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牵引治疗
颈椎病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疗法是颈椎病较为有效并且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大多数的颈椎病患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也可适用于颈项肌肉劳损的保健治疗,但不适用于颈椎椎管狭窄或并发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者的脊髓型颈椎病人。
牵引是通过外力或者人体自身的重力将颈椎椎体之间的间隙通过牵引而增宽,同时限制颈椎的活动,这样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有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椎间隙和椎间孔的高度,恢复正常椎体的排列,使神经根、脊髓及交感神经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利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
家庭自我牵引
在家庭中进行颈椎牵引是既方便又可行的好办法。用两条小方毛巾缝一个前后两片的牵引头套或使用枕颌布带,以吊带把牵引头套或枕颌布带悬挂在牵引架上,注意在牵引头套或者枕颌牵引带内最好垫上一层柔软的毛巾,以免刺激颌面部皮肤。牵引架可以用木制衣架或其他铁架改制而成,牵引架的上端用结实的尼龙绳连接沙袋或砖等重物,并使尼龙绳通过一个固定在高处的滑轮。一块普通砖的重量约2.5千克,可以根据不同牵引的要求,选用不同的重量。安装就绪后,就可以进行坐位牵引了。把牵引头套的前后两片分别套在下颌和枕部,使牵引力沿着颈椎椎轴方向牵拉。坐的椅子应稍向后一些,使牵引架上的绳子与垂直线成10°至30°。
除坐位牵引外,也可以在床头设牵引架,于卧位情况下做持续牵引,牵引的方向和重量大致与前面所述的相同。病人卧床持续牵引时,应当把床头用砖头或其他物品垫高10~15厘米,运用病人自身的体重做反向对抗牵引。否则,病人的身体可能被重物逐渐牵向床头的方向。
牵引治疗颈椎病不当有什么危害
一被诊断颈椎病,不少病人就会问医生:是不是要牵引?的确,牵引是保守治疗中的一项措施。但是不是所有颈椎病都适合牵引治疗。
据介绍,牵引治疗仅适用于以下情况:单纯颈椎间盘突出、不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等症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等,使用牵引疗效较明显。
而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特别是脊髓受压较明显者或颈椎不稳定者不宜采用牵引治疗,力量不当甚至会加重症状。另外,从理论上来说,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及仅有软组织炎症和骨退行性改变的颈椎病、肌肉痉挛的患者,牵引效果一般都不太明显。
颈椎病导致的一侧脖子酸痛怎么办
1.药物治疗:药物对颈椎病的治疗有着辅助对症治疗作用,可扩张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给。可选择应用镇静剂、止痛剂、维生素如B1、B12,对颈椎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运动疗法:所说的运动疗法就是通过运动进行治疗,对于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注意颈椎病急性发作期,要注意局部休息,不要增加运动,以免受到刺激。
3.牵引治疗:牵引疗法在过去治疗颈椎病时虽然有着一些效果,但是在这几年我们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4、按摩疗法: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可以通过按摩缓解症状,这可以有效缓解颈肩肌肉、韧带的紧张、痉挛,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的粘连而达到缓解颈椎病的症状的治疗目的。一般而言,推拿按摩治疗颈椎病,以每天一到两次次为宜。
颈椎病做牵引治疗有效吗
牵引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中最为常用的,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患者;既可限制颈部活动,又能使颈部肌肉充分松病弛休息,使排列紊乱或脱位的椎体间关节恢复正常。
以下是不能做颈椎牵引的颈椎病:
1.诊断不明,怀疑有颈椎椎体破坏性疾病,如颈椎肿瘤、颈椎结核或颈椎有化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用牵引治疗,如果盲目牵引会引起颈椎骨折,甚至死亡。
2.中央型颈椎椎间盘突出伴双上肢或双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患者。脊髓型颈椎病及严重的颈椎管狭窄者,不能够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3.颈椎椎间盘突出合并有椎体滑脱的患者。颈椎体滑脱就是指颈椎骨照片显示有颈椎移位的病情,不适合做颈椎牵引。
4.全身状况差,患严重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或经医生认定不适宜牵引治疗的患者。做颈椎牵引恐怕会有危险,所以不适合做颈椎牵引。
5.有明显骨质疏松患者,及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不适宜进行牵引治疗。伴随颈椎骨质疏松的颈椎病,牵引容易引起颈椎骨折;有高血压、心脏病的颈椎病人,做牵引恐引起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等情况,也不适合做颈椎牵引。
6.经确诊后可以进行牵引治疗,但牵引后即感症状加重,疼痛剧烈的患者。这种情况下,要立即停止进行颈椎牵引。
从上边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颈椎病用牵引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能够用牵引来进行治疗的,有的时候盲目地使用牵引治疗颈椎病,反而在不治病的同时,还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牵引不力有哪些危害
1、颈椎肌肉、韧带静力性损伤,临床表现与落枕相似;
2、神经根损伤,出现上肢麻木、疼痛;
3、椎小关节功能紊乱,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
4、椎动脉扭曲,供血减少,表现为眩晕;
5、椎动脉斑块脱落,易造成腔隙性脑栓塞;
6、枕神经损伤,表现为头痛。
颈椎病牵引为何越牵越痛 在临床也发现有些患者确实并非不适合牵引,而是牵引方法和时间没掌握好,以至越牵越痛。这类情况多由于患者的牵引重量过度、牵引时间过长而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于是出现颈痛加剧;或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造成椎小关节功能紊乱,于是出现颈部活动受限;而若导致椎动脉扭曲,使该处供血减少,则易出现眩晕症状。您感到头晕,或与此有关。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牵引并非是万能的,更加不是治疗颈椎病的唯一方法。颈椎康复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疗手段很多,有推拿、针灸、理疗、功能锻炼等等,不同病因引起的颈椎病其治疗方法也是有所差别的。因此,患有颈椎病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并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颈椎病怎么治才好呢
1.保守治疗
