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咳嗽刮痧刮哪里

咳嗽刮痧刮哪里

急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冲,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太冲,肺俞可放痧。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中府相配可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太冲可泄肝火止咳;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嗽喘疾。

慢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与中府相配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喘。肾俞治咳喘少气。


咳嗽刮痧刮哪里图片 慢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与中府相配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喘。肾俞治咳喘少气。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图解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一

一、刮痧部位

脊柱两侧(从颈7至骶4),肩上区,胸锁骨上下区胸骨柄区,肘弯区,并重点在颈7至胸1~3或胸8至腰2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点。

二、刮痧方法

用 刮痧法。先刮脊柱两侧(从颈7至骶4)正中线(督脉),再刮脊柱旁开0.5寸,共3行,自上到下,刮至皮肤微红为度,然后刮肩上区,从内到外,刮至皮肤微 红为止,再重点刮治。急性咳嗽在颈7至胸3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慢性咳嗽在胸8至腰2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在上述3行脊柱旁1.5寸,共5行,自 上到下,自内到外,从左到右,均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平补法,由轻到重进行操作,急性重刮,慢性适中。最后刮胸骨柄区、胸锁骨上下区、肘弯区,以出现痧痕为止。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急性1次见效,最多5次即愈或显效;慢性1~3次见效,最多10次,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炸、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宜清淡,避风寒。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二

一、刮痧部位

分2组,一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

二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尺泽、太渊、肾俞。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急性取第1组穴,慢性取第2组穴。

第1组穴以大椎用挤痧法或刮痧法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膻中、中府,用泻法均以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第2组穴先刮大椎、风门、肺俞、身柱,再刮膻中、中府、尺泽、太渊,然后刮肾俞,初用平补、平泻法,后用补法,均以出现痧痕为止。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屡用效佳。急性期治疗期间应戒烟,忌食辛辣;慢性期及缓解期,应注意保暖,心情舒畅,防感冒及劳逸适度,并且戒烟。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三

一、刮痧部位

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一般均配风池、身柱、曲池、天突、定喘、列缺;外感或发热者配合谷,胸闷配内关,痰多配丰隆、足三里。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先刮主穴,用泻法刮至出现密集紫红色疙瘩为止。再刮配穴(可分次交叉配用),次日再刮未刮或已刮配穴,每日1次,至愈为度。

三、适应症

主治支气管炎。

屡用效佳,多1次病情大减,3次即愈。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四

一、刮痧部位

胸1~7及其两侧(正中线、旁开0.5寸、旁开1.5寸、旁开3寸,共7行)及中府、天突、膻中。胸闷配内关;痰多配丰隆;外感或发热配大椎、尺泽。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先刮胸1~7及其两侧7行,自上到下,从内到外,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再刮中府、天突、膻中,再刮配穴。热甚者在刮后以三棱针在大椎、尺泽穴上点刺放血各1或2滴。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法或补法。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屡用均有较好的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五

一、刮痧部位

脊柱两侧(重点为颈4~7及其两侧和胸1~5及其两侧),颈前区,胸骨柄区,前后第2、3肋间及肘弯区。

二、刮痧方法

用 刮痧法和撮痧法。按规定要求先在脊柱两侧作常规治疗,刮3行至微红为止,再重点在颈4至胸5及其两侧,刮7行(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法,后改为补法), 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再在余区作局部刺激,颈前区用扯痧法,再刮胸骨柄区(自上到下),前后第2、3肋间由内向外、左右、前后各刮1次,肘弯区双侧各刮1 次。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咳嗽。

多年应用,确有较好的疗效。禁忌同上。若配以药物外敷,效果尤佳。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六

一、刮痧部位

分2组:1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配穴:肺俞、太冲。

2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颈部的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的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的太冲。再点刺肺俞,太冲穴放血少许,用泻法,以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可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的中府、膻中穴,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

