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15款药膳保健方
胃溃疡的15款药膳保健方
1、桃仁猪肚粥
原料和制法: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熟猪肚片、大米各50g,料适量。将肚片切细;取二倍水煎取汁,加猪肚、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益气活血,化淤止痛。
2、佛手扁苡粥
原料和制法:佛手10g,白扁豆、苡米、山药各30g,猪肚汤及食盐适量。将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纳入扁豆、苡米、山药及猪肚汤,煮为稀粥,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泻热和胃,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便秘等。
3、鸡蛋三七炖
原料和制法:鸡蛋一个,蜂蜜30ml,三七粉3g,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
功效:可舒肝理气,和胃健脾,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伴恶心、嗳气等。
4、仙人掌炒牛肉
原料和制法:仙人掌50g,嫩牛肉100g,调料适量。将仙人掌去皮刺,洗净,切细;牛肉洗净,切片,置热油锅中炒熟后,调味服食。功效:可活血化淤,行气止痛,适用于痛处固定,或痛如针刺等病症。
5、玉石梅楂饮
玉竹、石斛、生山楂、白芍各6克,乌梅、甘草各3克。水煎,代茶饮。阴虚型胃痛者可经常饮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者亦可饮用。
6、胡椒砂仁炖猪肚
猪肚1只,洗净,置沙锅中,加水适量;加入胡椒、砂仁、干姜各6克,陈皮、肉桂各3克,葱、酱油、食盐适量。以文火炖烂,酌量食用。适用于胃寒或虚寒型胃痛。
7、包心菜粥
原料与制作:包心菜500g,粳米50g。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人米煮粥。
用法与功效:日服2次,温热服。能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拘急疼痛,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8、自及粥
原料与制作:白及粉15g,糯米100g,大枣5个,蜂蜜25g。用糯米、大枣、蜂蜜加水煮至粥将熟时,将白及粉人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汤稠粘时即可。
用法与功效:每日2次,温热食,10天为一疗程。能补肺止血,养胃生肌。适用于肺、胃出血病,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肾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
9、土豆粥
原料与制作:新鲜土豆(马铃薯)250g(不去皮),蜂蜜适量。将土豆切碎,用水煮至土豆成粥,加蜂蜜调匀即可。
用法与功效:每日清晨空腹时食用,连服半月。能缓急止痛。适用于胃溃疡患者胃脘隐痛不适者。
10、姜韭牛奶汤
原料与制作:韭菜250g,生姜25g,牛奶250g(或奶粉2匙加水溶化)。将韭菜、生姜切碎,捣烂,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倾人锅内,再加入牛奶,加热煮沸即成。 用法与功效:每日早晚趁热顿服。能胃健脾。适用于胃寒型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脘痛、呕吐等。
11、陈草蜜膏
原料与制作:陈皮、甘草各100g,蜂蜜适量。将陈皮、甘草洗净,加水适量浸泡透发,再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蜂蜜1次,共煎取3次;然后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成膏时,加蜂蜜1倍再煎,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用法与功效:每日2次,每次l匙。能补中益气,行气健脾。适用于溃疡病。
12、饴糖(麦芽糖)
原料与制作:饴糖20g,以开水化开。
用法与功效:每日3次,饭前服。能补中益气,健脾胃,止疼痛。此饮状如胶蜜,有保护粘膜作用,故能缓解胃痛。
13、红茶蜂蜜饮
原料与制作:红茶5g,蜂蜜、红糖各适量。将红茶放人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lO分钟,再调入蜂蜜与红糖,趁热饮服。
用法与功效:每日3剂,饭前服。能温中健胃,助消化,适用于溃疡病。
14、旱莲草红枣汤
原料与制作:鲜旱莲草50g,红枣3枚。将旱莲草与红枣加清水2碗煎至1碗。
用法与功效:每日2次,去渣温服。能补肝肾,滋阴血,止血。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失血性贫血等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15、暖胃鸡
公鸡1只,去皮及内脏,洗净,剁成块,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生姜6克,砂仁、丁香、良姜、肉桂、橘皮、荜茇、川椒、大茴香各3克,葱、酱油、食盐适量,以文火炖烂,撒入胡椒面少许。酌量吃鸡肉饮汤。适用于胃痛证属虚寒或胃寒。
胃溃疡出血药膳方
1、鸡蛋炖三七
做法:鸡蛋一个,蜂蜜30克,三七粉3g,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每日1剂。
功效:三七止血抗炎;蜂蜜补中益气,健脾胃;此方可舒肝理气,和胃健脾,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伴恶心、嗳气等。
2、蒲公英和龙胆草
蒲公英与龙胆草可以煎服,也可做汤炖服,但是味道会苦,尤其是蒲公英的味道苦中带涩,需趁热服用。龙胆草,是治疗胃溃疡的良药。
3、佛手扁薏粥
做法:佛手10g,白扁豆、薏米、山药各30g,猪肚汤及食盐适量。将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纳入扁豆、薏米、山药及猪肚汤,煮为稀粥,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佛手芳香理气,健胃止呕;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胸闷腹胀;薏米、山药健脾益胃;猪肚汤补虚损、健脾胃;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乌鸡蛋的功效与作用 美容护肤
