力下降有些减毒活疫苗;而且生状态下多少都有免疫紊乱,不利于更好的免疫。麻疹疫苗一种减毒活疫苗,打麻疹预防针的主要目的,让这些毒性很弱的毒进入人体并使之产生抗体。如果人体内还存在对麻疹的抗体,那末这种极弱的毒就被身体中残存的抗体中和,因而使人体不能产生抗体

宝宝必须打的疫苗有哪些 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由于6个月以内婴儿有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所以6个月内婴儿一般不会得麻疹。如6个月以内注射麻疹疫苗,反而会中和婴儿体内的抗体,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进行复种。

如何预防麻疹 麻疹的症状

麻疹在临床上临床上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以发热、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和全身皮肤红色斑丘疹为特征。如果治疗护理不当极易出现并发症,较常见的并发症有麻疹喉炎、肺炎、脑炎。

水果樱桃的功效与作用

1、樱桃可以补血 樱桃所有水果中含铁量最高一个,而铁这种微量元素又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存在,它进入人体以后不可以增加血红蛋白的数量,对缺铁性贫血有良好的作用,除了补血以外樱桃还能提高蛋白质的合成和身体的新 陈代谢,对提高免疫力也有一定的好处。 2、樱桃可以预防麻疹 麻疹春天中流行的一种毒性疾,而樱桃对这种疾就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因为樱桃中有一些天然的解毒成分,能抑制毒在人体内的再生与活性,能让麻疹毒快速消失,对麻疹引起的发烧也有不错的缓解功效。 3、樱桃能祛湿也能止痛 樱桃一种热性水果,有不

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 麻疹怎么引起的

麻疹一种由麻疹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以发热、流涕、结合膜炎、咳嗽、麻疹黏膜斑(可氏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糠麸样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为其特征。已有麻疹减毒活疫苗普遍应用,有效控制了流行发生。 患者唯一的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2~3天和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带毒的飞沫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直接传播入呼吸道,也可污染日用品、玩具、衣服等间接传播。

麻疹的传染性有多强

在流行学上有“基本传染数”这个概念,代表在没有外力介入、且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某种传染的人,会将疾传染给多少人。麻疹的传染数18,而埃博拉为2,艾滋为4,腮腺炎则为10。 在发达国家,幼儿一般在12个月大时接种第一剂麻风腮(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在4到5岁间接种第二剂。在发展中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第一剂疫苗在6到9个月间接种,中国则规定儿童在8月龄、18至24月龄各接种一剂含麻疹成分疫苗。 由于预防接种的普及,两岁以下的小年龄组麻疹已比较少见。但,近年来的麻疹疫情在很多国

识别麻疹加强预防

麻疹麻疹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传染性很强,现在麻疹改变了以往冬季流行的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疾,发年龄也从5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主要为8个月以内的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为主,这与麻疹疫苗的接种年龄有关。另外,其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多为轻症,这些都给麻疹的诊断造成了困难。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一般根据临床皮疹特点即可作出诊断,确诊需做血清学抗体——麻疹毒IgM检测。凡没有得过麻疹,也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的小孩或成人,如果和麻疹人接触,很容易受到传染而得

得了麻疹注意些什么 如何预防麻疹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 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

预防麻疹的办法有哪些

麻疹的患者非常多的,一般发生在儿童患者的身上,当儿童患上了麻疹不及时采取治疗,就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影响患者们的身体健康,生活中出现了麻疹以后,我们还要预防传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预防麻疹的办法都有哪些吧! 1.管理传染源 对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切断传播途径 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3.保护易感人群 1自动免疫 麻疹活疫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