三、适应症

主治支气管炎(咳嗽)。

第1组适用于急性咳嗽,第2组适用于慢性咳嗽。临床应用,多获良效。

咳嗽可以刮痧吗

“肺主宣发,肺是水上之源、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肺主皮毛。”内经都说的非常具体了。

经渠穴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使用方便,无需辨证。孔最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扁桃体炎效果也不错,若在少商、商阳点刺放血对于咳嗽、咽痛、扁桃体炎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然后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各种俞脉刮痧,从大椎穴开始直到腰俞结束。刮痧不仅仅是一点,它涉及面很广泛,在刮督脉的同时就业把膀胱经连带上了。可以说一石二鸟。刮痧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是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和治疗手段。

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最多,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尤其是背部的俞穴,外络肢体,内联五脏六腑。它是连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络和桥梁。所以我们治疗去其毒素,培其正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膀胱经刮痧就不如在膀胱经拔走罐,用的气力小,而达到的效果还好。膀胱经面积较大,如果拔走罐运用得手,效果一定好。

小儿咳嗽刮痧刮哪里

从大椎开始到身柱结束,先是督脉刮痧,然后呈八字刮开这里不仅仅涉及到督脉,同时还涉及到膀胱经的几部穴位。大椎到大抒;陶道到风门;陶道下一寸到肺俞,这里可以排三版。 前面的云门和中府从云门往下刮到中府,然后从廉泉到天突下一点。这里可以排两版 刮痧期间,如果痧痕起的很明显,可以隔三天刮痧一次,如果痧痕不明显,可以每日刮痧一次,连续 刮痧一个星期,算是一个疗程。同时还要坚持你每天的艾灸。艾灸大椎,肺俞,风门。天突,神阙。试试吧,随着孩子,身体元气不断地注入,免疫力逐渐提高,正气逐渐充盈,疾病慢慢好转,这需要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咳嗽可以刮痧吗的一个介绍,其实刮痧对于治疗咳嗽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不过我们在刮痧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病情来选择是否应该刮痧,刮痧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的素质和治疗疾病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好好的利用。

一直咳嗽不止怎么办

对于咳嗽不止,想要对其进行治疗,也是要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才对对症治疗,否则就很容易一起反作用,加重咳嗽的病情。

如果自身是因为风热或者风寒引起的呼吸道发炎,从而导致出现的咳嗽症状,这时就可以采用刮痧的治疗进行止咳,也不要进行药物的治疗,就能治疗好。

而采用刮痧止咳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对人体的颈部、胸部的相对应穴位进行刮痧即可。

在颈部选择廉泉穴的周围部位,胸部则选择天突穴周围的部位进行刮痧,而颈部的廉泉穴是位于喉结上方,舌骨上凹陷的位置,天突穴则是位于人体的胸骨窝心的正中位置。

对于这种因为风热或者风寒引起的咳嗽不止,比较严重的情况,可以选择每天刮痧一次,连续刮痧一周的时间,治疗效果就能很明显。

老是咳嗽怎么办 刮痧疗法

如果是因为风寒或者是风热犯肺导致的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长期咳嗽的话,可以通过对颈部、胸部全息穴区进行刮拭以减轻严重,改善咳嗽症状。

取穴: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的廉泉穴;胸骨上窝正中的天突穴;颈前部咽喉、器官区以及胸前肺区。

手法:用刮痧板面对颈前部咽喉投影正中进行刮痧,再从廉泉穴缓慢向下刮拭,然后用刮痧板面刮拭颈前两侧;用刮痧板角部刮拭天突穴和胸部正中气管体表投射区,最后由内向外刮拭胸部肺区。

婴儿咳嗽 宝宝咳嗽该怎么治疗

1.热盐巴敷背部。婴幼儿出现咳嗽问题,建议爸爸妈妈们选择热盐巴敷背部的方法。先准备少许盐巴,将盐巴放入锅中翻炒,再将盐巴放入干净的布袋俪,之后趁热敷在孩子的背部。不过不要让盐巴袋子直接接触宝宝的背部,防止孩子烫伤。热盐巴敷孩子的后背,能够有效祛痰,还能够缓解孩子的咳嗽问题。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2.风湿膏穴位敷贴。要是孩子总是深夜出现咳嗽情况,还有痰,那么我建议选择风湿膏贴在孩子的后背。孩子的后背有多个穴位,我们将风湿膏贴在孩子的穴位,能够提高风湿膏的药性。