乌鸡蛋的药膳保健作用极佳,女性食之能够使皮肤更富有弹性、柔滑、细腻和美白。
l药膳保健调理法
(一)三因制宜,辨证施膳
中医学在制定亚健康干预方案时,强调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而给予不同的配膳,使之药食均得其宜。
在应用药膳调理亚健康状态时,应根据食用者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体质特点和病症差异而因人施膳。如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原则,寒证施予面粉、葱、蒜、羊、牛、陈皮、干姜、砂仁、胡椒等温性食材;热证施予小米、绿豆、白菜、西瓜、甲鱼、菊花、蒲公英等寒性食材进行配膳。体胖之人多痰湿,宜清淡化痰,忌肥甘滋腻;体瘦之人多阴亏津少,应滋阴生津,不宜辛温燥热之品。
基于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因此在应用药膳调理时,应当把握季节气候变化的特点,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药膳配伍和方法。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差异的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在进行药膳调理时,应充分考虑其特点而采取因地施膳的原则,例如东南之地潮湿炎热,配制药膳时,宜多选用清化之食材和药材,而西北之地干燥气寒,药膳配制中,宜多选用辛润之食材和药材。
(二)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药膳极为重视贯彻防病于未然的基本观点,强调防病养生的重要性。中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正气不足是亚健康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亚健康调理的着眼点,因此,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药膳多以调补正气为主。为了规避药物对人体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中医养生保健强调“药补不如食补”。根据《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论述,应用药膳可以实现补益气血,调养脏腑的目的,发挥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时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三)注重食性
食性,即食物的性能,是指食物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所发挥的作用。中医认为,食物与药物一样,也具有气(性)、味、升降浮沉、补泻作用。
食物的“气”或“性”,主要是指寒、热、温、凉,一般将微寒归凉,大温归热,性温和者称平性,归纳起来为温热性、寒凉性及平性3类。温热性食物有狗肉、羊肉、牛肉、鳝鱼、雀肉、虾、黄豆、刀豆、红糖、葱等,具有祛寒、助阳、生热、温中及通络之功效,可用于寒证、阴证;寒凉性食物有猪肉、鳖肉、牡蛎肉、鸭肉、兔肉、菠菜、白菜、芹菜、黄瓜、苦瓜、梨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生津等功效,可用于热证及阳证;平性食物在日常饮食中居多,具有健脾、开胃、平补阴阳、气血的功效。
(四)调和五味
中医在结合食物的具体口感味觉和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基础上,将其概括为五味,即酸(涩)、苦、甘、辛、咸(淡)。酸味食物能收敛、固涩、生津;苦味食物能清热、泻实、燥湿;甘味食物能补、能和、能缓;辛味食物能行气、发散、止痛;咸味食物能软坚散结、滋润潜降;淡味食物能淡渗利湿。药膳极重视五味调和得当,不能偏嗜。饮食五味如有太过或不及,必然会造成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而产生疾病。
此外,从性味与功效的一致性角度,在药膳制作过程中,应保持原料本身具有的鲜美味道,不宜使用太多调味品,以免改变或降低原有的鲜味,在药膳配制中,应以食材和药材的原汁、原味为主,适当地佐以辅料,使其既有保健效用,又有诱人食欲的色、香、味、形,从而使药膳的调理功效得以充分发挥。
巨大胃溃疡癌变时会有什么症状
呈现呕血及黑便: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粪便持续呈黑色,或呈现柏油样粪便,做粪便潜血实验成果持续呈阳性,而且发生严峻贫血,这些景象均标明,胃溃疡也许正在恶变为癌。
进行性消瘦:病人如在短期内呈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消瘦,则癌变的也许性极大。腹部呈现包块胃溃疡病人通常不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病人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压之痛苦。
服用抗溃疡药物无效:胃溃疡尽管易重复发生,但服用抗溃疡药物后表现通常可以减轻。如果病人按惯例服用抗溃疡药物医治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就应怀疑为癌变前兆。
治疗胃溃疡的食疗药膳方法
一、佛手扁薏粥
做法:佛手10g,白扁豆、薏米、山药各30g,猪肚汤及食盐适量。将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纳入扁豆、薏米、山药及猪肚汤,煮为稀粥,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佛手芳香理气,健胃止呕;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胸闷腹胀;薏米、山药健脾益胃;猪肚汤补虚损、健脾胃;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二、鸡蛋炖三七
做法:鸡蛋一个,蜂蜜30克,三七粉3g,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每日1剂。
