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搓一搓强肾健体

搓一搓强肾健体

1、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肾虚的人往往伴随腰背酸痛,所以补肾可以按摩腰眼。腰眼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腰眼能缓解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症状。

按摩要领:用手掌大鱼际着力,按揉腰眼2~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等。还可以按住腰部,上下摩擦,早晚各做一次,直到发热为止。

2、搓脚心

人的脚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它的反射区很多,夜间用热水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眠的作用。除此之外,平时搓脚心还有补脑益肾、活血通络的疗效。

按摩要领:用左手握住左脚背的前部,右手沿着脚心上下进行搓动100次,用力要适中,搓至脚心发热为止。再换另一侧脚。还可以泡脚后进行搓脚按摩,这样效果更好。不过搓完脚后一定要洗手哦!

艾灸的7个小技巧 技巧三

一般人体在进行艾灸的时候,时间一长就有可能会出现痒、发热、痛感等症状,这时候可以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男人健康要尽量多搓脸搓腰搓心脏

男性健康能搓出来。人体在脚心上反射区较多,常搓脚心能起到补脑益肾、益智安神、活血通络的疗效,干搓时左手握住左脚背前部,用右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以使脚心发烧;换用左手搓右脚脚心。

还可以防治健忘、失眠、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心、肝、脾、胆等脏器病症。搓脚有干搓和湿搓两种。

搓面部

在疲劳时搓一搓脸,不仅面部舒服,而且眼睛明亮,感觉神清气爽。搓脸的好处不仅仅舒展面神经和表情肌,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面神经炎、视力减退、预防感冒。搓脸时的轻重以自己的感觉而定,但宜稍重一些;搓脸时的速度以每秒一次为宜。每日搓脸3~5次为宜,每次不少于5分钟,直到脸上有热烘烘的感觉为止。干性皮肤的人在搓脸时手法不要太重,速度也不要过快,以免搓伤皮肤。

搓腰眼

腰眼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按摩时,两手对搓发热,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搓外后两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处,每次5分钟左右。

搓脚心

人体在脚心上反射区较多,常搓脚心能起到补脑益肾、益智安神、活血通络的疗效,还可以防治健忘、失眠、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心、肝、脾、胆等脏器病症。搓脚有干搓和湿搓两种。干搓时左手握住左脚背前部,用右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以使脚心发热;换用左手搓右脚脚心。搓的力度以自己舒适为宜。湿搓时把脚放在温水盆中,泡至脚发红,再按干搓的方法搓。

每天搓搓身体好抵抗力强

搓前额醒神志

将两手手掌指尖相对放在前额,从中线向两边单方向推搓,每天30~50下。此法可以清醒神志,延缓“抬头纹”的出现,早上醒来后操作更好。

搓鼻翼防感冒

两手食指从眉头正中开始,顺着鼻梁推下来再搓上去,力量不要太大,操作次数以鼻翼微微发红为最好。此法可加快鼻部的血液循环,刺激穴位,预防感冒和鼻炎。

搓肚子理肠道

将手掌轻放于胃脘部,做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推摩。此法顺时针操作可以促进排便,逆时针操作可以止泻。另外睡前做一做可以安神定志,促进睡眠。搓两耳听力好

耳朵上的穴位非常多,用两手手掌轻按两耳,上下方向往返推搓,将耳廓搓红搓热,可以刺激耳部穴位,不但能聪耳醒神,还能强身健体。

搓胸胁调情绪

将两手手掌轻按于胸骨和两侧胁肋,做环转的搓摩活动,每个部位每次50下,每天可以多做几次。此法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舒缓情志,调畅情绪。

搓手足免疫强

用两手手心或手背互相对搓至搓红搓热,可以刺激手穴,强壮身体。用两手手掌分别搓擦两足底至搓热,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

搓后腰暖肾脏

将两手手掌轻按后腰,指尖朝下,做往返的摩擦,时间5~10分钟,将腰部擦热为止。此法可以暖肾强腰,每天坚持做可以预防腰酸腰痛。

强肾健身操

1.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复原。可连续做3至5次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

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这种动作可活动筋骨、畅达经脉,同时使气归于丹田,对年老、体弱、气短者有缓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至5遍。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略快,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此动作的作用与第一动作相同。

3.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至5次。然后,两脚向前摆动10余次,可根据个人体力,酌情增减。做动作时全身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动作可活动腰膝,益肾强腰,常练此动作,腰、膝得以锻炼,对肾有益。

4.端坐,松开腰带,宽衣,将双手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此法可温肾健腰,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感觉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强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5.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默念“吹”但不发出声音。如此,可连续做10余遍。