3.敷肚脐。在治疗孩子的咳嗽问题时,我们也可以选择好中药,将中药敷在孩子的肚脐上,这样也能够有效缓解幼儿的咳嗽问题。中药选择上,一般建议用五味子以及白芥子。为了提高药物的药效,我们建议放入少许酒精。选择白芥子和五味子,化痰以及止咳的功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4.药材浴。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在药物选择上也是比较多的。我们也建议选择麻黄或者是桂枝治疗孩子的咳嗽问题。家长们可以先将麻黄和桂枝放入水中煎煮,再放入浴盆中兑水,宝宝用中药水洗澡,那么具有散寒的功效。麻黄以及桂枝也具备疏通经络的功效。想要增强幼儿自身的抵抗能力,还是让宝宝享受药材浴吧。

5.刮痧。很多家长也亲自尝试过刮痧,刮痧的功效很不错。不过家长们可能会认为孩子太小,不宜选择刮痧治疗。然而当孩子年龄在两岁以上,就适合选择刮痧治疗。缓解孩子的咳嗽问题,增强幼儿的体质,刮痧确实是不错的治疗方式。不过建议让专业中医为孩子刮痧,注意力度,防止宝宝承受太大的痛苦感。

6.吸入蒸汽。对于幼儿健康的护理上,我们建议选择蒸汽护理。孩子感冒初期,刚刚出现咳嗽问题,选择吸入蒸汽治疗咳嗽问题,有更为明显的效果。

湿气重刮痧后的颜色 湿气重刮痧有用吗

湿气重刮痧的作用并不太大。

刮痧是通过刮痧板在特定的部位刮出痧来,这个过程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适合感冒、咳嗽、头晕、中暑、痛经、关节肿痛等症状,并不能够祛湿。

刮痧可以治咳嗽吗

咳嗽能刮痧吗

咳嗽是常见的生活疾病,那么咳嗽到底能不能用刮痧来治疗么?中医专家表示,经渠穴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使用方便,无需辨证。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扁桃体炎效果也不错,若在少商、商阳点刺放血对于咳嗽、咽痛、扁桃体炎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专家认为,咳嗽可以刮痧。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各种俞脉刮痧,从大椎穴开始直到腰俞结束。刮痧不仅仅是一点,它涉及面很广泛,在刮督脉的同时就业把膀胱经连带上了。可以说一石二鸟。刮痧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是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和治疗手段。

咳嗽刮痧的方法

从大椎开始到身柱结束,先是督脉刮痧,然后呈八字刮开这里不仅仅涉及到督脉,同时还涉及到膀胱经的几部穴位。

大椎到大抒;陶道到风门;陶道下一寸到肺俞,这里可以排三版。 前面的云门和中府从云门往下刮到中府,然后从廉泉到天突下一点。这里可以排两版 刮痧期间,如果痧痕起的很明显,可以隔三天刮痧一次,如果痧痕不明显,可以每日刮痧一次,连续 刮痧一个星期,算是一个疗程。

同时还要坚持你每天的艾灸。艾灸大椎,肺俞,风门,天突,神阙。

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咳嗽是否能刮痧以及咳嗽如何刮痧的内容,如果你在秋季经常出现感冒、咳嗽,那么不如试试刮痧,相信它一定能改善你的病症。

刮痧对咳嗽有用吗 急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冲,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太冲,肺俞可放痧。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中府相配可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太冲可泄肝火止咳;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嗽喘疾。

肺经刮痧有什么好处

刮痧的时候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偶尔用刮痧板刮肺经的话能够起到疏通肺经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出现经络堵塞的情况。

