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呕吐推荐中药治疗方
宝宝呕吐推荐中药治疗方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呕吐,都是可以试试下面几种配方的:
◇生姜30克。将生姜捣烂如泥,用开水适量调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陈皮12克,红糖适量。水煎温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温服。
◇藿香15克,陈皮12克,紫苏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饮食所伤 呕吐酸腐,脘腹胀滿,不思饮食:
◇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乌30克,鸡内金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萊菔子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治疗宝宝呕吐的偏方
宝宝呕吐原因很多,一般以胃肠道疾病引起较为多见。中医认为,呕吐是寒邪犯胃、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寒等因素导致胃气不降、胃气上逆所致,治疗小儿呕吐还要分症状而定。
寒邪犯胃 突发呕吐,发热恶寒,头痛无汗:
◇生姜30克。将生姜捣烂如泥,用开水适量调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陈皮12克,红糖适量。水煎温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温服。
◇藿香15克,陈皮12克,紫苏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饮食所伤 呕吐酸腐,脘腹胀滿,不思饮食:
◇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乌30克,鸡内金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萊菔子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情志失调 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滿胀,口苦烦闷:
◇佛手、姜半夏各6克,厚朴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紫苏叶、藿香各10克,柴胡6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吴茱萸3克,川黄连5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鲜竹茹20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服。
宝宝胃肠感冒看看中医
常见症状:胃肠型感冒
中医所说的感冒夹滞,或称胃肠型感冒,是宝宝经常容易发生的一种感冒类型。
症状表现:
除了常见的感冒症状外,还可出现腹胀、不思饮食、呕吐等不适;有时患儿嘴里会发出酸臭气味,严重时吐出不消化食物或隔夜食;大便带有酸臭味,伴有腹痛、腹泻、大便干燥、多日不排便及尿少色黄,舌苔黄厚等症状。
中医妙招推荐:
一。服用中药
* 除了给宝宝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外,同时服用一些消食导滞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猴枣散等。
* 如果宝宝的嘴里有酸臭味,多是因贪吃而使体内存有食火,可给服用化食丸、山楂丸以清热导滞。
* 如果宝宝腹胀、腹痛、呕吐严重,先服用四磨汤口服液以止吐消食,半小时后再服用其他药物,这样效果更好。
二。饮食疗法
* 桔皮粥
做法:
取新鲜桔皮30克、大米100克。先将桔皮洗净切丝,再加水煮沸,然后将桔丝捞出,加入大米煮成粥给宝宝食用,具有止吐、消食的作用。
宝宝多吃小米粥的好处
在宝宝可以添加的辅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就是五谷。推荐最早添加的就是小米粥油,出生即可食用。熬小米粥时上面有一层油,就是米油。李时珍说过“米油是穷人的人参汤”。曾经接触过一个的新生儿,是早产儿,什么都不能吃,最后妈妈就拿小瓶子滴浓米汤给他喝,现在已经是很健康的大宝宝了。
宝宝只要使用上抗生素或者药物(是药三分毒),胃肠黏膜的损伤就是不可避免的,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泻、便秘、呕吐等便是经常的事情。建议打预防针的时候连着给宝宝喝几天小米粥油调整保护宝宝的胃,一般都能顺利度过。
小米粥油含有丰富的能量维生素B,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进食欲。无论对于先天脾胃发育不足的改善,还是后天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腹泻、便秘、呕吐、出牙不适等情况的缓解,都很有帮助,是很值得推荐的一种万用食疗方。
宝宝厌食呕吐是怎么回事 宝宝厌食呕吐食谱推荐
食材:苹果1个。
做法:将苹果洗干净切成片放入锅内,加500毫升的水,用大火煮开,然后开中火煮40分钟,等到锅内的水浓缩成250毫升即可。可直接给宝宝食用,也可冲调奶粉给宝宝食用。
作用:止泻、促消化,健脾养胃,治疗宝宝厌食呕吐有良效。
食材:山楂2颗,大米适量,鲜姜一片。
做法:先把山楂洗干净去皮、去蒂、去核,然后把山楂放在锅里的屉上蒸熟,有勺子碾压成泥;再把大米清洗干净熬成稀粥,最后把山楂泥鲜姜片放入粥中搅拌均匀,给宝宝吃之前将姜片捞出来即可。
功效:有增进食欲、促消化、防呕的作用。适合9—11个月的宝宝食用。
食材:山药30克,小米30克。
做法:把山药洗干净去皮切碎炒熟;然后与浸泡1晚的小米一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有补脾益气,养胃散寒、止吐止泻的作用。
宝宝鼻炎中药方推荐
1、风寒证
主证:受凉初起,鼻塞,喷嚏,流清涕,伴微发热,手足不温,小便清,大便通畅或腹泻,或有胃痛、腹胀,食欲或有减退。舌苔薄白,较大儿童有脉浮紧,3岁以内婴儿可见指纹鲜红。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通窍。
处方:麻黄2~3克 杏仁3~5克 甘草2~3克 紫苏叶3~5克 桔梗3~5克 荆芥3~5克 砂仁3~5克 鸡内金3~5克 (5岁以内用小剂量;5岁以上10岁以内用大剂量,下同)
加减:
咳嗽,加紫菀3~5克;
腹泻,加藿香、茯苓各3~5克、薏苡仁(5~10克);
咽痛,或气喘,加射干3~5克。
2、风热证
主证:感冒后,鼻塞,涕粘,或微发热,欲饮水,或大便燥结,小便或黄,舌苔薄黄,或舌质偏红,脉浮数,或指纹紫红。
治法:疏风散热,宣肺通窍。
处方:银花5~10克 连翘5~10克 薄荷2~3克 甘草2~3克 桔梗3~5克 荆芥3~5克 淡竹叶2~3克 山楂3~5克 砂仁3~5克
加减:
咳嗽,加杏仁3~5克、白前3~5克、桑白皮3~5克;
吐黄痰,再加黄芩3~5克、前胡(或瓜蒌皮)3~5克;
咽痛,加射干2~3克、牛蒡子5~10克;
大便燥结,加瓜蒌仁3~5克;
涕黄浊,加败酱草5~10克、蒲公英5~10克;
耳内胀闷,加柴胡3~5克。
宝宝胃寒呕吐推拿 宝宝胃寒呕吐推拿手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从指尖推向指根,推100-5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食指,中指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推天柱骨:用食指,中指自颈后发际正中向下直推至大椎100-500次。
