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对胃有好处吗?胃不好艾灸灸哪里

艾灸对胃有好处吗?胃不好艾灸灸哪里

有好处。

胃功能一旦失调,就会导致对食物受纳,消化,吸收,转化利用能力下降,造成免疫力下降,引起各种炎症和疾病,艾灸有温胃散寒,健脾祛湿,补中益气的功效,艾灸对胃部可以起到保养作用。胃不好的人群可以选择艾灸五大穴位来养胃。

胃俞穴和胃健脾


取穴:找到第12胸椎,在它的骨性标志直下,旁开1.5寸处,即为胃俞穴。

艾灸功效:该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胃之背俞穴,内应胃腑,可增强人体后天之本,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故艾灸本穴可增强胃的功能,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效。对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肠炎,翻胃吐食,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中脘穴调理脾胃虚弱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从肚脐向上量4寸,即为中脘穴。

艾灸功效:艾灸此穴位可调理肠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人体的气血充盛,新陈代谢旺盛,常用于调理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脘胃寒以及由于脾胃不足导致全身虚弱之症,也常作为调治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主穴。

三阴交养胃理气

取穴:正坐屈膝成直角,找到足内踝尖,向上取3寸胃X轴,与胫骨内侧后缘作为Y轴,两轴线相交处即为三阴交穴。

艾灸功效:该穴位是肝经,脾经,肾经的交会穴,故可滋阴补肾,健脾养胃,疏肝理气,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对腹痛,肠鸣,腹胀,便溏,泄泻等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梁门穴消食化滞

取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艾灸功效:该穴位归足阳明经,居胃脘部,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消食化滞,祛湿止泻之功,协助旁边的中脘穴能更好的发挥对胃的保健治疗作用。主治胃痛,呕吐,不欲食,泄泻等症。

梁丘穴理气和胃

取穴:屈膝,从膝盖骨右端,量约3个手指的上方即是该穴。

艾灸功效:该穴归于足阳明胃经,是足阳明脉气深聚之处,有理气和胃,止痛,泻胃火之功效,艾灸该穴位有助于缓解胃痉挛,胃痛,腹泻,不欲食等症状。

拉肚子怎么艾灸 脾虚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1:灸神阙,关元,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特效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

艾灸疗法2:灸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取俯卧位灸以上穴位。

艾灸手法:1.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2.用艾炷隔姜灸,每穴3-5壮,每日1次。

艾灸疗法3:灸申脉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雀啄灸法,将艾条点燃,对准所选穴位,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灸10分钟,以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1次。

艾灸疗法4:灸足三里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每日1次。

艾灸疗法5:灸腹泻特效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10-15分钟,灸法同上温和灸。

艾灸功效:健脾止泻。

手脚凉灸哪里

1、手脚凉灸哪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手脚凉灸哪里

【施灸方法】: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2、手脚凉灸哪里:艾灸阳池穴

阳池穴位置:该穴位于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艾灸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使其距离皮肤2到3厘米,以周围皮肤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0到15分钟,每月连续灸10次。

宝宝拉肚子几天了吃药也不见好怎么办 方法四:艾灸止泻

艾灸是中医一种传统的治病方式,宝宝拉肚子几天了吃药也不见好时,家长可以试一试给宝宝进行艾灸。但是注意要在宝宝没有哭闹的情况下进行,为了避免烫伤宝宝,如果是温和灸最好两人协作进行。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者随身灸盒,也可以家长手持艾条给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宝宝身上灸,手持艾灸则需距离宝宝皮肤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灸5-10分钟。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位置:在肚脐两侧三指宽处(约2寸),与肚脐齐平。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两侧天枢穴均需要灸。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位置: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

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者随身灸盒,也可以家长手持艾条给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宝宝身上灸,手持艾灸则需距离宝宝皮肤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灸10分钟左右。

位置: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腰痛,腹胀,泄泻,痢疾,遗尿,消渴及膀胱炎等。

艾灸方法:同大肠俞艾灸方法一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艾灸方法:同大肠俞艾灸方法一致。