肺热经常会因此咳嗽有痰、咽喉肿痛等情况。像这种情况的话就可以对肺经进行一下刮痧治疗,能够帮助泻除肺热,从而改善咳嗽等症状。

肺痨的刮痧疗法

一、肺阴亏虚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干咳、痰少黏白、舌红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至膏肓、中府及前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至膏肓,再刮中府及前胸,然后刮前臂,重在太渊,最后刮下肢三阴交、足三里、太溪。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从肺俞穴一直到膏肓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然后由内向外横式刮,每一个肋间隙刮30次左右,中府穴加强。双上肢内侧肺经、心包经、心经,由上而下刮30次左右,不一定出痧,重刮太渊。最后重刮三阴交、足三里、太溪3穴,各30次,不出痧。

二、阴虚火旺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咳呛气急,午后颧红,五心烦热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中府及前胸、鱼际、孔最至阴郄、太溪。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l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阴郄: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再刮前胸中府,然后刮孔最至阴郄和整个鱼际,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重刮肺俞30次,出痧为度。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然后由内向外横向刮拭,每个肋间隙刮30次左右,中府穴加强。后用刮痧板角部从孔最刮至阴郄和整个鱼际,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太溪穴,30次,不出痧。

三、气阴耗伤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咳嗽无力、气短声低,自汗与盗汗并见,面色白光白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至膏肓、三阴交、足三里、膻中。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膻中: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至膏肓,再刮膻中,然后刮前臂重点太渊穴,最后刮下肢三阴交和足三里。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从肺俞穴一直到膏肓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膻中穴,出痧为度。双上肢内侧肺经、心包经、心经,由上而下刮30次左右,不一定出痧,重刮太渊。最后重刮三阴交、足三里,各30次,不出痧。

四、阴阳两虚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咳嗽、咳逆喘息少气,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至膏肓至。肾俞、关元至气海、太溪、足三里。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气海: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至膏肓、肾俞,再刮腹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及太渊,重在太渊,最后刮足三里、太溪。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用刮板角部从肺俞穴经膏肓穴一直到肾俞穴,应一次到位,中问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然后刮腹部,从关元至气海,由上至下,刮30次,出痧为度。之后刮双上肢内侧肺经、心包经、心经,由上而下刮30次左右,不一定出痧,重刮太渊。最后重刮太溪、足三里,各30次,不出痧。

刮背对咳嗽有好处吗 大人咳嗽刮痧刮哪里

根据咳嗽病症确定具体刮痧位置,对症治疗效果更好,具体刮痧止咳方法可参考如下操作:

1、症状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2、穴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府: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问隙。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问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4、刮拭方法

太冲、肺俞可放痧。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肺俞、太冲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1、症状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他脏见证。

2、穴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再至肾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

小孩便秘刮痧刮哪里 孩子咳嗽能刮痧吗

孩子咳嗽是可以刮痧的。

刮痧疗法是集穴位刺激,局部按摩,药物外治于一体,通过刮拭局部体表,达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目的。其平喘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刺激作用

通过对局部皮表的直接刮拭,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加速,从而使阳气流行,血运顺畅,营卫调和,达到止咳平喘作用。

2.药物介质的药理作用

刮痧疗法可采用平喘中药制成的药物介质,通过皮肤穴位的吸收,渗透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较明显的缓解解痉,止咳平喘作用。

3.肌肤溢邪排毒作用

通过对人体皮肤进行刮拭,可使局部腠理开泄,郁滞肌表的风,寒,湿,热,痰,瘀等邪读以及内生郁积在经络气血之邪毒从皮腠排泄于外,从而起到排毒抗炎,止咳平喘的作用。

1.急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冲,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太冲,肺俞可放痧。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中府相配可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太冲可泄肝火止咳;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嗽喘疾。

2.慢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与中府相配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喘。肾俞治咳喘少气。

