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房装修预防甲醛很关键
儿童房装修预防甲醛很关键
甲醛是家居装修必不可免的一种装修污染,但是甲醛对儿童的身体伤害非常大。儿童一旦长期生活在含有大量的甲醛的空间里,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儿童如何减少甲醛危害呢?
新装修的儿童房和新购买的家具,或当感觉室内空气质量不好时,进行检测;儿童房装修后不宜立即入住,应开窗、通风让室内污染空气散发;若室内环境中甲醛已超标应及时进行治理。
目前甲醛治理产品主要有:空气净化器,对儿童房甲醛等污染物质有一定吸附作用;除味剂和甲醛捕捉剂,在装修工程使用,可有效降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有害气体吸附器、家具吸附宝,可对儿童房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分解;甲醛封闭剂,涂刷于未经油漆处理的家具内壁板和人造板,可减少甲醛释放量;利用植物进行净化,吊兰、芦荟、龙舌兰等可降低室内甲醛的浓度。
甲醛是较高毒性的物质,儿童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他们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引起鼻咽癌、结肠脑瘤、细胞核基因突变、抑制DNA损伤修复、甚至可以引起白血病。
警惕装修污染可致胎儿畸形
宝宝住进新房三个月被查出白血病
去年7月,长沙的周先生把房子进行了装修,一直没有入住。今年1月,他当上爸爸,出生时孩子健康可爱。从妻子坐月子开始,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居。可是搬进新房不到3个月,才2个多月的孩子一次突发感冒,竟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装修污染引发了孩子的病?装修中最易产生哪些污染源?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家装污染?
周先生的妻子怀孕期间非常注意,从没接触过对胎儿有影响的物质。“医生又排除了家族遗传等因素后,初步分析孩子患病可能与家里装修有一定关系。”周先生说。
据周先生的父母表示,所有的家装建材都是老两口亲自挑选的,“都选的环保产品,装修后通风了一段时间,早就没有任何异味。”
近日,周先生请了专业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上门检测,检测专家已把抽取的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环保材料过量也造成污染
高级环境检测师蔡震介绍,引起装修污染的原因很多,包括不合格的建材、家具和装饰材料和不当的装潢方法等。常见的家装有害气体中,甲醛主要来源于木质板材、密度板、粘胶剂、地毯等,苯的主要来源是油漆、墙漆等。
很多业主认为,使用环保建材就能避免装修污染的危害,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蔡震提醒,即使单个产品的有害物质释放达标,如果使用量过多,就会产生污染叠加。“以甲醛为例,假设在一套80平方米的居室里,使用10张达标的大芯板,室内的甲醛含量是合格的;同样是这套居室,若使用了20张大芯板,那么甲醛含量就可能超标。”因此,装修新房不可一味追求时尚,应尽量控制板材使用量,避免复杂装修工艺,挑选环保家具,这是提高居室空气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
室内装修污染儿童的杀手
2004年8月,福州市马尾区市民林先生夫妇和4岁的女儿搬进装修好的新房,不到10个月,孩子就被发现得了急性白血病,2个多月后,不治身亡。这是我国首例因新房装修造成甲醛超标致人死亡案件。林先生的惨痛经历告诉我们,装修污染无异于儿童杀手。
2004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公布了一份历时7年的室内环境调查报告。被调查的1万多人生活在北京新建或新装修的10多个小区和30多家高档宾馆、写字楼、会议中心和实验室。结果发现,室内污染包括化学、物理、生物、放射性物质四大类的50余种,其中,甲醛、苯和挥发性有机物超标20至30倍,最高竟达到了40倍。被调查者中,头痛、头晕、乏力、睡眠不好的占30%;有皮肤性黏膜刺激症状的占30%—40%;有胸闷、喉部问题的占30%—40%;鼻炎占40%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其中35%是儿童。
室内装修污染五大元凶
难道真的是“装修污染猛于虎”?中国环境研究科学院张金良研究员表示,我国的室内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建筑本身造成的污染,如某些建筑材料由于原料的放射性背景较高,而存在放射性污染物;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过程带来的污染,如板材、化纤地毯、壁纸等,尤其是低档材料,污染更为严重;家具和家电带来的污染,如板式家具释放甲醛,布艺沙发喷胶带来苯污染。科学研究表明,以上材料中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达300多种,其中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有5种:
