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胸肌太宽中缝怎么练 钢索单臂夹胸

胸肌太宽中缝怎么练 钢索单臂夹胸

1.将滑轮设置在一个较高的位置,选取一个适合你的档位,双手各持一只把手。向前站一些,伸直手臂将两个滑轮拉至你的面前,双手挨在一起。抬头挺胸,身体略微前倾,这是你的起始姿势。

2.保持左臂不动,将右臂挺直在身体一侧,肘部略微弯曲,右臂应该和身体垂直,与肩同高。将手部拉回人体中线的位置,让手臂回到起始姿势。在初始姿势稍作停留,然后换另一侧身体继续该动作。

1.同样可以在上斜或者下斜长椅上完成,或者使用杠铃或弹力带。

2.尽量保证每次下降的弧度都相同。

胸肌中缝怎么练 夹心卧推

1.坐在一张平板卧推凳的一边,手持一对哑铃。

2.仰卧躺在上面,哑铃靠拢至于你的胸部之上,手臂伸直,让你的同伴在你的两个哑铃中间加上一块杠铃片,然后夹紧杠片。

3.然后慢慢下降哑铃,尽量让哑铃在这个过程中牢牢靠在一起。

4.当哑铃触碰到你的胸部的时候,再把哑铃向上回推,到达顶端时努力去挤压胸肌,同样,保持哑铃靠在一起夹紧杠片,训练中需要保持整个过程速度缓慢。

时刻提醒你去夹紧大臂,让你充分的挤压胸肌,针对你的目标肌肉增加持续的紧张感,让你肌肉充血。

胸肌怎么练出方形

针对上胸肌进行训练

为了达到方形胸肌,需要通过在30到45度的靠椅上推胸,来建立你的上胸肌的厚度。

也可以改变握姿,将压力集中在上胸肌。

例如,用杠铃练习时,要用仰卧的方式。如果使用哑铃,要使用对握的方式。如果是钢索,请使用低位滑轮钢索交叉夹胸,运动轨迹从低到高,要把钢索拉到胸前为止。

练胸肌下沿的最好动作 低位钢索夹胸

钢索夹胸可以很方便的改变阻力的方向,但我们需要进行下胸训练时,只需将钢索移至低位,向上拉即可。

1.双脚一前一后交错站在双臂训练机中间,其中一侧放置一片杠片。将握把位置调至略低于肩膀的高度。双手掌心向前握住握把,双臂与地面平行。手肘保持微弯。

2.收紧胸肌,将双臂往身体前方推,上半身稍微往前倾。停顿一下,然后缓慢地回到起始位置。

胸肌中缝怎么练最有效 胸肌中缝太宽怎么回事

胸肌中缝太宽,甚至越练越宽成八字胸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块状胸肌不够宽,因为要有宽的胸大肌才能练出完美的胸沟。

而胸大肌的宽窄很大程度受限于先天因素,其宽度大小往往取决于先天骨骼的大小,而人的骨骼大小很大程度又是遗传决定的,此外胸大肌肌肉纤维的长短也是另一决定因素,胸大肌肌肉纤维主要是横向的,因此很多人可能即使练了胸肌中缝,还是比较宽。

厚度是胸大肌发达与否的基本标准,很薄一层的胸大肌给人印象就是很脆弱,锻炼胸大肌就是从增加其厚度开始的。不少人尤其是初级健身者,经过很长一段时间锻炼,胸围几乎没什么进展,这就导致了胸肌看起来没有“沟”的现象,所以一般最好是能先练胸肌厚度和宽度。

胸上没有肉怎么练胸肌 如何练的胸肌比较挺

想要变得更加挺拔,那么需要对上胸肌进行加强,因为上胸肌的锻炼对于塑造胸部的形态最为关键,也就是能够获得挺拔的胸部,例如上斜卧推、低位钢索十字夹胸。

胸肌下半部分怎么练 钢索夹胸

1.双脚一前一后交错站在双臂训练机中间,其中一侧放置一片杠片。将握把位置调至略低于肩膀的高度。双手掌心向前握住握把,双臂与地面平行。手肘保持微弯。

2.收紧胸肌,将双臂往身体前方推,上半身稍微往前倾。停顿一下,然后缓慢地回到起始位置。

4大胸肌中缝塑形训练技巧

一、平板哑铃飞鸟

仰卧窄凳(宽20~25厘米)上,双手持铃,小臂与大臂呈135度左右的夹角,动作过程中不要为了助力而勾起颈部使头离开凳面。

下放哑铃时注意力集中在胸缝处,靠胸肌的张力控制住哑铃缓慢下放,同时充分吸气、挺胸,幅度要完全到位。上举时要靠胸肌的收缩带动双臂向上环抱,直至哑铃相触,这样可避免肩背过分参与用力。为了使动作更加准确,可想像去抱一个大的啤酒桶。