(1)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适用于除脊髓型以外所有类型的颈椎病患者(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一般情况下,症状较轻的颈椎病患者可在家中进行牵引。
(2)按摩推拿治疗:按摩推拿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应用普遍、效果较好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对颈椎病患者的颈、背、肩、臂等部位及各部位上的穴位进行按摩,以起到舒筋活络、消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和松解局部硬结的作用。
(3)物理治疗:物理因子的作用可深达颈椎病变的各个部位,起到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部供血量、放松痉挛的肌肉、消除炎性水肿和病变对神经根不良刺激的作用。常用的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短波透热疗法、微波疗法、中药电熨疗法、干扰电疗法、中频调制电流疗法及超声波疗法等。
(4)运动治疗:运动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症状得到缓解后,需要提高和巩固疗效的颈椎病患者。
2. 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主要适合脊髓型、病情较重或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使用。
当症状还不是太严重的时候,最好是采用保守治疗,比如按摩、牵引、电熨等办法来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在低头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要注意活动活动脖子,缓解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上述办法都不能缓解,这时候才进行手术治疗。
颈椎病如何治
一、运动疗法
生命在于运动,患上了颈椎病的患者更加要重视活动身体,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缓解病情,辅助进行治疗。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二、牵引治疗
对于颈椎病这种类型的治疗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牵引治疗,想必大家对这一方法应该都是有听说过的吧。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 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三、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人们患得了颈椎病还可以通过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中医方法有很多,手法按摩推拿是很常应用的一种。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希望我们上面文章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颈椎病如何治这个问题,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们有效的缓慢颈椎病的症状,争取早日恢复身体的健康。颈椎病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患者们要坚持长期的诊治才会达到理想的康复疗效,最后祝患者们早日远离颈椎病的困扰。
颈椎肩膀疼痛的治疗方法
1.牵引治疗
“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2.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患上了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能好吗
脊髓型颈椎病最好的治疗方法如下: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类型,较为常见,主要压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出现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需要及时治疗。
1、物理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物理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常用的方法有:超声疗法、电脑中频疗法激能电疗法、半导体激光疗法、微波治疗机、电脑多功能熏蒸机、纳米波治疗机、脑生理治疗仪等。
2、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中受压的脊髓是一个有生命的组织器官,受压的时间越长,脊髓内部发生的损伤也就越重,完全恢复的难度就越大;现代医学采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仅仅限于解除对脊髓的压迫,从而恢复脊髓的血液供应,但受压的脊髓是否能够恢复,完全取决于脊髓受损的程度以及其自身的恢复能力,而现代医学对于神经自身的恢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3、穴位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穴位注射治疗可以很快缓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适症状,常用当归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穴位是足三里、阳陵泉、合谷、屈池、内外关等,每穴注射2ml。
4、颈椎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行坐位颈椎牵引,颈椎生理弧度后凸或老年体弱者,应行仰卧位、颈椎轻度屈曲牵引治疗。症状较轻患者采用间断牵引,每日l-3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严重患者可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定制合适的牵引重量,多以5-10千克为宜。
并非所有颈椎病都适合做牵引
牵引法:用外力治疗颈椎病
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根据部位分为颈椎牵引和腰椎牵引。对于颈椎病患者进行牵引,通常采用坐位牵引,但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时可用卧式牵引。牵引效果主要由牵引的角度、时间和重量等因素决定。
(1)角度:如主要作用于下颈段,牵引角度应稍前倾,可在15-30°之间,如主要作用于上颈段或环枢关节,则前倾角度应更小或垂直牵引,同时注意结合患者舒适来调整角度。
(2)重量:间歇牵引的重量可以其自身体重的10%-20%确定,持续牵引则应适当减轻。以初始重量较轻,以后逐渐增加为好。
(3)时间:牵引时间以连续牵引20分钟,间歇牵引则20-30分钟为宜,每天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
(4)方式 多数用连续牵引,也可用间歇牵引或两者相结合。
严重骨质疏松等患者不适合做牵引治疗
那么,哪些患者不适合做牵引治疗呢?
1、颈椎病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2、颈椎严重退行性改变,骨桥形成的患者。
3、颈椎管骨性狭窄超过1/2的患者。
4、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狭窄患者。
5、年龄低于18岁。
6、颈椎骨折和椎体滑脱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