反胃可以艾灸吗

反胃可以艾灸。

反胃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有恶心呕吐的现象,一般表现过程是先恶,然后干呕,最终呕吐,也有光呕不吐的现象,这些现象主要是胃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和肠胃,降逆止呕,从而缓解反胃症状。

反胃艾灸治疗方法

治则:温运脾胃,和胃降逆。

艾灸处方:胃俞,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肾俞。

取穴方义: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健脾化湿,和胃降逆,肾俞,关元益气温肾壮阳。

操作手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2-5个穴位,每穴灸10-30分钟,每日灸1次。

2.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灸1次。

3.温盒灸:每次取2-4个穴位,每次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5次为1疗程。

调理脾胃艾灸哪里 艾灸胃俞和胃健脾助消化

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艾灸方法:正坐或俯伏位,由施灸者将艾条拿在手,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受温热为度,每次灸5-8分钟,自行灸治时,可以选用艾灸盒辅助灸。

艾灸好处:胃俞是胃的背俞穴,是胃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胃俞能和胃健脾,理中降逆,调整胃功能,防止胃功能的偏盛偏衰,维护胃的正常受纳与通降,从而保证消化吸收的顺利进行。

艾灸的烟雾对人体肺部有害吗 过饥、过饱者不能艾灸

在非常饥饿的时候,身体非常疲乏、体内血糖降低,这时候进行艾灸会促进血液运行,加快血糖消耗,容易导致低血糖、头晕眼花等情况。

而吃太饱了也不宜进行艾灸,最好等饭后1-2小时再艾灸,因为艾灸后气血运行于全身,带走了部分胃部的气血,从而影响到消化功能,而且艾灸一般需要躺下,吃饱了就躺下不利于消化,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所以不能艾灸,最好在饭后1小时以后再艾灸为好。

舌苔发黄怎么办 艾灸

取穴: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艾灸方法:被灸者采取俯卧姿势,施灸者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艾灸大概20分钟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好,每日艾灸1次。   功效:肺脏的湿热之气由肺俞外传于膀胱经,艾灸肺俞有祛热除湿的功效,能够缓解湿热内蕴引起的舌苔发黄。

取穴: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胃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隔姜灸,效果更好。

功效:艾灸胃俞穴具有化湿气、消滞、理气、和胃之功效,适宜舌苔发黄、想吐、口臭、食欲不振者。

取穴:中脘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向下4横指,当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即是足三里;在我们膝盖下缘的内下方会有一个突起的骨头,沿骨头下方和内侧摸会有一个凹陷,此处为阴陵泉。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艾灸大概20分钟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好,每日艾灸1次。

功效:和胃健脾、除湿,适合脾胃湿热、舌苔发黄、有口气者。

相关推荐

女性三伏天哪里比较好

女性三伏天的时候进行,可以选择的穴位是比较多的,但为了可以对症治病,通常建议根据女性自身情况选择的穴位,常见的足三里穴、关元穴、丰隆穴、解溪穴等穴位。 1、女性足三里穴,可以帮助增强其免疫力,具一定调理脾、补中益气、疏风化湿等作用。 2、对于肠不佳的女性,可以选择关元穴,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肠不佳的女性此穴位,可以起到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的作用。 3、女性在三伏天的时候丰隆穴,利于将其体内的寒湿之气排出,并且还可以帮助缓解湿热症状。 4、女性解溪

注意事项要牢记

的5大注意事项 1、前最好喝一杯烫嘴的温开水;加2~3个红枣更好。一些气虚的女性时或者之后会头晕,这样就不会了。 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喝烫嘴的温开水;最忌讳喝冷水吃水果。 2、结束2个小时以后才能洗澡。用湿热的毛巾擦拭过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说,可以用热水洗澡,那是错误的。 热水也是水湿,如果要洗菜做饭,一定要戴上橡胶手套,用热水洗。 3、施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不要惊慌,继续这些症状就