该动作除了小臂与大臂之间保持135度的夹角外,整个臂形应撑圆,手腕略内收,形若环抱。如果仅以手臂紧张僵硬地勾住哑铃,发力就很容易以肩部为起动点,虽然看起来是在努力做飞鸟动作,其实是“貌合神离”,主要锻炼的是肩部三角肌前束,对胸肌中缝部的作用很小。

为了充分牵拉胸肌纤维,采用的重量也要适度,以8~15次/组为宜。第一组应为15次左右,然后做3组10~12次,最后一组可降至8次,一共完成5组左右。飞鸟练习有别于卧推,卧推可在多组训练后将次数降至1~3次,效果仍很好。飞鸟则需要以一定的次数来累积刺激中缝肌肉,过重的负荷既影响动作幅度、拉伸的效果,又容易对肩肘部造成伤害(6次以内职业运动员也很少采 用,而且支撑困难,有一定的危险)。

训练中有人喜欢勾住颈部,将头抬离凳面助力。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抬头必然窝肩做动作,不利于充分吸气、挺胸。窝肩发力主要是肩背部,对胸部几乎没什么锻炼作用。为了纠正 这一错误,可先降低重量,将次数定在12次左右,刻意体验一下正确的发力方式,待动作定型后再逐渐增重。

二、蝴蝶机夹胸

蝴蝶机夹胸的好处是加在胸肌上的张力恒定,不会因手臂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可采取“桥”式动作,并使双肘相触,故动作幅度可更大,安全性更好。不仅中下胸缝(平卧哑铃飞鸟的 主要刺激区域),对整个胸缝都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且可通过变换握把形式着重刺激胸缝上部。

正确的动作是:坐于凳上,手握把手,肘弯抵住档板。如觉坐的位置偏高或偏低,可调节坐凳的高度。动作幅度可通过上面两侧的半月形板的孔位调节。采用“桥”式动作,即只将上背贴 在靠板上。打开时充分吸气、挺胸,双肩竭力后展,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胸缝。通过控制,使胸部肌肉充分伸展。如对镜练,应注意观察胸肌的伸展,这样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合拢时双肘 档板应相触,并略做停顿,进行顶峰收缩1~2秒钟。这时感觉会更费力,不像哑铃相触时更省力。只能通过尽力收紧胸肌,或相距少许距离即分开(不等胳膊与身体平面呈垂直状态)来弥补张力的流失。次数为8~15次/组,逐降重量做3~5组。

为了更好地刺激上胸缝,可以变换一下握把方式:双臂如侧平举状伸直,拳眼向前,以腕部或小臂(以手臂长短定)抵住档板做夹胸动作。由于双臂可以交错,动作幅度也很大。这个动作的特点是通过充分挤压上胸部,使两侧胸肌“立”起来,这当然是我们非常想要的结果。做3~5组,每组8~15次。

三、立姿十字拉力器飞鸟

立于拉力器架中央,调节好拉索长度,手执马蹄凳做夹胸动作。这是男人必练的胸肌锻炼法。

正确的做法是,身体略前倾,打开时注意控制动作,合拢时尽力挤压胸肌,略做停顿进行顶峰收缩。有些人为了拉起更大的重量,身体前倾得厉害,以至夹胸动作变成了俯立飞鸟,使刺激胸缝的动作成了练三角肌后束。此动作的要点是使胸部肌肉较充分拉伸与尽可能挤压,采用的重量是次要的。

虽然一般要求双手相触即分开,事实上做交叉动作效果更好。

交叉有两种方式供选择,一种是一次左手在上,下次换成右手在上,这样一组内左右手位置变换均等。另一种是一组始终是左手在上,下一组一直是右手在上。由于交叉动作比双手相触 的幅度大得多,故对胸缝的挤压效果更好,刺激更大。

要注意的是,这个动作因拉索长度关系,显得很“活”,不太容易控制,所以不要做过低次数的大重量拉伸,以免肩部受伤。一般也是做3~5组,每组8~15次。

四、上斜哑铃飞鸟

针对上胸缝训练设计,分哑铃飞鸟和拉力器飞鸟两种。

哑铃上斜飞鸟应采用30度倾角的斜凳,倾角过大会使本应加在胸肌上的张力流失。下放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上胸缝位置,依靠胸肌纤维拉伸的张力控制哑铃下放,主动吸气、挺胸。上举时以胸肌收缩力带动双臂合拢。由于手臂呈半悬空状态,较难控制,故应将训练重点放在体会胸肌纤维拉伸的张力上,以8~15次完成3~5组。不要强求重量,否则肩部过分用力紧张,使整个动作变形。