推三关:用拇指侧面或食指,中指面自腕推向肘,推50-100次。
几种小儿禁忌药物
1.阿司匹林
不要给宝宝吃阿司匹林,或者任何包含阿司匹林的药,因为有可能让宝宝得瑞氏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但却可能致命的疾病。退烧和止痛,要给宝宝吃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2.非处方咳嗽和感冒药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建议,不要给4岁以下宝宝吃非处方咳嗽和感冒药,4~6岁宝宝吃非处方咳嗽感冒药,一定要首先咨询医生意见。
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并不能帮助小宝宝缓解症状,更糟的是,这类药物可能有害,特别是剂量过大时。除了头晕或失眠、肚子痛、皮疹或荨麻疹之类的副作用外,宝宝还会出现更严重的情况,诸如心跳加快、惊厥、甚至死亡等。
非处方药剂量过大也时有发生,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孩子因为服用过量咳嗽和感冒药而需要急救。
3.止吐药
除非医生特别推荐,否则别给宝宝吃止吐的药。大多数呕吐都是暂时性的,不管是小婴儿还是大一点儿的孩子,通常不用吃药就都能恢复过来。
抗恶心的止吐药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伤害或并发症。如果你的宝宝呕吐,并且开始脱水,一定要带他去医院看医生。
甲亢要治多久才能治好?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甲亢是可以治愈的。坚持正规的治疗,药物治疗是各类甲亢的首选。正规西医治疗甲亢可分为初治期。减量期和维持期。
一般抗甲状腺药物多能在短期内(2~3个月)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而整个病程治疗大约要1-2年。
病程中需要定期化验,并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用药,单纯西医治疗容易复发。结合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副作用,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时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从患者的局部病变与全身症状着手,提高治愈率,推荐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宝宝便秘中药方推荐
关于小孩的便秘,我给个意见,可以用以下药来治疗:
1.白术散治疗便秘:取生白术适量,粉碎成极细末,每次服用白术散10克,每天3次。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一般用药3~5天,大便即可恢复正常,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以后每星期服药2~3天,即可长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汤加味治便秘:取生白芍30克,生甘草20克,枳实15克,加水2碗煎成大半碗,每天1剂,分2次服用。此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便秘95例,疗效满意。此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久病体弱的成人便秘患者,但孕妇慎用。
3.连翘治疗便秘:取连翘15~30克,煎沸当茶饮,每日1剂。小儿可兑白糖或冰糖(不兑糖效果更好)服用。持续服用1~2周,即可停服
4.车前子治疗便秘:每日取车前子30克,加水煎煮成15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4个疗程即可痊愈。
关于物理降温专业机构怎么说
1.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发布时间:2008年11月)
物理降温效果不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时,体温下降快于单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使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搽身的物理降温方法。
2.美国儿科学会旗下的科普网站(最后更新时间:2013年5月)
大部分情况,让发烧的孩子更舒服的最方便方式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然而,有时候你可能想结合温水擦浴或只想温水擦浴。比如知道孩子对退烧药过敏或者不能耐受(罕见),可以优先选用擦浴。如果发烧让你的孩子极度不适,或者孩子呕吐,可建议配合退烧药使用擦浴。
3.香港卫生署(最后修订时间:2013年8月)
温水浴并不能帮助宝宝退烧,但若宝宝有以下情况,很多人都会给宝宝泡温水浴来令他舒服一点:不能服用口服药物;服药后呕吐;表现烦躁或非常不适。
4.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最后更新时间:2013年5月)
温水擦浴不推荐用于治疗发热。
5.加拿大儿科医生协会(最后更新时间:2013年9月)
不推荐给孩子温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
6.第19版《尼尔森儿科学》(出版时间:2011年)
不认为温水浴和冷毯这样的物理方式对退热有效。
7.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热与退烧药的使用》指南(发布时间:2011年3月)
我们并不清楚把体温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适度,外部降温方式,比如温水擦浴,可以降低体温但提高不了舒适度。
原标题:孩子发烧物理降温并非首选 缓解不适才是治疗目标
治疗宝宝呕吐的偏方
寒邪犯胃 突发呕吐,发热恶寒,头痛无汗:
◇生姜30克。将生姜捣烂如泥,用开水适量调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陈皮12克,红糖适量。水煎温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温服。
◇藿香15克,陈皮12克,紫苏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饮食所伤 呕吐酸腐,脘腹胀滿,不思饮食:
◇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乌30克,鸡内金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萊菔子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情志失调 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滿胀,口苦烦闷:
◇佛手、姜半夏各6克,厚朴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紫苏叶、藿香各10克,柴胡6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吴茱萸3克,川黄连5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鲜竹茹20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