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 湿气重刮痧刮哪里

湿气重虽然可以刮痧,但是刮痧的作用并不大。

因为刮痧是通过刮痧板在特定的部位刮出痧来,这个过程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适合感冒、咳嗽、头晕、中暑、痛经、关节肿痛等症状,并不能够祛湿。

建议采用拔罐、泡脚、汗蒸、运动、食疗等方式来去除体内的湿气。

如果一定想要刮痧的话,可以刮一刮整个背部,包含背部的诸多穴位,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重要穴位,能够调节脏腑功能,辅助健脾除湿。

相关推荐

什么情况下需要 体内热邪过重时

分为补法和泻法,利用泻法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通过的方式能将体内的热邪毒气排出,像肺热所引起的咳嗽、大肠内热引起的便秘等热症都能通过的方式进行调理。

咳嗽有用吗

咳嗽有用。 疗法是集穴位刺激,局部按摩,药物外治于一体,通过拭局部体表,达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目的。其平喘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痧后受风了的特征

可能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 是一种中医的传统自然疗法,主要是以中医里面的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利用专业的工具和相应的手法,来在人体表面反复地动、摩擦,从而使人体皮肤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变化。 完痧之后人体的毛孔都会处于扩张的状态,此时很容易会受风而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比如头痛、头晕、乏力、咳嗽、流涕、畏寒等。

疗法的适应范围

所谓“痧”是指多发于夏秋两季的中暑、外感等急性病症,现在扩展到呼吸、消化等系统病症,比如感冒、发烧、咳嗽、咽痛、恶心、呕吐、厌食、风湿痹症等。 疗法适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治疗的主要病证有:感冒咳嗽、体虚易感、自汗盗汗、发热中暑、头晕头痛、纳差不寐、牙痛口疮、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厌食、遗尿流涎等。尤其是对于一些常见病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 但是,不能太随便,要有较深的中医理论和经络知识。凡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

有坏处吗

有坏处吗 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不过不当也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的,例如在皮肤过敏的人、严重心衰的人就不适合,否则会加重病情,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不当的危害。

灵墟的准确位置图 灵墟穴养生保健用法

板隔着衣服由上至下拭灵墟穴,每次5-10下,长期坚持按摩,能治疗风寒咳嗽,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提高消化能力,增强食欲。

小儿高热的疗法

(1)选穴曲池、风门、前胸、合谷及前臂、印堂、复溜。 放痧:大椎 (2)定位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小儿高热如何治疗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复溜:位于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3)拭顺序挤按印堂,先放痧颈部大椎,然后风门,前胸,再曲池、前臂及合谷,最后下肢复溜。 (4)拭方法泻法。大椎放痧。先以棉签蘸润滑油涂在施治区上

小孩发烧哪里图 小孩发烧方法五

大椎、曲池、风门、前胸、合谷及前臂、印堂、复溜。 用、挤按、放痧(刺血)法。先挤按印堂,再放痧颈部大椎,然后后头部风门,前胸,再上肢曲池、前臂及合谷,最后下肢复溜。用泻法,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 主治小儿高热。 小贴士:背区、胸区(无咳嗽者可不用)、肘区、腿弯区、颈区、印堂区。先以棉签蘸润滑油涂在施治区上,以汤匙侧缘在治疗区自上向下,直至治部血呈紫红色,并有痧点出现时停止,以三棱针挑破数个较大的痧点放血少许,以棉球擦干血迹后再换另一个治疗区。一般只1次,疗效欠佳者改用其他疗法。对持

感冒有用吗

感冒有用。 法治疗感冒,是采用光滑的玉质或骨质具,针对感冒患者的症状,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进行压,以达到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发汗解表,起到治疗感冒的作用,对初起感冒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经常压这些穴位还能增加呼吸道抵抗力,减少咳嗽气喘等症状的复发。

可以治疗咳嗽咳嗽操作方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冲。 拭顺序:先颈部大椎,再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胸部中府,膻中,最后足背太冲。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拭顺序:先颈部大椎,再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胸部中府,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