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的死亡几率
喉癌的死亡几率
喉癌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占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恶性肿瘤的11.6%-22%,占全身肿瘤的2%,近年来喉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死亡率:2/10万-4.4/10万。
依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不同分化程度的喉癌,其治疗方案和预后都有很大差异。复发和转移是导致喉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淋巴结转移是喉癌转移的早期事件和独立的预后因素。不同分化程度的喉癌中,喉癌淋巴结转移过程可能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分子和基因,包括肿瘤淋巴管生成相关基因、细胞粘附分子、细胞因子、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等。因此,预测和诊断喉癌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对病人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喉癌患者多数有吸烟的习惯,所以,多半有咽喉炎,常表现为咽干、痰多、咳嗽及音哑等症状,这很容易掩盖喉癌的早期症状。一般情况下,声门区癌肿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而且,出现的早,时间长。而声门上区癌肿,多是刺激粘膜分泌一些粘液有粘液粘着感,故患者常要咳嗽一阵,或清嗓子。晚期喉癌,主要表现为发音改变,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咳痰咯血,由于感染和喉外扩散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放射痛、吞咽困难、淋巴结肿大和皮肤浸润等。
喉癌的病因至今不甚明确,一般认为与吸烟有密切关系。有学者认为,一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若超过600,此人有可能要患喉癌。在喉癌的死亡率中,吸烟的人要比不吸烟的人高出20倍。
喉癌的死亡率
喉癌的死亡率以中国为最高。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与喉癌的关系,一直是病因学研究的热点。自首次从喉癌中发现HPV以来,人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阳性检出率相差很大(3~100%不等)。对北京地区的123例喉癌组织进行检测,从多方面印证HPV的感染率及阐明引起以往文献报道阳性率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用PCR检出HPV-L1(引物:GP5/GP6)、-16E6、-16E7、-18E6、-18E7、-31E7、-33E7、-45E7和-52E7的阳性率分别为76.42%、54.47%、58.54%、42.28%、48.78%、10.57%、8.13%、 7.32%和12.20%。2.DNA测序的结果为:HPV-6型、-11型、-26型、-54型、-58型、-73型和-84型的阳性率分别为 11.38%、12.20%、2.44%、4.88%、3.25%、1.63%和3.25%。3.ISH检出HPV-16E6的阳性率为 46.34%,HPV-18E6的阳性率为35.77%。HPV-L1的高检出率及HPV-E6、E7基因常伴随检出且检出率较高,提示可能在肿瘤细胞中通用型引物GP5/GP6可作为检测HPV的指标;HPV-E6、E7常在整合中保留。HPV-16型可能与喉癌发生密切相关。
癌症死亡率与吸烟相关中国医学论坛报讯最近,英国牛津Radcliffe医院Doll等对英国男性医师进行的一项50年的观察研究显示,11种癌症死亡率与吸烟显著相关,至少还有2种癌症死亡率可能与吸烟有关。
淋巴癌死亡率
淋巴癌它是发生在淋巴组织当中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说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是特别的高,但是这种恶性肿瘤也被列为是中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医学专家把淋巴癌按照他的生物学特征,分成了两大类,一种叫做霍奇金的淋巴瘤,另一种叫做非霍奇金的淋巴瘤,霍奇金的淋巴瘤,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生存率比较高,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即使经过治疗生存率也比较低。
步骤/方法:1而在我国的临床上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的淋巴癌患者全部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大约能够占到总患者的90%左右,所以说淋巴癌这种恶性肿瘤一旦发生的话,治愈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欲后也比较差。
2由此可见,淋巴癌在我国来看,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淋巴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是特别的高。不过一旦发病的话,被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虽然临床上也有被治愈的病例。但是不多。
3目前对于淋巴癌这种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全身的化疗,在经过化疗之后,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再采取针对性的放射治疗来进行治疗,另外,现在还有一种生物免疫疗法,也是治疗淋巴癌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
注意事项:对于淋巴癌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预防,首先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尽量多吃一些碱性的食物,防止自己的体质变成酸性那样的话正常的细胞就会发生癌变。