功效:三七止血抗炎;蜂蜜补中益气,健脾胃;此方可舒肝理气,和胃健脾,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伴恶心、嗳气等。
三、蒲公英和龙胆草
蒲公英与龙胆草可以煎服,也可做汤炖服,但是味道会苦,尤其是蒲公英的味道苦中带涩,需趁热服用。龙胆草,是治疗胃溃疡的良药。
温馨提示:胃溃疡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可饮茶,否则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胃溃疡应该如何护理
胃溃疡如发生癌变,预后不良。
胃溃疡的严重性:胃溃疡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恶变为癌。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提高警惕。
1.疼痛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疼痛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在饭后1~2小时内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规律性,变为不定时发作,或成为持续性隐痛,或疼痛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则应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2.用抗溃疡药物无效虽说胃溃疡易反复发作,但平时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就应该怀疑是癌变的先兆。
3.进行性消瘦病人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消瘦,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4.出现呕血和黑便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
5.腹部出现包块胃溃疡患者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压之疼痛。
胃溃疡的几大药膳
胃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病,当人患了胃溃疡以后,会总是出现胃痛的症状,这就会对生活构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患者应当及时治疗。在临床上,胃溃疡的治疗方法比较多,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某些药膳来治。
桃仁猪肚粥
原料和制法: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熟猪肚片、大米各50g,料适量。将肚片切细;取二倍水煎取汁,加猪肚、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益气活血,化淤止痛。
佛手扁苡粥
原料和制法:佛手10g,白扁豆、苡米、山药各30g,猪肚汤及食盐适量。将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纳入扁豆、苡米、山药及猪肚汤,煮为稀粥,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泻热和胃,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便秘等。
鸡蛋三七炖
原料和制法:鸡蛋一个,蜂蜜30ml,三七粉3g,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
功效:可舒肝理气,和胃健脾,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伴恶心、嗳气等。
仙人掌炒牛肉
原料和制法:仙人掌50g,嫩牛肉100g,调料适量。将仙人掌去皮刺,洗净,切细;牛肉洗净,切片,置热油锅中炒熟后,调味服食。功效:可活血化淤,行气止痛,适用于痛处固定,或痛如针刺等病症。
胃溃疡可能会转化成胃癌
胃溃疡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恶变为癌,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
疼痛的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疾病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在饭后1~2小时内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上述的规律性,变为不定时发作,或者成为持续性隐痛,或者疼痛的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则应当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服用抗溃疡药物无效胃溃疡虽然易反复发作,但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病人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就应怀疑为癌变先兆。
进行性消瘦病人如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消瘦,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出现呕血及黑便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大便持续呈黑色,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做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
腹部出现包块胃溃疡患者一般不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压之疼痛。
胃溃疡变癌的症状 溃疡反复发作胃药无效
胃溃疡易反复发作,但平时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就应该怀疑是恶变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