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夏天喝好还是冬天 黄芪有什么功效作用
黄芪夏天喝好还是冬天 黄芪有什么功效作用
黄芪最主要的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来补气。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
黄芪和什么一起泡水喝效果好
视个人具体情况而定。
黄芪性质温和,饮用黄芪泡的水具有补气、提升免疫力等功效,黄芪和什么一起泡水喝效果好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如果自身气虚,可以用黄芪搭配人参一起泡水喝,可以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如果自身气血不足,可以用黄芪搭配当归一起泡水喝,可达到补血益气的作用;如果是气阴两虚,可以用黄芪搭配铁皮石斛或者麦冬一起泡水喝,可以起到补气、养阴生津的功效,总之,这个搭配是比较灵活的,具体的情况要以自己的实际症状为准。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不仅可以制作药物,对膳食中也是可以添加,同时对黄芪泡水也是最佳之选,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对疾病治疗有着很大帮助,那黄芪泡水喝的功效都有什么呢?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黄芪是可以泡水喝的,不过一定要刚烧开的开水,那样才能够泡出药味,不过最多也只能析出十分之三四的药效而以,有点浪费药才,建议应以煎煮为主那样效果更佳。
黄芪泡水冬天喝好还是夏天喝好 枸杞
黄芪是补气的中药材,而枸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来说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滋补性,因此对于一些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用一些黄芪和枸杞来泡水喝,这样可以起到补中益气、滋补肝肾的作用。
中药黄芪怎么吃效果好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黄芪食疗方
当归黄芪乌鸡汤
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做法:当归黄芪乌鸡汤[1]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
吃法:喝汤、吃肉,每天早晚各一小碗。秋冬季节可每日喝一至两次,春夏可每周两三次。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注重养生保健的朋友,对当归黄芪乌鸡汤肯定不会陌生。当归的补血,黄芪的补气,再加上乌鸡的滋阴补肾之效,组合之后可谓绝佳!长期服用,可使女人气血调和,皮肤滑润白皙,富有光泽。
黄芪蒸鸡
食材:黄芪30克,公鸡1只、料酒、食盐、生姜各适量。
做法:
1、黄芪洗净;公鸡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姜切片;
2、将鸡涂抹食盐、料酒,把黄芪放在鸡腹中,装入大碗中,上锅大火蒸30分钟即可。每日1次,每次食肉约100克,常服。
黄芪山地粥
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
功效:本方黄芪、山药补气益脾,生地黄养阴清热;三者均能降血糖。用于糖尿病,气虚阴亏,口渴口干,尿频。
黄芪食用禁忌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如何挑到优质黄芪
黄芪药材参差不齐,挑选时以身干、条粗壮、皱纹少、粉性足、质坚实而绵、不易折断、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质佳。最好能嚼一嚼,有豆腥气更佳。
食用黄芪有诀窍
在使用黄芪进补时,一定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用边观察有没有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则应停用或与他药配伍后才能服用。
黄芪怎么吃效果好?上面的文章为大家做出了介绍,冬季进补煲汤可以加些黄芪,但是要注意黄芪不适宜一次性大量食用,特别是对患病的患者。
黄芪枸杞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枸杞泡水的好处
如果大家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
贫血、脸如菜色,有气无力,则常属“气血不足”。所以特别是在秋冬吃些黄芪泡水(补气血)是大有益处的。
黄芪枸杞泡水能够益气固表,这也是为什么哪些有喝黄芪枸杞泡水习惯的人,会有一种浑身暖洋洋的感觉。
同时,黄芪本身就是一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主药。天冷的时候经常喝杯黄芪枸杞泡水是再适合不过了。
黄芪枸杞含有各种维生素、钙磷铁、亚油酸以及各种氨基酸。
能补充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肿瘤。
黄芪对气虚型高血压效果特别好(其他型的高血压就不要吃那么多黄芪了),再配上枸杞,可以起到降双高的作用。
枸杞有安神补肾的作用,而黄芪也能益中理气。
特别是那些因为焦虑、五心烦躁而失眠的人,可以再加一味枣仁泡水,对改善失眠效果非常好。
枸杞黄芪能够养肝(对眼睛也有好处)、补肾、护心。
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失调、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还有延缓衰老,改善更年期症状的作用。
每天饭后20分钟后喝一杯黄芪枸杞泡水
每次用量:1~3片黄芪(小的3片,大的1~2片都可以),5g左右的枸杞
做法:加200ml左右热水(普通水杯大小的水就够了)加盖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
注:中药离不开寒热温凉四种属性,而晚饭后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中药对胃黏膜的刺激,达到温补的作用。
为什么春天不能吃黄芪 吃黄芪并没有季节禁忌
根据对黄芪药性的研究来看,黄芪在服用禁忌上,对季节的限制并没有要求,无论是春天吃也好,还是夏秋冬季节吃也罢,只要是根据病症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服用的人群食用黄芪的,都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副作用。
因此大家需要注意的并不是在什么季节吃,而是看自己的体质和病症是否适宜食用黄芪。
夏天喝中药好还是冬天喝中药好
喝中药本没有明确界限,是夏天喝好还是冬天喝好。药材本性是不变的,并不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喝中药应以治病为要,对症下药、应时用药。
黄芪泡水喝的害处
1、黄芪是固表的,能增强抵抗力,但是感冒的时候不能喝。瘦弱的人不建议喝黄芪茶。
2、黄芪可不是所有季节都可以使用的,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
温馨提示: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3、黄芪对治疗一些肾脏疾病都会出现一些毒性的副作用的,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4、黄芪是补气药,黄芪的功效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黄芪性温,枸杞平,所以夏季喝是会上火的。
中药黄芪怎么吃效果好
黄芪是常见的中药,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益气补血的作用,很多人喜欢在煲汤的时候加点黄芪,冬天吃点黄芪还可以预防感冒,那么,黄芪怎么效果好呢?
黄芪功效
黄芪的养生保健功效主要有益气、固本,敛汗、生肌、利水、消水肿等。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黄芪怎么吃效果好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黄芪食疗方
当归黄芪乌鸡汤
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做法:当归黄芪乌鸡汤[1]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
吃法:喝汤、吃肉,每天早晚各一小碗。秋冬季节可每日喝一至两次,春夏可每周两三次。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注重养生保健的朋友,对当归黄芪乌鸡汤肯定不会陌生。当归的补血,黄芪的补气,再加上乌鸡的滋阴补肾之效,组合之后可谓绝佳!长期服用,可使女人气血调和,皮肤滑润白皙,富有光泽。
黄芪蒸鸡
食材:黄芪30克,公鸡1只、料酒、食盐、生姜各适量。
做法:
1、黄芪洗净;公鸡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姜切片;
2、将鸡涂抹食盐、料酒,把黄芪放在鸡腹中,装入大碗中,上锅大火蒸30分钟即可。每日1次,每次食肉约100克,常服。
黄芪山地粥
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
功效:本方黄芪、山药补气益脾,生地黄养阴清热;三者均能降血糖。用于糖尿病,气虚阴亏,口渴口干,尿频。
黄芪食用禁忌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如何挑到优质黄芪
黄芪药材参差不齐,挑选时以身干、条粗壮、皱纹少、粉性足、质坚实而绵、不易折断、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质佳。最好能嚼一嚼,有豆腥气更佳。
食用黄芪有诀窍
在使用黄芪进补时,一定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用边观察有没有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则应停用或与他药配伍后才能服用。
黄芪怎么吃效果好?上面的文章为大家做出了介绍,冬季进补煲汤可以加些黄芪,但是要注意黄芪不适宜一次性大量食用,特别是对患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