甲状腺癌症死亡率
甲状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大多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治疗得当,预后很好,10年生存率在90%以上。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且有增长趋势。2012年研究发现,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未分化癌(15%)、髓样癌(7%)。
其中乳头状癌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6个月。
喉癌的死亡几率有多高呢
喉癌是一种恶性程度相当高的恶性肿瘤,喉癌患者中以男性居多,这也许和患者吸烟有关系吧。喉癌在发病的时候,症状是很明显的,只是,这些症状与咽炎极相似,因此,有些患者就被误诊为咽炎。从而耽误了喉癌的最佳治疗时间。那么,喉癌的死亡几率有多高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喉癌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占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恶性肿瘤的11.6%-22%,占全身肿瘤的2%,近年来喉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死亡率:2/10万-4.4/10万。
依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不同分化程度的喉癌,其治疗方案和预后都有很大差异。复发和转移是导致喉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淋巴结转移是喉癌转移的早期事件和独立的预后因素。不同分化程度的喉癌中,喉癌淋巴结转移过程可能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分子和基因,包括肿瘤淋巴管生成相关基因、细胞粘附分子、细胞因子、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等。因此,预测和诊断喉癌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对病人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喉癌患者多数有吸烟的习惯,所以,多半有咽喉炎,常表现为咽干、痰多、咳嗽及音哑等症状,这很容易掩盖喉癌的早期症状。一般情况下,声门区癌肿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而且,出现的早,时间长。而声门上区癌肿,多是刺激粘膜分泌一些粘液有粘液粘着感,故患者常要咳嗽一阵,或清嗓子。晚期喉癌,主要表现为发音改变,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咳痰咯血,由于感染和喉外扩散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放射痛、吞咽困难、淋巴结肿大和皮肤浸润等。
喉癌的病因至今不甚明确,一般认为与吸烟有密切关系。有学者认为,一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若超过600,此人有可能要患喉癌。在喉癌的死亡率中,吸烟的人要比不吸烟的人高出20倍。
喉癌的死亡率
喉癌的死亡率以中国为最高。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与喉癌的关系,一直是病因学研究的热点。自首次从喉癌中发现HPV以来,人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阳性检出率相差很大(3~100%不等)。对北京地区的123例喉癌组织进行检测,从多方面印证HPV的感染率及阐明引起以往文献报道阳性率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用PCR检出HPV-L1(引物:GP5/GP6)、-16E6、-16E7、-18E6、-18E7、-31E7、-33E7、-45E7和-52E7的阳性率分别为76.42%、54.47%、58.54%、42.28%、48.78%、10.57%、8.13%、 7.32%和12.20%。2.DNA测序的结果为:HPV-6型、-11型、-26型、-54型、-58型、-73型和-84型的阳性率分别为 11.38%、12.20%、2.44%、4.88%、3.25%、1.63%和3.25%。3.ISH检出HPV-16E6的阳性率为 46.34%,HPV-18E6的阳性率为35.77%。HPV-L1的高检出率及HPV-E6、E7基因常伴随检出且检出率较高,提示可能在肿瘤细胞中通用型引物GP5/GP6可作为检测HPV的指标;HPV-E6、E7常在整合中保留。HPV-16型可能与喉癌发生密切相关。
癌症死亡率与吸烟相关中国医学论坛报讯最近,英国牛津Radcliffe医院Doll等对英国男性医师进行的一项50年的观察研究显示,11种癌症死亡率与吸烟显著相关,至少还有2种癌症死亡率可能与吸烟有关。
阑尾炎患者死亡几率大吗
答案是肯定的,阑尾炎患者的死亡率不高。
一、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急性阑尾炎有百分之一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危害很大。可见该病死亡率一般不高,但是发生腹膜炎的死亡率就增长了。
二、如果急性阑尾炎未能及早治疗,发生阑尾穿孔、化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合并症,死亡率较高,侥幸存活者因肠道粘连经常发生肠梗阻,病人十分痛苦。
三、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腹部手术后病人咳嗽是一件痛苦的事。术后肠管不活动,手术创伤处容易粘连。所以要鼓励病人多活动。一方面预防肠粘连,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胃肠活动的恢复。
每天跑步一小时的好处
说到跑步对心脏健康的影响,越少越有益:最新研究发现,每周仅跑50分钟或更少的人和那些每周跑3个小时以上的人相比,所获得的效益是相同的——3年的寿命。