拉力器上斜飞鸟只要将30度凳放在十字拉力器架中间即可,将带活扣的铁链挂在两侧脚的滑轮扣上,调整好铁链长度和凳的位置,即可进行练习。拉力器的好处是加在胸肌上的张力恒定,另外也不像哑铃上斜飞鸟因倾角而使负荷分流。第1组最好采用最大负荷的50%左右作为热身,感受和确定一下运动的路线,以免肌肉关节适应不及而受伤。一般也是做3~5组,次数为8~15次,技术要求与哑铃上斜飞鸟相同,着重感受胸肌的拉伸,以张力对抗负荷。

以上讲的是针对胸缝的飞鸟动作的技术要求,实际训练时还有两个很有特点的补充动作,一个是窄握拉力器下压,一个是大重量窄握推举。

窄握拉力器下压一般安排在飞鸟练习的结束部分或穿插于中间,采用“V”形把或绳把,重量为6~8次(1组高次数热身后),下压至底部全力抗住负荷,绷紧胸部肌肉。这时胸肌全面充血暴突,对胸缝的挤压有独到效果,胸部轮廓亦会得到强化。

窄握杠铃平卧推举的优点是重量比用哑铃和拉力器大得多,次数可降至6次左右。虽然幅度有限,但强度却大得多。两手间距为训练者2~3个拳头宽,过大对胸肌两侧刺激多,失去对胸肌中缝的锻炼意义。

在锻炼胸肌中缝的过程中穿插一些造型动作效果会更好,如蟹状夹胸造型、两臂交叉挤压等对胸肌中缝塑形训练都有良好的辅助功效。

哑铃飞鸟与绳索夹胸的区别 哑铃飞鸟与绳索夹胸怎么选

哑铃飞鸟需要更多的发力技巧,很多新手往往不能掌握好发力,起不到较好的锻炼效果。而绳索夹胸较为简单,更加易于掌控。新手选择绳索夹胸,更加容易找到胸肌的发力感。

哑铃飞鸟只需要哑铃以及哑铃凳,花费不大,占地不多,即使在家练习也是非常适合的。而绳索夹胸器械较大,费用也更贵,一般更适合于去健身房训练。

有一点锻炼基础或者能够掌握发力的训练者,可以选择哑铃飞鸟,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自己的对力量的掌控。或者结合绳索夹胸一起练习。

相关推荐

拥有迷人沟 试试这六个动作

中缝动作 第一个动作:习。在健身房要选择能够进行推的器材,坐在综合训器上,双手握住两个拉力器,然后做类型哑铃飞鸟的动作,让两个大肌往中间运动,锻炼中缝。 第二个动作:斜上俯卧撑。找个有软垫子的的凳子,双手扶住两个凳子的边缘,然后做俯卧撑习,要选择的凳子宽度适中,就是做窄距离的那种,这样锻炼中缝才有效果。进行10-12次习,4组一。 第三动作:杠铃片中推。让身体躺在椅子上,双腿弯曲站地,双手握住杠铃片,悬置在中缝上部,然后做推举下落习,记住一定要保证自己手足够有摩擦,否则

中缝怎么

一副哑铃帮你搞定中缝,哑铃有着杠铃和其他组合器械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在内部的锻炼上。内部一般难于锻炼,因为人们往往将关注点放在的厚度上,而这是杠铃和组合器械的优势所在,然而通过哑铃习,我们可以在获得杠铃训成果的同时,将身体内部的每一根纤维都打开。与杠铃相比,哑铃锻炼能使更多的肌肉群参与锻炼,对塑造型打造中缝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缝的锻炼上要把握2个动作要点,部的挤压和部的充分拉伸。而哑铃锻炼中缝能很好的诠释这2点。哑铃部的动作有哑铃卧推和哑铃飞鸟。 1、哑铃卧

块状肌肉锻炼中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一、上发达度不够,与中下存在明显落差. 1.斜板杠,哑铃卧推.为什么有人习了很长时间效果不明显呢?说明动作需要改进.第一.要注重动作要领.改掉做桥式推举的习惯.否则成了近似平板卧推. 习的部位游离到了中.下部.第二.如果全程动作效果不好,可考虑半程动作,同时注意力集中在上部,适当加大重量.请同伴保护或助力.第三.如果用杠铃做效果不好,可以哑铃为主. 有个小技巧:下降哑铃时不走直线,可微卷手腕,使路线略呈”C”形,这样可在切线方向产生一个分量,加在上横截面上.要点是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上横截面上