常练上述功法,有补肾、固精、壮腰膝、通经络的作用。

​抗衰秘籍 搓搓更健康

经常搓以下的8个部位,可防衰老,随时随地你都可以使用你的抗衰秘笈。

搓手:双手先对搓手背50下,然后再对搓手掌50下。经常搓手可以促进大脑和全身的兴奋枢纽,增加双手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抗寒性,还可以延缓双手的衰老。

搓额:左右轮流上下搓额头50下,经常搓额可以清醒大脑,还 可以延缓皱纹的产生。

搓鼻:用双手食指搓鼻梁的两侧。经常搓鼻可以使鼻腔畅通,并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

搓耳:用手掌来回搓耳朵50下,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促进全身的健康,并可以增强听力。

搓肋:先左手后右手在两肋中间“胸腺”穴位轮流各搓50下,经常搓胸能起到安抚心脏的作用。

搓腹:先左手后右手地轮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进消化、防止积食和便秘。

搓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

搓足: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脏”,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激化和增强内分泌系统机能,加强人体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并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做上述“八搓”时,搓手、额和耳时的手法不要很重,而在搓鼻、肋、腹、腰和足时,手法可重些。

搓搓脚趾增强记忆力

中医里的种种对应关系常常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比如人的脚上就分布着可以影响全身的穴位。其中,与大脑、小脑、脑干、鼻、舌、口腔、颈部动脉、淋巴腺等器官(组织)有关的都集中在脚趾部位,属于阳经与阴经交汇处,如对其进行正确的按摩刺激,就能达到增强记忆力的目的。

揉搓脚趾的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脚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几次不定,但每次需要2—3分钟。由于记忆、计算能力是与脑相关的,中医认为“肾主藏精,通于脑”,所以记忆、计算功能就由肾所主,而小趾是足少阴肾经起始部位,故而揉搓小趾有助于增强记忆和计算能力。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及其外侧,只要在睡觉前或休息时揉5分钟就行了。

揉脚前最好把脚先用温水洗干净,一是讲究个人卫生,二是温水能促进血液循环,效果会更好。

男人强肾健体别做6件事

“伤肾”行为之一:只重补肾,忽视肾脏健康

补肾是许多人崇尚的养生理念,不少人以为,补肾就是补肾脏。“这是一个误区”,专家说,中医学所指的“肾”,是一个功能学概念,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功能和泌尿系统功能的综合功能。

而现代医学所指的“肾”,是指实实在在的肾脏。肾脏担负着清除体内毒素、废物及过多的水分的重任。此外,它还协助机体控制血压、调节电解质浓度、产生红细胞等。一旦肾功能受损,大多数是不可逆的。

所以,只重补肾而忽视肾脏健康是危险的。与其经常补肾,不如好好保护肾脏。

“伤肾”行为之二:大鱼大肉,蛋白太多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重视蛋白质的摄取是应该的,但这不代表“高蛋白食物吃得越多越好”。健康人群通过均衡饮食,就足以补充每日所需的蛋白质。但现在很多职场人士经常应酬,大鱼大肉,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超标。

专家提醒,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使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已有肾功能损伤的人群,蛋白质的摄入更要严格控制,一定要咨询肾脏科医生,并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食谱。

此外,提醒大家一句:蛋白质并不仅限于鸡蛋、牛奶,各种肉类、海鲜以及豆类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当你热衷于食用高蛋白食物,又或盲目补充高蛋白营养品时,当心,别累坏了肾脏。

“伤肾”行为之三:天天老火汤,嘌呤多多

广东人“无汤不欢”,吃饭时多爱喝碗老火靓汤。老火靓汤一般都加入不少肉类,且煲上两三个小时。长时间熬制,大量的嘌呤会溶解到肉汤中。经常喝嘌呤过高的老火汤,会造成尿酸在血液中堆积,尿酸含量升高,既容易导致痛风,也会损害肾脏。

另一种“伤肾”的饮食习惯是大量海鲜啤酒,因海鲜中富含的一些成分在啤酒作用下,会大大提高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诱发痛风以及痛风性肾病。

“伤肾”行为之四:经常憋尿,喝水不足

不少人因为工作太忙常常憋尿,殊不知,憋尿过久容易导致膀胱压力升高、膀胱压力反射紊乱和逼尿肌功能下降,或者影响输尿管-膀胱抗反流机制,导致尿液反流,容易并发肾盂肾炎、肾功能损害。因此,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忘了按时如厕。

另外,工作忙起来,很多人也顾不上喝水。喝水不足,尿量自然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和长时间喝水不足密切相关。专家强调,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每天至少保证8大杯开水(注意:不要以饮料代替)。多喝水可以冲淡尿液,让尿液快速排出,有助预防结石。

“伤肾”行为之五:饮食偏咸,水分不易排出

我们饮食中的盐分95%是由肾脏代谢的,吃得过咸,肾脏的负担自然加重。

再加上盐中的钠会令人体的水分不易排出,又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肾脏功能的减退。同时,饮食过咸会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建议每天摄盐量控制在6克以内。