后头晕怎么回事 后头晕怎么会回事

后头晕属于一种不良反应,通常部分患者初头晕症状,特别是初百会穴时头晕症状明显,主要是因为患者经络不通,瘀滞比较严重,初次时,火性炎上或集聚于上,引起头晕。 这时候需要减少次数和时间,其次可以适当继续2-3天后观察头晕症状,减轻或者好转,则可以继续施。 其次就是对于平时体质是肝胆火盛、阴虚、酸过多者来说,也可能会出现口苦、反酸,头晕等现象,主要是由于肝阳上亢引起的。

时间多久合适,你到底需要多久? 你到底需要多久?

如果一个穴位产生明显感,则本次此穴位时间要以感为主。 简单讲下感,就是时候产生一些特殊现象,如蚂蚁爬行,热传导,扩散,痒,痛(非火过近烤的痛)等等……感感传的形式很多,最主要的是热量的传导和扩散。 举两个常见例子: 腰阳关,常透热感,热量从后腰逐渐贯穿到小腹,或者如腰带状后后腰缠绕到小腹。 痛人中脘或足三里,可能出现热量沿着处线状传导到部,整个都热乎乎。 当产生这些奇特感觉,就是感,感就不要减少本穴位时间,让整个感过程自己发生,壮大,直至消失。 当然,这些特

艾肚脐什么好处 什么时间肚脐效果好

并没时间规定。 肚脐的时间并没固定,在早晚、饭前饭后都是可以的,其效果也相差不多,只是不宜空腹,以免对导致酸分泌过多,影响人体脾功能,与此同时,饭后不能太饱,建议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另外,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在15-30分钟之间。

疗法可减虚胖

减肥穴位: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 疗效:在大椎穴进行主要是为了加速面部和颈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粘稠情况。可以效治疗面颈部脂肪和毒素堆积,热痘痘等面部疾患。 减肥穴位:中脘穴——脐上四寸 疗效:在中脘穴进行主要是为了加速肠蠕动和排空,增强食物消化速度和能力。可以效改善腹部脂肪堆积、胀和痛等疾患。 穴位:关元穴——脐下三寸 疗效:在关元穴进行主要是为了增强下腹部的肌肉纤维弹性,加速水分排空,祛湿驱寒,能效治疗下腹水肿、胀痛,调节女性内分泌和月经不调等。

腹泻怎么 肾虚泄泻部位

主要症状:晨起泄泻,大便夹不消化食物,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 穴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用艾条温和或艾炷隔姜的方式施,每穴温15-20分钟,艾炷3-5壮,每日一次;患者俯卧取俞,脾俞,命门,肾俞穴,用艾条温和或艾炷隔姜的方式施,每穴10分钟,艾炷3-5壮,每日一次;患者仰卧屈膝,取双侧足三里穴,用艾条温和的方式施,每日一次;仰卧取双侧申脉穴,用艾条雀啄法施,每日一次。取腹泻特效穴,用艾条温和法,每穴10-15分钟。 作用:补肾止泻。 疗程

病效果好吗

效果还是的。 本身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医养生疗法,病是一定治疗效果的,因为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效缓解多种病症状,使用正确的方法,并且坚持治疗的情况下,治疗,可以缓解多种痛病症,一般痛进行癌,可以选择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记住期间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所以对于缓解治疗部是具一定作用的,但严重的部,那还是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多久做一次

多久做一次 的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对于多种疼痛性疾病都是好处的,如痛经、偏头痛、寒疼痛、高血压等。 一般情况下,每天一次。 的好处与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

哪里这些穴位最

治疗寒: 主要针对上脘,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肝俞,胆俞,脾俞,俞。 腹部: 可以使用4~6罐罐或4~6眼盒,基本上在上腹部全覆盖移动。肢体可以使用单眼盒或罐来。 背部俞穴: 也可以使用4~6罐罐或4~6眼盒,基本上在背俞穴全覆盖移动,每天轻者一次,每次40分钟;重症,每天一到两次,每次1个小时左右。时间不要拘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施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