的自我矫正方法

1.双手互推。屈肘,两手掌相抵在前正中部,随即吸气,用力互推并维持一段时间(5~8秒钟),然后呼气,还原放松。重复10~15次,共习3组。 2.双手推膝。坐姿,两臂体前交叉,按在异侧腿的膝部。随即吸气,双手向外推膝,而两大腿内收用力保持膝不动,要持续对抗一段时间(5~8秒钟)。然后呼气,还原放松。重复10~15次,共习3组。 3.双手提重物。双手掌在住并提起重物(如书本、杠铃片、砖等),稍停5~8秒钟后再把重物放下。用力提时吸气,还原放松时呼气,重复10~15次,共习3组。 4.叉腰含

中缝怎么最有效 中缝什么时候开始

整体具有一定规模。 中缝中间的沟是要等整体出一定规模之后再开始使用动作强化的,一般是先外侧,然后再是内侧和上,先把整个大,再强化中缝,需要一步一步来,不然都没起来想要中缝那是没有效果的。

善用器械打造完美轮廓

一、两个增厚的主打动作 1、斜板杠,哑铃卧推。为什么有人习了很长时间效果不明显呢?说明动作需要改进。第一。要注重动作要领。改掉做桥式推举的习惯。否则成了近似平板卧推。习的部位游离到了中。下部。第二。如果全程动作效果不好,可考虑半程动作,同时注意力集中在上部,适当加大重量。请同伴保护或助力。第三。如果用杠铃做效果不好,可以哑铃为主。有个小技巧:下降哑铃时不走直线,可微卷手腕,使路线略呈:C:形,这样可在切线方向产生一个分量,加在上横截面上。要点是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上横截面上。并想像筋脉暴起。充

中缝怎么最有效 中缝锻炼注意事项

1、想要中缝,要等大肌有一定规模后再开始。 2、为使缝深陷,必须让接近沟处的肌肉立起,锻炼的关键在于充分挤压两侧大肌,使两侧在每次动作中充分地接近并隆起。 3、锻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以保证对中缝的刺激。 4、得时候要把注意放在中缝上,感受的收缩与舒张。 5、中缝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见效,不可了一段时间没有效果就放弃。

中缝怎么锻炼

平卧哑铃飞鸟:仰卧窄凳(宽20~25厘米)上,双手持铃,小臂与大臂呈135度左右的角,动作过程中不要为了助力而勾起颈部使头离开凳面。 下放哑铃时注意力集中在缝处,靠的张力控制住哑铃缓慢下放,同时充分吸气、挺,幅度要完全到位。上举时要靠的收缩带动双臂向上环抱,直至哑铃相触,这样可避免肩背过分参与用力。该动作除了小臂与大臂之间保持135度的角外,整个臂形应撑圆,手腕略内收,形若环抱。 注意部的用力感觉。保持对哑铃的控制,动作保持平稳。习时负重不要过大。 蝶机:调整座位高度,使把手与你的

怎么中缝

1、下沿怎么 完美的能够展示男人的魅力,所以当出现下沿的时候,可以采用仰卧飞鸟来锻炼到的外侧,从而让的下沿线条有所收紧。也可以通过举杠铃的办法来修复完美的线条,一般来说,是会随着锻炼的力度而呈现不同的效果,所以想要拥有完美的线条,比如每天要持之以恒的锻炼,但是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怎么最快 锻炼的办法是非常多的。我们最常见的是举杠铃,这种方法是最简单而且见效最快的。每天可以根据自己的力度选择不同重量的杠铃,坚持锻炼,相信就会达到理性中的

一次多长时间 中缝怎么

动作过程 起始姿势和普通的俯卧撑一样: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核心收紧稳定身体。 采用窄距大臂贴近身体。伸肩屈肘下落身体,直到部接近地面,然后三头同时发力撑起身体。到达顶端时努力去挤压。 优点 和卧推一样。很多人常常采用宽握距来进行俯卧撑,认为可以锻炼到更多,其实并不是这样。 由于宽握时双手的距离是固定的,会限制肩内收幅度,当你推起身体时你会发现很难挤压在一起。 选择窄距,手肘贴近身体进行俯卧撑,增加肩内收的幅度,在动作的顶端充分挤压,让你的部内侧更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