甲醛———主要来源于板材,如人造板、夹心板以及胶合剂等建筑材料。长期接触会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癌症;而低剂量的接触者会出现慢性呼吸道疾病、妊娠综合征等,甚至引起鼻咽癌。
苯———主要来自涂料、油漆、胶合剂、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和清洁剂、溶剂等。苯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却是强致癌物,长期吸入会破坏人体循环系统和造血机能,导致白血病。
氡———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氡已成为仅次于吸烟的肺癌第二大诱因。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表示,氡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无色无味,就像“无形烟”,它的主要藏身之所是花岗岩以及瓷砖和洁具等陶瓷产品。平均每立方米空间内氡含量升高100贝克,肺癌风险就增加16%。在美国,每天有约60人被氡杀死,超过了艾滋病致死人数。
氨———主要来自混凝土添加剂和室内装饰材料。氨气极易溶于水,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短期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尤其在冬季施工时,大量存在于防冻液中。
总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家具、壁纸等。能引起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这五种物质真会让装修污染成为“隐形杀手”吗?支修益称,装修材料导致的室内污染确实是癌症的重要原因。在两岁男孩患肺癌的案例中,装修材料污染就是被怀疑的罪魁祸首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专家杨功焕研究员则表示,装修中的有毒物质与白血病可能有关联。
新房最好先“体检”
那么,面对刚刚装修好的新房,匆匆入住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空气异味?几位专家给大家支了以下几招。
木材石材搭配用。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京生表示,在选定装修设计方案时,单一材料不能使用过多,最好将木材、石材、玻璃和铁艺等材料搭配使用。
人造板选100元左右的。人造板最容易成为污染源,选择时有个简单标准:每张100元左右的人造板比较保险;100平方米的房间大芯板的用量要控制在20张以内。
实木家具最环保。实木家具含胶量最少,污染也小;尽量不要在空间小的房间放置体积大或者大面积的家具;不要选择与地面材料相同的家具,特别是铺装了复合地板和其他人造地板的家庭,尽量少选择人造板家具。
通风一个月。大型、复杂的装修工程,最好通风一个月再住。对于简单的装修或改造来说,一定要注意多开窗、让空气对流,因为苯类、甲醛、氨等污染物比重比空气大,多沉于室内底层,只有空气对流才能把它们赶出去。
给新房“体检”。不少人认为,装修后有刺鼻的味道才有污染,闻不到气味就认为没污染。其实并非如此,有毒有害气体中,甲醛有刺鼻气味,氡就无色无味。入住前,最好找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室内空气毒物检测和评价。
对于装修面积较大的写字楼,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主任宋广生强调,最好选择无毒无污染建筑装饰材料及办公家具;通风时间比普通家庭长;入住前最好先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有些植物对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如长青藤、铁树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吊兰、芦荟等可吸收甲醛。
预防铅中毒 从装修入手
儿童血铅从何来
家长普遍关心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质量问题。经检测,我们发现幼儿园室内环境中的铅污染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装修材料 铅盐、铅黄、铅白、红丹等是很多装修材料、油漆、涂料和壁纸的主要成分。而一些家庭喜欢把房间(特别是儿童房)装饰得五颜六色,这就更容易造成室内环境的铅污染。有的婴幼儿常扯下或用手抠挖墙壁上的“皮”吞吃,以致中毒。
