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的计划内疫苗
新增的计划内疫苗
从2008年起,我国正式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免费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接种甲肝等疫苗。现今卫生部发布公告,在已有的全国范围内计划免疫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六种疫苗的基础上,再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麻腮风疫苗等4种疫苗也纳入国家计划免疫规划,对全国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什么是计划外疫苗
计划外疫苗是自费疫苗,是指除了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计划外疫苗。计划外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
一般计划外疫苗有水痘疫苗、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计划外疫苗是在计划内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控制其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计划外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有些是属于地方或局部流行的(如出血热等);有的虽然流行普遍,传染性也强,但属于自限性疾病,可自行痊愈,转归良好(如风疹、水痘);有的对健康宝宝并无大碍,只对体弱多病的宝宝造成威胁,如流感、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还有的传染病与人为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狂犬病虽然病死率极高,但只要不养狗和猫就不易被感染。
计划外疫苗有哪些
1、水痘疫苗
接种作用:水痘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在幼儿园中,如果一人得病,可能将整个幼儿园的宝宝传染。这种病可引起发烧及皮肤长水泡、脓泡,还可能造成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或是并发细菌感染。如果在1岁半以前感染水痘,还可能终生隐藏反复发作带状疱疹(俗称皮蛇)的危机。当宝宝上幼儿园前,要完成接种,有些幼儿园在入园时会询问,只有接种过水痘疫苗才接收入园。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方法,在接种1次后,体内血清抗体的转阳率可达98.6%并可维持2年。
2、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接种作用:b型嗜血流感杆菌感染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B是寄生于上呼吸道的一种常见细菌,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若5岁前的孩童受到感染,常造成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等致命性反应。欧美各国多已将嗜血流感杆菌疫苗列入常..
男士打了新冠疫苗多久可以要孩子
不影响备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基于对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备孕期男女双方都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而且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也有提到,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男性或女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推迟怀孕计划。
新冠疫苗两年内不能要孩子么
一般不需要两年。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或男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所以如果是有备孕计划的女性男性,也是可以打新冠疫苗的,但是如果有些人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推迟几个月再打。
什么体质的人不能打新冠疫苗 打新冠疫苗多久可以怀孕
打新冠疫苗不影响怀孕,可以进行同房和备孕。
新冠疫苗是灭活病毒,接种新冠疫苗是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重庆市疾控中心疫苗管理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徐佳薇说:如果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新冠疫苗,也不要恐慌;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各有哪些
一类疫苗(计划内):卡介苗1剂,乙肝疫苗3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4剂(有时还有会强化免疫,也是免费的)、百白破三联疫苗4剂,白破二联疫苗1剂,麻风二联疫苗1剂,麻腮风三联疫苗1剂(山东省2剂),A群流脑多糖疫苗2剂,A+C群流脑多糖疫苗2剂,减毒甲肝疫苗1剂。这是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有的地区还会多一点,比如青岛有1剂免费的水痘,北京好象HIB疫苗是免费的。
二类疫苗(计划外):除了一类疫苗之外,其他的疫苗都是二类疫苗,常用的有灭活脊灰疫苗(替代脊灰减毒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Hib疫苗、23价肺炎疫苗、7价肺炎疫苗,百白破 -HIB-灭活脊灰五联疫苗、A+C群流脑结合疫苗(替代A群流脑)、四价流脑疫苗(替代A+C群多糖流脑)、甲乙肝联合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替代甲肝减毒疫苗)、狂犬疫苗等等...
