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上火手法图解 退六腑
小儿推拿上火手法图解 退六腑
定位: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退六腑或推六腑,操作100-300次,力度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
作用: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治发热多汗,惊风,口疮,面肿,咽痛,便秘,腮腺炎等病症。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 第五步:退六腑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连线的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沿着小儿前臂的尺侧(内侧缘),自肘横纹想腕横纹推300次。
功效:可以清实火,退高热。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
1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大椎穴、阿是穴 功效: 一般常选用大椎穴、阿是穴等,对于宝宝的肺热有一定效果的,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做10分钟,做个穴位的按摩,有利于身体健康。 位置: 大椎穴位于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2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迎香穴清肺热 功效: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位置: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3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合谷穴“降温” 功效: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位置: 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4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劳宫穴 功效: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 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位置: 劳宫穴的位置在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小儿风热咳嗽推拿怎么推
小儿风热咳嗽的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治法:疏散风热,肃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揉天突,清肺经,运内八卦,分推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按弦走搓摩,拿风池,拿肩井,加清天河水,推六腑。“肺经募郄摩方。”
推拿方解:退六腑,清天河水,可发散风热,清热肃肺。“肺经募郄摩方”,由中府,孔最组成。盖因中府为肺经之募穴,又为手足太阴静脉交会穴,故具有宣肺止咳之功; “郄有空郄义,临证能救急。”孔最为手太阴之郄穴,有清热降逆,理气止咳之功,故为清肺热之要穴,二穴相伍,为治风热犯肺而致咳嗽,咽痛之良方。
小儿推拿上火手法图解 推四横纹
定位:位于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节的4条横纹。
操作:将四指并拢,用拇指指腹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处,推100-300次。
作用:退热除烦,散结消食。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胀,厌食,咳喘,发热,烦躁等病症。
宝宝上火推拿手法图解 退六腑
定位: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六腑或退六腑。
功效:清热凉血。主治咳嗽,盗汗,夜啼等。
小孩为什么会发烧 小儿推拿退烧
小儿推拿是小孩发烧时常见的一种退烧方法,主要作用是清热解表、发汗、退烧;适宜100天-6岁儿童;6-12岁儿童发育逐渐完善,进行小儿推拿作用不大,具体做法如下:
1、开天门50次左右;从天门到眉心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坎宫50次左右,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
2、运太阳50次左右,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3、清肺经50次左右,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4、清天河水50次左右,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
5、退六腑50次左右,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
小贴士:开始推每个穴位之前,需要先用生姜先在推拿的部位擦一下,然后再进行推拿,这样效果会更好。
小儿推拿能治支气管肺炎吗
小儿推拿能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气管不好老咳嗽,食物只是辅助治疗最主要是用药物治疗,你家孩子也不排除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建议到医院,做个系统的检查,同时化验过敏原,然后进行对症治疗,食物可以吃些白萝卜,木耳,养阴润肺的食物。推拿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