“这份研究鼓励那些不运动的人参加更适合体格的运动,包括跑步,”前沿研究者和爱荷华州立大学人体运动学助理教授D.C.李博士告诉雅虎健康频道。他指明在美国心脏病大学周刊星期一的一份研究中有两个惊喜发现,“我们可以通过每周30到60分钟的跑步获得重要的延年益寿效益,这份研究也受到世界健康组织和美国政府的支持,”当然该效益同样适用于长距离跑步者。尽管李说道,大部分研究中还是要包括不同人口的适当的跑步量,他说,“少总比没有的好。”
和不跑步的人相比,所有跑步者一般可以降低百分30的死亡几率,同时降低百分45因为心脏病或者中风导致的死亡几率。跑步者平均比不跑步的人多3年的寿命。这种利益是相同,无论跑步者跑得多远,多频繁,多快。
另外,考虑到跑步的行为模式,研究者发现那些连续六年坚持跑步的人获得效益更多——包括降低百分29的死亡几率和降低百分50的因心脏病或者中风的死亡几率。
上文中介绍了跑步的好处,所以建议喜欢跑步的人要坚持每天都至少跑步一个小时,不管是对于心脏还是肺部,都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跑步的时候,要根据空气质量来进行,空气很差的时候最好不要在室外跑步,在室内跑步机跑步也是很好的选择。
甲状腺癌症死亡率
甲状腺癌症死亡率
1、甲状腺癌症死亡率
甲状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大多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治疗得当,预后很好,10年生存率在90%以上。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且有增长趋势。2012年研究发现,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未分化癌(15%)、髓样癌(7%)。
其中乳头状癌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6个月。
2、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
2.1、甲状腺肿大的形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呈蝴蝶形,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另一类是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出现一个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也包括甲状腺癌。
2.2、肿块若呈弥漫性肿大或多发性结节性肿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一般良性肿瘤或囊肿的单个结节直径多在2厘米左右;直径超过2厘米时,应疑为甲状腺癌。
2.3、用拇指及食指仔细触摸肿块表面。表面光滑一致者,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表面不很光滑者,由甲状腺炎的可能性大;呈单个结节肿大,但表面光滑、均匀者可能为腺瘤;单个结节肿大,表现不光滑,呈实体感者,应疑为癌肿。
3、甲状腺癌会转移吗
3.1、甲状腺癌转移与甲状腺癌的复发有紧密联系。经临床学统计,发生过甲状腺癌转移的病患复发率为45%,而没有发生过甲状腺癌转移的病患的复发率仅为17%.所以要预防甲状腺癌复发转移,最好是在甲状腺癌还没有发生转移时做清颈术。
3.2、甲状腺癌转移高发于颈部。甲状腺癌最频繁出现的伴随症状就是颈部的淋巴结转移,此种甲状腺癌转移可能累及到人体进步的各个部位,而且转移的淋巴结大部分都分布在脖子周围的静脉附近。
3.3、甲状腺癌转移会出现淋巴肿大现象。正常人的淋巴是不会出现肿大的现象的,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淋巴结肿大,则说明你已经出现了甲状腺癌转移,因为这时你的淋巴道开始逆行,致使颈部淋巴结穿破淋巴结的包膜,与附近的血管、神经组织、软组织融合成包块所致。
甲状腺癌能治愈吗
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提高,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手术后辅助治疗做得好,甲状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达80%以上,也可以说至少80%的甲状腺癌可治愈,所以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害怕甲状腺癌。
专家提醒大家,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佳,有的癌症患者甚至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所以一旦发现疑似恶性肿瘤的症状或已诊断为癌症,千万不要报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
1、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可疑为癌的甲状腺结节如何正确处理。二是对已确诊的甲状腺癌应该采用何种最佳治疗方案。
2、化学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化疗反应差,仅有选择的和其他治疗方法联用于一些晚期局部无法切除或远处转移的病人。以阿霉素最有效,反应率可达30%~45%,可延长生命,甚至在癌灶无缩小时长期生存。
3、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素能抑制TSH分泌,从而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和分化好的癌有抑制作用,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放射治疗。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几乎与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成正比,分化越好,敏感性越差,分化越差,敏感性越高。因此,未分化癌的治疗主要是放射治疗。甲状腺癌有一定吸碘能力。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关于所谓“癌中之王”,有人说肝癌是癌中之王,有人说胰腺癌是癌中之王,也有人说肺癌应该才是癌中之王。看来,到底哪种癌症才够得上”癌中之王“,尚有不同意见。所谓的“癌中之王”,是为了说明某种癌症的凶险程度可怕程度,王者,厉害也,让人畏惧也。那么哪种癌症才是真正的癌中之王呢?或者说哪种癌症最让人感到可怕?