人造板家具的PVC封边条也含铅,并容易造成铅污染。国家在对木制家具有害物质的控制标准中,除对甲醛制定了控制标准外,也对包括铅在内的各种重金属制定了控制标准。
儿童房家具 一般家长喜欢给孩子配备色彩鲜艳的家具,由于家具油漆含铅,而正在长牙的宝宝喜欢用嘴巴啃东西,油漆脱落后被宝宝吞吃,就可能造成宝宝铅中毒。
某些装饰用品 部分金属和塑料玩具上的喷漆、部分涂有彩色颜料的积木、带图案的气球和图书画册等都含铅。如果孩子抱着这样的玩具睡觉,或在玩玩具、看书后不洗手就拿东西吃,就容易导致铅中毒。
室外空气 据测定,在汽车频繁来往的街道上,铅污染浓度可超过环境标准。由于铅的比重大,因此大部分会沉积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且散布在街道两旁30米距离内,所以对儿童危害最大。居住区周围有含铅产品制造的工厂也会造成室内环境铅污染。我们曾经遇到一位母亲,她刚出生两个月的宝宝被检测出血铅偏高。经检测发现,这与她家新装修和与居住在高速路旁边有关。
自来水管道 一方面,管道老化腐蚀可致铅溶出;另一方面,用铅盐做稳定剂的PVC自来水管材、管件也能在使用中造成饮用水的铅污染,目前国家已明令停止使用这种自来水管材、管件。
防控室内铅污染五方法
方法1:严控装修材料的质量。进行家庭装修时应根据国家标准,选购不含铅或符合国家标准的油漆、涂料和壁纸。
方法2:合理设计儿童房间。1.家庭和幼儿园不要片面追求色彩装饰。2.教育儿童不要抠挖墙面,要经常洗手。3.如儿童床表面有防止龟裂的保护漆,这些漆应不含铅等有害元素。床缘的双边横杆应装有保护套。
方法3:防范尾气污染。1.在装修临街房时,要注意密封门窗,只在清晨和夜晚车流量小的时间段开窗通风换气。2.孕妇和儿童少在路旁逗留,孕妇尽量不要开车。3.家中有以开车为职业或每天需要长时间接触汽车的人,回家后要注意先更换并清洗衣服。
方法4:净化室内空气。室内空气中的铅等重金属物质一般是与悬浮颗粒物结合在一起的。使用有效的空气净化器可降低室内悬浮颗粒物,是减少室内环境铅尘的有效途径。利用空气加湿器和植物调节室内环境湿度,也能减少室内铅尘。
方法5:更换PVC自来水管。如果以前使用的是PVC水管,应更换成PPR管,或在管道上安装除铅过滤器。
甲醛超标能导致儿童白血病
我国每年有210万儿童死亡与装修污染有关,甲醛超标能导致儿童的血液性疾病,情节严重表现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诱发儿童哮喘病的发作,甲醛对儿童的身体和智力造成较大的伤害。孕妇长期处于甲醛的环境中会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影响,导致低体重儿并明显缩短孕周期,很多孕妇错把甲醛中毒时的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并且会伴随经常感冒当作成妊娠反应,造成对身体与胎儿的不利影响。
甲醛主要来源于粘合剂,而人造板材的主要原料就是粘合剂、生产地板也要用到粘合剂、生产壁纸也要用到粘合剂。永恩零甲醛董事长林铭洋还说:要生产1立方米的刨花板大概需要150到180公斤粘合剂,100平米的房子装修,至少需要3立方米以上的板材。卧室套房、床、衣柜、地板、床头柜、梳妆台、加门,至少需要1.2到1.5个立方米的板材,而甲醛的挥发期是15—20年。
除甲醛活性炭
活性炭净化空气的原理是靠依靠其炭自身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积,可以很大程度的接触到周围空气,被动吸附一些污染物到自己的孔隙中,所以说活性炭的表面越大、孔径结构越发达吸附能力就越强。活性炭除甲醛的方式在业界称为物理吸附,与气触媒除甲醛等化学中和治理相区别。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有机化合物,污染程度较高,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规定甲醛是必测项目之一。众所周知,甲醛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对人体黏膜和皮肤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时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刺激和水肿,造成眼刺激、头痛。低浓度吸入可导致持续头疼、无力、失眠等。长期暴露会导致皮炎、肺、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还可损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可以致癌物。
据学者研究,人体接触甲醛主要来源于:
1、生产或使用甲醛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光化学烟雾。
2、建筑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家具及吸烟、烹调油烟、燃料燃烧等是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如作为隔热建材的脲甲醛绝缘泡沫老化时会释放甲醛;装修和做家具用的人造板材如胶合板、细木工脂做粘合剂并常用甲醛进行防腐处理,当遇热潮解时释放甲醛。其他装饰材料如壁纸、内墙涂料、地板革、油漆、化纤地毯等也会向室内释放甲醛。