计划外疫苗有哪些
计划外疫苗一般有水痘疫苗、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1、水痘疫苗
接种作用:水痘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在幼儿园中,如果一人得病,可能将整个幼儿园的宝宝传染。这种病可引起发烧及皮肤长水泡、脓泡,还可能造成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或是并发细菌感染。如果在1岁半以前感染水痘,还可能终生隐藏反复发作带状疱疹(俗称皮蛇)的危机。当宝宝上幼儿园前,要完成接种,有些幼儿园在入园时会询问,只有接种过水痘疫苗才接收入园。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方法,在接种1次后,体内血清抗体的转阳率可达98.6%并可维持2年。
2、HIB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接种作用:b型嗜血流感杆菌感染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B是寄生于上呼吸道的一种常见细菌,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若5岁前的孩童受到感染,常造成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等致命性反应。欧美各国多已将嗜血流感杆菌疫苗列入常规注射。建议只要家庭经济条件许可,家长应选择给孩子接种该疫苗,接种年龄应在2个月以上,一般小于6个月初种3针,间隔1-2个月,1岁半时再加强一针,大于6个月至1岁的孩子初种仅需2针,间隔1-2个月,1岁半加强免疫一次。1-5岁儿童只需注射一次。
3、轮状病毒疫苗
接种作用:小儿秋季腹泻,又称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宝宝秋天发生的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引起。这种疫苗主要是预防宝宝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腹泻,保护率在60%-70%左右,不能完全避免宝宝得病,但减轻宝宝腹泻症状的效果比较明显。建议想让宝宝接种该疫苗的妈妈,在宝宝满6个月即可进行接种,因为此病最容易侵犯 6个月-2岁的宝宝。
4、流感疫苗
接种作用:6-35个月是宝宝自身免疫功能正在发育和成熟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于大龄宝宝更弱,在遇到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容易感染流感。宝宝感染流感之后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应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一般来说, 6个月-3岁的婴幼儿需要注射儿童剂量,第一次注射一针,间隔4周后再接种第二针。
5、甲肝疫苗
甲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甲肝病毒通过病人粪便污染食物和水造成传播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等特点。发病主要以春、秋两季为主。预防甲型肝炎除了要注重个人卫生外,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甲肝疫苗。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均应接种。
6、23价肺炎球菌疫苗
接种作用:肺炎球菌可引发多种疾病,如脑膜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病死率高。肺炎球菌有90多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就是选取了23种最容易致病的病菌,分别提纯其抗原性强的多糖,按比例混合制成疫苗,起到抗肺炎的作用,能覆盖85%-90%的肺炎球菌侵袭。
7、出血热疫苗
接种作用:适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易感人群,按0、14天程序接种,半年加强一针。
出血热病症简介: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是发热,包括头痛、腰痛等,除此之外,可能出现面颈、胸部潮红。该病可导致肾脏损害以及侵犯全身多器官组织,而且暂时没有特效药治疗,重点在于灾区预防。
8、狂犬病疫苗
接种作用:世界上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所以,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宝宝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新冠疫苗打完多久可以洗澡 打新冠疫苗三年不能要孩子吗
3个月之后就可以要孩子了。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表示,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也就是说要是在未知的情况下接种疫苗之后怀孕了,那么可以不采取医学措施,尤其是终止妊娠,做好孕期检查以及随访之后,是可以考虑要孩子的。
由于相关注射数据以及注意事项尚未完善,且对于备孕期人群注射新冠疫苗的相关安全数据比较缺乏,对于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人群可以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计划内和计划外疫苗的区别
卫生部规定的计划免疫类疫苗主要是四种:即预防麻疹的麻疹疫苗,预防结核的卡介苗,预防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百白破疫苗。此外,乙肝疫苗、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风疹、腮腺炎疫苗,也被列入计划免疫管理范围。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通常也列有以上9种疫苗,人们通常把这些疫苗称之为计划内疫苗。
而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均属计划外疫苗。面对种类繁多的疫苗,家长们很想知道,哪些预防针是必须打的,哪些是自愿选择的。对此,有关部门的解释是:这些疫苗由地方卫生防疫机构根据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规律,确定针对某一重点保护人群接种,或是向公众推荐,由人们自己选择接种或不接种。只有当某一地区出现疫情或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为避免某些传染病暴发流行,才会有针对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种某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