也许在老百姓眼中,所有的癌症都是可怕的,大家普遍谈癌色变。总体来说当然是这样的,但这只是因为大家对癌症缺乏基本的了解,将所有癌症等同于“不治之症”,一说到癌症就将之等同于死亡,如此一来,当然会认为所有癌症都应该算“王”,这显然是错误的。
其实多数癌症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还有一些癌症即便是晚期,也仍是可以治愈的,比如某些亚型的淋巴瘤,比如绒毛膜癌,比如睾丸癌,等等。
因此,那些比较容易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癌症是不能称为”癌中之王“的,比如乳腺癌、宫颈癌;那些即便难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即便到了晚期,也仍有较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治愈或者控制的癌症也是不能称为”癌中之王“的,比如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卵巢癌,等等。
真正够得上“癌中之王”的是那些难于早期发现,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且发病凶险,侵袭性强,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的癌症。但其实这些标准是会变化的,比如在有效的化疗药物和方案出现之前,白血病、绒毛膜癌等是当之无愧的癌中之王,因为它们无法通过手术而治愈,它们是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癌症,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化疗出现之前,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说是得了这些癌症就是等于死亡,但随着有效化疗手段的出现,这些癌症已经可以治愈,早已够不上“癌中之王”。
绒毛膜癌之后,肝癌(原发性肝癌) 由于预后非常差、死亡率非常高,不容易早期诊断,晚期几乎无有效的治疗控制手段,生存期仅平均四个月到半年左右,是当之无愧的“癌中之王”,但随着筛检手 段的进步、能够早期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治疗手段也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肝癌尽管也仍可以称为”癌中之王“,但其可怕程度已不如从前。
现在能真正称得上“癌中之王”的目前首先要算是胰腺癌,为什么呢?首先,胰腺位置深,胰腺癌在早期没有什么 特别的表现,很难早期发现,而且也缺乏有效的筛检手段,多数胰腺癌一诊断就是中晚期以上;其次,胰腺癌发病凶险,侵袭性强,死亡率高,生存期短,让人闻之 色变;最后,最关键的是中晚期胰腺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在的治疗手段其疗效均不理想,预后极差。正所谓,既让人防不胜防,又让人无可奈何!
”防不胜防“、”无可奈何“,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才够得上”癌中之王“。
有人说,卵巢也位置深而隐蔽,卵巢癌也难于早期发现啊,确实如此,但它够不上癌中之王,因为卵巢癌总体上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即便是晚期,也可 以通过化疗得到有效的控制。还有人说,肺癌也治疗效果不好啊,食管癌也治疗效果不好啊,没错,但它们还是可以相对较早期发现,,关键是要重视,而且它们也 都有了较为有效的早诊筛查方法,诊断之后它们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治疗效果尽管仍不够理想,但也还不是最差的,当然,食管癌确实预后不好,但所谓“癌中 之王”,是比出来的,是“凶中选凶”、“恶中选恶”。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没有永远的“王”,随着医学的发展,胰腺癌将终找到有效的早诊筛查方法和治疗手段,其“王者”地位也 将在某一天会丢掉。所谓的“癌中之王”只是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讨论这个话题更不是要引发大家的恐慌,只是希望大家更要重视,尽管难于早期发现,但不等 于完全不可能,如果做得好,如果重视,至少能最大程度地尽可能早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