3、医院用于病房、仪器设备的消毒,解剖、病理实验室用于尸体、组织标本的固定和保存,口腔科的许多牙科材料如用于根管治疗的多聚甲醛失活剂等都释放甲醛。
4、服装面料中一般都含有甲醛。为了使服装能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效果,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以及改善手感,都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牛仔休闲免烫服、免烫衬衫、纯棉防皱衣物及童装中甲醛含量都有可能超标。
5、食物中甲醛浓度超标。
6、用甲醛浸泡可使产品外观漂亮,产品不易腐败变质,如用甲醛来浸泡水产品,可以固定海鲜、河鲜形态,保持鱼类色泽,但甲醛超标后食品对人体有害。
7、焚烧垃圾释放的有害气体,含有甲醛的成分。
甲醛危害: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立方米 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立方米 时, 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立方米 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0.6mg/立方米 ,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立方米 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人类有69%的病症与室内环境有关,我国每年有13万人死于室内污染,90%以上的幼儿白血病患者都是住进新装修房一年内患病的。
孕妇如何避免装修污染
(1)科学选材。特别关注木地板中的甲醛含量、石材的放射性及涂料的二甲苯含量是否超标。
(2)提倡简约装修,尽量减少装修材料的使用量。
(3)儿童房的装修至少做到七不:不贴壁纸,不用大理石和花岗岩(氡污染的源头),不打地台,不铺地毯,不做吊顶,不铺塑胶地板,不用油性漆。
(4)房屋装修后,至少应通风15~30天,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合格后再入住。
(5)合理配置家具。家具体积不要超过房间的50%。
(6)勤于通风换气,一般可于早晨10点钟以后,分早、中、晚3次各通风20~30分钟。
新居怎么应对甲醛方法
装修完新房,乔迁之喜让人欢愉。不过,很多人会担心甲醛问题,那么如何减少新装修新房室内甲醛?
多数家庭认为随着时间推移,甲醛释放量会越来越少。从理论上讲,家具或各类家装材料在打开包装3—5个月内,甲醛释放量会达到高峰期,半年后就会进入缓慢、少量的释放状态。但是,甲醛释放周期长,影响其释放的因素也很多,因此,在实际生活环境中,“时间越长,甲醛量越少”的说法并不一定成立。曾有检测案例表明,房子装修1年后,室内甲醛含量反而比半年前更高。
影响甲醛释放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温度。温度越高,挥发速度和挥发量越大,这是所有化学物质的共性,甲醛也不例外。有研究显示,室温每上升10℃,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就会上升3倍。当室温超过20℃时,家具和各类装修材料中的甲醛就会处于活跃状态,极易挥发,如果室温持续上升,甲醛的释放量也会随之成倍增长。这也是夏季人们容易感到室内有刺激性气味的原因。不过,随着天气转凉,人们逐渐减少开窗通风时间,空气不流通也会造成室内大量积聚甲醛;冬季供暖后,室内温度的升高又会加速甲醛的释放,易造成室内甲醛含量超标。
家具使用频率也影响甲醛挥发。开启柜门、抽屉的次数越多,甲醛的释放量也会越多。目前,大多数板式家具都采用贴面和油漆等表面覆盖的方式封闭板材、防止甲醛外泄,但家具内部的螺钉孔、开槽等处不能被完全封闭,不可避免地释放出少量甲醛。家具表面如果有破损和裂纹,也会造成甲醛外泄、释放量增加。
已入住的家庭减少室内甲醛,有一个省事又省钱的办法:把家中所有门窗关闭,所有家具柜门、抽屉打开,将空调温度调到25℃—30℃之间,让家装材料中的甲醛充分释放。4小时后把所有门窗打开,通风2—3小时。每周如此做一次,可有效减少室内甲醛。对于未入住新房的业主,最好在装修完成后通风半年以上再入住。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请专业的检测单位进行室内空气检测。
知道了如何减少新装修新房室内甲醛,尤其是新婚夫妇,或者有孕妇、儿童、老人的家庭,更需格外留意。
新房装修时如何避免装修污染
(1)科学选材。特别关注木地板中的甲醛含量、石材的放射性及涂料的二甲苯含量是否超标。
(2)提倡简约装修,尽量减少装修材料的使用量。
(3)儿童房的装修至少做到七不:不贴壁纸,不用大理石和花岗岩(氡污染的源头),不打地台,不铺地毯,不做吊顶,不铺塑胶地板,不用油性漆。
(4)房屋装修后,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合格后再入住。
(5)合理配置家具。家具体积不要超过房间的50%。
(6)勤于通风换气,一般可于早晨10点钟以后,分早、中、晚3次各通风20~30分钟