“伤肾”行为之六:滥用药物,毒翻肾脏

相关推荐

怎样快速补

男人补的方法一:膈俞穴唤醒性感觉 膈俞穴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左右各有一个。可以用指压的方式促使血液流通,也可以用手指按摩膈俞穴,能帮助身体感觉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男人补的方法二:商阳穴健体补益 商阳穴位于食指靠拇指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对身体有强壮补益的作用。强壮的身体也是拥有高质量性爱的条件之一呦。 男人补的方法三:承扶穴增加性感受力 承扶穴位于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这里是性感带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

如何降血压最快不吃药 按摩指甲根部

用右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夹住左手的大拇指的指甲根部,轻轻地转动揉。然后从指甲的边缘朝指根方向慢慢地揉下去。揉时不要用力过度,如果每日能早、午、晚3次这样揉 ,长期坚持下去有利于扩张血管、血压下降。

延缓衰老的中医疗法

在中医看来,脚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的起点。按摩涌泉穴,有滋阴补、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经常脚心,能活跃经内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有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常按摩脚心,还能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在中药上,勤泡脚,多吃水果有很多好处。益健脾、强筋健骨。药用性特别强。三种脚的方法:干:用左手握住左脚背的前部,用右手沿着脚心上下进行动100次,用力要适中,至脚心发热为止。然后,右手对右脚做同样动作。湿:把双脚浸泡在温度适中的水盆中,浸泡至双脚发红,然后擦干再按“干”的方法脚。

脚心怎么 脚心能退烧吗

脚心退烧对小儿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成人无明显效果。 小儿的皮肤和穴位都比较敏感,通过脚心刺激其足部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物理降温作用,同时还要配合小腿、手臂、手掌、背部等部位一起按摩,促使小儿出汗以达到退热的目的;而成人的皮肤和穴位都不那么敏感,且发病原因复杂,很难单纯通过脚心来达到出汗降温的目的,一般需要通过冷敷、服药等方式来退热。

强力摆脱黑头的绝招

一、 计策要诀:在鼻子部位用卸妆油或BABY油耐心地,利用以油溶油的道理,让卸妆油抵达毛孔深处把黑头都出来。 专家支招:表面黑头有效消灭,但并不能深层清洁。卸妆油属于油溶性的清洁产品,而人体的污垢分为水性和油性。汗液就是水性污垢,而油脂、粉刺属于油性污垢。卸妆油能够清除油性污垢,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对于水性污垢却是无能为力。而且,卸妆油很难达到毛孔深层,将黑头产生的根源彻底消除。因此,深层的皮肤清洁工作还得配合用这种方法彻底去黑头。 二、拔 计策要诀:用精油产品或植物纯露自动浮出黑头,然后用小

男性补四大按摩法推荐

1、揉按丹田 方法是两手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固本目的,能健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延年益寿。 2、擦腰眼 两手热后紧按腰部,用力30次。“腰为之府”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脏功能。 3、按摩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五十至六十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4、按摩涌泉 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

脚心怎么

1、干,坐位,两脚分开也可盘腿坐,脚心朝内侧,用一只手固定脚趾,另一手沿着脚心前后到脚底发热即可,力度大小自己舒适即可。 2、湿,在脚之前先用温水泡脚10-20分钟,,然后再按照干脚心即可。 3、酒,倒少量白酒于杯中,用脚的粥蘸取白酒按照干脚心,酒干了再蘸取即可。

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方法 按摩

按摩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的一种有效方法。自我按摩可用双手揉、、按、压和抖动腿部肌肉,还可用左手揉捏右臂肌肉,右手揉捏左臂肌肉,交替进行;也可请同伴帮助按摩背、颈或腿、臂等部位。

用黄升治疗腋臭的方法是什么

采用黄升12克,粉霜9克,硼砂6克,梅 片3克。用法:共为细末备用。将药末涂腋下进行揉 。备注:主治燥湿解毒^适用于腋臭。

冬季老年人的四大保健方法

1、头部保健区 进入冬季人体散发的热量,头部要占50%以上。天气越冷,头部散发热的比例还要加大。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像年轻人那样随便不戴帽子。如何呵护头部,提高其抗寒能力呢? (1)抓梳头 手指沿大脑中线,经过百会,再散开十指大面积抓梳整个头部。顺、逆时针各36次。让头皮有热感。头部有很多穴位,百会穴居中,百会穴是百穴之汇,激活百会,一通百通。大面积抓梳,疏通头部经络,气血畅通,增强头部御寒功能。 (2)揉按面部 两手热,用手掌揉按面部。由下而上外旋36次,再从上到下内旋36次。眼、鼻、口整个面部都得到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